朱莉
內(nèi)容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當代中國的公共領域經(jīng)歷了一個漸進的轉(zhuǎn)變,1990年代是該轉(zhuǎn)變的轉(zhuǎn)折點。新中國成立后的頭30年,媒體組織被用來宣傳意識形態(tài)。但隨著時間推進,傳媒領域開始進行一些漸進改革。媒體商業(yè)化是新的多元化公共領域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增加民主政治改革的前景。中國媒體市場規(guī)模和多樣性的快速增長為私人所有者創(chuàng)造了機會,除了商業(yè)化之外,它所帶來的更先進的技術也促進了中國媒體基礎設施的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當代傳媒 公共領域 哈貝馬斯 轉(zhuǎn)型 媒體商業(yè)化
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教授劉擎和馬奎特大學政治學教授巴雷特·麥考密克(Barrett McCormick)描述了當代中國媒體和公共領域的變化。通過分析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 )的公共領域理論以及中國特殊國情下中國媒體與政府關系的變化,他們提出了一個與西方普遍認知相反的論據(jù),即媒體商業(yè)化可以增加民主政治改革的前景[1]。雖然文章中所討論內(nèi)容可以涉及的更全面,例如媒體商業(yè)化在除公共領域之外的影響和體現(xiàn),但本文依舊為研究商業(yè)化媒體對中國乃至其他一些國家的政治民主化影響提供了一個有益視角。
在劉擎和麥考密克的看來,新中國成立以來,當代中國的公共領域經(jīng)歷了一個漸進的轉(zhuǎn)變,1990年代是該轉(zhuǎn)變的轉(zhuǎn)折點。1990年代以前,中國的公共領域可稱為壟斷性公共領域;1990年代以后,隨著媒體自主性的恢復,多元公共領域隨著媒體商業(yè)化而出現(xiàn)。
新中國成立后的頭30年,媒體組織被用來宣傳共產(chǎn)黨的意識形態(tài)。但隨著時間推進,傳媒領域開始進行一些漸進的小改革[2]。政府逐漸注意到媒體商業(yè)化帶來的高額利潤,卻開始無力承擔媒體機構(gòu)日益增長的開支,因此將部分自主權歸還給了媒體[3]。而在1990年代初,以鄧小平提出的經(jīng)濟改革為首的一系列改革徹底推動了中國公共領域的變革[4]。劉擎與麥考密克認為,媒體商業(yè)化是新的多元化公共領域形成的主要原因,它使國家、市場和傳媒機構(gòu)形成了一種新的三角平衡關系。自此之后,公眾開始認識到媒體的概念,參與媒體的聲音中,進而使得公眾話語的形式更加多樣化[5]。
在對中國過往和如今的公眾領域及其轉(zhuǎn)變做出整體背景介紹之后,劉擎和麥考密克提到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在解釋了哈貝馬斯理論的官方定義及其對中國公眾領域的存疑之后,兩人承認哈貝馬斯的理論可以作為一個理想化目標,應用于批判性反思,但也認為其思想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哈貝馬斯的理論只適用于西方國家,而并非有著完全不同歷史環(huán)境的中國[6]。中國確實存在公共領域,而公眾領域概念在中國背景下的實際應用才更為關鍵,即當前多元化公共領域與之前的壟斷性公共領域相比有哪些進步和發(fā)展。劉擎和麥考密克總結(jié)了過去和現(xiàn)在公共領域的特點,并提到前者到后者的轉(zhuǎn)型所帶來的幾點貢獻。例如,代表性不足的小群體有越來越多的機會表達他們的要求;這種轉(zhuǎn)型是壟斷終結(jié)的信號[7]。
在文章最后,兩人提出媒體的商業(yè)化可以增加民主政治改革的前景。然而,西方對媒體商業(yè)化的評論大多是完全否定的,如阿多諾(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和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的文化產(chǎn)業(yè)理論與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后者擔心隨著媒體的商業(yè)化,娛樂消費話題將取代公共領域中的理性辯論。而在中國學者當中,多數(shù)人懷疑媒體商業(yè)化究竟是否能為中國民主化進程做出貢獻[8]。對此,劉擎和麥考密克認為,大多數(shù)英文文獻是基于自由資本主義媒體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一些理論觀點,但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至關重要的是考慮中國的特殊國情。在當前的中國公共領域,消費導向的話語已經(jīng)超越了黨的政治話語,這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政治化的轉(zhuǎn)型[9]。為了支持和補充這一論點,作者提出三個基本結(jié)論。首先,在中國,公共領域的商業(yè)化可以增加民主政治改革的前景,這種轉(zhuǎn)變是必要的,但不足以直接促進民主改革。其次,當今多元化的政治領域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自由。最后,當前的公共領域在政治上給我國帶來了改革的壓力[10]。
對于媒體商業(yè)化,絕大多數(shù)人持反對意見,認為它會對政治民主化產(chǎn)生負面影響,然而兩人認為媒體商業(yè)化在中國究竟是否具有積極意義,需要結(jié)合中國的特殊國情來看待[11]。在文章的結(jié)構(gòu)構(gòu)造上,作者們也回應了這一觀點,即文章前兩部分分別描述了中國過去和現(xiàn)在公共領域的歷史及其特點,為自己的論點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背景;再以公共領域為切入點,將媒體商業(yè)化的表現(xiàn)的廣義概念簡化為易于理解的概念。通過描述媒體商業(yè)化對公共領域轉(zhuǎn)型的影響,劉擎和麥考密克進一步闡述了其對政治民主化的影響。兩人的論點有助于媒體研究,為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公共領域提供了意見和資料,也為分析媒體商業(yè)化對中國政治民主化的影響提供了一個有效視角,這種觀點和研究方法也可以為分析與中國有相似之處的國家的媒體商業(yè)化對政治民主化的影響提供思路和幫助。
然而同時也應該承認,劉擎和麥考密克的文章有一個明顯的局限性,即兩人僅以公共領域的視角作為通篇討論切入點。在此基礎上,其他研究媒體商業(yè)化對中國政治民主化影響的學者提供了更為多樣化的觀點,可以進一步支持并完善劉擎和麥考密克的工作。有學者對于中國的媒體商業(yè)化提出了與兩人類似的觀點并同時提到了公共領域的概念,但主要是從新聞業(yè)的角度進行討論。這些學者認為,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和網(wǎng)絡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商業(yè)化相結(jié)合,更多壓力被施加到中國新聞工作者的新職業(yè)精神上。這為新聞業(yè)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同時也認同媒體商業(yè)化有助于中國政治民主化,即與過去相比,現(xiàn)在的中國記者有空間挑戰(zhàn)政府當局,而這正是媒體商業(yè)化所帶來的環(huán)境①。另外,也有學者通過分析中國經(jīng)濟改革后市場與國家之間的復雜關系從而重點探討了中國傳媒體制的變遷,并提出“中國作為一個特例,有助于學者們解決傳媒制度研究中的一些理論問題”②。除此之外,還有學者提出了更為微觀的觀點。他們認為中國媒體市場規(guī)模和多樣性的快速增長為私人所有者創(chuàng)造了機會,除了商業(yè)化之外,它所帶來的更先進的技術也促進了中國媒體基礎設施的快速發(fā)展③。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這里提到有兩個因素(技術和商業(yè)化)都促進了中國媒體基礎設施的快速發(fā)展,但商業(yè)化是其中的重點,因此并未與劉擎和麥考密克的論點相矛盾。
專攻中國民主化、政治傳播等相關學術領域的萊頓大學副教授斯托克曼也對中國的媒體商業(yè)化進行了多元而全面的分析。她認為,市場化媒體為中國提供了政治穩(wěn)定,但不一定提供了民主變革的力量。這一觀點似乎與劉擎和麥考密克的觀點相反,但事實上是相似的,因為兩人也認為媒體的商業(yè)化可以帶來政治民主化的前景,但并不能保證政治民主化。斯托克曼將中國動態(tài)的媒體環(huán)境與其他類似政權的趨勢進行了比較,這些比較揭示了制度因素在決定媒體商業(yè)化影響方面的重要性④。這就帶來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即國家制度與一國媒體商業(yè)化的影響有著重要關聯(lián)。因此,劉擎和麥考密克的研究成果在媒體研究領域的貢獻可以有一個合理的推測和拓展:在中國及與其有著相似政治制度的國家,媒體商業(yè)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政治民主化。
綜上所述,劉擎和麥考密克的文章總結(jié)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公共領域領域的變化,對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進行了理性分析和探討,并結(jié)合中國的媒體商業(yè)化和公共領域?qū)@一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媒體商業(yè)化可以增加政治民主化的前景,但并不能完全保證政治民主化推進的論點。與西方傳統(tǒng)觀點及多數(shù)中國學者相反,兩位作者肯定了媒體商業(yè)化在中國的積極作用。在媒體研究領域,將公共領域作為研究中國媒介商業(yè)化的切入點是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同時,他們的研究結(jié)論也可以為具有與中國類似國家制度的國家媒介商業(yè)化提供研究方向。需要指出的是,他們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若要更全面地探究媒體商業(yè)化對政治民主化的影響,除了公共領域之外,還需考慮更多其他方面。然而,以不同角度(新聞學、市場與國家之間的關系、私人所有者)為切入點的相關研究完善了兩人的論點,并為他們的文章為媒體研究領域做出進一步貢獻提供了可能性。
參考文獻
①Gang, Q., & Bandurski, D. (2011). Changing media, changing China(改變傳媒,改變中國). Chinas emerging public sphere: The impact of media commercialization,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Internet in an era of transition(中國新興公共領域:轉(zhuǎn)型期媒體商業(yè)化、專業(yè)化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影響), 38-76. S. L. Shirk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②Winfield, B., & Peng, Z. (2005). Market or Party Controls(市場或政黨控制)? Gazette (Leiden, Netherlands), 67(3), 255-270. doi: 10.1177/0016549205 052228
③Tang, W., & Iyengar, S. (2011). The Emerging Media System 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Regime Change(中國新興媒體體系:政權變革的啟示).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8(3), 263-267. doi: 10.1080/10584609.2011.572446
④Stockmann, D. (2013). Media Commercialization And Authoritarian Rule In China(媒體商業(yè)化與中國的統(tǒng)治).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注 釋
[1]Lou, Q., & McCormick, B. (2011).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38, p131.
[2]Lou, Q., & McCormick, B. (2011).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38, p102.
[3]Lou, Q., & McCormick, B. (2011).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38, p104-105.
[4]Lou, Q., & McCormick, B. (2011).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38, p106.
[5]Lou, Q., & McCormick, B. (2011).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38, p110-111.
[6]Lou, Q., & McCormick, B. (2011).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38, p113-114.
[7]Lou, Q., & McCormick, B. (2011).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38, p121-122.
[8]Lou, Q., & McCormick, B. (2011).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38, p127-129.
[9]Lou, Q., & McCormick, B. (2011).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38, p129-130.
[10]Lou, Q., & McCormick, B. (2011).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38, p130-134.
[11]Lou, Q., & McCormick, B. (2011).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38, p130.
(作者單位:湖北知音傳媒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