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關(guān)鍵詞】音樂教學;導入;舞蹈;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09-0079-02
眾所周知,好的導入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至關(guān)重要。為此,筆者依據(jù)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結(jié)合自身的音樂教學實踐,就音樂課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1.舞蹈導入。
筆者外出聽課時,有一節(jié)課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教師執(zhí)教蘇少版《音樂》五下《放牦牛的小卓瑪》,在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讓班級中一名有舞蹈基礎(chǔ)的女生扮演小卓瑪,穿上藏族服裝,教其他同學學習藏族舞蹈。新穎、有創(chuàng)意的開場讓聽課教師眼前一亮,其他學生也被這位“藏族小姑娘”的優(yōu)美舞姿所吸引,于是也和小姑娘一同翩翩起舞。有了良好的開頭,歌曲的學唱就變得非常順利。由此可見,采用舞蹈或身體律動進行開場,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2.多媒體導入。
多媒體手段在音樂教學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其資源豐富,能為學生提供一種聲音、文字、圖像相互結(jié)合且富于變化的學習情境,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如蘇少版《音樂》二上《口哨與小狗》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創(chuàng)作的一首管弦樂小曲,曲調(diào)輕松、活潑,形象逼真、可愛。它描繪了小主人公吹著口哨,正和心愛的小狗在林蔭道上散步的情景。在導入時,教師可以先設計一段小狗與主人活動的動畫,但沒有音樂,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感受。學生會說小狗很可愛、和主人關(guān)系很好、他們很悠閑等,但是沒有音樂,有點單調(diào)。然后,教師將畫面配上音樂并再次播放,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以及動畫加上音樂后起到的效果。通過對比,學生能體會到樂曲所營造出的意境,有了多媒體的輔助,學生對音樂形象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
3.謎語導入。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特點,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教師可以采用猜謎語的方式進行導入。如欣賞蘇少版《音樂》一下《青蛙合唱》時,根據(jù)青蛙的形象,教師可設計謎語:水中有個歌唱家,一天到晚叫呱呱。穿件綠色花衣裳,舌頭一伸把蟲抓。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音樂形象也可以用謎語導入,如就蘇少版《音樂》二下《鐘》一課,可用謎語“兩條小腿圓臉龐,頭頂兩個大鈴鐺。隨著時光滴答走,聽你指揮鈴鈴響”進行導入;蘇少版《音樂》二上《小雪花》一課,可用謎語“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見它。寒風吹來時,飄落千萬家”進行導入。實踐表明,通過謎語進行導入,可以使音樂課堂獲得別樣的活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4.故事導入。
故事導入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法之一。一聽到老師要講故事,學生便會安靜下來,急切地想知道老師要講什么。因此,教師可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精心設計故事。如用《守株待兔》《龜兔賽跑》的故事為歌曲《守株待兔》《龜兔賽跑》的教學導入。蘇少版《音樂》教材中類似的歌曲還有很多,歌曲的背后都有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比如歌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放牛》《歌唱二小放牛郎》《快樂的潑水節(jié)》等。故事導入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課本內(nèi)容的理解,還能通過故事進行思想教育,可謂一舉多得。
5.情境導入。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從而引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如學習蘇少版《音樂》三上樂曲《我是小音樂家》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導入的方式:在教室四周懸掛各種樂器的掛圖,地上分別畫著“樂器家族”的朋友——小提琴、吉他、笛子,再讓學生圍著畫在地上的三種樂器站成圓圈。此時,學生邊聽音樂邊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律動,當樂曲變成某種樂器演奏時立即擺出演奏該樂器的動作。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學生能夠了解樂器的演奏動作(有插圖啟發(fā)),也能讓學生獲得“我能像音樂家一樣”的體驗。
6.朗誦導入。
蘇少版《音樂》教材中有不同類型的歌曲,有些歌曲的教學可以采用朗誦的方式進行導入。如蘇少版《音樂》五上《七子之歌·澳門》一課,上課伊始,教師以《七子之歌·澳門》的純伴奏音為背景音樂,有感情地朗誦歌詞。深情的朗誦讓學生領(lǐng)略到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7.器樂導入。
器樂演奏對于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表達和創(chuàng)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蘇少版《音樂》二上《我是小鼓手》一課的導入,教師可以先請學生回憶小軍鼓、大鼓的演奏方式,再請學生按照教師給出的節(jié)奏型進行實物敲奏。如此,學生就會熟悉小軍鼓和大鼓的音色,掌握鼓的演奏方法。歌曲學會后,還可以讓學生按照大鼓“X”、小鼓“X X X”的節(jié)奏在第一、第二樂句和補充樂句處為歌曲進行伴奏,進而鞏固學習效果。
8.歌唱導入。
很多音樂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當課堂上響起流行音樂的時候,當學生演唱流行音樂時,課堂總是活躍的,學生總是投入的、快樂的??梢姡餍幸魳飞钍軐W生喜愛。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好這一形式,將課堂導入交給學生,請學生用自己的歌喉快樂歌唱,相信學生會喜愛上這樣的音樂課。
導入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導入方式,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并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作者單位:南京市鳳凰花園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