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琴
摘? 要:文章從三個不同角度對繪本資源進行重組,旨在開拓繪本閱讀教學更廣闊的思維空間,為學生的口語表達尋找新的落點,讓學生更充分地享受閱讀的樂趣。
關鍵詞:繪本教學;資源重組;頁面;對話;提示語
繪本以其圖文并茂的呈現(xiàn)形式,深受學生的喜愛。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都可以在家長和教師的陪伴下,通過不同的閱讀方式,汲取不同的營養(yǎng)。就低年級學生而言,如何通過現(xiàn)有繪本閱讀儲備對資源進行重組,以實現(xiàn)語言能力的提升?筆者做了以下嘗試。
一、關注頁面,嘗試自主有序表達
案例1:繪本《花婆婆》閱讀指導。
1. 整體感知畫面
師:同學們,我們來閱讀繪本《花婆婆》。先來看封面和封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繪本的封面和封底組成了一幅完整的圖畫。
【反思】7 ~ 11歲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封面和封底醒目的圖畫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引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有了積極表達的欲望。
2. 分步學會表達
(1)積累詞語。
師:在這幅圖畫上,有哪些人物和景物,你能用一些詞語說一說你看到的人物和景物嗎?
生1:我看到一個女人。
生2:我看到草地、小樹和海水。
生3:我看到天空、小路和石頭。
生4:我看到花朵和小島。
師:你們眼中的美景可真不少,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一說嗎?
生5:我看到的景物有天空、海水、房屋、小路、草地,還有在山坡上行走的女人。
師:你是按照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景到人的順序來表達的。同學們,按照一定的順序看圖,會讓你說的內容更清晰,也會讓其他人聽得更明白。
【反思】經由圖畫媒介刺激視覺感官,學生交流中呈現(xiàn)簡單詞語基本沒有表達障礙。將語言材料按照一定的順序表達,這樣的訓練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同步發(fā)展。
(2)擴充詞語。
師:你們能在這些詞語前面加一些詞語,讓這些詞語的意思表達得更豐富嗎?例如,天空——高遠的天空,海水——蔚藍的海水。
生6:灰白色的天空。
師:你說的是表示顏色的詞。
生7:小路盡頭的房屋。
師:你說的是表示地點的詞。
生8:迎風行走的女人。
生9:穿著綠衣服的女人。
師:相同的詞,你們補充了不同的內容后,讓其他人對畫面的了解越來越具體。想一想,在你的腦海中還見到了哪些景、聽到了哪些聲音?
生10:我看到了飛來飛去的蝴蝶。
生11:我聽到了動聽歡快的鳥兒的歌聲。
【反思】聚焦某一詞語,也就聚焦了某一細節(jié)。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想象之門被打開,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閱讀經驗讓眼前畫面聚合多重信息,表達過程也變得愉悅起來。
(3)練說成句。
師:嘗試將看到的人物或者景物,用完整的一兩句話說一說。
生12:海邊的山坡上,有一座美麗的房子。
生13:一個長著金黃色頭發(fā)的女人正在海邊的小路上迎風行走。
生14:美麗的天空下有一片蔚藍色的大海,山坡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小路的盡頭有一座房子。
3. 嘗試提出疑問
學生提出的疑問略。
【反思】與其讓學生囫圇吞棗地閱讀一本書,不如讓學生靜靜地駐足一頁。對一本書的匆匆一瞥,所見是空泛的,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深度發(fā)展、表達的清晰有序。低年級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使其有話可說,但是口語表達往往零散無序。封面和封底是學生接觸繪本獲得的第一視覺資源。當學生的目光聚焦在某一面、某一點,經歷了“詞語—詞組—句子”不同方式的語言交流,可以讓學生將眼中所見、腦中所想變得具體細致,在教師的引導下思維高度螺旋上升,前后內容因為有圖畫的聯(lián)結,更加符合內在邏輯。讀前的深思設疑,為學生走近繪本形成高質量的閱讀期待。
二、關注對話,學習自然仿說表達
案例2:繪本《我的爸爸叫焦尼》閱讀指導。
1. 回憶繪本
(1)引導學生觀察繪本“狄姆等待爸爸”相關頁。
師:在繪本第一頁,圖畫中的這個男孩叫什么?他在哪兒?他在干什么?
生1:他叫狄姆,在火車站,等待著爸爸的到來。
(2)引導學生觀察繪本“獨自在站臺上的狄姆”相關頁。
師:現(xiàn)在你們看到的狄姆在干什么?
生2:我見到的是,跟爸爸待了一天后,獨自在站臺上的狄姆。
【反思】這兩幅畫面的對比呈現(xiàn),最容易讓學生敞開心扉。面對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狄姆,面對等待爸爸所乘坐火車的到來、目送火車離去的狄姆,學生的心緒是復雜的,有同情,也有心疼。只有心弦共振,才能奏出和諧的表達樂章。
(3)猜想主要信息。
師:猜一猜,在跟爸爸一起的一天里,狄姆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么?
生3:狄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的爸爸叫焦尼”。
師:老師聽出了你們的快樂和驕傲。這是繪本封面上的一句話,也是這個繪本故事的名字——《我的爸爸叫焦尼》。
2. 翻閱繪本
(1)說了幾次。
師:狄姆每到一處,都告訴別人他跟爸爸在一起。這樣的話,他說了幾次?
生4:三次。
生5:四次。
生6:五次。
師:到底是幾次?我們先找一找,狄姆都在哪些地方說了類似“我的爸爸叫焦尼”這樣一句話?盡可能用“在(哪兒),狄姆告訴(誰)”這樣的句子說一說。
(2)在哪兒,告訴誰。
學生交流時,教師隨機呈現(xiàn)相關畫面。
生7:在賣熱狗的小店,狄姆告訴熱狗店的阿姨。
生8:在電影院檢票口,狄姆告訴留著胡子的伯伯。
生9:在“桑達娜”餐館,狄姆告訴店員哥哥。
生10:在圖書館,狄姆告訴戴著一副大眼鏡的庫妮拉。
師:再找找看,狄姆還在哪兒說了這句話。
生11:爸爸走了,狄姆按照爸爸說的那樣,一直待在站臺上,另外一只手拿著從圖書館借來的書。他告訴從他身邊經過的一位叔叔。
師:這一次,狄姆是在站臺上,告訴從他身邊經過的一位叔叔,這位叔叔他認識嗎?
生11:不認識。
師:到了站臺,爸爸要回去了,在火車還有兩三分鐘開動的時候,爸爸抱著狄姆上了火車,找到自己的座位,然后大聲說了什么?
生11:這孩子是我的兒子。最好的兒子,他叫狄姆!
師:現(xiàn)在同學們知道繪本中狄姆說了幾次這樣的話了吧。
生:五次。
【反思】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課內與課外的相互補充、單元與單元及冊與冊的相互銜接。挖掘課外資源有利于學生將課內習得應用到課外閱讀,讓學生在實踐中收獲能力,這也是閱讀的意義所在。
3. 說說練練
師:你的爸爸也很愛你,你也很愛你的爸爸,是不是?現(xiàn)在我們也來說說練練。
教師隨機出示:我的爸爸叫? ? ? ? ,填上自己爸爸的名字。
生12:我的爸爸叫方明強。
師:你和爸爸外出游玩,在公園里遇到了你的同學,你這樣說……
生13:這是我的爸爸,他叫朱鑫培。
師:遇見你身邊的人,遇見你認識的或者不認識的人,你告訴他們……
生14:這是我爸爸,他叫趙林建。
師:如果你說到三次,你的爸爸也許會拉著你的手,大聲說……
生15:這是我的孩子,他叫陳詩琪。
師: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愛、懂得愛、表達愛。
【反思】所有的閱讀資源都能打開學生的話匣子,但是如何在已有資源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說、會說,在說中享受表達的熱情和樂趣,這就需要教師對原有繪本資源進行提煉、重組,讓學生在模仿與言說之間找到嫁接點?!段业陌职纸薪鼓帷愤@本繪本,最扣人心弦的一句話就是書名。這句話在不同場景反復出現(xiàn),一次又一次叩擊學生的心靈,讓學生一次次接近小狄姆在跟爸爸在一起時那單純快樂的內心。一切心語皆情語,學生有對繪本閱讀的認知基礎,有表達現(xiàn)實生活中對親人的深厚情感,一場簡單的親子對話也就變得順其自然。
三、關注提示語,激發(fā)自在想象表達
案例3:繪本《逃家小兔》閱讀指導。
1. 簡要復習繪本內容
師:這個繪本故事主要以小兔和媽媽的九次對話展開,每次對話的具體內容如下表所示。
2. 認識提示語
師:小兔和媽媽之間的對話,一次次就是以“小兔說”和“媽媽說”這樣的詞語引出來,我們給“誰誰說”這樣的詞語起一個名字,叫“提示語”。
師:送我到學校門口,媽媽說……
生1:你上課要認真聽講。
師:看我寫好了作業(yè),老師說……
生2:再把作業(yè)認真檢查一遍。
師:“媽媽說”“老師說”,與繪本中的“小兔說”“媽媽說”一樣,都是提示語。
3. 嘗試補充
師:一般提示語僅僅交代誰在說話,如果在提示語中加入一些詞語,人物就會更加生動,語言就會更加吸引讀者。
教師隨機出示:小兔? ? ? ?說,媽媽? ? ? ?說。
師:翻到繪本中小兔和媽媽的第一組對話,觀察圖畫,你想在橫線上填進什么詞語呢?
生3:從前有一只兔子,他很想要離家出走。有一天,他(眨巴著眼睛)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
生4:“如果你跑走了,”媽媽(看著小兔笑著)說:“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
生5:從前有一只兔子,他很想要離家出走。有一天,他(看著風中飄舞的花兒)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
生6:“如果你跑走了,”媽媽(一邊嚼著草、一邊撫摸著小兔)說:“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
師:大家填入的詞語都非常有意思。試從小兔和媽媽的另外幾組對話中,自由選擇一組,結合相關畫面,發(fā)揮想象,再來豐富提示語的內容。
【反思】《逃家小兔》這個故事在小兔和媽媽充滿幻想的對話中展開,一路追逐,奇特歡快。在眾多提示語中,出現(xiàn)最多的樣式就是“小兔說”或者“媽媽說”。繪本文字簡潔,給讀者提供了“留白”空間,便于學生借助圖畫進行天馬行空的發(fā)揮和想象。從關注圖畫中小兔和媽媽的動作和神態(tài),推想他們的語調和心理活動等,在圍繞對話的資源重組中,再次發(fā)揮繪本圖畫說故事的功能,著力豐富提示語部分,凸顯小兔在媽媽面前的可愛調皮和媽媽對小兔的溫和慈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重視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我們尋覓落點、揣摩表達,嘗試對繪本資源進行重組,是因為繪本在陪伴學生精神成長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表達中,是一片擁有無限可能的園地。隨著學生的年齡增長、年級升高,教師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高度嘗試認識、重新收獲,讓學生的閱讀更具活力,視野更加開闊。
參考文獻:
[1]彭懿. 圖畫書:閱讀與經典[M]. 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
[2]姚全興. 兒童文藝心理學[M]. 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