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功興
【摘要】語文教學若要真正抓住文章的關鍵,落實文本的教學價值,須在解讀上下功夫。要解出文章敘寫對象的獨特性、深層情志的獨特性和篇章風格的唯一性。只有教師先解讀出其中之味來,才能把語文教得有味。
【關鍵詞】文本,敘寫對象,情志,風格,獨特性
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一種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即課堂上習慣套用現(xiàn)成的觀點,教些很膚淺的內(nèi)容。比如《荷塘月色》的教學內(nèi)容基本就是三個方面:一是作者的“游蹤”,即“家—小路—荷塘—家”,并據(jù)此給課文分段;二是文章第四至第六段關于荷塘和月色的描寫以及修辭手法的運用,這部分作為教學的重點;三是作者的情感變化,即“不寧靜一求寧靜一得寧靜一出寧靜”,一般安排在教學結尾時講。并非說這些內(nèi)容不該教,而是說僅教這些內(nèi)容還不夠,且在這些“一望而知”的內(nèi)容上完全不必花費全部的教學時間。對于學生而言,面對課文尤其是經(jīng)典文章,由于“語文經(jīng)驗的局限,不足以理解、感受課文中所傳遞的生活經(jīng)驗”,他們對一些深層的問題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賞不著,這里最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但問題是教師也往往將此忽略了。因此,語文教學若要真正抓住文章的關鍵,落實文本的教學價值,還得在解讀上下功夫。
一、解出文章敘寫對象的獨特性
每一篇文章,尤其是經(jīng)典課文,其呈現(xiàn)給讀者的內(nèi)容都是獨特而不可重復的?!啊逗商猎律分械暮商?,是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是朱自清心靈中獨有的鏡像,它是世界上任何人從未見,也是平日朱自清所未嘗見過的荷塘?!蓖瑯拥念}材,同樣的話題,同樣的對象,在不同作者筆下敘寫出來的都不同。當然,如果都相同也就沒有價值了,更成不了經(jīng)典。蓮花在周敦頤筆下是“花之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在朱自清筆下則不是君子而是美人,它裊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如剛出浴的美人。
同是北京的秋天,在老舍和郁達夫筆下完全不一樣。老舍在《北平的秋》(節(jié)選自《四世同堂》)中說:“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天是那么高,那么藍,那么亮;攤上和果店的水果品種繁多,色彩鮮艷,香氣醉人;街道繁華熱鬧,有肥嫩的羊肉、葉齊苞大的秋菊、神態(tài)各異的“兔兒爺”雕塑、打扮得像鮮艷的新娘子的各式禮品,高粱紅的河蟹沿街叫賣,果販唱著有腔調的“果贊”;而像春花一般驕傲與俊美的青年學生,從各處到北海去劃船,盡管荷花已殘敗,但荷葉還給他們身上染上一些清香。而郁達夫《故都的秋》一開頭便說,“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破屋院子里,槐樹葉底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破壁腰中靜靜開著的牽牛花的藍朵,還有幾根細長的作陪襯的秋草;早上鋪得滿地的槐樹的落蕊,無聲無味,掃帚掃過留下讓人覺得細膩、清閑而又有點兒落寞的絲紋;像是家家戶戶養(yǎng)在家里的秋蟬的衰弱的殘聲;一層雨后,都市閑人緩慢悠閑的微嘆著的互答等,一點兒也看不到熱鬧與繁榮。就算可作“秋天一種奇景的果樹”,也只寫在屋角、墻頭等隨處生長的棗子樹,普通至極。
抓住敘寫對象即“客體”的獨特性,是深入分析“這一篇”文章的關鍵一步,因為客體特征是顯性的,而主體情感的獨特性往往滲透在這些客體的獨特性里。如果教師對文章客體的獨特性缺乏應有的敏感,便會把獨特的內(nèi)容當作普遍的東西來教,就會使無限豐富的個性化的文章變得千篇一律,導致語文教學寡味。
二、解出文章深層情志的獨特性
文章敘寫對象的深層獨特性是作者情志的獨特性。文章記敘、描寫的對象都不是純客觀的,都滲透了作者的主觀情志和感受,正所謂“物象即心象”。詩歌、小說、戲劇自不必說,即使不尚虛構的散文,也“不是‘客觀的寫實,而是‘這一位作者極具個人特性的感官所過濾的人、事、景、物”。文本解讀如果只停留在敘寫對象的獨特性上,則只能浮在表層,若要進入文本深層,就必須對文章情志的獨特性作深入分析。
1.抓住關鍵語句
關鍵語句,包括詞語,往往是文意的凝聚點,也常常是集中體現(xiàn)作者情感的地方。
《故都的秋》最后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边@句話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對北國秋天的熱愛之情。作者熱愛的是怎樣的“北國之秋”呢?看文章開頭一句:“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边@句話在“可是”處一轉折,重心落在后半句,突出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獨特感受,也意味著作者所愛的是北國秋天的那份“清、靜、悲涼”,這種情感與一般人很不一樣。正因如此,作者所寫的景、物、人也與眾不同,沒有鮮艷的色彩,沒有收獲季的繁榮,沒有聞名遐邇的景致,而在幾乎被人們遺忘的生活角落傾注深情,作者領著讀者在這些極普通平凡的地方去品嘗故都之秋的“深味”。作者在開頭就申明,他不遠千里從杭州趕到青島,又從青島趕到北京,就是想“飽嘗一嘗”這故都的秋味,在文章快結束處又強調“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這就告訴我們,欣賞這篇文章應重在品嘗這秋的“深味”。只有與作者一樣,以一種悠閑、淡雅而又帶點落寞的心情,才能把這秋的“深味”賞玩到十足。
2.摸準文章“意脈”
思想感情的變化流轉,就形成了“意脈”。沒有摸到文章的“意脈”,不僅解不出其中味,有可能還會跑偏,或者出現(xiàn)誤解、誤讀。
很多教師教學《荷塘月色》時,都將重點放在第四至第六段“荷塘和月色”的描寫上,本無可非議,這三段的確可算經(jīng)典。作者為排解內(nèi)心的“不寧靜”想到了日日走過的荷塘,從“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中可以預知,今晚的荷塘與往日一定不同。為什么?因為作者的心情不一樣。今晚是特地來尋求“寧靜”的,所以今晚的荷塘朦朧、幽靜、充滿詩意,這意境正是作者求寧靜的心同化了外部世界的結果,實現(xiàn)了情與景的水乳交融。加上優(yōu)美的詞句,生動的比喻,精妙的通感,使得這三段文字達到了景物美、情感美、意境美、語言美的高度統(tǒng)一。
可是,一些教師教這篇文章基本就止于這三段文字,而對后文有關“江南采蓮”的內(nèi)容,要么避而不談,要么含混帶過,這就不妥了。既然作者將其寫進了文章,就不能視而不見,拋開這部分內(nèi)容,對文章的理解就不是全面和完整的,甚至是有偏差的。有一種影響深遠的觀點是:朱先生“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是因為面對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既不能參加革命,也不能參加反革命,于是彷徨、困惑、苦悶。根據(jù)這個觀點,很難解釋“江南采蓮”這部分內(nèi)容。一方面,這部分內(nèi)容是熱鬧甚至是風流的,與前面為排解內(nèi)心苦悶而求寧靜顯然有矛盾;另一方面,如果朱先生被界定為一個時時為民族和自己命運而彷徨、苦悶的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他怎么可能向往男女歡情和風流之事呢?這有損朱先生的形象。既要堅持簡單化、概念化的解讀,就只好對這部分內(nèi)容“視而不見”了。
但是,若我們遵循文本的“意脈”來理解,似乎能順理成章。在寫完荷塘月色之后,有一句“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明顯流露了作者希望熱鬧但自己卻沒有而失望的心情。這是過渡句,引出了后面“江南采蓮”的聯(lián)想。江南采蓮是一種怎樣的情景?艷麗的少男少女蕩著輕舟,脈脈含情,傳杯遞盞。那纖腰少女裹著潔白的綢子,故作姿態(tài)地頻頻回視,恐沾濕衣裳而淺笑,怕小船傾斜而斂裾。作者說這是熱鬧的,也是風流的。他感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接著還想到了《西洲曲》里的句子。一個有古典文化功底的知識分子想必對“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的含意是很明白的。對江南采蓮的熱鬧和風流,作者并不排斥,反而因為現(xiàn)在無福消受感到可惜。若說荷塘月色的描寫是融情于景,那這里的抒情則更直接,與前面的“求寧靜”也并不矛盾。第三段明明寫著:“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一個自由的人。”獨自受用無邊的荷香月色是獨處,是愛冷靜的表現(xiàn);而“江南采蓮”則是聯(lián)想到群居,是愛熱鬧的表現(xiàn)。且這聯(lián)想正體現(xiàn)了“什么都可以想”的自由,也屬于“超出了平常的自己”。雖然后面有一句“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但這惦記著的江南似乎并不是經(jīng)歷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腥風血雨的江南,甚至可以說與那八竿子打不著。
三、解出篇章風格的唯一性
作品都由內(nèi)容與形式構成,經(jīng)典作品則達到了內(nèi)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作品的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名篇更是因其獨特的形式風格而流傳千古。
各類體裁的文章都有其規(guī)范的形式,比如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等,形式各別。這些規(guī)范形式是在歷史中長期積淀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而形成的,一個作家不可能隨便改變一種規(guī)范的形式,只能在規(guī)范之內(nèi)尋求一點突破或拓展,這便形成了風格。“篇章風格可以使作品突破形式規(guī)范的共用性,帶上唯一的標記?!蔽恼滦问郊葹楸砬檫_意服務,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范、制約情意的表達,因此,分析“帶有唯一性”的篇章風格,也是理解文章獨特性的重要抓手。
朱自清的《綠》與《背影》的風格大不相同。作者對梅雨潭的綠的喜愛,是一次猝然相遇而爆發(fā)出來的一種激情,表達這種感情需要浪漫、奔放、熱烈一些,因而運用了大量比喻、夸張、擬人、聯(lián)想、想象、對比、襯托等手法,也許作者覺得感情抒發(fā)還不夠充分,于是又用了很多直接抒情的感嘆句。當然,從朱自清先生筆下流出的文字,自然不失優(yōu)雅,語言明快,音韻和諧,在樸素之中見風華。而《背影》中表達的父親對兒子的愛,則是一種深沉的感情,這種感情表面很平靜,體現(xiàn)在父親對兒子的細微的行動和言語上,體現(xiàn)在生活的瑣事中,一不留神就會被忽略,乃至作者先前還不理解,認為父親送“我”純屬多余,當父親囑托茶房時暗里還笑他“迂”。這種感情需要用心體會,經(jīng)得起歲月過濾,時間越久情感越純。兒子對那份父愛的理解隨著時間推移也越來越深刻,故而在很多年之后拿起筆時,覺得自己“那時真是聰明過分”,回憶起父親的背影時眼淚自然也就禁不住了。表達這種樸實深沉的情感,不宜華麗,不必夸張,因而幾乎全用敘述,對父親穿過鐵路去買橘子的背影描寫用的也是“白描”手法,不作任何渲染。全文沒有比喻,沒有鋪排,語言樸素無華但感人至深。這也啟示我們:在分析文章風格時,不僅要關注作家的風格,更要關注篇章的風格,這樣才能更好地解出“這一篇”的獨特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