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榮
摘 要: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教學理念的改革及優(yōu)化升級難度相對偏高,對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師需要了解時代發(fā)展的大趨勢,分析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新內容、新要求和新標準,積極利用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教育教學理論來指導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確保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收獲。其中建構主義理論與高中英語教學實現了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這一理論符合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相關要求,能夠更好地理順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讓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高中英語學習策略以及技巧。對此,文章著眼于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現實條件,深入剖析建構主義理論在該學科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建構主義理論;高中英語教學;運用初探
一、 引言
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我國的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同時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互動非常的頻繁。英語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以及未來就業(yè)的必備技能,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成為了許多英語教師的重要問題。高中英語是我國教育教學階段中的核心及重點,直接影響著國際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深入探究新形勢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方式與技巧,了解構建主義教育教學理論的重要指導作用,結合學生的學習成長規(guī)律調整教學的思路,確保對癥下藥。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掌握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策略,樹立良好的英語思維,將英語作為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第二語言。
二、 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主要以批判和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為基礎以及前提,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認知發(fā)展理論,并將這一理論與建構主義理論相結合,積極打下扎實的理論研究基礎,豐富建構主義理論形式。該學者站在認知發(fā)展的角度,了解認知結構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分析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聯(lián)系。其中心理、思維和智力的發(fā)展過程較為復雜,這一點是建構主義理論中的重點。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人們的心靈和思維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及發(fā)展,并且主動對客觀事件進行分析以及順應,以此來更好地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建構主義理論十分注重已學知識和未學知識之間的簡單結合,進而組成連貫的思維體系。作為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的有效發(fā)展及升級,建構主義理論對教學改革有明顯的指導作用。其中行為主義認為學習離不開反復的強化、刺激以及反應,如果無視學生的理解以及知識內化,忽略對學生心理過程的分析及研究,就會導致學生缺乏自主能動性,這一點也是建構主義理論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在社會化以及認識客觀事物過程中的知識內化情況,分析學生的認知結構,利用建構主義理論來指導教學模式。
在人類文明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建構主義理論與教育教學實現了極為緊密的聯(lián)系,建構主義學習觀正式誕生。這一觀點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比較復雜,首先,學生的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生開始自主接受外在的刺激,并改善自身的原有認知結構。有意識有目的的選擇外在信息,進而產生全新的意義,建構完善的邏輯思維框架。其次,整個建構過程是雙向互動的,學生需要了解先前所學習的知識,分析當前事物的建構意義,進而有效突破傳統(tǒng)學習模式的束縛。另外,在利用先前知識時,學生并非進行簡單的套用,而是實現針對性的提取,根據具體的實例以及變異性來進行重新建構。最后,學習者個人的思維比較復雜,是一個多元化的過程。不同學習者的建構方向以及建構策略有所區(qū)別,具有明顯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征。因此,許多學者認為建構主義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對于高中英語教學改革來說也需要堅持這一重要的教學原則,充分利用建構主義來指導高中英語教學改革,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三、 高中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英語是高中教育階段中的重難點學科,這門學科的教學難度相對偏高,很多學生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一點既與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還在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待培養(yǎng)及提升。教師所采取的教育教學理念比較落后,因此整體的教育教學進度不容樂觀,教學質量無從談起。
(一)無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不管是建構主義理論還是其他的教育教學模式都非常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站在學生的角度調整教學思路。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目前的教育教學質量大打折扣。教師過于強調學生的知識學習,無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要求,沒有引導學生自主實踐,主動接受新的知識。這一點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有可能導致學生變得比較消極被動,只能夠掌握啞巴式的英語。另外,有的英語教師教育教學經驗不足,將學生定位為學習的附屬品,大部分以簡單灌輸的方式為主,學生的學習動力較差,英語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不夠理想。
(二)無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目前,高中英語教學存在一個普遍問題,大部分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上,要求學生主動積累豐富的詞匯量,高效完成學習任務,確保學生在測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這一點導致課堂教學出現了本末倒置的問題,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直接被無視。另外有的教師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中心,將目光投放在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身上,沒有主動的關心和指導后進生。這一點嚴重違背了建構主義理論的教育教學要求,導致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能動性,有的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啞巴英語的現狀仍然非常普遍。這些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長遠成長及發(fā)展,同時也難以充分彰顯建構主義理論的重要指導作用及優(yōu)勢。
四、 建構主義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建構主義理論十分注重學生的主體,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明確這一教育教學理念,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高效教學的重要技巧及方式。建構主義理論對高中英語教育提出了全面的改革要求,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角色,以引導者和鼓勵者為依據,著眼于整個教育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挖掘學生的特點以及優(yōu)勢,了解學生的不足之處。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流動性,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下自主吸收知識,內化知識,并深化個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