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紙滄桑蘊真情

2021-05-30 10:48毛本棟
藏書報 2021年12期
關(guān)鍵詞:阿朗潘漢年吳祖光

毛本棟

唐瑜的這本《阿朗小品》,32開,窄窄的、薄薄的一冊,盈手可握。封面是滿眼的細枝闊葉,青翠可人。著名劇作家吳祖光為之題寫書名,書名右側(cè)是作者的親筆簽名,著名文史專家、紅學家魏紹昌作序,海峽文藝出版社1986年1月出版發(fā)行。

作者筆下,滄桑往事如滔滔江水,滾滾而來,奔騰而去。大名鼎鼎的“二流堂堂主”唐瑜先生已于11年前駕鶴西去。搜索閱讀記憶,多年前曾讀過魏紹昌的《東方夜譚》,書中有一篇《〈阿朗小品〉序》,遂對唐瑜先生略有所知。

唐瑜(1912—2010),別名阿朗。著名報人、左聯(lián)盟員、愛國華僑。20世紀30年代,唐瑜在上海主編《電影新地》《銀座》《電影藝術(shù)周刊》《中國電影日報》等。1949年后,從事幻燈藝術(shù)事業(yè),后又奉陳毅元帥之命負責籌建八一電影制片廠。2010年病逝,享年99歲。

曾經(jīng)的“二流堂堂主”自有一肚子的掌故。書中《話說“二流堂”》一文記述,抗戰(zhàn)后期的1945年,陪都重慶房荒嚴重,他在緬甸經(jīng)商的哥哥給了他一筆錢,用來在重慶四德村的山坡地上造了幾間自己設(shè)計的竹木結(jié)構(gòu)的“捆綁房子”(四川特有的竹泥結(jié)構(gòu)的房子),招待流落“陪都”的文化、戲劇、電影、美術(shù)、新聞界人士,為進步文藝界人士免費提供食宿。房子名曰“碧廬”,據(jù)說是“壁爐”的諧音,是當時文藝界人士最喜歡的去處,被戲稱為“二流堂”,他也被封為“二流堂堂主”。正如魏紹昌在序言中所說:“抗戰(zhàn)時期的‘二流堂,雖說吳祖光是頭號代表人物,唐瑜卻是實際上的‘堂長。”匯聚在這里的有現(xiàn)代文化史上響當當?shù)娜宋铮合难?、吳祖光、黃苗子、郁風、呂恩、丁聰、張正宇、張光宇、葉淺予、馮亦代、盛家倫、戴浩……從延安來的秧歌劇《兄妹開荒》中有一個陜北名詞“二流子”,引起了“碧廬”中人的興趣。在戰(zhàn)時,這些文人大多沒有固定職業(yè),平時不用嚴格上班辦公,生活自由散漫,過著流浪式生活,就互相用“二流子”調(diào)侃。他們借住在唐瑜家,高談闊論,縱橫國是。有一次,郭沫若來“碧廬”聊天,興致勃勃地要題匾“二流堂”,一時沒找到宣紙和毛筆,遂未題成,但“二流堂”的名號從此就叫開了。自此,唐瑜一生的榮辱皆與“二流堂”密不可分。

唐瑜不聲不響地辦過許多仗義疏財?shù)氖?。他的摯友夏衍曾說:“像唐瑜這樣的好人,今后再也找不到了!”他在1994年為唐瑜題詞:“二流堂主不朽!”吳祖光也曾在《二流堂里外》中不無深情地說:“阿朗造的碧廬,在重慶文藝界是一個引人的去處,朋友們都愿意到這里來坐坐,聊聊,自由自在?!虖]是至今令人難忘的地方?!抑两褚廊簧钌畹刂孕牡責釔畚覀儭魈玫奶瞄L唐瑜仁兄?!闭\然如是,重慶“二流堂”在民族水深火熱之際安頓了一批文人,而不同學科的文化交流,更成就了一批文化大家。1948年在香港,喬冠華也深情地說:“將來在北京,‘二流堂可以再搞起來的,繼續(xù)做團結(jié)文藝界人士的工作??梢愿愠梢粋€文藝沙龍式的場所,讓文藝界的人有一個休閑的地方?!焙髞砉痪陀辛吮本P樓,由于地處鬧市,那個地方也成為文藝界來往頻繁之地,因此又被戲稱為北京的“二流堂”。

1967年12月13日,《人民日報》上赫然刊登了著名檄文《粉碎中國的裴多菲俱樂部“二流堂”》,唐瑜因此受“中央專案組”審查。從此,“二流堂”一案株連無數(shù)。得到徹底平反澄清后,備受十年苦難折磨的唐瑜重新握起擱了四十年的筆,一筆一筆地寫下一篇又一篇回憶和懷念故友、描寫新時期見聞的文章,于是就有了這本頗有分量的小書《阿朗小品》,是謂“二流堂友今何處,前度阿朗今又來”?!栋⒗市∑贰份嬩浟巳迤恼?,分甲、乙兩輯,甲輯寫的是悼念亡友和追憶往事,乙輯寫的是牛棚經(jīng)歷和劫后見聞。用魏紹昌的話說,就是“前者充滿了沉痛的哀思和切身的感受,后者洋溢著真摯而強烈的愛憎和激情”。乙輯中還有方成、郁風、唐少儀、丁聰?shù)忍畦さ暮糜炎鞯穆嫴鍒D,切合現(xiàn)實,亦莊亦諧,妙趣橫生,為《阿朗小品》錦上添花。

唐瑜有了那么多的閱歷,再加上天:生的詼諧和豁達,還有那支如行云流水的筆,故而心之所憶,筆之所至,未加修飾,樸拙真實。他在《阿朗小品》中情真意切地回憶他與一些文藝界朋友的交往經(jīng)歷,細節(jié)生動感人,讓人感受到人情的誠摯與溫暖,也時時處處透著歷史的無奈與凄涼。他與郭沫若、徐冰、潘漢年、蔡楚生、孫師毅、金焰等文化名人均有深交,每一段交往經(jīng)歷都是難得的文史掌故,可補正史之缺,也可廓清歷史迷霧。那些回憶和懷念類的篇什,大多寫于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其時國家建設(shè)已走入正軌,而唐瑜已是古稀老人。眼見當年好友一個個悄然凋零,回首往事,不勝感慨與悲痛,真是“忍看朋輩成新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情郁于中,自然要發(fā)之于外,唐瑜飽蘸情感的濃墨,寫下了《哀思和憶念——潘漢年、董慧同志二三事》《寫給無名碑——遙祭潘漢年、董慧》《憶蔡楚生和陳曼云》這三篇文章。

《哀思和憶念——潘漢年、董慧同志二三事》一文曾于1983年1月31日至3月7日在《人民日報》上連載。文中回憶,潘漢年曾是共產(chǎn)黨情報戰(zhàn)線的負責人,左聯(lián)時期,對唐瑜有知遇之恩,是唐瑜踏進社會走上革命道路的領(lǐng)路人。1955年,潘漢年被定為反革命,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1963年,潘漢年和夫人董慧曾被暫時“假釋”,住在北京南郊一個農(nóng)場,夫婦倆可以進城走動,但是他們自覺不去看望朋友,怕連累他人;而過去的熟人朋友也懾于政治壓力避之不及。這時只有唐瑜無所顧忌一如既往地與潘漢年夫婦交往。每到周末,潘漢年夫婦進城來就到唐瑜家做客。這樣的歡聚,給身在沉冤中的潘漢年夫婦那悲苦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慰藉。1982年8月23日,潘漢年案平反。隨后,唐瑜編印了最早紀念潘漢年的文集《零落成泥香如故》,還出資在潘漢年的家鄉(xiāng)江蘇宜興辦了兩個少年兒童藝術(shù)室,努力促成了“潘漢年希望小學”的建立?;茧y見真情,冰心在玉壺,唐瑜對待師友的一片摯誠令人動容。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那些滄桑往事已隨老一輩文化人零落成泥,而他們留給人世的筆墨馨香如故,依然溫暖著我們的文化情懷。

猜你喜歡
阿朗潘漢年吳祖光
過十二欄桿
新鳳霞很會“撩漢”
我有我的真言
新鳳霞很會“撩漢”
一個人的戰(zhàn)爭
角色游戲中的“咬人”事件
霞光之戀
你是我的另一半
潘漢年含冤洣江揭秘
作為當年的審判人員,我們有一種負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