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玲
【摘 要】習作是衡量小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是否扎實的重要標準,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應用技能。但是很多學生的習作都避免不了生搬硬套、內(nèi)容單一、感情空洞等問題,部分學生的習作內(nèi)容語句不通、錯字連篇,有些學生甚至厭惡習作,導致寫作水平低下,嚴重影響了自己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筆者在本文中強調(diào)了堅持微型日記習作的重要性,力圖讓更多學生通過堅持微型日記習作來提升寫作能力。
【關鍵詞】微型日記;習作;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12-0229-02
習作是綜合考核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標尺,直接體現(xiàn)出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還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缺乏正確的理念和方法,導致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內(nèi)容空洞、缺乏真情實感,沒有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和能力。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愛上寫作,小學語文教師可通過讓學生堅持微型日記習作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微型日記就是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去觀察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并用簡短的文字記錄下來,在微型日記中表達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學生能夠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寫作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微型日記對提升小學生習作水平有很大的好處[1]。
一、堅持微型日記習作的重要性
(一)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
一些學生懼怕寫作,難以找到合適的寫作題目,字數(shù)上也經(jīng)常難以達標,甚至對習作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使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受到打擊。而在微型日記教學中,教師會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題材,進行記錄,讓學生的寫作題材更加豐富,內(nèi)容更加生動,學生不會產(chǎn)生無從下筆的感覺。此外,微型日記篇幅較短,不會讓學生有寫作字數(shù)上的的困擾,學生會愿意去嘗試寫微型日記,長年累月地堅持,會逐漸改變學生對寫作的看法,對寫作擁有信心,甚至能找到自己擅長的寫作方式。總之,堅持寫微型日記可以讓學生增長寫作、學習和生活的信心。
(二)提高學生觀察能力
一年四季的風景各異,如春天到來時,到處可見紅花綠樹、青草依依、鳥語花香、鶯歌燕舞;夏天到來時,艷陽高照、荷葉田田。這些大自然中的風景都是極好的寫作素材,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還能激發(fā)他們表達的欲望。教師可以用每天的微型日記寫作督促學生去感受大自然,去觀察身邊的事物,積累寫作素材。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過:“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苯處煈ㄟ^微型日記來引導學生觀察身邊事物,并把生活中的人與物都借助日記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明白生活是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2]。
(三)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
學生在觀察事物,構(gòu)思文章時,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一些學生會選擇查閱課本或者課外讀物來解疑答惑,有的學生也可能會選擇詢問教師。此時教師應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通過書本來獲取自己想知道的知識,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讓學生在閱讀中收獲更多的寫作知識。如學生觀察為樹木驅(qū)蟲的啄木鳥時,可能會產(chǎn)生疑問:這樣不停地啄木頭,啄木鳥的腦袋不會疼么?學生帶著疑問去翻看書本,對書本知識的記憶會更加深刻,學習時會更加集中注意力。而且對學生來講,帶著問題閱讀,有助于掌握知識點,提升閱讀興趣,積累更多素材。讓學生長期寫微型日記,能幫助學生在求知欲的驅(qū)動下通過閱讀探索新知識,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
微型日記記錄的內(nèi)容都是學生身邊的事情,也是生活中常見的事情,這些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學生在寫微型日記時,需要對所寫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進行詳細記錄,并在記錄事件的同時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可以說微型日記就是一個微型的作文。微型日記經(jīng)過簡單修改便可應用到作文的寫作中,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無需再為寫作素材而發(fā)愁,并且學生能夠在微型日記中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和思維能力。
二、引導學生堅持微型日記習作的策略
(一)教師循循善誘
語言文化博大精深,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中要不斷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優(yōu)化,除正常的教材內(nèi)容外,也可以補充與寫作相關的知識,豐富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采取一些靈活的趣味教學方式能使課堂更加豐滿生動,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差異,感受寫作的魅力和精髓,開闊其視野,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愛上寫作,堅持安排微型日記任務,并及時為學生查漏補缺,為學生講解習作的不足之處和值得肯定的方面。教師還可以通過不同的時間、場景、地點的設定,布置不同題目的微型日記,讓學生感悟身邊事物;也可以不設定題目,只給出大致的寫作范圍,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可以隨時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來寫作。通過教師的循循善誘,學生會養(yǎng)成微型日記寫作的愛好,這對于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微型日記中說真話,記錄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將最真摯的情感表達出來,不斷進行總結(jié)與反思,不斷自我提升。
(二)小組合作促進寫作能力
除了教師可以對學生產(chǎn)生引導促進作用之外,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促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周總結(jié)一次微型日記,引導學生相互評價、相互學習,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討論中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更好地融入討論,獲得更大的進步。教師可以在課前發(fā)給學生自學導學案,讓學生先對學習內(nèi)容有大致了解,然后讓學生組成小組,根據(jù)相關的背景和自學導學案進行合作學習,完成自學導學案上的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重點是教師在引出寫作題目后,要讓學生共同探究、討論對題目的理解和感悟,完成思想的升華,而不是教師從自己的視角直接對寫作思路進行規(guī)劃。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應參與問題討論,進行思考、感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讓不同想法進行碰撞摩擦,幫助學生對如何完成微型寫作產(chǎn)生更具體的認識。
(三)鼓勵學生自由表達
傳統(tǒng)的教學中往往是教師不斷講解,學生總是被動接受,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比較少。但是新課改之后,學生的主體地位被突出,每一位教師都需做到“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應做到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循循善誘。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寫微型日記,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微型日記寫作思路,從而更好地明白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通過微型日記真正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在布置完微型日記寫作任務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上自由分享習作,并請其他學生發(fā)表對該學生作品的評價,這樣學生在自由表達的過程中可以吸收他人的寫作經(jīng)驗,并更好地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四)引導學生細致觀察
寫作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切身感受,對生活有更深的感悟,在日記寫作中更有話說。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非常有意義的,將這些事情記錄下來,才不會在短時間內(nèi)忘記,這些被記錄下來的事情就是學生的寫作素材。學生本身就對世界充滿好奇,且想象力豐富,這都會讓學生更好地觀察生活。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導學生要始終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認真對待生活,這樣學生會更愿意用日記的形式記錄美好的生活,愛上微型日記這種學習方式,提升對寫微型日記的興趣,并在不斷練習中提升寫作水平。教師不應限制學生寫作的主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踐來展開日記寫作,這樣所寫的內(nèi)容來源于生活,才更具有真實性,才能夠引起他人的共鳴。每個人的生活不同,觀察生活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在習作中體現(xiàn)的感情也存在差異。讓學生在微型日記中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提高自己對生活的觀察能力。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生活細致觀察,并且要持之以恒,這樣才能對寫作起到更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因材施教,創(chuàng)新運用微型日記的方式讓學生愛上寫作。教師要不斷學習新教育思想,對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要采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tài)度,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nèi)容,不斷反思和改進,促進微型日記和語文教學的良性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寫作的信心,為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華.淺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3).
[2]韓立偉.提高農(nóng)村小學習作教學的有效性指導策略[J].赤子(中旬),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