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翱航 張強
摘要:高校分類評價有利于打破高校發(fā)展統(tǒng)一模式所帶來的高校同質化問題。本文聚焦上海市高校分類評價下應用技術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應用技術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分類評價導向不相匹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基于此從改革理念、政策支持、機制保障等三方面提出應用技術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高校分類評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用技術型
一、引言
探索構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提高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已經成為時代的需要。上海推行高校分類評價,為各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了一個契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同高校的辦學模式、培養(yǎng)目標、學科特色、專業(yè)特點有機融合,才能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上海高校分類評價工作開始以來各高校根據(jù)定位積蓄力量持續(xù)發(fā)展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改變了上海市高校同質化發(fā)展的,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同質化依然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未融入到分類評價之中缺乏有效分層,導致其針對性不強問題。深入闡釋分類評價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的理論依據(jù),進而揭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高校辦學特色的內在邏輯,探討符合不同高校辦學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建構,本文以應用技術型高校為研究對象來分析這種模式建構的行動策略,進而來探討實現(xiàn)這種分類模式的實踐路徑。
二、文獻綜述
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方面反映了一般教育規(guī)律,同時還應注重發(fā)揮各和學術活動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載道”和“滲透”作用,重視各個學科對學生品德意識、行為培養(yǎng)的潛移默化作用。根據(jù)不同類型、不同特點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教育內容,做到分類分層,注重實效。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是源于1985年教育體制改革對高等教育評估而不斷發(fā)展而來的。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即: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起步階段,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發(fā)展階段,以及進入新世紀后的相對成熟階段。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舉起了科學化旗幟,逐步由以科學化、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為特點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整體化、融入式和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評價是對其發(fā)展的重要引導,倒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改革。長期以來,如何量化與評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一個薄弱點,也被稱之為學校教育量化工作的最后一個“堡壘”。模糊數(shù)學理論、層次分析法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的常用方法,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及其實際效果進行測量、評價、統(tǒng)計分析。
綜上所述,綜合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評價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術界圍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評價的內涵、標準、特征、原則、問題等進行了系列探索和研究,這是應用技術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要基礎。而基于高校分類評價視角,深入探究吻合高校辦學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研究還存在空白,開展針對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有重要意義。
三、上海高校分類評價背景下應用技術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問題分析
當前,統(tǒng)一模式和標準的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與上海高校分類評價改革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不相匹配的新情況,迫切需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分類評價導向不相匹配。當前統(tǒng)一模式和標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與高校分類評價的指導思想存在沖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類評價欠缺。對于不同類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應該采用不同的指標,而應用技術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在做好全國統(tǒng)一的思想政治要求后應根據(jù)高校分類評價的目標開展有助于目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在做好堅定崇高信念、遵守道德規(guī)范、提高法律修養(yǎng)、筑牢職業(yè)素養(yǎng)等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國統(tǒng)一的要求外應根據(jù)應用技術型高校的分類評價目標增加促進其目標實現(xiàn)的指標,如職業(yè)道德與倫理、工學交替等。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不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不同類型高校的辦學模式、培養(yǎng)目標、學科特色、專業(yè)特點緊密相關,而采取統(tǒng)一模式的評價體系和指標,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不足。同時統(tǒng)一性的標準必定會走向同質化的道路,而同質化必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辦學目的作用弱化,嚴重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應用技術型高校的目標定位為以培養(yǎng)專門知識和技術應用人才為主體,其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是為培養(yǎng)專門知識和技術應用人才服務,而同質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不利于其實現(xiàn)。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不強。不同類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側重點不同,方法選擇不同,實施途徑不同,因此評價也應該有所不同。目前采取的相對單一的評價指標,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針對性不強。針對應用技術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指標應該是以培養(yǎng)技術應用人才為目標的,其發(fā)揮的作用是促進學生在,其針對性應該表現(xiàn)在加強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和技術應用。
四、高校分類評價背景下應用技術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實踐路徑研究
針對上文分析可知,應用技術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分類評價導向不相匹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因此在創(chuàng)新實踐路徑上從改革理念、政策支持、機制保障等三方面進行分析。
(1)改革理念上:以上海高校分類評價為改革創(chuàng)新基本理念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教育評價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評價主體、評價客體、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結果運用等,但其中最關鍵、最核心的是評價指標體系。上海在設計高校分類評價指標體系時遵循的基本原則主要有三,即體現(xiàn)中國特色、聚焦高校職能、反映學科專業(yè)差異。這也是完善應用技術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實踐路徑的基本理念。
(2)具體實踐上:選擇具有學校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類方法
對應用技術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標、工作方法、工作內容、工作途徑和工作評價等進行明確。結合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專業(yè)特點、學科特征等學校特色,對不同類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給與專業(yè)指導,培育符合高校辦學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針對應用技術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圍繞培養(yǎng)應用技術人才的目標和工程技術型的專業(yè)和學科特點開展。
(3)機制保障上: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類模式的保障機制
在上海高校分類評價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類模式的保障機制。如實現(xiàn)宏觀外部引導與微觀主體精準引領,建立健全分類引導機制;基于政治嵌入的意識、知識、能力培育等,健全分類培育機制;完善制度、物質和環(huán)境三大系統(tǒng),健全保障機制;通過激勵手段鼓勵,健全激勵機制;通過自律、互律和他律的有機結合,健全監(jiān)管機制等。
參考文獻:
[1]孫崇文,伍偉民,趙慧.中國教育評估史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秦尚海.高校德育評估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3]王茂勝.思想政治教育評價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4]馬健生等.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國際比較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
[5] 鄒曉彧. 西方國家思想政治教育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04)
[6]馮剛,嚴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評價的方法和路徑[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05)
[7]馮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評價的時代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8(05)
[8] 王金龍,曹暢.數(shù)學思想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探析——以理工類高校學生為例[J].領導科學論壇,2018(03)
[9]沈壯海,段立國.思想政治教育測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4,(9).
[10]韓迎春.中美高校德育評估標準比較及其啟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