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燕蘭
摘 要: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掀起了探究式教學研究的熱潮。我們提出了“基于核心問題的探究式教學”的改革思路,期待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核心問題”的設計,充分整合課程目標和課程教學資源,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更好地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通過“核心問題”的引領,為學生打開一道自主、合作、探究的通道,使之在教師的啟導下充分展開高層次的思維過程,實現知識的自主建構和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核心問題;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
一、 引言
核心問題也稱為核心任務,它是一節(jié)課或某一個板塊環(huán)節(jié)中“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中心問題?;诤诵膯栴}的教學,其實就是在正式教學前,利用一個核心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以獨立思考或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在師生共同合作中,加深對教學過程的體驗和感悟,從而獲得學習新知識的方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基于核心問題的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實現更高的學習目標。
二、 基于核心問題的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現狀
針對探究式教學方法,國內很多學者都做了相關的研究和探索,語文教學工作中,該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進行學習。將核心問題引入到探究式教學方法中,可以讓學生在問題的啟發(fā)下,以合作討論、探究學習、獨立分析的方式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當前來看,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基于核心問題的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大多都是圍繞教材內容,提出貼近于生活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學生在和教師或同學進行討論、研究的時候,其自主學習能力就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到的基于核心問題的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形式有很多,常見的例如:個人探究、小組探究、集體探究等。教師首先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采用上述探究形式進行學習,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基于核心問題的探究式教學方式實現了接受式教學和探究式教學之間的有效融合,教學實踐證明,這類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還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水平。
三、 基于核心問題的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路徑
(一)明確任務,做好預習
基于核心問題的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必須建立在預習和自學的基礎上,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為學生布置好課前預習任務,并提出核心問題。通常來說,學生在課前預習中需要了解的內容有: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簡介、生字生詞等,如果是詩歌,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嘗試翻譯,了解作者所應用到的情感表達方法。比如,在對《少年閏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的預習任務:查閱資料了解這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借助工具書,查閱這篇文章的生字生詞;閱讀文章,概括整篇文章的內容等,學生完成這些預習任務,就會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應用基于核心問題的探究式教學方法時,核心問題的提出可以說是最為關鍵的內容,核心問題設置的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對于《少年閏土》這篇文章,教師可以這樣設置核心問題:請你仔細閱讀文章,總結一下閏土具有哪些性格優(yōu)點,你是從哪些內容中看出來的。
(二)創(chuàng)設情境,合理導入
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之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融入教學的過程中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和教師或同學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在應用基于核心問題的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時候,教師要緊緊圍繞核心問題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適當融入學生熟知的生活素材,情境的設置務必靈活豐富,切忌單一乏味。例如,在對《桂林山水》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桂林山水的資料,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景,為了引導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請同學們回憶課文,對照視頻,嘗試找出相似的地方,在這樣的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就會聚精會神地看,然后在腦海中回憶和思考,嘗試回答老師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模式的應用,讓整個教學過程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為后續(xù)的合作探究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三)提出問題,加強合作
應用基于核心問題的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提出合理的問題。
語文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想要在課堂上探討所有的問題是不現實的,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針對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提出核心問題,鼓勵學生以交流和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同時構建自身更加完善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對《秋天來了》這一課進行教學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這樣設置核心問題:作者通過哪些事物描寫了秋天?在這樣的問題的啟發(fā)下,學生就會閱讀,然后梳理“作者描寫秋天的事物”,體會文章結構。另外,教師還可以這樣設置核心問題“秋天有哪些特征?”在整個教學中,對于這類核心問題的設置,教師注意不需要設置過多,秉承少而精、目標明確的原則,引導學生深入地探究,實現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四)教師總結,適當指導
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時候,部分語文教師認為提出核心問題就算完成教學任務了,忽視了探究式教學實踐中的指導和總結,使得探究式教學方法的作用并沒有被發(fā)揮出來。首先,就整個教學組織過程來說,不管是核心問題的提出、課堂情景的創(chuàng)設還是學生探究活動的開展,教師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指導并不是對學生提出的質疑進行直接的解答,而是要通過指導,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疑惑;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討論和交流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補充和總結,幫助學生完善知識架構體系。例如,在對《再見了,親人》一文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提出核心問題:作者為什么稱朝鮮人民為親人?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文章主要介紹的是中國志愿軍支援朝鮮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的事件,因為發(fā)生年代久遠,很多學生都不了解,針對背景,教師要給予重點的指導。教學工作中的“指導”和“總結”,更是一種教學精神、教學能力,教師首先要明確自身職責,正確認識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積極和學生進行互動,善于觀察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探究學習情況,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可以說,教師不僅是教學實踐活動中的指導者,更是學生掌握新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指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