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秀觀
每一次到梧州,都要喝一碗冰泉豆?jié){。
“冰井泉香”這么儒雅的稱謂,最早源于唐朝時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清同治版的《蒼梧縣志》云:“冰井泉香”乃梧州古八景之一。按志書的描述,那是一片綠樹婆娑、草長鶯飛、清靜幽美的勝地,范圍東起錐子沖,西至冰泉沖,北到鳳凰山頂,南臨如今的梧州市二中操場。冰井泉水甘寒清冽,樓臺亭榭別具韻味,小橋流水依依,蓮塘惹人喜愛。歷代文人墨客對此都有記載。宋代詩人任韻詩曰:“源泉池中生,瑩凈可鑒影,命僧旋汲之,入口勝霜冷。試烹白云茶,碗而雪花映?!鼻妩S裳吉詩曰:“為訪幽岑踏徑苔,寒泉相對嘗心開。瓊花滟滟隨風起,玉液溶溶滴露來?!鼻遴嚱ㄓ①澰唬骸熬G樹層戀合,青苔古徑幽??缪麻_別殿,鑿石引青流?!?/p>
冰井泉香”的“冰井”,是唐朝詩人元結(jié)所發(fā)現(xiàn)的一口古泉井。元結(jié)乃唐代道家學者,原籍河南洛陽,曾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進士及第,代宗時任湖南道州刺史,大歷三年(公元768年)調(diào)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jīng)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其間,元結(jié)從道州刺史調(diào)至嶺南道的容州任刺史,兼御史中丞、容管經(jīng)略守護使時,安史之亂已平定十年,但容州(今容縣)等十幾個州中仍有八個州少數(shù)民族還在舉事,如西江流域的大藤峽瑤民起義,大大小小戰(zhàn)役就持續(xù)了上百年時光。而此時作為容州刺史的元結(jié),無法順利前往官邸履職,只能寄居蒼梧遠程辦公。這一停留,為蒼梧(今梧州)添了不少人文佳話。
元結(jié)在梧州期間,常登臨白云山,經(jīng)過冰泉處,見有清泉石縫間溢出,其水充盈潔凈,嘗之冰涼爽口,于是命人挖井蓄之,取名“冰井”。“冰井”二字,本指藏冰的地窖,也指冰川上方的表磧因溫度增高使其下部的冰遇熱融化而成的洞穴。元結(jié)卻以“冰井”給山泉命名,可見其水不凡。志書亦載,當時井呈圓狀,寬5 尺,深丈余,水溢過平地,嘗之甘寒若冰。宋《太平寰宇記》云“其水甘涼清冽,非南方泉比也”,《梧州府志》云“梧州城東有井出冰泉,井水甘涼清冽”,說的都是它的水質(zhì)上佳。元結(jié)很高興,欣然為之作《冰泉銘》,并刻碑立于井旁。銘文曰:“火山無火,冰井無冰;唯彼清泉,甘寒可凝。鑄金磨石,篆刻此銘;置于泉上,彰厥后生。”另附小序云:“蒼梧郡城東二三里有泉焉,出在廊中,清而甘,寒若冰。在盛夏之侯,蒼梧之人得救渴。泉與火山相對,故命曰之冰泉,以變舊俗。”
冰泉井居西江之北,對岸有一峰巒名為“火山”,與之遙遙相望。大自然這種“冰”與“火”的格局,包含著《易經(jīng)》“一陰一陽謂之道”以及五行生克的學說,閃爍著中國古老的哲學智慧。志書還說,后有郡人在此作坊,用冰泉井之水制作豆?jié){,兼營民間小吃,美味可口,遠近聞名,“冰泉豆?jié){”由此得名。
井之側(cè)依山坐北朝南建了一座寺廟,本名羅漢寺,因冰泉井的緣故,改名冰井寺。據(jù)載,冰井寺內(nèi)曾有很多雄偉建筑,有二鐘二鼓,有大殿,還有供游人休息的“塵外風光”堂兩間,僧房、齋堂等一應俱全。寺門左邊書寫著“云山古佛場”,右邊寫著“冰井唐賢績”。明朝時,為紀念元結(jié),在冰井南面又修筑了漫泉亭,時兩廣總督葉盛題《修漫泉亭記》。清初畫僧石濤也曾清修于此。石濤乃明靖江王贊儀十世孫,順治二年(1645 年)由桂林赴全州,在湘山寺削發(fā)為僧,順治四年(1647 年)為避兵禍,轉(zhuǎn)赴梧州冰井寺修行,順治七年(1650 年)轉(zhuǎn)赴廬山開賢寺。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 年),梧州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設立梧州關,由外國人任關務主管,官邸曾設在冰井寺內(nèi)。梧州海關《十年報告·梧州(1892—1901)》中提到:冰井寺始建于唐代。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因廢科舉興新學,時梧州知府莊蘊寬以冰井寺為基礎建立了冰井學堂,使冰井寺從傳揚神學的地方一度轉(zhuǎn)換為新思想的傳播之地。
上世紀60年代,冰井寺在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被毀。尚有《游冰井寺》碑藏于梧州市博物館?!吨亟ūU寺記》碑列于市北山集碑亭?!皦邸弊直嬗诎Q觀內(nèi),碑特別大,高180 厘米,寬85 厘米,厚13 厘米,陰刻“壽”字,落款“陳摶書”。陳摶生于唐末宋初亳州,科舉進士不第,隱居華山修身立著,擅長書法,尤善“腕力”,傳說可以腕之力敵百余人,人稱“腕仙”。先生傳世墨跡不多,所書冰井寺“壽”字一氣呵成,筆力蒼勁厚實,極具文物價值。冰泉井也在同一時期毀于一旦,古八景的“冰井泉香”也因此難覓蹤跡,空留一碗冰泉豆?jié){,讓后人慢慢品味。
冰泉井沒了,冰泉豆?jié){何來呢?其實,白云山綠樹掩映,植被極好,溪泉縱橫,是一個可捏出水的地方。所以,在這一帶的溪泉之水,充盈透亮,瑩凈鑒影,冰涼爽口。距冰泉井約10 米處,發(fā)源于白云山下的冰泉溪水就常年潺流不竭,其間溪水清澈,魚蝦閑游,歷歷可數(shù)。冰井雖不復存在,但作為冰井之水蓄藏所在的白云山仍匍匐蜿蜒,它流出的清澈山泉水與志書所載的冰井泉水毫無二致,用它配制的豆?jié){仍保持著百年的老味道。
現(xiàn)今坐落于白云山下的各戶人家都有釀制豆?jié){的喜好,并且給自己的豆?jié){冠名“冰泉”二字。“冰泉豆?jié){”正是取自冰泉井古稱,也得益于源自白云山腹地晝夜噴涌的冰泉水。此豆?jié){做法很獨特,先取冰泉水浸泡優(yōu)質(zhì)黃豆,經(jīng)精工細磨,濾渣干凈,下鍋煮開,后用柴火慢火細熬,歷經(jīng)三滾三撤,再加糖起鍋,裝缽,置熱水中溫燉,慢慢“乳化”后如脂似乳,口感極佳,被譽為“滴珠蜜味”。所以,在梧州冠以“冰泉豆?jié){”的館子,顧客盈門是常有的事。
一碗純粹的乳白色豆?jié){,一份不沾油帶肉的點心,一口下去,竟然品出了梧州“慢”的節(jié)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