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婷
摘 要:高效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石。課堂的高效與否極大影響著教學的成效。對英語教師來說,一堂高效率的英語課,能夠促進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和英語能力的發(fā)展。每位一線教師都應為提高課堂效率而努力。在筆者看來,教師可以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氛圍以及新知識的教授和鞏固等方面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關鍵詞:英語高效課堂;師生關系;課堂氛圍;新知教授和鞏固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相信是每個英語教師畢生都在探索和鉆研的話題。構建高效課堂,不僅能夠提升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率,更能讓學生始終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何為高效課堂?以經濟學上投入產出比來說,高效課堂就是通過最低的教學投入,進而獲得最豐厚的學習回報。在文章中,筆者將通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氛圍及新知的教授和鞏固等方面,淺談關于如何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障。中國第一本教育專著《學記》中說道:“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币徽Z道破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專注學習,主動學習,進而構建高效課堂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學生會對該教師的教學課堂和教學內容產生期待。愛屋及烏,相信每位教師,都經常能聽見這樣的聲音“學生因為喜歡這個教師,就喜歡這個教師上的課”,反之,如果學生帶著抵觸的情緒對待科任教師,勢必無法專心學習。英語課堂更是如此。學生會因為喜歡這個英語教師,而更加專注聽講,枯燥乏味的背單詞過程也會變得有趣。事實上,如何與學生溝通,也是英語教師應當掌握的一門藝術和潛心鉆研的學問。課堂上,教師可以用自己的眼神、語調、肢體語言等,表達對學生的關注,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都感到“教師在期待我、教師在關注我”,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抑或可以通過適度表揚學生,課下和學生談心聊天等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 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即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氛圍,即教學的外在環(huán)境。課堂氛圍與教學效果成正相關。好的氛圍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反之,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則可能導致課堂出現(xiàn)“拖不動”的情況。在筆者看來,一堂課的推進,其源動力并不來自教授知識的教師,而在于學習和接受知識的學生。只有把課堂交還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推手,才能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進而不斷促進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有必要在如何提高和調動課堂氛圍上開展研究。在文章中,筆者以英語課堂為例,提出幾點淺薄的建議:
(一)微視頻的合理利用
隨著信息全球化的發(fā)展,教育領域也正悄然發(fā)生變化,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fā)展,為學校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模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而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其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應該更加現(xiàn)代化、國際化,應當成為一線英語教師思考和鉆研的問題。
結合初中生心理認知水平的發(fā)展特點,多感官刺激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當前,微課程、翻轉課堂、慕課平臺、可汗學院等學習理念和平臺的提出及實踐即是鮮明的例證,而以微課作為主要呈現(xiàn)方式的現(xiàn)代教學輔助手段必將大大作用于今后的英語教學中。因此,不論是課前熱身的導入視頻,或者是課上講解知識點、語言點的微課,抑或是課程結束時作為情感升華、課后拓展的小視頻,都能在調動英語課堂教學氛圍上起到積極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合理引入游戲競爭機制
英語新課程中指出,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等多方面出發(fā),開展英語教學,發(fā)揮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從語言技能、學習策略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多維度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適當引入游戲競爭機制,能夠極大提高英語課堂的吸引力。然而,并非每堂英語課都需要加入競爭機制,如教師對課堂把控力不足,極有可能起到反作用的效果。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英語課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引入適合學生學習程度的課堂小游戲,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夠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例如,詞匯教學、聽說課,或者是在起始年段的英語教學中,合理地引入游戲競爭機制,能夠極大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起課堂氛圍。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特點,采用男女生PK,或者小組對抗賽的形式,讓學生在合作和競爭中,在游戲中,輕輕松松掌握新知識。
(三)研究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適當提高教師教學語速
英語教師一天不備課,自己知道;兩天不備課,學生知道;三天不備課,學校和家長都知道。因此,如何上好一堂英語課,提高語速,對英語教師自身教學素養(yǎng)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渡和銜接如何更順暢,更符合學生的接受邏輯,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要花時間去備課,備教材,備學生。以一堂英語閱讀課為例,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利用視頻導入,還是復習導入,還是頭腦風暴導入,抑或是傳統(tǒng)的單詞導入,不論何種導入方式,只有能夠掃清學生課前閱讀障礙,才能更好地開展接下來的閱讀課教學。其實,在pre-reading、while reading和post reading環(huán)節(jié)中,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結合閱讀微技能的滲透,都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進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成效。
三、 新知的教授和鞏固
課堂的高效與否,最根本的落腳點即新知識的教授和鞏固的成果。如何把新的知識點以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現(xiàn)、如何鞏固并落實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都是教師最為頭疼的問題。根據(jù)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保持和復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xiàn)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因此,教師如何在學生接受新知的起始階段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很可能影響到接下來教學的成效,由此反映的恰恰是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的重要性。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不僅要求教師要在學生第一次接觸新知的課堂上,盡可能讓學生當堂掌握和消化知識點,同時也要求教師采用不同方式關注學生課后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