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夢玲
◆摘? 要: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閱讀內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小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感受到語言的魅力、理解閱讀的內容、積累豐富的知識、啟迪自己的思想等,學生能夠從中獲得美的感受和快樂。學生有效的進行閱讀,能夠提高學生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運用能力、寫作能力、發(fā)散自己的思維等。在這個過程中,便要求學生對所閱讀的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從而能夠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根據(jù)內容來發(fā)散思維深化理解知識。尤其是對于小學的中高年級學生,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概括能力,為之后深入學習語文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中高年級;閱讀能力;概括能力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于學生而言,獲取信息的能力和閱讀概括能力是顯得尤為重要的,這能夠讓他們快速的吸收知識和理解知識,從而能夠靈活的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概括能力,這對于他們今后學習更深奧的知識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的語文教師就需要采取科學、合理、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的閱讀概括能力,從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
一、通過預習提高學生的閱讀概括能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良好習慣,這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提高他們的概括能力。在進行閱讀訓練的前期,教師需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從而能夠為學生之后自主閱讀和概括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要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在閱讀之前就需要明確閱讀的目標,讓學生帶著目標進行閱讀,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字詞的正確讀音,通過閱讀課文,能夠對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整體把握,并且能夠從中找到正確的答案,學生在閱讀時,遇到不能理解和正確發(fā)音的字詞,就可以使用字典來查找,也可以咨詢其他的學生,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的意識。學生可以根據(jù)閱讀時找到的相關問題答案,進行分析和總結,從而能夠知曉文章的主體意思,將其進行概括,這樣能夠有效的鍛煉他們的閱讀概括能力。當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預習的時候,教師還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交流和溝通,學生可以將自己對閱讀內容概括的情況進行交流,綜合小組內成員概括的內容,從而再次對內容進行探討,完善總結的內容。之后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所總結的內容和預習的情況進行檢查,從而能夠了解學生對閱讀內容概括的能力,這樣不僅可以達到預習的目的,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概括能力。
比如教師讓學生預習《女蝸補天》這部分內容,這篇課文的內容是屬于神話,學生自身對這些神話知識是感興趣的,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并且讓學生先看一些生詞,能夠順利的進行閱讀,并且教師提出問題:在文章中,提到出現(xiàn)一場大的災難,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這些災難的?那么學生就可以帶著教師的這個問題去閱讀,從天上頓時露出了一個大窟窿……陷入了一片混亂和恐怖之中這段話中就能夠總結和概括出來,可以讓學生進行探討,進而綜合意見和總結。
二、鼓勵學生進行課外延伸閱讀,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和提高概括的能力
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的時候,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能夠積極的融入到閱讀的過程中。當學生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想要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概括能力,那么他們是不會滿足于教材中的內容,還會將這種興趣和積極性帶到課外的閱讀中,這樣可以拓寬學生閱讀的范圍,讓學生能夠在課余的時間進行延伸閱讀,學生可以將課內的閱讀和課外的閱讀相互結合,從而能夠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目標和概括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中心思想進行總結,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當學生在閱讀課外文章的時候,教師就讓學生文章主要思想概括在一個筆記本中,并且對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進行理解、分析、總結,摘抄在筆記本中,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概括能力,還能為之后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以多樣化的方式來進行閱讀,比如在閱讀一些知識性比較強的文章內容時,教師就可以事先制作一些卡片來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點進行精讀和理解,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快的掌握好中心內容。教師可以在周五上完語文課之后,給學生布置課外閱讀作業(yè),并且根據(jù)所閱讀的內容讓學生進行概括和總結。比如可以讓學生閱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本書籍,這本書中包含了兩百多個小故事,內容是比較簡單的,小學的中高年級學生能夠理解其中的意義,在這些內容中,都是富含豐富的哲理,能夠讓學生從中學習到為人處事、吸取教訓并從中學習優(yōu)秀的智慧等,學生通過閱讀這些文章,能夠培養(yǎng)自身優(yōu)秀的品格。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周末的時候閱讀這本書中其中的一篇文章,并且將其寓言和富含的哲理概括出來,并且也寫出自己對這篇文章的具體看法、從中學習到什么知識和道理,這樣可以讓學生深化知識,提高自身的閱讀概括能力,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有利的,教師在上課時就需要將學生的筆記本收集起來,看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概括情況和自己的觀點,教師能夠從中了解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個性化發(fā)展的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概括能力。教師將課內內容和課外的內容相互結合,學生能夠多次訓練自己的概括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理解、記憶的優(yōu)美語句,還能夠靈活的運用到寫作過程中。
參考文獻
[1]倪文錦.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小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9.
[2]李敏.小學生閱讀輔導的新探索:以風鈴草讀書會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