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葉連
【摘要】賦能時代,品質課堂。智能時代的挑戰(zhàn),引領課改強音呼吁要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育人理念,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新知。項目學習為英語教學巧妙地架起探究的橋梁,為“品質課堂”架起高效的支架。項目學習是基于任務的學習,是自主的學習,是整合的學習,同時也是延伸和拓展的學習。它以小學高年級英語“品質課堂”教學實踐為載體,從多角度、多維度探究該教學模式對“品質課堂”的構建,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有著深刻的意義。
【關鍵詞】品質課堂;項目學習內涵;項目學習模式;項目學習評價
智能時代的開啟為英語課堂增添多元的教學元素,《課程標準》對英語教學的模式和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喚起我們對“品質課堂”的深度思考?;陧椖康膶W習模式有助于建構學習共同體,有助于提升課堂品質。
一、品質課堂與項目學習
“品質課堂”是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素質教育為基本理念,以《課程標準》為依據(jù),以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更加突出以學生為中心、學科育人、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教師素養(yǎng)提升以及多元評價,讓師生享受到過程精彩和成長幸福的課堂。
“項目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為PBL),是通過對復雜真實問題的探究過程來完成一系列的學習任務,通過達成目標來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精心設計項目作品、規(guī)劃和實施項目任務的過程,掌握所需知識和技能。學生還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我們在小學高年級英語“品質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新融入項目活動,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項目探究活動,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創(chuàng)新合作、解決問題,從而為書本知識和真實世界之間搭建起一座探究的橋梁,讓學生的深度學習、深度思維真正發(fā)生。
基于項目式的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是一種助力整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及提升學生關鍵能力生成的有效教學。從教學實踐中,我們感受到項目式學習是融實踐性、情境性、探究性于一體的教學模式,這需要我們在教學中有效設計出能激發(fā)學生潛能最大化的學習體驗項目。因為有想法、有思考才是學習的出發(fā)點。這樣,學生在不斷拓展技能和知識的基礎上才能有效促進自己的綜合實踐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為一個項目要求的不同能力和技能可以幫助擁有不同邏輯的學生都有機會為項目的成功付出自己的努力。這種體驗會幫助學生在快樂探究中啟迪思維,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關鍵技能,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之道。
基于對項目學習理論的深入思考,引領我們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項目學習賦能下的“品質課堂”的全新教學模式。因此,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中,我們整合開展“一主題一項目”的創(chuàng)新模式,慧創(chuàng)有生命力的“品質課堂”。教師在實施項目學習時,主題的確定是關鍵,PEP人教版五、六年級每冊各有鮮明的主題,如圖1所示:
我們巧用問卷星對學生開展“主題知多D”問卷調查,獲取科學數(shù)據(jù),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點,掌握學生最喜歡的課堂教學方式,從而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主題進行項目學習。因為興趣+學習熱情才能讓學生真正奔向深度學習的懷抱,真正領悟知識的真諦。
二、以“課內+課外”“線上+線下” 項目學習雙模式助推品質課堂
我們以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實踐為切入點,慧創(chuàng)項目學習新模式,以“源于課堂,走出課堂,延伸社會”為理念,以“線上+線下”齊步走為提升點,以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關聯(lián)的各類真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載體,以學科交叉為基點,創(chuàng)新整合教學內容。這樣可以有效地把課堂內的語言教學與項目學習結合起來,有效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與運用。在PEP版六年級下冊Mike's happy days的Day3 Life on the farm主題中,學生通過課前“微課”巧妙結合“預學單”學習有關農場的相關內容,課中設置多重任務活動,鞏固學習有關農場活動的詞匯和句型:go fishing, do the cleaning, feed the chicken, plant the vegetables…They are having fun on the farm.Bill is playing ping-pong. 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Are these tomatoes/ carrots…? Yes,they are./ No, they aren't.綜合學生已獲得的語言知識,我們開展“智慧農場”項目。一場以“我的農場,我做主”——Smart Farm, Smart You的項目學習活動在學生的智慧碰撞下開展。學生在小組里以“農場主”的身份去規(guī)劃農場,推介農場,利用PPT展示各自農場的特色。學生在做PPT或在探討中有難解的學習疑問時,可以在“線上”提問。我們巧用班級“叮叮群”設置“慧提+慧解”答疑群,增設了“XiaoDu答疑小能手”,看誰是最佳“XiaoDu代言人”。這樣的教學真正體現(xiàn)“品質課堂”所探尋的超越學科、超越教材、超越課堂之模式,讓學生在已知的基礎上真正去探索未知。
結合Smart Farm,Smart You項目學習設計步驟圖,從圖2所示可以看出,在整個項目學習過程中,學生是項目學習的主體,他們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以“規(guī)劃智慧農場”“推介特色農場”為任務,開展了討論、調查、規(guī)劃、制作post card、展覽等一系列活動。在項目學習中,我們用任務驅動的方法,讓學生不僅在課堂或在課外都要用英語。我們用數(shù)據(jù)實證:為期六周的“智慧農場”項目中,學生在課堂開展英語學習的時間約為六個小時,但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上網(wǎng)查找有關四季適宜種植的農作物tomato,potato,green beans,peanut,carrots,strawberry,eggplant,corn,pepper…養(yǎng)殖家禽及小動物需注意的細節(jié)以及相關的英語表達方式、觀察農作物生長、制作作品等時間累計為8個小時。由此可見,項目學習是以生為本、以生命為本、以人為本的“品質課堂”體現(xiàn)。學生能用各種方式展開活動的、合作的、探究的學習,并能相互表現(xiàn)和共享學習的成果,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真正從知識向能力,能力向素養(yǎng)、從被動提升向主動成長的靈動轉化,真正把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育人目標在“品質課堂”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