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慧
摘 要:作文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表達情感,也能鍛煉其文字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寫作方法和技巧的傳授,注重對學生情感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切實有效讓學生積累素材,提升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策略;農村小學
小學作文的學習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能夠使學生對語文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能夠展現(xiàn)出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文字表達能力。農村小學的作文教學,長期以來處于比較低的水平,不能很好地讓學生的情感得到表達,也沒有很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部分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并且通過行之有效的策略來提高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實效性,保證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
一、小學作文教學的重要性
教師通過向學生傳授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再將提前準備好的材料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相應的思考。在進行寫作之前,讓學生獨立對本段材料進行組織,理解材料所要表達的含義,能夠鍛煉其思維能力。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將課堂上學到的技巧和方法應用到具體的材料寫作中,既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提高教學效率。另外,作文教學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小學階段,學生正在進行漢語的學習,通過寫作課,能夠讓學生將詞匯語言組織起來,連貫成通順的句子。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還能在教師不斷引導之下,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1]。
二、提高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實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課堂上結合具體情境,調動學生思維
對于教師布置的某一情境作文,小學生很難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從而無從下手進行構思與創(chuàng)作。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對主題作文進行意義闡釋,并且給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加深其對作文主題的理解,同時也能激發(fā)他們的思維。例如,在布置《讓我敬佩的人》這一作文任務后,教師可以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中具體人物的描述來活躍學生思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在鄭州暴雨災害中,消防員在緊要關頭臨危不懼,堅持救災的英雄故事,比如他們夜以繼日地在水中救援受災群眾,長期泡在水中將腳都泡得發(fā)白等事例。同樣也可以從現(xiàn)實角度出發(fā),講述公交司機或者清潔工等數(shù)年為一日,即使崗位平凡也堅持勞動,最終換來了城市的美麗和平穩(wěn)運行,引導學生從平凡和偉大的對比這一方面進行分析,以此來活躍學生思維,鼓勵他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小事和平凡的人,并能從平凡中找到不凡之處,從而使文章立意更加深刻。
(二)設置具體問題,激發(fā)學生想象力
小學生有好奇心強、互動性強的特點,教師應把握學生的這種特點展開教學,可以在課堂中提問具體問題以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既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能提升學生的思維活躍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和自身成長背景都具有差異性,因此教師也可以將同一問題向不同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聽同學對同一問題不同角度的想法,從而進一步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在對《我的夢想》這一作文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你的愛好是什么”“你最喜歡的職業(yè)是什么”“針對這一夢想,你打算用什么樣的方法去實現(xiàn)它”“實現(xiàn)這樣的夢想將會帶來哪些改變”。通過這樣的提問幫助學生架構起作文大綱,降低學生構思的難度,也創(chuàng)設了具體的情境,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在提問完不同學生后,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讓其進行組內交流,對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做出解釋,這樣的交流過程也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其在交流和回答過程中迸發(fā)寫作靈感,最終順利完成作文內容。設置問題能夠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作文教學的實效性[2]。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重視對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教學。不僅要在寫作課上將具體的方法和技巧教給學生,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外閱讀的活動,使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來增加其對事物的見解,同時也能積累寫作素材。另外要對學生的寫作不斷進行鼓勵,對學生習作進行詳細的修改和指導。在講解過程中,使抽象的作文題目具象化,加深小學生對于作文內涵的理解,提高其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并且多讓學生進行寫作實踐。
參考文獻:
[1]陳彩娟.農村小學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淺談[J].神州,2018(32):1.
[2]徐安忠.提高農村小學習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397(1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