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安
◆摘? 要:近年來,隨著現代教育的改革發(fā)展,人們對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地位日益重視,體育教學是融知識、技能、素質、能力、道德、意志品質與情感為一體的教育過程。它不僅需要良好的情緒和意志品質,同時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情緒和意志品質伴隨著整個體育教學的過程。
◆關鍵詞:情緒激發(fā);控制;意志品質;非智力因素
1積極情緒的技法與控制
情緒對人的行為活動具有增力或減力的效能,它直接調節(jié)著學生在教學中的態(tài)度和積極性。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和控制。
1.1用良好的教態(tài)引發(fā)良好的課堂氣氛
教師在教學中精神煥發(fā),情緒飽滿,學生的情緒會為之一振,注意力集中,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否則,如果教師教態(tài)不端,情緒失控,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課堂氣氛。
1.2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因素,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情境
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體育教學內容本身就含有藝術魅力,有情、理、趣等要素,關鍵在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否挖掘那些潛在的情趣情境因素進行再創(chuàng)造,如語言描述情境,圍繞提問設置情境等,使學生產生興趣。
1.3選擇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緒控制
“教學有法,但也無法?!斌w育教學本身雖然是一個充滿快樂因素、生動活潑的教育過程,但教師還必須選擇新穎靈活的教法手段,使課堂出現想、練、比的多層次結構,使學生隨著課堂內容練習的變換和進展,獲得新的情緒體驗,產生新的情緒感受,進而保持良好的情緒控制。
1.4練習的難度、密度適宜,使學生保持適中的愉快情緒
心理學在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中強度的情緒最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動,而課堂練習過多、過難,超過學生的生理負荷和心理承受能力,或運動量過小,學生感覺輕而易舉,索然無味的練習,都會挫傷學生中強度的情緒。因此,教學中應按照維果茨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原則,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即學生經過努力能夠掌握知識和技術為宜。這樣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保持適中的愉快情緒。
1.5提高語言、表情藝術,制造良好的情感控制
語言和表情,對于信息始發(fā)者的教師來說,是課堂傳授知識,交流情感的主要手段。簡明扼要、邏輯性強、清晰準確、饒有興趣的語言描述,可使學生進入新的情境,促進深層思考,產生新的情緒。而得體的面部表情和體態(tài)表情,既可制止學生的不正當行為,又不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也不破壞整個課堂氣氛,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使學生興趣盎然,保持良好的學習情感。
2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教師在課堂中充分而有效地運用情感等手段,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緒,充實課堂的精神生活,使學生在情、理、趣融于一體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術,這只是近期的暫時的目的。因為任何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乃至學生的成長都包含一系列復雜的心理過程,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智力因素是學生認知能力提升的主導因素,非智力因素對學生認知能力提升起到始動、定向、引導、維持和強化的作用,二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從長遠著眼,教育應該“因材施教”,要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激勵挖掘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全面發(fā)展的潛能。美國學者從近400年間出現的301位偉人中發(fā)現,他們不僅智力超群,尤其是在青年時代就有與眾不同的優(yōu)良性格,如自信、樂觀、進取、堅忍不拔和很強的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目前,教育理念已經從著重強調智力因素逐步轉變?yōu)榉侵橇σ蛩嘏c智力因素并重的思路上來。
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途徑很多,這里僅談以下個人的體會與認知。
2.1啟發(fā)學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就是個體對自己的了解和看法,主要包括“我是什么樣的人”、“我能干什么事”,推而廣之還包括由個人的知覺、態(tài)度、價值觀等構成的具有獨立個性的“我”,心理學研究表明,自我概念與學習成績,職業(yè)成就有著顯著的相關性,在體育教學中,不斷地向學生提出力所能及、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同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逐步使學生養(yǎng)成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強意志和勇于進取的“個性”特征。
2.2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我表現”、“自我證明”的教學環(huán)境
喜歡自我表現是青年人的特點之一,在給學生布置任務時,可讓學生輪流帶領全班做準備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理解,自編一套熱身操、健身操,或者一個有明確規(guī)則要求的游戲。這樣,不僅滿足了青年學生“自我表現”從而證實“自己能力”的欲望,而且提高了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積極創(chuàng)作和相互學習的學風形成。從而促進學生自強、自信、自立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提高。
2.3鍛煉意志,激勵進取
心理學家通過對智力超常兒童的追蹤研究發(fā)現,成就最大組的意志品質,如自信、堅持、有恒、百折不撓等方面明顯優(yōu)于成就最小的那一組。這一研究成果說明了堅強的意志對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體育本身就是人為地設置一些困難和障礙,學生在克服和戰(zhàn)勝各種內部(生理、心理)困難和外部困難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頑強的意志、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因此,教師須不斷地向學生進行“鍛煉自我、戰(zhàn)勝自我、完善自我”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在耐力跑、跨欄等體育項目或惡劣氣候條件下進行的體育教學中,更要特別強調這一點。另外,要運用體育競賽具有激烈對抗和勝負不確定的特點,既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挖掘人體潛能,斗智斗勇,協(xié)同作戰(zhàn),敢于拼搏,敢于勝利的勇氣和精神,又要引導學生正確接受失敗的磨練,樹立鍥而不舍的進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