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FIAS系統(tǒng)的初中語文課堂師生互動行為分析研究

2021-08-18 22:51:09王穎王玉龍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1年18期
關鍵詞:語文活動語文課堂教學

王穎 王玉龍

摘要:自2017年語文新課標中提出了“語文活動”即基于言語活動的轉化這以概念以來,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言語互動愈發(fā)得到關注。同時,新課標對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從分析師生的語言行為著手來分析課堂教學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基于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FIAS),以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的“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特級教師張玲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堂實錄為例,對其課堂教學行為進行量化分析,透視優(yōu)質語文課堂的典型言語行為與互動策略,以期為相關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自我檢視與改進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弗蘭德斯分析系統(tǒng);語文活動;師生言語互動;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18-0162-06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n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Junior Chinese Class Based on FIAS System — Take the Paper “From Herbs to Sanweishuwu” Written by Superfine Teacher Ms. Zhang Ling as an Example

WANG Ying,WANG Yu-lo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concept of "Chinese language activity", that is, the conversion based on speech activities, was put forward in the new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in 2017, teacher-student speech interaction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y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from the language behavior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sed on the Flanders Interactive Analysis System (FIAS),the research takes Zhang Ling's "From Herbs to Sanweishuwu" in the activities of "One Teacher, One Excellent Lesson, One Lesson, One excellent teacher " in th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of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resources as an example, and this paper mak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and analyzes the typical speech acts and interactive strategies of the high-quality Chinese classroom,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self-examin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by relevant teachers.

Key words: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 Chinese activities; Teacher-student verbal interactio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1 運用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FIAS)的量化分析

1.1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簡介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FIAS)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學者弗蘭德斯( Ned Flanders) 提出。弗蘭德斯認為,言語行為是課堂中主要的教學行為,占所有教學行為的80%,因此評價一堂課的最佳方法就是對課堂內的師生言語行為進行分析,故提出了“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簡稱 FIAS)[1]。這是一種對課堂師生語言交互等課堂行為的分析技術,可以對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教學行為進行歸類統(tǒng)計,通過對教學過程進行量化分析并給予一定的評價,可以判斷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互動的情況,以及產(chǎn)生的影響。FIAS由三部分組成:一是課堂觀察記錄表,用來記載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互動行為,進而生成可以量化統(tǒng)計的編碼;二是觀察和記錄的規(guī)定與標準,對編碼進行分類,每個編碼都賦予相應的含義;三是遷移矩陣,對編碼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統(tǒng)計后生成遷移矩陣數(shù)據(jù),通過數(shù)據(jù)對師生的語言行為進行分析。

1.2互動分析編碼系統(tǒng)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FIAS)是一種被國內外廣泛使用的編碼體系。該編碼體系將課堂言語活動分為10種類型,其中每種類型都被表示成一個獨特的編碼。這十種類型又可以歸并為三大類,分別是教師語言、學生語言和沉寂或混亂。這些分類涵括了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基本語言行為[2]。如表1所示[3]。

1.3弗蘭德斯互動分析法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法可分為矩陣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與曲線分析法(有時也稱為時間線標記法)[4]。本研究中僅運用了矩陣分析法與比率分析法兩種方法,這里就只對這兩種方法進行系統(tǒng)且完整的闡述。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詳細地規(guī)定了觀察者如何進行觀察和記錄。規(guī)定中明確表述了觀察者在觀看課堂實錄的過程中,每隔3秒記錄一次編碼,一節(jié)課時間控制在40分鐘左右,大約記錄800-1000個編碼[5],這些編碼可以反映出教學過程中師生交互行為詳細情況。這些行為每3秒打卡一次,生成一個最小時間單元格,然后將這些時間單元格按照順序從小到大依次排列,這樣就可以經(jīng)過數(shù)據(jù)來反映課堂教學的情況,包括課堂教學的組織結構、表達方式和行為舉止等。表2是弗蘭德斯互動分析遷移矩陣。

研究者在進行課堂觀察記錄時,假如每隔3秒打卡的數(shù)字編碼為3、7、4、8、5、5、5、6,每一個編碼分別與前一個編碼和后一個編碼構成數(shù)組對,即(3,7)、(8,4)、(4,8)、(8,5)、(5,5)、(5,5)、(5,6)。然后統(tǒng)計相同的數(shù)組對,將統(tǒng)計的數(shù)量登記在統(tǒng)計表相應的單元格中。如(5,6)數(shù)組對出現(xiàn)了12次,則橫坐標中找到5,縱坐標中找到6,將12填寫在橫5縱6的相交單元格中。同理,將一節(jié)課中生成的所有數(shù)組對進行統(tǒng)計。最后生成的數(shù)組對統(tǒng)計表就是弗蘭德斯遷移矩陣。教學行為所產(chǎn)生的頻次以及連續(xù)性可以通過上述矩陣單元格中的數(shù)據(jù)來很好的再現(xiàn)。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在矩陣中的位置分布,以及矩陣中各種教學行為次數(shù)的比例關系,可以對課堂教學活動做出量化分析。通過分析,可以借助量化的數(shù)據(jù)得出這節(jié)課的課堂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對自我的課堂教學行為做進一步提升,有助于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提升課堂效率,所以弗蘭德斯遷移矩陣可以較為準確地反映一節(jié)課中師生活動的比例,有助于優(yōu)化教學。

1.3.1矩陣分析法

矩陣分析法是由師生互動行為的編碼所構成的數(shù)組對,反映師生互動行為的先后順序。通過對某些區(qū)域的觀察和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區(qū)域可以反映師生之間的獨特的互動行為,也能夠更加具體和完整地闡釋師生互動的規(guī)律。本研究對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矩陣做了如下的劃分,表3是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矩陣分析表,表中劃分出八個區(qū)域,各區(qū)域含義如下:

(1)矩陣中一、二、三、四的四個區(qū)域被稱為穩(wěn)定格,相應值的總和,可以計算出師生言語互動的數(shù)量及其比例關系。

(2)矩陣中1~3行與1~3列相交的區(qū)域五是積極整合格,如果落在這個區(qū)域里的記錄次數(shù)較為密集,反映出教師與學生之間情感氣氛融洽,是一種積極整合的表現(xiàn)。

(3)矩陣中7~8行與6~7列相交的區(qū)域六是消極格(又稱缺陷格) ,如果在這個區(qū)域中記錄的次數(shù)很少,反映了教師與學生語言交流融洽;如果在這個區(qū)域里記錄次數(shù)密集,則反映的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情感交流存在隔閡,在課堂上要減少該缺陷[6]。

(4)區(qū)域七和區(qū)域八是表示以學生為開頭的話語是如何受教師影響的。區(qū)域七表示學生的言語行為受到教師間接影響而終止,區(qū)域八表示學生的言語行為受教師強制性影響而終止。

(5)矩陣的對角線上的各個單元格叫作穩(wěn)態(tài)格,編碼落在這些格里,表示某種行為出現(xiàn)的時間超過3秒鐘,某一行為在持續(xù)地發(fā)生[7]。

1.3.2 比率分析法

在FIAS系統(tǒng)中,主要是通過比率分析來定量的描述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行為,包括安靜與混亂行為等。教師言語分為7種,分別用編碼1到編碼7表示;學生言語分為2種,分別用編碼8、編碼9表示;安靜或混亂的現(xiàn)象都屬于編碼10。比率分析法通過對這10種編碼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和比率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基于FIAS系統(tǒng)的課堂實錄案例分析

2.1 課堂實錄視頻的選擇

本研究選擇的視頻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辦,由中央電化教育館運行維護的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的“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課程。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有各科優(yōu)秀的課程,筆者觀看了語文特級教師張玲(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的系列課,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塑生命的人》《皇帝的新裝》《天上的街市》等經(jīng)典課程,筆者選擇其中之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進行分析(視頻鏈接為http://tjjs.1s1k.eduyun.cn/detail/3952)。同時,本文在分析教師的課堂語言時,對該教學視頻的音頻進行文字轉錄,得到有效文字9000余個,為后續(xù)課堂分析提供準備。

2.2樣本采集與記錄

本研究對張玲教師的課堂教學錄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進行多次觀看,并利用首都師范大學方海光教授團隊研發(fā)的Flashlight軟件采集樣本[8]。首先,根據(jù)規(guī)定深刻理解每一個3秒的意義,然后為其賦予對應的編碼,依次輸入在課堂觀察記錄表中;其次,導入觀察視頻,在Flashlight軟件中設定每隔3秒鐘視頻停一次,如圖1,此時根據(jù)視頻畫面選擇相應編碼選項,編碼出現(xiàn)的次數(shù)由軟件自動計數(shù)總結;最后,導出課堂觀察記錄表,以及弗蘭德斯互動分析遷移矩陣。這樣既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考慮和選擇,又可以對教學過程精準記錄,進一步對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交互進行分析。

課堂教學錄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間較長,共49分鐘18秒,開頭10秒鐘的視頻內容為課程介紹,本研究將它視為編碼10,沉寂和混亂等無效的言語,共記錄了986個編碼。如表4《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堂觀察記錄表。

2.3 觀察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本研究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堂觀察記錄表的基礎上,通過Notepad++計數(shù)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得出表5編碼統(tǒng)計表和表6課堂互動行為比率表。通過IDEA軟件編寫Java詞頻統(tǒng)計程序,得出表7弗蘭德斯遷移矩陣。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WordCou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從文件中傳入數(shù)據(jù)

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new

FileInputStream("data.txt"));

char[] chars = new char[65536];

StringBuffer tempStr = new StringBuffer();

int len = 0;

while((len = isr.read(chars)) != -1){

tempStr.append(new String(chars,0,len));

}

String fileData = tempStr.toString();

//格式化數(shù)據(jù)

String[] nums = fileData.split("\t");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int index = 0;

while(index < nums.length-1){

if(index != nums.length -2)

sb.append(nums[index] + "—" + nums[++index] + ",");

else

sb.append(nums[index] + "—" + nums[++index]);

}

String[] splits = sb.toString().split(",");

//詞頻統(tǒng)計

HashMap mp = new HashMap();

for (int i=0; i

int cnt = 1;

for (int j=i+1; j

if (splits[i].equalsIgnoreCase(splits[j])){

++cnt;

}

}

if (!mp.containsKey(splits[i])){

mp.put(splits[i],cnt);

}

}

Set keys = mp.keySet();

for (Object key : keys){

System.out.println(key + ":" + mp.get(key));

}

isr.close();

}

}

本研究根據(jù)數(shù)據(jù)規(guī)則對986個編碼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得出張玲教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弗蘭德斯遷移矩陣。上述表格中列出了很多非常有意義的指標和數(shù)據(jù),包括各種課堂行為所占的比率等。通過對穩(wěn)定格以及缺陷格等內容的分析,我們也能夠很容易得出其他更有價值和參考性的內容,這樣能夠更好地分析出與課堂效果有關的各種因素。表7為張玲教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弗蘭德斯遷移矩陣。在表7的基礎上做出進一步的分析,得出表8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的比率[9],表8和表6有異曲同工之處,通過兩種不同的統(tǒng)計方法進一步驗證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準確性。

2.4觀察數(shù)據(jù)分析

根據(jù)以上一系列表格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我們從課堂語言行為、課堂氣氛、教學結構、教學傾向與風格等幾個維度對特級教師張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實錄課堂進行分析。

2.4.1 課堂語言行為分析

(1)從表6中我們可以得知,本節(jié)課教師語言比率為65.62%,學生語言比率為33.37%,課堂沉默比率為1.01%。教師語言與學生的語言比為2:1,這一比率和課堂觀察是一致的,可以較好地反映課堂中較為積極的學生行為。課堂無效語言所占的比率為1%,說明課堂中沉默或者混亂的語言極少,課堂組織相當緊密,銜接性高,課堂很有效率。張玲教師的提問比率為9.13%,從實錄視頻中,觀察者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大多都是由問題做引入,體現(xiàn)出張玲教師在這節(jié)課中擅長用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借助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引起他們的注意,利于學生思考,培養(yǎng)了學生剖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課堂語言行為數(shù)據(jù)和對課堂實錄視頻的觀察,可以看出這節(jié)課通過教師的不斷提問,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是一個開放性質的課堂。

(2)按照FIAS分析法所列出的矩陣中的數(shù)據(jù)(4,8)的次數(shù)為17,(4,9)的次數(shù)為15,可以得出課堂中共產(chǎn)生了32次從“教師提問”到“學生主動或被動應答”的言語互動行為,能夠非常直觀地看出張玲老師在課堂中非常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矩陣中(8,3)的次數(shù)為5,可以得出課堂中共產(chǎn)生了5次從“學生應答”到“教師接受學生想法”的一系列的行為和變化,能夠非常直觀地看出張玲老師懂得尊重和關注學生的應答和表現(xiàn),也可以看出老師能夠對于學生的應對給予反饋,并針對性地給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3)弗蘭德斯互動矩陣(9,9)穩(wěn)定格中的計數(shù)為158,表示“學生主動回答”了158次。(8,8)穩(wěn)定單元格出現(xiàn)的次數(shù)為100,表示“學生被動回答”的行為100次。(5,5)穩(wěn)定格中的計數(shù)為312,表示教師進行知識的連續(xù)講解,超過3秒的行為有312次,總時間約為15.6分鐘。通過穩(wěn)定格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地與學生開展互動,同時學生對教師的提問做出了積極響應。

2.4.2 課堂氣氛分析

課堂氣氛分析通過矩陣中積極格和消極格來反映。表7中區(qū)域五屬于積極格,該區(qū)域總數(shù)值為93,數(shù)值較高,代表本節(jié)課教師與學生相處氣氛融洽,富有情感,師生互動充滿積極性。矩陣的區(qū)域六是消極格,在表7中可看出在缺陷格區(qū)記錄總數(shù)值為12,數(shù)值很低,從反面反映了教師與學生在語言交流上很融洽。通過積極格與缺陷格的比例為31:4,也可以看出其比值極高,再次印證了張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與學生保持積極的互動,整節(jié)課展現(xiàn)出一種融洽的情感氛圍,教師始終以親和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張玲教師通過向學生提問魯迅兒時對百草園的向往,激發(fā)出學生的想象,再現(xiàn)了魯迅兒時渴望親近自然、童真無邪的場景,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的態(tài)度具有接納性、鼓勵性以及即時性,不斷強化學生的良好行為。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張玲教師經(jīng)常與學生互動,使學生跟著自己教學的節(jié)奏進行,整個課堂營造出一種“學生主動,師生互動,氣氛融洽”的良好氛圍。

2.4.3 教學結構分析

弗蘭德斯認為課堂語言有三大類,教師語言、學生語言和沉默或混亂。從課堂互動行為比率表中看到,教師語言比例為65.62%,學生語言比率為33.37%,課堂沉寂、混亂比率為1.01%。從表中所得數(shù)據(jù)結果反映了該課的基本教學結構。

這節(jié)初中語文課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第二次課,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基礎知識,本次課教師主要通過語言講解魯迅兒時讀書的樂趣等背景,以及白描等寫作手法。其中講授語言占到課堂語言的35.09%,提問占9.13%,說明本節(jié)課主要以張玲老師教學語言為主,教師活動在課堂占主導地位。學生語言的比例為33.37%,占據(jù)著三分之一的比例,說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課堂沉寂、混亂率非常低,說明張玲教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對整堂課的掌控能力極強,課堂節(jié)奏控制的合適恰當。整個課堂結構體現(xiàn)出張玲教師具有豐富的課堂實戰(zhàn)教學經(jīng)驗,并且教學過程中把教學方法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同時,充分體現(xiàn)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把“雙主”教學模式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2.4.4 教學傾向與風格分析

在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中,把教師對教學的控制分成了兩種,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教師對學生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包括接受學生情感、表揚或鼓勵學生、采納學生意見、提問,即通過編碼1到編碼4產(chǎn)生情感方面積極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產(chǎn)生間接的影響包括知識講解、給予一定的指示或命令、批評學生或維護自身權威,即通過編碼5到編碼7反映情感方面消極的影響。兩種語言影響在課堂教學中占據(jù)的比例反映出教師的教學傾向。本研究中,間接影響與直接影響的比率為28.88%,可以看出教師對學生的間接影響與直接影響比率小于1。通過對學生進行一系列指引、教導以及面對面的遞進式提問,張玲老師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促進了學生思考能力的提升。使學生能夠突破語文教學過程中難以理解的瓶頸,尤其在思想情感上起到了促進作用。

除了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還有積極強化和消極強化的影響。積極強化的影響即編碼1到編碼3,傳達出教師對學生產(chǎn)生接受、鼓勵與贊同的情感;消極強化的影響即編碼 6和編碼7,表示教師對學生下達命令與指示、批評學生、維護權威。課堂的教學風格正是通過積極強化與消極強化的比率來反映。由表8得出本節(jié)課積極強化與消極強化比值為219.7%,可知教師積極類語言強化與消極類語言強化的比值遠遠大于1,充分證明張玲教師的教學風格屬于積極的類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鼓勵和表揚學生,對學生不太完美的答案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直到學生說出理想的答案。同時,張玲教師的課堂整體營造出一種輕松融洽的氛圍,表達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神飽滿,充滿激情。學生處于輕松、舒適、無壓力的狀態(tài),有利于學生開闊思維、深入思考以及創(chuàng)作力的提升。

3 主要結論

本研究基于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的基礎上,從定量的角度,對特級教師張玲執(zhí)教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實錄課堂進行研究,對實錄課堂中語言行為、課堂氣氛、教學結構、教學傾向與風格做了分析。借助系列編碼,真實地反映出課堂原貌,優(yōu)化了課堂師生互動評價,為教學過程評價提供了更加客觀、公正、科學的依據(jù);通過弗蘭德斯互動分析法對課堂教學錄像的分析,可以使初中語文教師對課堂評價有一個新的認識,教師可根據(jù)量化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從而改進教學,可以根據(jù)分析的結果進行自我教學的反省,揚長避短。可以觀摩優(yōu)秀教學視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日趨完善,不斷得到優(yōu)化。

通過對特級教師張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堂實錄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具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通過自身語言的感染力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師生關系融洽;接納、鼓勵、表揚學生;師生互動、雙向交流;即時反饋等特點。具體如下:

(1)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堂實錄中,張玲教師課堂言語結構更傾向于用講解、發(fā)指令等方式上課,課堂中的無效語言極少,課堂的效率很高,教師的言語行為以積極影響為主,教師注重用問題引導學生的學習。

(2)張玲教師的課堂中,師生之間體現(xiàn)出積極的情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張玲教師以平等、親和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學生積極的回答老師的提問。同時,在輕松、融洽、詼諧的氛圍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多采取接納、鼓勵的態(tài)度,并且及時贊揚與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師生交流,呈現(xiàn)出“學生主動,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

(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堂實錄主要以張玲教師教學語言為主,教師活動在課堂比重較大,無效語言極低,張玲教師對課堂的調控與管理能力掌握得非常好。整個課堂結構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以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模式,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拓展。

(4)通過分析課堂實錄中張玲教師在課堂中的言語行為,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過教師的頻頻提問,能夠很好地指引學生,使自己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使得學生獲得成就感,也能夠使得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時,張玲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傾向于不斷的鼓勵學生,表揚學生,對于學生不太完美的答案采取循序漸進引導的方式,反映出教師善于通過親和力、自身語言的感染力等來促進學生學習。

4 結束語

本研究基于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分析了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交互行為,為量化分析初中語文和其他學科課堂教學提供了具體可行的工具與路徑,為評價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時,本研究也為新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為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一個更加精準的評價方法,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升教學水平。 但本研究只是通過具體案例管窺課堂教學,所涵蓋的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一部分,尚不能反映包括目標設計、學情分析,教學內容分析等在內的教學過程的全部要素。

參考文獻:

[1] Flanders N.Interaction and Feedback: A Preparation forTeaching[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63(3):175-176.

[2] Flanders N.Analyzing Teacher Behavior[J].EducationalLeadership,1961(3):175-176.

[3] 萬昆,葉冬連,周清清,楊亞.哈佛《公正》課的師生互動模式研究[J].教育信息技術,2015(Z2):120-124.

[4] 陳婧蕓. 基于費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的小學英語優(yōu)質課師生言語互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5] 盧晨燕,豐玉芳.專家型教師課堂師生互動行為分析——基于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的個案研究[J].海外英語,2019(19):40-42.

[6] 張海.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的方法與特點[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4,6(2):68-73.

[7] 魏麗.數(shù)字光學點陣互動課堂系統(tǒng)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8] 李榮俠,江琴娣.培智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研究——基于改進型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IFIAS)[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9(22):27-32.

[9] 劉俊生.基于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的新手教師初級綜合課課堂互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通聯(lián)編輯:王力】

猜你喜歡
語文活動語文課堂教學
發(fā)揮語文教學優(yōu)勢,有機滲透民族團結教育
語言文字,語文活動之根基
文言文教學不可忽略課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102期)2017-01-17 02:52:09
提問機制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課堂的運用
未來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16:18:47
讓傳統(tǒng)文化融入語文課堂教學
淺談聾生語文教學生活化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09:46:58
“合”樂而“不為”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4:16
關于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1:20
如何看待和處理語文課堂教學“中途離題”的問題
談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方法
云浮市| 南和县| 全南县| 永兴县| 许昌市| 昌宁县| 柘城县| 阿拉善盟| 镇远县| 政和县| 余庆县| 澎湖县| 清流县| 兴业县| 西吉县| 灵石县| 固阳县| 浑源县| 怀宁县| 集贤县| 阳城县| 鹿泉市| 长岭县| 汽车| 昭觉县| 夏津县| 定兴县| 江油市| 清徐县| 黔江区| 兴宁市| 东城区| 垫江县| 繁昌县| 定结县| 嘉禾县| 洛隆县| 保亭| 博乐市| 繁昌县| 南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