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華
【摘要】基于“互聯(lián)網+”的時代背景,不少學校開啟了線上教育模式。本文以石崗小學為例,論述了在秉持文化引領、融合教育、實踐活動三大原則下,通過滋美德育課程、書香閱讀課程、翰墨書法藝術課程三大途徑,構建了線上出彩校本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并以校本課程實施深化文化德育內涵,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線上教育;校本課程;文化德育
一、課程設置背景
隨著經濟科技的高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時代已悄無聲息地融入人們生活的角落,我校也開啟了“雙線三化”的線上教育模式。但是在實施線上教育工作的同時,如何落實校本課程的實施呢?我認為首先要找到兩者之間的切入點,其次進行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的有效融合。
回顧中國發(fā)展史,歷年來的英雄們浴血奮戰(zhàn)、百折不撓、自力更生、發(fā)憤圖強,創(chuàng)造了偉大事業(yè),創(chuàng)造了如今的盛世太平。這過程中一個個催人淚下的畫面,一項項讓中國引以為豪的壯舉都值得我們記錄,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傳頌。這些鮮活的教育素材,給我們開展文化德育引領下的出彩課程:“滋美德育”“翰墨立本”“書香致遠”提供了實施校本課程的原材料,我們稍作整理加工,就可以做到有計劃、有重點地與國家課程有效融合再實施,進而深化我校“讓每一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的辦學理念。
二、課程實施原則
1.文化引領原則。結合番禺區(qū)文化德育理念,將“滋美德育”校本課程,通過線上教育落實,夯實我校生活德育、風雅德育的開展,涵養(yǎng)學生的滋心美德,提升家國情懷,滋養(yǎng)傳統(tǒng)文化。
2.融合教育原則。以“傳承英雄精神,做出彩石崗人”思想為引領,通過每周的升旗儀式、少先隊主題活動及各學科的教學有機滲透、融合,彰顯“出彩”理念,深化英雄精神的內涵。
3.實踐活動原則。傳承英雄精神,不是簡單的一句口號,更需要體現(xiàn)在實踐中,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學英雄、頌英雄、讀英雄、畫英雄等實踐內化思想,指導行為。
三、課程實施途徑
(一)以滋美德育校本課程落實
德育是養(yǎng)育人的品質、意志、習慣的教育行為,我校滋美德育課程主要以文化德育為引領,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我校線上滋美德育課程,有計劃、有主題、有實踐、有成果,具體分三部分實施,首先是每周一舉行線上升旗儀式,其次是每周舉行線上主題班會,第三是每周舉行線上少先隊主題活動。每周滋美德育課程內容如下:
下面以4月第2周的線上滋美德育課程為例說說具體做法, 4月13日周一午8:30通過進入少先隊“我是接班人”平臺,組織學生參加主題為“追思英雄,致敬英雄,學習英雄”的線上升旗儀式,要求全體學生統(tǒng)一穿校服,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敬隊禮。603班的小聶同學進行國旗下講話。這個這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不但激發(fā)師生的愛國情懷,更提醒師生要認真投入到新一周的工作學習生活中。8:40到9:00,就是主題班會了,老師繼續(xù)圍繞“追思英雄,致敬英雄,學習英雄”這個主題,組織學生說說身邊的英雄事跡,結合實際談談感受,引導學生用實際行動學英雄,進一步內化學生的思想。本周的課程還安排了一節(jié)少先隊主題活動“謳歌美好新時代,‘四個自信展未來”,各班在隊課上,組織隊員觀看中國發(fā)展史,逐步拓展出祖國快速崛起所獨具的四大優(yōu)勢:道路優(yōu)勢、理論優(yōu)勢、制度優(yōu)勢、文化優(yōu)勢,從而引導少先隊員們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性,厚植愛國之情;激勵隊員們傳承責任擔當,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爭做社會主義接班人。觀看后,隊員們通過班級學習群留下自己的感受,要求格式如下:我是XX中隊少先隊員XXX,我對祖國有信心!聽黨員話,跟黨走,做共產主義接班人!+自己的感想。同時,可以再通過畫畫、唱歌、做手抄報等方式與其他隊員分享。
(二)以書香致遠校本課程落實
我校是廣東省書香校園,語文科組結全校閱讀課程,用上引進的《全閱讀讀本》和《書苑漫步》,指引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此書是1-6年級的系列讀本,各年級語文老師根據語文教材的單元主題,選取《全閱讀讀本》當中的相應篇章進行補充性閱讀,既有效地指導了課外閱讀的方法,又對教材內容作了恰當的補充,增加閱讀量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此課程實行線上布置,線下閱讀做記錄,再回歸線上反饋。以翰墨立本校本課程落實
我校是廣東省書寫特色學校,翰墨立本校本課程,就是書法藝術課程,讓學生在練字繪畫的過程中立字、立品,領悟做人道理,養(yǎng)成良好習慣和品德,培養(yǎng)學生審美、欣賞能力,提高學生藝術修養(yǎng)。在線上教育期間,我校借助信息技術,錄制書法教學視頻,堅持每天開展書法課程 ,每周開展校本藝術課。低年級硬筆書法,中高年級硬筆與軟筆書法相結合。每天教師線上進行指導,評價。利用校本教材《靜心習字》進行硬筆書法的指導,以視頻教材進行軟筆的書法,提升學生的書法水平。
四、課程實施效果
通過此實踐探索,我校構建了線上出彩校本課程的碁美課堂教學模式,并以校本課程實施深化文化德育內涵,有效落實了“五育并舉”,促進了學生多元發(fā)展,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 校本課程的實施信息化。本次線上開展實施校本課程,開創(chuàng)了教學新模式,借助云資源平臺,結合學校自制的信息資源,為學生展示了完整、直觀的課堂學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值得以后借鑒。
(二) 五育并舉,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本次線上實施校本課程,加強了學生的德育教育,引導學生調適心理,學會保護自己的同時,更提升了個人素養(yǎng),懂得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向榜樣學習。從最近開展的一次家長調查問卷反饋,學生通過線上學習的方式能夠在家主動幫做家務,并且較自覺學習,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由此可見,線上滋美德育課程的開展,涵養(yǎng)了學生的滋心美德。另外,不少家長反映,學校開展的讀書課程,開闊了孩子的閱讀視野,激發(fā)了孩子的閱讀興趣,提高了閱讀水平。同時孩子每天主動練習書法,既提高書寫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變得沉穩(wěn),少了浮躁,果真是練字立品。
【參考文獻】
[1]李蓓璐.德育課程體系下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的有效途徑——以上海市宜川中學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中,2011(01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