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近代回族留學生的愛國活動研究

2021-09-10 07:22趙曉娟霍維洮
大學·社會科學 2021年7期
關鍵詞:近代

趙曉娟 霍維洮

摘? 要:近代回族留學生為中國成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貢獻了巨大力量。近代回族留學生在清末民初時期,成立“留東清真教育會”,創(chuàng)辦《醒回篇》,積極參加辛亥革命中的武昌起義及后續(xù)各地的起義和革命;在民國前期,積極進行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革命運動;在民國后期,積極投身于海外的抗日愛國宣傳,熱衷于參加各地的抗日救國活動。近代回族留學生的各種愛國活動對喚醒、團結和推動各地回民愛國救國運動作用顯著,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力筑牢者。

關鍵詞:近代;回族留學生;愛國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25-0050-03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內憂外患,鴉片戰(zhàn)爭之后,通商口岸逐漸開放,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和文化隨著傳教士的傳播進入了中國。在洋務新政“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背景下,朝野有識之士認識到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文化才是中國富國強兵的最佳途徑。

1847年,容閎、黃寬、黃勝隨澳門瑪利遜學校校長布朗博士赴美留學,成為中國近代以求學為目的的第一批留學生。隨著近代中國社會的跌宕起伏,國人留學的活動也坎坷曲折,而一部分回族先進分子亦緊跟國人留學的浪潮,經歷了清末留學的熱潮初起、民國前期留學的潮起潮落和民國后期留學的一波三折。據查證資料統(tǒng)計[1],清末時期,回族留學生留學日本的有46人,留學英國的有1人;民國前期,回族留學生留學法國的有4人,留學日本的有3人,留學蘇聯的有2人,留學土耳其的有2人,留學埃及的有1人;民國后期,回族留學生留學埃及的有34人,留學日本的有6人,留學美國的有2人。

一、留日回族學生的愛國活動研究

清末新政的實施和科舉制度的廢除引發(fā)了清末留日活動的高潮,在當時的中國留學教育史上可以說是“到此為止的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學生出洋運動”。愛國的回族青年也紛紛留東學習,1907年6月,留日的14個省的36名回族學生在東京江戶川亭成立了“留東清真教育會”,社團宗旨為“聯絡同教情誼,提倡教育普及,宗教改良”[2]。1908年,社團在東京設立編輯部,刊發(fā)回族穆斯林“最早的刊物”《醒回篇》(即《勸告清真同胞書》)[3],并將刊物贈送國內“云南等民族地區(qū)廣為散發(fā)”[4],宣傳資本主義國家侵犯中國,給中華大地帶來了災難,給中華兒女帶來了屈辱,回族與中國其他民族“種族雖殊,以同國之故,則一國之盛衰強弱莫不直接同受其影響”,回族與中國其他民族一樣滿懷熱忱,抱有反帝愛國斗爭勝利的信心;宣傳強盛國家必須普及國民教育,振興回教必須結合本國具體情況普及民眾教育等信息,保廷梁、黃鎮(zhèn)磐、趙鐘奇等人都針對中國實際情況提出了實施辦法和具體措施。

留學生畢業(yè)回國后,眾多留學生活躍于中國各地,他們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法律等領域都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學成歸國的回族留學生開展了新辦教育、設立社團、創(chuàng)建報刊、宣傳革命為主的回族文化運動,以期達到振興中華的目的。馬祖全學成歸國后在陸軍講武堂做學監(jiān)并在新軍中宣傳革命,隨后參加了武昌起義并在起義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并于武昌起義次年捐款創(chuàng)辦武昌清真小學[6];趙鐘奇學成歸國后與同盟會成員陳其美聯絡會黨、創(chuàng)辦報刊、宣揚革命,積極參加辛亥革命和護國運動,新中國成立后又主動參加一系列政群工作;黃鎮(zhèn)磐學成歸國后與同學廖仲愷在吉林進行民主革命工作,辛亥革命后歷任檢察廳、法學院、法院等職務工作,抗日戰(zhàn)爭時期因堅拒汪偽國民政府官員而被逼致死[6];馬應薰學成歸國后長期于海外宣傳革命,為革命籌措經費,孫中山曾稱贊馬應薰為“使革命前途又得一絕大保障者,回民小馬君也”;劉慶恩學成歸國后又赴德國學習新技術為革命做準備,1913年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所兵器工業(yè)技術專門學?!獫h陽兵工??茖W校,劉慶恩是中國現代兵工的先驅者,為中國兵器工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留學美、法、英等國回族學生的愛國活動研究

1912—1927年的民國前期,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掀起了國人留學美國、法國、蘇聯的熱潮。在這次留學熱潮中,亦有為數不多的10多位回族留學生赴美國、法國、蘇聯、英國和土耳其等國家留學。這10多名回族留學生留學前就積極投身教育事業(yè),馬駿和天津學生代表成立了“天津學生聯合會”,領導民眾舉行示威游行,赴省公署請愿,聯合商界、工人界等進行罷學、罷市、罷工活動。劉清揚、郭隆真等發(fā)起組織“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7],勸說民眾抵制日貨,參加抗日戰(zhàn)爭,參加天津各界聯合會赴京請愿,聯合北京、山東各界于天安門聚集,宣揚愛國思想。馬駿、劉清揚、郭隆真等愛國分子成立“覺悟社”[8],研討世界新思潮,領導天津學生運動。

這10多名回族學生回國后,馬駿于危難之際勇挑重擔,擔任北京市委書記,恢復北京的黨組織,積極開展相關組織工作;劉清揚積極開展婦女工作,訓練婦女干部踏上革命道路,組織各地黨組織進行抗日游擊活動;郭隆真于各地進行抗日救國宣傳活動[9],開展工人運動并發(fā)展黨員干部;馬宗融于各地擔任教職,成立抗敵文協分會,積極投身抗戰(zhàn)文藝工作;馬驥勇于在報紙上發(fā)表中國共產黨“十大救國綱領”;馬君圖召集學生成立回民抗日義勇軍,開展晉城抗日游擊活動[10];馬天英成立“中國回教近東訪問團”和“中國回教南洋訪問團”,向諸多伊斯蘭國家揭露日寇侵略中國暴行,贏得多個伊斯蘭國家對中國抗戰(zhàn)的支援和支持[11];馬君圖自籌經費興辦學校,熱心民族教育事業(yè);馬宏道于西北各地擔任教職,為西北各地培養(yǎng)了大量人才。

三、留?;刈鍖W生的愛國活動研究

1927—1949年的民國后期,即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北平成達師范學校、云南明德中學、上海伊斯蘭師范學校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回族青年赴埃及愛資哈爾大學留學。1931年,第一屆5名回族學生由云南回教俱進會派遣至埃及學習。1932年,第二屆5名回族學生由北平成達師范派遣至埃及學習。1934年,第三屆3名回族學生由云南明德中學派遣至埃及學習,同年第四屆5名回族學生由上海伊斯蘭師范學校派遣至埃及學習,亦同年第五屆1名回族學生自印度輾轉至埃及學習。1937年,第六屆14名回族學生由北平成達師范派遣至埃及學習。從1931—1938年的8年時間里,中國回教團體及學校共派遣了六屆共33名回族學生至埃及愛資哈爾大學留學,開啟了中國和伊斯蘭國家文化交流的序幕。

留學埃及的回族學生在學習期間,馬堅將中國的《論語》等典籍翻譯成阿拉伯語在埃及出版,納忠將伊斯蘭國家的《伊斯蘭教》等典籍翻譯成漢語在中國出版,拉近了中國和伊斯蘭國家的距離,開創(chuàng)了中國和伊斯蘭國家的交流與對話[12]。更重要的是,留學埃及的回族學生不忘國難,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時,留埃回族學生沙國珍、馬堅、林仲明等成立“中國戰(zhàn)區(qū)災民救濟會”,救濟會在開羅積極宣傳日本侵略中國的事實,表達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與行動[13]。

留學埃及的回族學生相繼回國后,主動投身于抗日救國的各種活動中。王靜齋、時子周參加“中國回教救國協會”[14],協會在全國發(fā)展分會,在前線救死扶傷,對抗戰(zhàn)的勝利起到了積極作用;王世明參加“中國回教近東訪問團”,訪問了八個伊斯蘭國家,宣傳中國抗日戰(zhàn)爭之堅韌和決心,使得這些伊斯蘭國家對中國的抗日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金殿桂、馬金鵬參加“甘寧青抗敵救國宣傳團”,深入西北回民聚集區(qū),鼓勵穆斯林民眾積極抗日,形成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早日實現國家的統(tǒng)一;馬金鵬擔任《月華》主編,積極宣傳抗日救國、維護祖國統(tǒng)一等思想;沙國珍走遍緬甸70多個城鎮(zhèn),開展抗日救國宣傳等。

四、結論

總之,回族留學生雖然只占中國留學生總人數中很少的一部分,但回族留學生以救國興國為己任,通過參加革命、創(chuàng)建組織、發(fā)展教育、興辦報刊、翻譯論著、訪問各國等一系列愛國愛教活動,將國家的發(fā)展和民族自身的發(fā)展相統(tǒng)一,在促進民族自身文化覺醒的同時,喚醒回族人民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緊密團結,在反對侵略反對壓迫的斗爭中做出了杰出貢獻,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多元一體格局貢獻了力量,體現了近代回族留學生深厚的愛國情懷。

參考文獻:

[1] 王正儒,雷曉靜. 回族歷史報刊文選[M]. 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2.

[2] 王希隆. 清末回族留日學生的進步活動和思想[J]. 寧夏社會科學,1986(03):75-81+71.

[3] 留東清真教育會主編,王希隆點校. 醒回篇[M]. 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70.

[4] 李資源. 中國近現代少數民族革命史要[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162.

[5] 許憲隆,哈正利. 晚清留日回族學生與辛亥革命——基于“留東清真教育會”會員史跡的考察[J]. 民族研究,2011(04):66-73+109.

[6] 王希隆,雍斌赟. 王用賓《挽黃石安廳長》詩箋證[J].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06):88-92.

[7] 全友. 五四時期的回族女杰郭隆真[A]//輝煌的歷程——紀念建國50周年學術研究文集[C]. 1999:333-338.

[8] 尹忠田. 五四時期的天津回族——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J]. 回族研究,2019(03):13-18.

[9] 李仲明.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劉清揚[J]. 中共黨史資料,2007(01):154-162.

[10] 李偉,雍際春,王三義. 抗日戰(zhàn)爭中的回族[M]. 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1:261-262.

[11] 汪浩. 三年來中國回胞之國民外交戰(zhàn)[J]. 突崛,1940,6(11):12-15.

[12] 李振中. 學者的追求:馬堅傳[M]. 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68.

[13] 楊發(fā)明. 愛國愛教的時代典范——紀念馬堅先生歸真40周年[N]. 人民政協報,2018-11-15(07).

[14] 全國回民大團結——中國回民救國協會正式成立[N]. 新華日報,1938-06-19.

(責任編輯:鄒宇銘)

猜你喜歡
近代
晚清使西日記中的體育記載研究
近代中國教會大學體育文化的傳承研究
淺談近代日本儒學的發(fā)展及影響
我國近代女子體育觀的演變及其特征研究
覺醒者的悲哀
“六經皆史料”:“六經皆史”論的近代詮釋及其意蘊
近代中國社會的愛國主義問題(1840—1911)
近代鄉(xiāng)村經濟史和鄉(xiāng)村金融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基于誠信金融文化的近代金融機構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
蘇州商團歷史沿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