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南廷
摘要:曠課行為對學校的學生管理、教學質量提升以及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造成了較嚴重的影響。文章從學生自身、高校管理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分析學生曠課的原因,并從重視思想教育、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加強日常管理、完善就業(yè)指導工作等幾個方面提出相關建議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曠課;原因;對策
曠課現(xiàn)象在高職院校中經常出現(xiàn),同時也是各部門共同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曠課這種行為不僅影響學生自身學習效果,還對學校的學生管理、教學秩序、教學質量提升以及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如何有效地解決學生曠課問題成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
1 高職院校學生曠課原因分析
1.1 學生自身素質原因
高中與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不同,大學壓力相對減少,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在思想上有所松懈,加上主動學習能力欠缺,學習習慣懶散,曠課的現(xiàn)象隨之出現(xiàn)。相比于本科院校的學生,高職院校學生中學階段的文化知識功底相對薄弱,接受知識的能力和理解知識的能力也相對偏弱,尤其學習較難的專業(yè)知識時表現(xiàn)得非常吃力,長時間,部分學生就失去了對課堂、對學習的熱情和信心,同時也喪失了興趣,極大的提高了曠課發(fā)生的概率。學生課堂又存在紀律問題,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比如節(jié)假日前后曠課現(xiàn)象尤為嚴重,學生以買不到票等各種理由提前離校和推遲返校。
1.2 高校教學管理原因
學生曠課與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授課水平也有一定的關系。有魅力的任課教師,可以將學生的目光一直鎖在自己身上,在互動中感染學生,進一步提高課堂上學生的精氣神。而授課水平則是一個教師授課技巧的熟練度,對駕馭課堂的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部分院校教師上課時往往照本宣科,內容陳舊,滿足不了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求知欲,部分教師依舊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授課內容枯燥乏味,缺少師生互動,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學生的曠課問題與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水平有一定程度上的聯(lián)系。
其次就是教學管理不協(xié)調,缺乏有效的配合。任課教師將管理工作的重心完全放在教學任務上,只負責傳授專業(yè)知識,對學生的遲到、早退、曠課現(xiàn)象疏于管理,認為學生管理工作全部是學工處和輔導員的事情。學生管理工作者除了關注學生的課程出勤情況,更多的關注則是學生的課外活動,有時甚至讓學生曠課組織活動,這也使得部分學生有了冠冕堂皇的曠課理由。
1.3 其他外部原因
部分學生受到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無心上學、心態(tài)浮躁。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的一些負能量字眼,如“富二代”、“拼爹”、“官二代”等,使部分學生誤認為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并不能幫助自己找到好工作,找工作只有靠家庭背景和關系。還有些偏激的言論如“書讀得好不如嫁得好”以及“讀書無用論”等常被學生掛在嘴邊,致使部分學生沒辦法把心思放在課程上,急切地花大把時間在校外找工作、校外兼職上,認為在教室里上課是浪費時間,不如曠課提早掙錢。
家庭環(huán)境對其也有一定影響,有的家長一味的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重視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導致這些孩子步入大學校園后,沒法適應新環(huán)境,人際關系方面和自主分配時間的能力不強,迷失了方向,缺乏動力,個別學生還出現(xiàn)不自信的表現(xiàn),最后荒廢了學業(yè)。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高考發(fā)揮失常,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和專業(yè),被迫選擇了高職院校,上大學只為了混個文憑,對學習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
2 解決措施及教育對策
2.1 重視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責任意識
首先,全面落實課堂思政,從思想上全面灌輸學生的責任意識,課堂上任課教師除了將專業(yè)知識傳授給學生,也要重視思想道德教育,將思政內容融入課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引導學生明白自主學習和責任意識的重要性。其次,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生活中,課堂外輔導員要加強學生思想引領,多下寢室,多做思想輔導,給予學生表揚和肯定,平時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責任意識的提升,能很大程度提升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對學生曠課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2.2 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改善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的教師要利用假期時間到企業(yè)參加實踐,課堂上要傳授學生將來工作崗位上所需要的知識。同時,有科研項目的教師,要把項目的研究過程、方法結合課程來講,讓學生接觸更多的來自生活中的知識,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有指導比賽項目的教師,要把比賽項目轉化為教學資源,讓更多的學生從中受益。另外,教師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梳理,開發(fā)一些能引起學生關注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融入課堂,吸引學生,是學生愛上課堂的基石。
2.3 加強日常管理,建設優(yōu)良學風
基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應教育為先,輔導員或者教師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做心理輔導,適當增加談話頻率,注重談話的技巧,改善曠課情況,如果學生屢教不改,只能用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他們,嚴重則勸退,防止隨意曠課的不良風氣在班級中蔓延。而對于特殊曠課群體(貧困生等)而言,要更加注重這部分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輔導員要幫其處理好與群體的適應、社會兼職等問題。
2.4 加強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完善就業(yè)指導工作
除了提高《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這門課程教學質量外,面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高校也應該不斷加強改進學生的就業(yè)指導服務工作,讓學生認識到專業(yè)知識的不足和職業(yè)能力的缺乏,增強職業(yè)的危機感。
3 總結
高職院校學生曠課問題產生的原因復雜,有自身、學校、社會以及家庭的問題。教育是關系國家發(fā)展的大事,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把曠課問題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以保證每個受教育者都能成長成才。要改善高職院校的曠課現(xiàn)象并非單方面的努力,而是需要從學校、家庭、社會以及學生自身等方面著手,只有全方位地采取措施,才能根本上解決曠課問題。
4 參考文獻
[1]陳靜,高昕.精準施策分類教育高職學生曠課成因分析與對策探討[J].校園心理,2021,19(03):268-270.
[2]闞瑤.高職院校學生曠課行為的心理學淺析[J].考試周刊,2018(35):4-5.
[3]沈越.高職學生曠課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才智,2016(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