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開輝
摘要:在小學數(shù)學課的教學中,數(shù)學教師要格外注重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在于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想要更加有效率地學習數(shù)學,要求小學生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在教師的幫助之下解決問題。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數(shù)學教師向學生進行提問的過程也正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可以對學生的聽課效率的提高和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激發(fā)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诖?,本文章對關于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技巧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提高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2-351
引言
受小學生年紀比較小的影響,在開展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始終集中于課堂學習當中。為解決這一問題,課堂提問作為課堂教學中較為常見的教學方法,可以令教師明確當前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水平,并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課程進度,進而達到保障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一、合理設置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設置趣味性的數(shù)學問題,就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往往是形象化的,對一些陌生的事物,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他們往往是充滿恐懼的,在這樣的心理情緒的影響下,學生往往會選擇逃避。在課堂教學中,假設教師設置問題時不合理,學生難以聯(lián)系以往的經驗,就會選擇逃避。所以在設置問題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合理設置問題。比如,在教學“認識鐘表”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喜歡玩耍的特性,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小靜約文文晚上到她家玩新買的玩具,但是文文晚上需要練兩個小時的鋼琴,現(xiàn)在文文家的鐘表的時間是下午5:00,那么請問,文文什么時候出發(fā)去小靜家?”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更容易聯(lián)系生活實際,更容易為學生接受,學生可以通過生活實際進行思考,從而解決問題。
二、提升問題的趣味性
為更好地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找出小學生的興趣點,從學生喜歡的事物、情境等方面入手,通過在問題中添加趣味性元素的方式,激發(fā)小學生探究的好奇心,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比方說,在進行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若教師單純地向學生講解哪些形狀是圓形、哪些形狀是長方形、哪些形狀是三角形,學生并不會產生很深的思考學習興趣,注意力分散得很快。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并提升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舉例來說,教師可以向學生詢問“現(xiàn)在教室中哪些東西的形狀與剛剛介紹的圖形相似?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東西是我們剛剛提到過的形狀?”通過這些問題,不僅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活躍課堂的氛圍,還可以令學生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與數(shù)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從而達到加深學生印象的目的。
三、設置追問式提問
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學生由于自身認知能力水平、理解能力較低,在知識學習時會存在各種問題。針對此現(xiàn)象,教師除應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加以了解外,還應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展開追問式提問,促使學生可對理解中所存在的偏差加以理清。教師在此過程中,不可喧賓奪主,需對自身角色形成正確認知,此不僅為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模式,同時也為強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如教師展開“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學內容時,教師可將如下問題向學生提出:24÷3=,64÷8=,81÷9=,38÷6=,75÷9=,22÷7=等諸多問題。因學生已掌握簡單的乘除法計算方式,所以,學生在解答前三個問題時較為順利,當學生解答余下問題時則無從下手。教師在此時便可應用追問式提問幫助學生找尋問題處理思路,教師可先向學生提問36÷6如何計算,結果是多少?學生給出答案,隨后,再向學生提問38÷6結果是多少,由于38比36大2,因此,38÷6=6……2。教師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后,引導學生對其余問題展開解答。教師在學生題目完成解答后,將有余數(shù)的除法同生活實際關聯(lián),引導學生利用所掌握知識完成實際生活問題的處理。
四、啟發(fā)性問題
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時,我對具體的教學過程進行了層次劃分:①師生合作,以正方體為例呈現(xiàn)展開圖;②讓學生自主嘗試畫正方體的展開圖;③讓學生畫一畫不同立體圖形的展開圖;④班級內討論交流,將長方體、正方體與其展開圖一一對應。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畫出的展開圖不夠全面,主要是因為學生針對表象的積累還較少。然后我提出問題:“通過課堂交流以及動手操作,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正方體的展開圖非常多樣,那么,能否將這些展開圖進行分類并從中找到規(guī)律呢?”聽到這一問題,大家都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我借此鼓勵學生在課后選擇相應的教具自主操作。通過課后操作,他們不僅成功地解決了我所提出的問題,還自編口訣,提高了對展開圖的了解,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且高效地判斷某圖形展開圖正確與否。
結束語
通過文章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的探究,明確了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提問的重要性,有效地進行課堂提問對小學生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和課堂參與能力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課堂提問過程中要兼顧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得到提問機會的同時鍛煉自己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永洪.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名師在線,2020(36):77-78.
[2]顧李君.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的有效性[J].數(shù)學大世界(中旬),2020(12):66.
[3]武德森.新形勢下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9(0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