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標對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在當前中學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要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主來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并且還要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廣闊的平臺以及空間。通過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及引導,讓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并且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思維發(fā)展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提供重要的方向和基礎,實現中學英語的成功轉型和升級。
【關鍵詞】中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研究
【作者簡介】唐琳,湖南省常德市第六中學。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課題 “新高考背景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 XJKX19B435)。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師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模式的成功改革以及創(chuàng)新。在班級學習過程中,學生屬于重要的主體,在日常教學過程時,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和研究,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更加高效率和有條理的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一、自主學習能力的概述
教師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在對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需要加強對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特點的了解以及認識,從而為后續(xù)教育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自主性學習包含自我監(jiān)控、自我指導和自我強化。自我監(jiān)控,主要是指學生在日常學習時需要對自身的學習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和評價,之后再通過自我性的指導明確學習趨向,得出最終較為準確性的學習結果。學生在日常學習時需要制訂科學性較強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案,優(yōu)化學習環(huán)境。之后,再通過自我性的強調對自身的學習成果,進行多方位的獎懲和懲罰,從而使學生可以形成一個積極的學習過程。認知構建學派認為最終學習主要是指監(jiān)控式的學習,讓學習者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任務,調整自身學習過程和學習計劃,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的提高。在自主性學習空間中構建了完整的研究框架,在學生的動機和行為方面要處于一個積極狀態(tài)中,通過自主性的學習加深了相關知識印象,再通過自主性的組織和計劃完成自我指導和自我監(jiān)控。在動機方面要進行自律性的學習,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對學習的自信心以及成就感,在行為學方面需要學生選擇和組織自身的學習動力,從而獲得較為完善的學習體驗。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形成獨特性的認知,并且憑借學習者以往的經驗來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從構建主義的角度來看,學習不僅僅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相關的知識,還是學生在學習時通過自我性知識的構建,更加積極和主動地學習相關的知識,學生屬于知識主動的構建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學習源動力的有效激發(fā)以及引導,幫助學生設置完整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從而提升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在自主性學習時,學生需要通過循環(huán)往復的方式來完成相關知識內容的掌握,使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的根據自身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計劃進行不斷調節(jié)以及完善,逐漸朝著學習目標和活動實施方向不斷接近,最終完成學習的目標。
二、影響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因素
1.內部因素。在影響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因素中,內部因素所占比例和影響是比較大的,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并且讓學生在一定的指導下明確自身主要學習的方向和學習的重點,自己學會學習,從而達到自主性學習的目標以及方向。在學習策略分析方面,要保持獨立性的特征,并且要在沒有他人指導和幫助下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學習策略屬于個體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些任務上所表現出來的活動優(yōu)化策略學習方式,又分為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等等。在自主性學習時,需要讓學生獨立地進行信息的選擇以及加工,從而符合個體的認知特點。其次,還需要進行意識上的控制,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在日常學習時,會受到諸多影響因素的干擾,因此,為了保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需要讓學生學會克服這些干擾,運用自己較強的意志力進行有效的控制。學習動機,對于自主性學習來說具有較強的啟發(fā)作用,而意志力主要是起到重要的維持作用,學生需要在較強意志力的控制下,克服在日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困擾,從而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2.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含的是課堂環(huán)境因素和社會文化方面的因素,比如,在學生日常學習時需要形成某種心理動機之后,再根據學校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教育形成正確的個體思維和行動方式,從而更加高效率地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當前,大多數初中生的學習時間集中于學校,但是,學校也會存在諸多的影響因素,比如,課堂教學模式和師生之間的交流等等,這些都是影響學生自主性學習的一些因素。其中,教師采用課堂教學模式屬于彈性變化的內容,如果教師在班級教學中采取了錯誤性的教學方法,并沒有加強學習中的有效引導和指導,那么會嚴重影響學生積極性的提高。另外,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并沒有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的話,那么也會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發(fā)展,這些都是限制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影響因素。因此,教師在班級教學中需要協調好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影響因素,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平臺和空間,實現學生的自我發(fā)展。
三、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自主性學習能力的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在對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首先要讓學生具備完善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需要密切地關注影響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提升的因素,之后再進行課堂教學模式和環(huán)境的多方面協調以及發(fā)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學生自主性學習時,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去模仿去思考,在自主學習中獲得較為完善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讓學生對自身的整個學習過程有所感悟。比如,在班級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更多有關預習訓練方面的內容,在正式課堂教學模式中讓學生進行廣泛的互動以及交際,從而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也有助于讓學生在自主性學習時明確主要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掃清學生在后續(xù)學習時遇到的障礙。在預習內容布置方面,教師要讓學生加強對課文中重點句型的了解和認識,并且還要初步把握文章中的主旨大意。對于重點詞句,要進行熟練的閱讀和默寫,消除學生在詞匯學習方面的困擾。對于課文主旨大意,需要讓學生以書面的方式或者是口頭回答的方式來進行完整的講述,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堂開始之前的5分鐘來讓學生匯報自身的學習成果和學習經歷,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分組問答的方式來掌握課堂學習的重點,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加深對各種句式和時態(tài)的了解、認識,還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隨機反應能力。為了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和課文內容相關的話題,比如,“ What do you do to relax?”讓學生結合課文中的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以及研究。另外,在向學生講解完課本中的知識內容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之前的幾分鐘,通過抽查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成果的匯報,或者是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告訴學生在課堂結束之前要進行抽查,讓學生有一個事先的準備,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中不自覺的進入到自主性學習的狀態(tài)中,幫助學生自主性學習意識的有效養(yǎng)成,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2.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1)自主性的探究。研究數據表明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和學習興趣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班級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提供重要的方向。教師需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彰顯教育的藝術性。教師要打破以往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從學生當前最為感興趣的內容入手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以及發(fā)展,也有助于促進學生更加高效率地完成自主性的學習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圖片和錄音等更加直觀性的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英語情境,之后再采取肢體表演和表情等讓學生加深對于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另外,教師也可以開展有關圣誕晚會和英語日報等主體的活動,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進行有效的培育以及啟發(f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在班級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啟發(fā)式的教學模式,教材中每一課都有 grammar focus,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這些教學模塊,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來啟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找到語法的規(guī)則,多方位的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比如,在班級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這樣的內容:“ The girl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when the Airplane lended”“While the girl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the airplane lended.”在班級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性學習得出when和while的用法和轉換方式,根據自主學習的原則,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以及交流。
(2)自主性的理解。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在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要開展深入性的實踐活動,通過閱讀訓練來指導學生自主性閱讀。比如,在每周的最后一節(jié)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錄音帶或者是詞典來進行自主性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材料,讓學生通過自己周邊的工具來深入性地分析這篇材料的主題,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
四、結語
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從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和含義入手,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另外,教師還需要明確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開展多樣性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意識和自主性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思路,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自主性學習時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劉玉文.淺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校園英語,2017(42):109.
[2]周強.淺談如何有效培養(yǎng)英語課堂中初中生發(fā)展性學力[J].考試周刊,2018(10):105-106.
[3]劉欣欣.淺談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6(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