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人才培養(yǎng)中,邏輯學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對概念、命題、推理等知識的傳授,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運用邏輯規(guī)則進行有效推導的能力,提升學生語言表達的縝密性和論證性。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承德高校邏輯教育及學生的邏輯素養(yǎng)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承德高校邏輯教學存在師資力量薄弱、邏輯意識淡薄、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邏輯素養(yǎng)水平偏低,因此對承德邏輯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提升承德邏輯教學水平的對策。
[關鍵詞] 高等學校;邏輯教學;課程設置;邏輯素養(yǎng)
[基金項目] 2019年度承德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展計劃課題“承德地區(qū)邏輯學教學現(xiàn)狀及提升對策”(201904A084)
[作者簡介] 王建江(1980—),男,河北承德人,哲學博士,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邏輯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33-0057-04? ? [收稿日期] 2021-04-06
思維能力既是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任務。邏輯教學是培養(yǎng)和塑造人才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手段。學習邏輯的目的是“為提高全民的邏輯思維”[1]水平。邏輯教學活動能否得以有效地進行,直接制約著人才思維能力的高低,進而制約著全民素質的高低。因此,在人才培養(yǎng)中,邏輯教學活動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
本文以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承德醫(yī)學院、承德技師學院的在讀學生為調查對象,涵蓋了從??粕窖芯可齻€不同層次的學生。共發(fā)放和收回問卷589分,調查問卷共設計試題20道,前10道題對承德高校的邏輯教學情況進行了調查,后10道題對被調查學生的邏輯運用能力進行了簡單地測評。
一、承德地區(qū)高校邏輯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承德高校邏輯教育教學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邏輯教學意識不強、邏輯教學師資水平偏低等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
“目前,在高等教育中,普通邏輯作為一門課程大有被驅逐出課堂之勢”[2]。從調查問卷來看,43.63%的學生了解其所在學校邏輯學課程的開設情況。其中,30.22%的學生反映其所在學校未開設邏輯學課程,僅有13.41%的學生表示該學校開設了邏輯學課程??梢姡械赂咝_壿嫿虒W普遍存在著邏輯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的問題。課程設置的不合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一些高校并未將邏輯學及其相關課程納入專業(yè)課程中。(2)有些高校雖然開設了相關課程,但是其也只是作為通識選修課而開設的。在這些高校中,邏輯學教學的課時常常受到擠壓,邏輯學知識的傳授難以保證其應有的質量。(3)部分高校雖然將邏輯學的相關課程納入了人才培養(yǎng)方案,并將其作為專業(yè)必修課開設,但由于過度地強調為其專業(yè)建設而服務,邏輯教學的內容和目的發(fā)生了很大程度的偏差,進而導致邏輯學原有的特性鈍化,邏輯學應有的功能難以發(fā)揮。
“如果普通邏輯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那么學校有關領導就會重視邏輯學”[3]。然而,卻并非如此。調查問題之一“如果學校開設普通邏輯學相關課程,你愿意選修這門課程嗎?”在被調查的學生中,無論是其所在學校開設了邏輯學的相關課程,或是沒有開設相關課程,還是對學校邏輯學課程開設情況不太了解,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愿意參與邏輯學相關課程的學習的,這就凸顯了承德高校邏輯學課程設置不合理與學生學習邏輯學知識熱切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對邏輯教學重要性認識的不到位
作為一門工具性和基礎性的學科,邏輯學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就邏輯學應用廣度的問題,參與調查問卷的學生認為邏輯學知識可以應用于學習領域、生活領域、工作領域、公務員及事業(yè)編制考試領域的占比分別為92.53%、83.36%、88.12%和74.02%。由此可見,邏輯學知識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空間。比如問題之一:批判性思維能力是衡量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在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過程中,學習邏輯學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參與調查問卷的學生普遍認為邏輯學知識的學習在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在學位論文的習作過程中,邏輯思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標點的使用直接表達著其連接語或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概念的使用直接標識出文章寫作的規(guī)范性;文章中具體問題的論證及其文章框架的構建在很大程度上標志著文章的論證性。通過調查問卷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能夠認識到邏輯學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人們對于邏輯知識置若罔聞,就會在自然或不自然中犯下邏輯錯誤,而且有些錯誤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不運用邏輯知識,人們很難將所犯錯誤解釋清楚,更談不上認識所犯錯誤的實質。比如問題“魯迅的小說不是一天能讀完的,《狂人日記》是魯迅的小說,所以《狂人日記》不是一天能讀完的。上述這種論證方式是否有效?”在這個例子中,56.54%學生認為上述論證方式是無效的,43.46%的學生則認為是有效的。
上述這個例子是邏輯學中的三段論,經過邏輯學知識的學習都能迅速做出此論證方式是無效的結論,因為一個有效的三段論有且只有三個概念,在這個三段論中含有四個概念。詞語“小說”的第一次出現(xiàn)和第二次出現(xiàn)指向不同的概念,前者表達的是集合概念,后者表達的是非集合概念。詞語“小說”兩次出現(xiàn)分別指向兩個不同概念導致三段論的“四概念”錯誤,這樣的概念顯然是無效的。可見做出論證方式無效的學生中肯定有一些是根據(jù)《狂人日記》的常識而做出的判斷,這種依據(jù)常識而做出判斷的做法在有些情況下是不具有可靠性的。只有通過邏輯學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和訓練,才能獲得做出正確判斷的方法,最終保證我們做出正確判斷的穩(wěn)定性。
通過以上調研得出,大多數(shù)學生認識到了邏輯學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邏輯學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