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汀
來自沈陽的三位年輕作家班宇、鄭執(zhí)、雙雪濤,共同構(gòu)成了一股“東北文學(xué)”強勁的沖擊波。從他們的作品里,我們看到了東北老工業(yè)區(qū)的肅殺,看到了小人物的困頓與掙扎,也看到了文學(xué)敘事進一步向?qū)憣崅鹘y(tǒng)的致敬。在我看來,這三位東北作家的作品,不僅僅是在東北、在血緣和地緣所形成的水波紋式的結(jié)構(gòu)中進行言說,更是對東北之外的、處于每一次席卷在時代浪潮中的普通人所存在的現(xiàn)實世界的隱喻,他們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是身處生存逆境、殘酷的生活窘境中沉默的大多數(shù),他們在堅忍中保持著生命的尊嚴和存在的勇氣。
班宇在其短篇小說《逍遙游》中,塑造了許玲玲這樣一個年輕女孩的形象。她在經(jīng)歷了父母離異之后,又得知自己患上重病,母親為了給她治病,賣掉了家里唯一的老破小房子,但這仍然是杯水車薪。主人公困頓的生活為這個故事蒙上了一層抹不去的陰影,也更加真實地反映了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生活:平日里即便困頓也可以維持基本生活,一旦生一場大病,便立即成為壓垮這個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可憐人的日子總是禍不單行,母親意外離世,為了照顧女兒,離婚后已經(jīng)離開家的父親許福明只好回來重新與女兒生活在一起。許福明與許玲玲沒什么共同語言,他也沒什么能耐,只能靠每天給人拉貨干點體力活賺錢度日。然而,他又是許玲玲生活的唯一指望,這種指望就像漂浮在茫茫大海上抓住了一根半朽的浮木,又或是在雨季等一個短暫的晴天。班宇在許玲玲這種看似絕望的生活中,為其添加了兩個同病相憐的朋友:拖著殘破又肥碩的身軀窩在姑姑的襪子攤上混吃等死的譚娜,以及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按部就班結(jié)婚生子,但被日復(fù)一日枯燥的生活磨光耐心的趙東陽。三人的境遇處處顯示出露骨的絕望與孤獨,這種絕望與孤獨使他們想短暫地逃離,逃離虛弱的身軀、殘破的家庭,亦或是枯燥的生活。就這樣三人坐上了沈陽到秦皇島的綠皮車,開啟了這一趟得到許福明500元支持的“逍遙游”。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作者對主人公大庭葉藏的描寫與班宇筆下的許玲玲一樣,大庭葉藏因體弱多病而變得敏感又脆弱,雖然身在富有家庭,但得不到親人的關(guān)心也沒有朋友,與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同樣是虛弱又孤獨的人,他似乎走向了絕對的悲觀,無人關(guān)心,“將自己獨有的煩惱藏在胸中的小盒子里,竭力將這一猶豫和敏感隱蔽起來……”相比之下,許玲玲有雖然無用但努力掙錢為她治病的父親,有陪她出游的朋友,還可以在游覽澄海樓時登上樓頂看山看海,迎著風(fēng)想起以前背過的古文《逍遙游》。此時的許玲玲,甚至不是一個身患重病的將死之人,而是內(nèi)心充滿浪漫幻想的“文青”,雖然不久之后就被趙東陽的電話叫了下去,但在那個當下她一定得到了一種全新的生活體驗。事實上不止許玲玲,就連譚娜與趙東陽,都在農(nóng)家樂夜晚片刻的歡愉中得到了些許的慰藉。如果說大庭葉藏是主動地放棄對生活的希望與激情,那么許玲玲一行人就是在被動的生活重壓下依然主動地尋找一些希望。與太宰治、“無賴派”相比,班宇更像是用文字給鉛灰色的天空狠狠地撕開一道口子,灑下星星點點的微光,使辛酸的小人物們也能得到一點安慰,使絕望的人生并沒那么絕望。
與班宇同時出現(xiàn)在閱讀視野中的雙雪濤,也是一位非常善于述說生命、命運的青年作家。2015年,雙雪濤在《收獲》發(fā)表了《平原上的摩西》,立即得到評論界的廣泛關(guān)注。如果說,雙雪濤用以色列人的民族領(lǐng)袖摩西來命名,并多次提及《出埃及記》,是想表達一種凡塵俗世中的不得已,以及無法逃離的某種痛苦的話,那么《天吾手記》就代表了他對青春的追尋和對得與失的釋懷。從雙雪濤的一些作品中似乎可以看到日本作家的印記,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天吾手記》。從情節(jié)結(jié)構(gòu)到人物設(shè)定,都充滿了村上春樹式風(fēng)格。一個內(nèi)地警察身處臺灣,尋找臺北最高的教堂,也追尋少年時代消失的戀人。最終戀人仍然不知所蹤,但主人公卻已解開心結(jié),努力擁抱現(xiàn)在的幸福。
《天吾手記》中,最吸引我的并不是男主人公李天吾,而是穆天寧。一個會用黑色衣服遮住自己有點胖的身材的編輯,她為李天吾冷清、灰暗的家庭帶來了溫暖和希望。她會向天吾撒嬌,會幫天吾照顧他生病的父親,這樣的情節(jié),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挪威的森林》中的綠子。兩者都以救贖者的姿態(tài)走進男主人公的生活,也都用自己的坦率與真誠打動著身邊的人。穆天寧問天吾愿不愿意做自己男朋友時的一舉一動,像極了綠子把臉擦在渡邊的脖頸上說:“我可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女孩兒,而且現(xiàn)在就在你的懷抱里表白說喜歡你。只要你一聲令下,赴湯蹈火都在所不惜。”然而不久之后綠子就指出了渡邊的冷漠,并且不再死纏爛打,而是決絕離開。渡邊像是主動選擇放棄治療的病患,相比之下天吾在圣誕夜對穆天寧愛的回應(yīng)是自發(fā)的,更是勇敢的。從這個層面來說,《天吾手記》更像是雙雪濤對人生意義的一次追尋,故事的結(jié)尾天吾透過教堂看到:“殘缺的人們手拿著工具,修理著對方,有的用斧子劈著對方的腦袋,有的用螺絲刀擰著對方的胸膛,忙得不亦樂乎?!比松灰彩侨绱藛??同樣殘缺的你我,能修理別人,卻永遠無法修復(fù)自己。而天吾與渡邊的區(qū)別就在于愿不愿意接受,接受善,接受愛,也接受新的可能性。
與班宇和雙雪濤不同,鄭執(zhí)總是以更冷靜也更尖銳的筆觸描繪著兵荒馬亂的成長過程。以《生吞》為例,故事情節(jié)在東北的冰冷與肅殺之中展開,一場兇殺案的背后,是青春年少的憧憬與成人世界的殘酷相互碰撞而產(chǎn)生的對人性的思考。故事的開頭,王頔的作文題目《黑白戰(zhàn)爭》就是對小說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五個從背景到性格都迥然不同的少年,在黑與白、浪漫與黑暗之間游弋。然而殘酷的世界總是猝不及防地用現(xiàn)實打碎幻想,在黑與白的戰(zhàn)爭中,黑終究會將白生吞。就算是這樣,也還是有一些人始終堅守著內(nèi)心的白。故事中的秦理是個天才,在知識的世界里他游刃有余,對別人而言十分簡單的騎自行車卻成了他久久不能掌握的技能。作者對秦理苦練自行車的樣子作了生動的描寫:“他終于在摔倒又爬起成百上千次后,練就了最讓自己驕傲的技能,而且是非常獨特的掏襠式——右腿從橫梁下面鉆過去踩腳鐙子,站著騎,因為他個子太小,坐上去腿就不夠長?!边@就是秦理,執(zhí)著到有些偏執(zhí),面對別人的誤解和欺凌不屑于辯駁,一心專注于自己想做的事,他這種特性在對待黃姝時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為了給黃姝報仇,他甘心隱忍十年,只是為了抓到真兇。
我想《生吞》被稱為中國版的《白夜行》是有道理的。不管是開頭的奸殺拋尸案,還是男女主人公,在黑暗又破碎的青春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故事情節(jié),都像極了桐原亮司和唐澤雪穗。同樣是在污濁泥淖中掙扎著生活的孩子,雪穗和亮司為了保全自己,一步步地殺掉了所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知情人,而秦理和黃姝卻有著最真誠最純粹的靈魂,不管是黃姝想為秦理買助聽器,還是秦理保護黃姝,都是殘酷世界的美好體現(xiàn)。黃姝美麗,秦理聰慧,但跟他們的真實和美好相比,那些都變得不值一提了。與通篇籠罩在陰云之下的《白夜行》相比,《生吞》的感情更加飽滿和濃烈,其偶爾透露出的溫情還是會讓人在讀到渾身發(fā)冷時感到一絲溫暖。
班宇、雙雪濤、鄭執(zhí)這三位年輕作家,致力于在小人物的身上尋找新的人生意義,他們勾畫出了一幅掙扎著生活卻從不放棄希望的人物群像。這三位80后作家創(chuàng)造出的人物,帶著中國人身上的堅韌、沉重與浪漫。以往,我們總是將“80后”與青春的“疼痛文學(xué)”緊緊相連,“青春”這一文學(xué)裝置,就像一頂極為有效的保護傘,在“青春”的名義下,再荒誕的故事情節(jié)都變得似乎有理有據(jù)。然而,當過于空洞的文字成片成片地砸向讀者,是否意味著文學(xué)作品失去了應(yīng)有的積極的意義和正能量。就像托爾斯泰說過:“在平庸和矯情之間,只有一條窄路,那是唯一的正道,而矯情比平庸更可怕?!爆F(xiàn)在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這樣一群年輕作家,不再制造那些虛無的物質(zhì)世界和夸張失真的成長經(jīng)歷,而是真實地踩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從青春故事中探尋人生可能性。這些文字又會變成一種精神力量,激勵那些正處于困頓之中的人們,就像班宇在長沙梅溪書店的讀者見面會上說的,“文學(xué)作品的功效,就是讓人可以直接面對心中的任何情緒,不管它是悲傷痛苦,還是歡樂喜悅”。我以為,這才是文學(xué)永葆青春和激情的寫作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