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肅紅
[摘? ?要]線上教學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育方式,它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有利于學生根據個體情況隨時隨地學習和復習;線下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文章結合兩者的優(yōu)勢,提出線上線下教學相融合,構建初三化學試卷講評課的模式,提升初三化學試卷講評課的效率。
[關鍵詞]線上;線下;初三化學;試卷講評課
[中圖分類號]? ? G633.8?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27-0058-04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2018年4月,國家教育部發(f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推動從教育專用資源向教育大資源轉變,努力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探索信息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初三化學教學要求是在一年內完成新課講授和初中知識的復習,時間非常緊,初三測試講評貫穿整個復習過程。高效的講評課可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提高審題解題能力,完善學生的知識和思維系統(tǒng)。傳統(tǒng)的試卷講評在有限的時間里,無法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效率低,所以,教師要借助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精準找到學生的弱點,讓每一個學生受益。為此,我借助問卷星、好分數、釘釘智能軟件和微課等平臺創(chuàng)設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教學環(huán)境,進行了線上線下教學融合——構建初三化學試卷講評課模式的嘗試。
二、構建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的初三化學試卷講評課模式
1.線上線下教學各自的特點
線上教學指的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育方式。它的優(yōu)點在于:能充分挖掘各種教學資源,形式多樣,有利于學生根據個體情況自主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和復習。它的缺點在于:缺乏師生互動,缺乏教師對學生的有效監(jiān)督以及教師對班級學情的掌握,缺乏情景學習和集體激勵機制。
線下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教育方式,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它的優(yōu)點在于:教學時能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能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能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中,教學步驟和方法明確,能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高層次的思維能力,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便于教師組織、監(jiān)控整個教學活動進程,便于師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它的缺點在于:不利于個性化發(fā)展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
2.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的初三化學試卷講評課模式構建
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可以借助問卷星、好分數、釘釘、微課等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平臺或形式,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結合傳統(tǒng)教育和在線教育的雙重優(yōu)勢,利用網課資源豐富課堂內容,把學習過程變得更有趣味性、更生動形象、更輕松愉悅。這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教師要在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中找到平衡點,詳見圖1。
問卷星是一個專業(yè)的在線問卷調查、測評、投票平臺,我們可以通過它在線填寫網絡問卷、測試反饋等,它會自動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然后通過QQ、微信、郵件等方式將問卷鏈接和結果分析發(fā)給教師。教師通過問卷星可以掌握學生個體的考試情況和需求,也可以用其進行課堂小測。
好分數APP是依托于學校的考試及診斷分析設計的一款面向學生的個性化移動應用。學生可以通過好分數APP查看個人的考試情況,對自己的學業(yè)水平有一個科學客觀的分析與了解,以便規(guī)劃好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它對命題質量、教學質量的分析,了解不同學生的考試情況,為線下試卷講評提供依據。
釘釘是一個功能更強大、使用更方便、效率更高的APP,教師可通過釘釘進行直播并在線布置討論作業(yè)和進行點評。而且釘釘上有釘盤,可以存儲重要文件,供師生隨時下載,還可以提前一天發(fā)放試卷,讓學生利用“好分數+釘釘”自主訂正部分試卷。
微課(Micro-Lecture)是以微視頻為核心載體,基于一個學科知識點或結合某個具體的教學要素和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和開發(fā)的可視化微型優(yōu)質教學資源(5~8 分鐘左右)。微課是一種聚焦類的學習工具,可以呈現碎片化的學習內容和過程。教師在講評試卷前可以推送微課,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難度的題型隨時、隨地自由觀看,將部分試卷訂正前置。
三、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的試卷講評課實施步驟
現以城區(qū)第二次模擬考化學講評課為例,解說線上線下教學融合和試卷講評課的具體實施步驟。
1.借用好分數APP讓學生分析自己的考試情況,并做到部分試卷訂正前置
城區(qū)第二次模擬考化學成績出來之后,我讓學生通過好分數APP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并做了以下表格,讓學生通過表格分析自己的考試情況。
我設計表1的目的是通過好分數APP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成績、排名,對前一段時間的學習效果有初步的認識,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
我設計表2的目的是讓學生對錯題進行深入反思,引導學生訂正答案→找出錯題類型→反思錯題根源→設置錯題本→明確應加強的知識點→制定下一步計劃,精準掌握考試情況的同時,還能養(yǎng)成分析考試情況的習慣。
我設計表3的目的是對部分試卷訂正前置的調查,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非常順利地訂正了試卷。當我要求學生確定錯誤類型(知識錯誤、審題錯誤、書寫錯誤等)并跟前幾次的錯誤進行對比反思、尋找根源(知識不牢固、審題方法不對、習慣不好等)時,能完成的人數大幅減少;當我要求學生針對錯誤根源制定下一步學習計劃并設置錯題本時,能夠完成的學生只有1/4左右。由此看出,有的學生更愿意對照答案改正錯誤,只想知其然,不想知其所以然,所以不愿意找出錯誤根源,更不愿意根據錯誤根源制定下一步學習計劃,設置錯題本。究其原因,與有的學生缺乏探索精神、缺乏歸納整理能力相關,也與長期的教學中有的教師重結果、輕過程相關。另外,從答題情況看,有的學生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審題不清、分析能力薄弱、答題不規(guī)范。
2.根據線上學生反饋的情況設計方案,進行試卷講評
(1)根據線上情景教學和集體激勵機制的優(yōu)勢,講評課上,教師可簡單介紹考試整體情況,表揚分數較高和成績有進步的學生,展示前一天的優(yōu)秀作業(yè),激勵全體學生向他們看齊和學習。
(2)回顧試卷答題情況和學生反饋情況,重點講解得分率低于45%的題目,歸納同類型題目。城區(qū)第二次中考模擬中的第27題流程題得分率較低,我首先對流程線路示意圖進行了解讀,包含原料的預處理方法和利用、核心反應、產品提純、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引導學生構建了流程題考點模型,并把流程題考點模型放入答疑系統(tǒng)中。學生遇到類似問題可以快速找到解答方法,并把流程題考點模型補充到錯題本上的精華區(qū),培養(yǎng)學生在線上發(fā)現錯誤根源和利用好錯題本的習慣。
3.利用釘釘和微課,改進線下講評的不足
線下講評主要講解大部分學生出現的錯誤,對于少部分學生出現的錯誤不能夠面面俱到地全部講評,線上講評就彌補了這一不足。我將詳細答案的講評通過釘釘和微課上傳,讓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并訂正試卷。從實踐上看,這個環(huán)節(jié)生生之間有差距,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了訂正,基礎差的學生錯的地方多,訂正起來比較吃力。教師除了要鼓勵學生笨鳥先飛,還要倡導學生互相幫助,甚至進行個別輔導。
4.線上小測,鞏固線上講評的效果
為了檢測學生自主訂正的效果,我進行了線上基礎小測。線上基礎小測包含易錯題和試題中典型錯誤的同類題。測試題可以用問卷星+Word的形式發(fā)放,學生可以在線答題,也可以做完拍照上傳。學生提交答案后,系統(tǒng)馬上自動批改,學生也可自行對答案進行訂正。這樣時效性強,10分鐘就可結束這個環(huán)節(jié)。
以城區(qū)第二次中考模擬為例,這個階段學生已經具備基礎知識,但還需要查漏補缺?;A小測包含10個小題,最后5小題略有不同,分為易、中、難三個層次,學生可按照自己的基礎來選擇作答。這個階段是學生自由發(fā)揮的階段,當他們5道題全答對時,可以跳過基礎小測,進入揚帆起航小測,甚至有人能進入自由翱翔小測。線上教學為學生提供了選擇的機會和個性化學習的機會。
從實踐上來看,不同的學生做的題目數量不同、難度不同,相同的是他們都有收獲的喜悅,因為有了評價,學生格外認真。
四、效果分析
為了探究線上線下教學融合及試卷講評課教學效果,我將使用此模式教學后進行的學生一、二、三??荚嚦煽冏隽私y(tǒng)計,并把班級成績和學校成績的比值進行了對比,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采用這種模式后,兩個班的成績都穩(wěn)中有升,1班更為明顯,因為1班的臨界生多,并且他們善于利用網絡掌握知識,當突破學習瓶頸后更容易成長,所以以結果為導向來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好。當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學習,有較強的意愿來推動學習時,可以維持長時間的學習熱情,較易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和良好的學習成績。
五、線上線下教學融合講評課的反思
1.線上線下教學融合講評課需要教師精準把握學情
例如,好分數APP可以為學生、家長和提供多種數據:各班級的平均分、優(yōu)良率、及格率,各班前50名的名單,個人學情分析(包括本人的成績、名次進退步、失分點情況)。好分數APP也可以查閱學生多次考試的成績,可進行縱向對比,呈現學生在班級、年級中的成長足跡,更給教師提供了多種數據。
從好分數APP可以清晰地看到每道題班級學生的得分率、年級得分率、得分率差值、應強化的知識點,還能看到每道題各位學生的作答情況,也統(tǒng)計了不同錯解的人數和百分率。除了掌握學生的學情,好分數APP海量題庫還可以針對學生的薄弱點智能組卷。由此可見,利用學習平臺中的大數據,可以深入分析學情,制定相應的考后提升策略。
2.線上教學為我們探索個性化、差異化的教學提供可能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方法。有的學生因為性格原因,現實中不活躍,在網絡上卻積極主動、思維靈活,學習效果良好;有的學生悟性高、自學能力較強,掌握課程基礎知識后,可以利用網絡進一步學習更多內容;而悟性低又想學習的學生,可以反復回放視頻,直至弄明白為止;有的學生適應線下授課的方式,在課堂上與教師直接溝通,感受學習的環(huán)境和氛圍,更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與同學并肩學習,更利于他們吸收知識。對于知識的學習,有些學生喜歡文字版,有些學生喜歡圖像版,因此在拓展類學習中,教師可以選用不同類型的媒體資源,這樣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3.微課視頻是受學生喜愛的教學方法
針對學生作業(yè)中的高頻錯點、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可制作微視頻,讓學生自行反復觀看,直至看懂和理解。這種個性化的、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內容精煉效果立竿見影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網課的教學效率。
4.教師可運用學習平臺上已有的問卷星、QQ群等,隨時了解學生的想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教師可以用學習平臺的各種APP功能了解學生對知識概念的掌握情況和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想法,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網絡圖制作結構化思維支持框架,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清晰捕捉學生的知識漏洞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總而言之,在線上線下教學融合成為全球教育發(fā)展趨勢和潮流的今天,教師要把握線上線下教學的特點,更新教學理念,借助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技[2018]6號[EB/OL]. http://www.edu.cn/edu/zheng_ce_gs_gui/zheng_ce_wen_jian/zong_he/201804/t20180426_1597254.shtml.
[2]? 何克抗.關于網絡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思考[EB/OL]http://www.etc.edu.cn / kuayue / keli / xiaoxueyuwen /0102gongjihehuli / web/zuti.htm.
[3]? 徐楊巧.用問卷星 構建自主共享學習平臺——信息化背景下的家校無縫化學習[EB/OL].2016徐州市第三中學校園網.http://www.xz3z.com /Article / 034ec18c-0419-441e-9c43-bb47ef8a9724.shtml.
(責任編輯? ?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