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有云
摘要:閱讀是語文知識學習的開始,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其不僅要注重語文閱讀知識的有效性傳輸他,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們的語文閱讀學習效果。本文即是從制定閱讀教學目標,奠定基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興趣以及借助信息技術,加深理解三個角度出發(fā),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目標;問題情境;教學方法
閱讀是為了獲取信息,為聽、說、讀、寫奠定堅實基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然而,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長期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多以灌輸式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無法調動學生閱讀主動性,影響學生的閱讀成效。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式教法逐漸摒棄,迎面而來的是各種新型教學模式。基于此背景,小學語文教學老師應積極利用自身的專業(yè)能力積極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實現(xiàn)一舉多贏教學效果。下面,本文就從以下幾點闡述,希望能有效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一、制定閱讀教學目標,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活動的靈魂。要想開展一堂新課,制定教學目標是首要問題。那如何制定閱讀教學目標呢?經(jīng)多年教學實踐得知,教學目標的制定要以學生實際情況為背景展開制定,包括學生的心理狀況、學習興趣等,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教學目標,為接下來的授課奠定良好基礎。當學生借助閱讀教學的目標建立學習主動性之后,能夠建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奠定堅實的語文學習基礎。
例如,在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課時,教學老師就要在課前立足學生學情及文本內容制定教學目標。首先,認讀生詞、生字,并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我們知道,生字、生詞的學習是有效展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礎,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其就要從生詞、生字的基礎教學開始。并且明確告訴學生,要精準掌握生字、生詞的讀音、書寫。其次,根據(jù)文本內容找出描寫人物行為的關鍵語句,并通過聯(lián)想生活感悟什么是“雷鋒精神”。同學們可能會在平時的生活中就經(jīng)常聽到雷鋒這個詞,或者也知道雷鋒是好人,但是這種對于雷鋒的認識過于籠統(tǒng),教學老師就要通過“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課的教學,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雷鋒精神,讓學生體會到雷鋒就在我們身邊,而且我們自己也可以化身為雷鋒。最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悟無私奉獻,并尋找身邊的雷鋒。通過制定閱讀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學生在教學老師的引領下更好學習。在學生體會到雷鋒精神之后,教學老師還要引導學生多加閱讀和體會,感受到雷鋒精神的實質與內涵,從而加深學生對于雷鋒精神學習和理解的同時,還能夠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閱讀學習效果。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興趣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時,其要注重對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因為只有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語文知識的閱讀和學習當中。反之,如果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那么即使教學老師再努力學生們的語文閱讀學習能力也難以得到提高。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建立閱讀參與興趣。
具體而言,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其就要從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角度入手,激發(fā)學生自身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亡羊補牢”一課時,教學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亡羊補牢。老師:“同學們,你們說說,亡羊補牢是什么意思?”學生:“不知道?!崩蠋煟骸按蠹椰F(xiàn)在可以閱讀課文,看看你們能否大概理解文章所講述的故事?!痹趯W生閱讀課文之后,大家對于這則故事的具體內涵其實還是有所不解。或者此時的學生已經(jīng)對于文章的主旨內容有所領悟,只是大家對于文章的學習和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差池。在學生展開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教學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此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思維能力。
三、借助信息技術,加深理解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jīng)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其要注重信息技術的運用,否則難以切實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
具體而言,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其要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將文字化的知識進行動態(tài)化的演示,如此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自身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亡羊補牢”一課時,教學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文章所描述的故事進行動態(tài)化的演示,然后要求學生說一說這則動畫故事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因為通過動畫片的演示,學生已經(jīng)能夠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故事所表達的具體內蘊。對此,教學老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故事理解閱讀課文。這種教學方式既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認識,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語文閱讀學習效果。此外,教學老師還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展開教學,比如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學老師通過微課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樣既能夠鍛煉學生得思維能力,而且還能夠深化學生的知識學習和理解。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并不簡單,老師要注重語文知識地傳輸,提出教學問題以及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在語文課堂的教學組織和實踐中,教師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語文課堂實踐中。借助教師的引領和幫助,學生將掌握閱讀的基本方法和有效手段,也將借助閱讀體驗達成閱讀能力和語用素養(yǎng)的逐步建立。最終,學生將憑借語文課堂上的多元化閱讀參與達成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閱讀能力的提升和強化、閱讀效率的增強和躍進、文學素養(yǎng)的建立和健全。
參考文獻:
[1]王承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12):116-117.
[2]陳明太.意象互動 言意共生——小學語文語用教學實踐探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