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措姆
【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診斷期間檢測血清肌鈣蛋白(Mb)、肌紅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本院15例急性心梗死患者與15例健康者,將15例急性心梗死患者設為觀察組,將15例健康者設為對照組,使用全自動生化儀與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測定兩組Mb、cTnT、CK-MB水平,對比分析兩組Mb、cTnT、CK-MBMb測定值以及檢測結(jié)果。結(jié)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cTnT、Mb、CK-MB測定值明顯更高(P<0.05)。結(jié)論:Mb、cTnT、CK-MB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診斷中具備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血清肌鈣蛋白;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較為常見,該病具備較高的致殘率與致死率。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診斷依賴體檢、病史、生化指標與心電圖。但是,心電圖檢測對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僅50%。從生化指標層面來看,肌酸酶一直被認為是AMI診斷的重要參考指標,但其對心肌壞死的特異性與敏感性較低。隨技術的發(fā)展進步,人們發(fā)現(xiàn)新的心肌標志物Mb、cTnT、CK-MBMb,其檢測備受關注。本次研究對比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診斷期間檢測Mb、cTnT、CK-MBMb的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本院15例急性心梗死患者與15例健康者,將15例急性心梗死患者設為觀察組,將15例健康者設為對照組。觀察組男女比例9:6,年齡范圍40-89(64.38±1.74)歲。對照組男女比例8:7,年齡范圍41-87(64.16±1.62)歲。兩組一般資料基本相同(P>0.05),可比較。
1.2方法
應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與電化學發(fā)光原理測定Mb。應用全自動生化儀測定cTnT與CK-MB,使用免疫比濁法檢測cTnT,使用免疫抑制法檢測CK-MB。
1.3觀察指標
統(tǒng)計比較兩組cTnT、Mb、CK-MB測定值、特異性以及敏感性。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分析,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比較兩組cTnT、Mb、CK-MB測定值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cTnT、Mb、CK-MB測定值明顯更高(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血清中cTnT、Mb、CK-MB的特異性以及敏感性
3討論
AMI是一種心血管急癥,該病的治療與診斷是臨床工作的一個重點。高效診斷AMI是治療AMI的關鍵,多年來一直將心肌酶學標志物作為AMI診斷的重要指標。CK-MB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心肌酶譜中特異性最強的酶,其也是當前AMI診斷應用最廣泛的生化指標。但由于CK-MB并非心肌獨有,但腎功能衰竭過或損傷骨骼肌時,CK-MB含量也會明顯提升。所以,AMI診斷受特異性限制。健康人心肌cTnT5%左右是游離狀態(tài)與心肌細胞爆漿內(nèi)分布,其余95%與心肌細胞結(jié)合蛋白牢固結(jié)合,為結(jié)合型cTnT。AMI早期心肌細胞缺血損傷后會釋放游離的cTnT,當持續(xù)缺血造成酸中毒與心肌壞死后,會大量分解細胞結(jié)構蛋白,進而釋放出結(jié)合型cTnT,所以cTnT是對AMI心肌細胞損傷程度反應的一個敏感指標。肌紅蛋白是含血紅素的一紅呼吸蛋白質(zhì),存在細胞質(zhì)中,心肌細胞壞死后,其會被釋放出來,在患者發(fā)病1-2h即可增高。
研究顯示,觀察組cTnT、Mb、CK-MB測定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cTnT特異性89.00%、敏感性95.00%,Mb特異性87.00%、敏感性77.00%,CK-MB特異性85.00%、敏感性69.00%,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診斷中cTnT、Mb、CK-MB具備良好的臨床價值。
綜上,Mb、cTnT、CK-MB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診斷中具備重要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吳麗霞,亓鳴,亓智浩.血清心肌酶譜和BNP與MYO以及cTnⅠ聯(lián)合檢測對急性心梗的診斷價值分析[J].當代醫(yī)學,2020,26(08):167-169.
[2]趙亞軍.血清cTnI、CK-MB、Mb水平聯(lián)合檢測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診斷效能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9,40(01):26-27.
[3]楊到鳳,張志成,郭莎莎.血清CK-MB、MB、cTnⅠ聯(lián)合檢測在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8,27(19):3487-3489.
[4]鄭紅麗.急性心肌梗死診斷采取血清CK-MB、MYO、cTnⅠ及血漿NT-proBNP聯(lián)合檢測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