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兒童醫(yī)院精神心理科 于麗萍
現(xiàn)在,手機已融入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孩子自控力很差,若手機使用不當,容易“成癮”。尤其是經(jīng)過一個暑假,孩子接觸手機的時間長,這就為手機成癮創(chuàng)造了條件。
長時間玩手機,既有損孩子視力等軀體健康,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造成以下心理方面的危害:
1.厭學情緒突出:沉迷于手機中的虛擬世界,不愿上學,不愿做功課。
2.滋生孤獨感和自卑感:很多孩子一心撲在手機上,寸步不離,只關(guān)注手機上的東西,不愿跟家人、同學交流;接觸到距離自己很遙遠的東西,更容易滋生自卑感。
3.睡眠不足:晚上抱著手機玩到很遲才睡,導致睡眠不足,影響第二天的生活安排。
4.焦慮和抑郁:孩子因為長時間玩手機,情緒問題也會突出,被別人打斷玩游戲時更顯得焦慮不安,被阻止時心情沮喪,跟父母吼叫發(fā)脾氣。手機成癮的兒童青少年,其患抑郁的風險要比一般孩子高。
5.易沖動、控制力差:手機成癮更容易伴隨沖動情緒和行為,控制力也會降低,不利于孩子在學習、生活中對自己規(guī)則意識的約束。
鑒于手機成癮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危害較多,父母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不能任由孩子放飛自我,注意控制接觸手機的時間。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良好的溝通是基礎(chǔ):要想讓孩子遠離手機,良好的溝通是基礎(chǔ)。這種“溝通”是為感受和滿足而進行的溝通,不要一看到孩子玩手機就暴跳如雷,怒罵孩子,而是要耐心勸解和循序漸進的引導。
2.規(guī)勸孩子的時機要合適:比如孩子玩手機時間長了,覺得眼睛發(fā)酸或者感到頭脹、脖子不舒服,這個時候可以告訴孩子,長時間玩手機會給身體帶來不適,如果繼續(xù)玩下去會加重這種不適,不利于身體健康。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切身感受到這種不利,會聽從父母的建議。
3.嚴格控制好時間:給孩子設(shè)置好鬧鐘,比如還有幾分鐘就到時間,讓孩子提前有個心理準備。時間一到,立即停止。如果孩子不遵守約定,家長應堅持原則,強制關(guān)機,即使孩子為此哭鬧,家屬也不能妥協(xié)。允許孩子發(fā)泄情緒,待其情緒穩(wěn)定后再好好談一下。
4.建立好獎懲制度:孩子遵守了時間約定,要及時給與口頭表揚、實物獎勵或期待目標的兌現(xiàn)獎勵;違反了規(guī)定,也要給與懲罰,我們不提倡體罰,而是應該通過剝奪孩子的期待目標來達到懲罰的目的。
5.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孩子的時間觀念建立好了,會更好的支配自己的時間,這個父母要以身作則,從身邊小事做起,養(yǎng)成好習慣。
6.提高孩子的自控力:自控力提高了會讓孩子獲益一生。平時要多放手,讓孩子變得更獨立;讓孩子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鼓勵孩子合理表達自己的需求;這些都有利于孩子提高自控力。
7.合理安排作息: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和時間,但是需要對孩子的執(zhí)行過程適當?shù)剡M行監(jiān)督,看看孩子是否能做到。生活要規(guī)律,勞逸結(jié)合,做到休息與學習的平衡。
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問題,家長應循序漸進的引導,給孩子多一些關(guān)心和陪伴,慢慢幫助孩子克服掉手機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