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孟子誠信思想及其現(xiàn)實價值管窺

2021-10-29 07:22:25王婷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10期
關(guān)鍵詞:現(xiàn)實價值孟子

摘 要:先秦儒家誠信思想博大精深,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和獨特的價值?!睹献印分械恼\信思想是在繼承《論語》誠信思想基礎(chǔ)上的進一步提升與發(fā)展。孟子首次將“誠”與“信”相結(jié)合,將“誠”納入到“信”的范疇,提出了“思誠”觀,并將“信”納入五倫體系,提出統(tǒng)治階級要取信于民的思想。如今,孟子深邃偉大的思想跨越千年依然能為我們提供精神滋養(yǎng),能在思想文化層面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助一臂之力。

關(guān)鍵詞:《孟子》 誠信思想 現(xiàn)實價值

“誠信”思想是先秦儒家道德的重要范疇,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在其經(jīng)典著作《孟子》中繼續(xù)深化提升其內(nèi)涵,將其發(fā)揚光大,乃至影響著當今的社會道德。孟子在《孟子·離婁上》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盿誠,是為人本就有的誠。誠之者,是人為的誠,是人應該做到的誠。在孟子看來,誠信是一種道德品質(zhì),是一種倫理觀念,是一種政治價值,是一種社會秩序,是值得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繼承并發(fā)揚光大的一種思想。

一、孟子誠信思想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

任何偉大的思想都是產(chǎn)生于實踐中的,在實踐的基礎(chǔ)上不斷總結(jié),慢慢形成了成熟的理論體系。孟子的誠信思想也是在這樣的規(guī)律中孕育并成熟起來的。

先秦儒家誠信思想是在我國古代先民們不斷與自然斗爭以及在社會實踐中產(chǎn)生的一種優(yōu)秀道德品質(zhì)。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為爭霸而大開不義之戰(zhàn),大行欺詐之風,各種陰謀詭詐之術(shù)層出不窮,上至權(quán)貴下至百姓,大至諸侯國小至鄉(xiāng)吏,皆普遍缺失誠信之德,社會動蕩,民心喪失,華夏大地一派亂象。此時,先秦儒家“誠信”思想順應天地和人倫的呼聲應運而生。孟子生活在七雄爭霸的戰(zhàn)國時期,此時的社會處處充斥著見利忘義、重利輕義的思想和行為。孟子意識到改變這股風氣已經(jīng)刻不容緩,遂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和回擊,大力提倡“誠信”思想,以期糾正不正之風。

二、孟子誠信思想的理論基礎(chǔ)

孟子所提倡的“誠信”思想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chǔ)。身處戰(zhàn)國的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愛”學說 ,提倡仁義治天下,不僅自身重義輕利,還大力推行“誠信”思想。

(一)理論基礎(chǔ)之一:性善論

《論語·里仁》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眀又曰:“放于利而行,多怨?!眂 重義還是重利是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的標準,小人做事會為了獲得利益而不擇手段,必將因此被人厭棄,所獲得的利益也不會長久。以此告誡世人做人要仁義厚道。后來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愛”思想,提出了性善論,并依據(jù)此提出了“信”的概念。在《孟子·告子上》里是這樣闡釋“人性善”的:“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d孟子說,人性就像往下流的水一樣,向善是人本身就有的秉性?!睹献印る墓稀酚盅裕骸叭酥械酪?,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眅從這句話看出孟子認為如果人生只是滿足于吃飽、穿暖、安居,沒有受教育,這跟禽獸沒有區(qū)別。每個人之所以為人,內(nèi)心都是有良知和良能的,都是向善的,只有本性善良的人才會修“誠信”之德。

(二)理論基礎(chǔ)之二:“浩然之氣”論

對一個社會而言,如果有良好的道德風氣,會對社會穩(wěn)定起到規(guī)范約束作用,孟子認為“浩然之氣”是一種美好的道德標準,存在于人的精神層面,人類社會要善養(yǎng)“浩然之氣”。據(jù)《孟子·公孫丑上》記載, “浩然之氣”是孟子在與弟子公孫丑的一次談話中提出的。

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公孫丑)問曰:“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孟子)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f

不難看出,孟子提倡不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應該有“浩然之氣”,而且要善養(yǎng)“浩然之氣”。因為“浩然之氣”能讓一個人滋養(yǎng)出“誠信”之德,能更好地安身立命;“浩然之氣”能讓一個社會樹立“誠信”之風;“浩然之氣”能讓一個國家得道多助,立于不敗之地。

(三)理論基礎(chǔ)之三:“四端”說

《孟子·公孫丑上》提出人的“四端”說。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g

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當人的內(nèi)心具備了惻隱、善惡、禮讓、是非之心后,才會萌生仁善、道義、禮讓和智慧之德,此為“四端”。人有仁、義、禮、智這四種開端,是上天賦予的,是與生俱來的。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進一步推延:“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h該句的意思是:仁義禮智,不是外力滲透給自己的,是自己固有的天性而已。據(jù)此看來,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如人的本能一樣自然真實,“信”同“仁”“義”“禮”“智”一樣,也是人的天性。因此,孟子的“四端”說是“誠信”思想的理論基礎(chǔ),“誠信”思想是“四端”思想升華的必然結(jié)果。

三、孟子誠信思想的內(nèi)涵

在孟子的思想中,“信”是一項被賦予了極其豐富內(nèi)涵的理論項目。其豐富內(nèi)涵包括了下面五個方面:

(一)首次將“誠”與“信”結(jié)合,并稱“誠信”

孔子是將“誠”和“信”分開使用的,首次將“誠”與“信”結(jié)合起來使用的是孟子。孟子賦予了“誠信”豐富的道德內(nèi)涵?!睹献印とf章上》曰: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彼以愛兄之道來,故誠信而喜之,奚偽焉?i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想要欺騙對方可以用合適的方法,但是不能用不道德的下流手段。既然(象)以敬重兄長的偽裝方式和(舜)相處,那么(舜)就相信并真心實意地與之好好相處。這里的“誠信”雖然不是今天誠實守信地含義,能將“誠”與“信”二詞并稱就已經(jīng)難能可貴了。為儒家后來的學者們進一步探討“誠”與“信”的內(nèi)涵,并最終將二者完美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二)將“誠”納入“信”范疇

孔子將“信”視為立國之根本,在談治國安邦時說“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他認為不可使民無信;民信為國本,民不信則國本不固。

孟子將孔子的論“信”擴展到論“信”與“誠”,使“信”包含了 “誠”內(nèi)涵,化“誠”入“信”?!睹献印るx婁上》有云:

居下位而不獲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獲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獲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于友矣。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于親矣。! 0

這段話的意思是只有心意真誠的人才能讓父母幸福高興,讓父母歡樂的人才能讓朋友安心,讓朋友信賴的人才能得到領(lǐng)導的信任,才能有機會開拓自己的事業(yè)??梢娫诿献涌磥?,“誠”是人的一種內(nèi)在品質(zhì),是一種內(nèi)在驅(qū)動力,是一切美好事物發(fā)端,只有內(nèi)心“誠”,并將“誠”轉(zhuǎn)化為外在的 “信”,與君、臣、友、親聯(lián)系起來,才能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三)提出“思誠”觀,升華“誠信”思想

子思說過:“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此處的“誠”是誠實、誠懇的意思。在先秦時期,“誠”是真實、實在的意思,并不含有“誠實、誠懇”等道德意義。在這里子思將“誠”視為一種道德修養(yǎng),視為人的一種思想品質(zhì)。

孟子在子思“誠”德的基礎(chǔ)上深入思考“信”之德,繼承的同時不斷深化和發(fā)展,在《孟子·離婁上》寫道: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1

這句話的意思是:真誠是人的自然天性,追求真誠,是人的后天修為。極其真誠卻不能感動他人的情況,世間不曾有過;不真誠,也是不能打動別人的。孟子認為“誠”是天道,“思誠”是人道。不論天道還是人道,都是為了將二者合二為一以達到“至誠”的程度。而所謂“至誠”是天人合一的人道,是指人順應天道,再經(jīng)后天修為而成的一種良好修養(yǎng),達到真誠而不虛妄的道德境界,并最終打動他人。也即是只有內(nèi)誠于心,方可能外信于人?!八颊\”外在表現(xiàn)就是取信于人。

《孟子·盡心上》又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2一個人只要檢查自己的言行得失,沒有欺詐行騙,是誠實無欺的,就是最快樂的事情了。由此可見,孟子之“思誠”觀強調(diào)了“誠”乃是人之本性的特點,極大提升了先秦儒家有關(guān)誠信思想的高度,使之成為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

(四)將“信”納入“五倫”體系

孟子提出了“人倫”關(guān)系的概念,即人與人之間交往時應該遵循的道德規(guī)則。《孟子·滕文公上》曰:

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 3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人生只是滿足于吃飽、穿暖、安居,沒有受教育,這跟禽獸沒有區(qū)別。圣人為此十分憂慮,便讓契做了司徒,教人們明白人際關(guān)系。

在該文中,孟子進一步闡釋,并首次提出“五倫”之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

“五倫”指的是父與子、君與臣、夫與婦、長與幼、朋與友之間的人際交往準則,講究親、義、別、序、信的人倫關(guān)系。孟子之前,并不存在“五倫”之說,是孟子獨創(chuàng)性地將“朋友有信”納入了父與子、君與臣、夫與婦、長與幼的四對倫理關(guān)系中,把“信”看作是朋友之間交往的基本倫理道德,并備受后人的推崇。如晚清“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對“五倫”之“朋友有信”認可度頗高。

《孟子·告子上》又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 5有人授的爵位。仁義忠信,樂善好施,是上天賦予的責任,此為天道,是所有道德信條中最高層次的范疇。只有奉行仁義忠信之道,統(tǒng)治者才能取信于民。至此,孟子“五倫”說確立了“信”在朋友間交往時應該遵循的基本準則底線,人與人交際時若沒有誠信就不算朋友。因此,“誠信”成為后世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行為準則之一。

(五)“民無信不立”——提出取信于民思想

孟子有強烈深厚的民本思想,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6。他認為只有對百姓施行“仁政”,才會得民心得天下。如果不以民為重,民將不民,國則不國。無民則無君,有民才有君。若想有民,必須得民心;若想得民心,必定要先取信于民,以誠信厚待百姓,讓百姓感受到統(tǒng)治者的真誠,讓百姓產(chǎn)生安全感,當百姓有了安全感,具備了歸屬感,國家治理將會順利。因此,誠信是治國理政的關(guān)鍵所在。

為了更好地取信于民,孟子提出“與民同樂”的主張,“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7。還要在經(jīng)濟上惠及民眾,幫助百姓置辦產(chǎn)業(yè),“民之為道也,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茍無恒產(chǎn),放辟邪侈,無不為己”! 8。只有讓民眾手頭有錢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水準提升了,社會才會安定,天下才會穩(wěn)固。

四、孟子誠信思想的現(xiàn)實價值

孟子繼承和拓展了先秦儒家之前關(guān)于“信”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誠信”倫理思想,在我國古代社會擁有特殊的價值,做出了獨特的貢獻。雖然孟子的“誠信”思想誕生于戰(zhàn)國時期,可是其有益成份依然跨越千年在當代熠熠生輝。我們從現(xiàn)代社會的角度,在批判繼承的基礎(chǔ)上來審視“誠信”思想,不難發(fā)現(xiàn),它對于我國當代的精神文明建設(shè)特別是誠信道德建設(shè)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其主要現(xiàn)實價值表現(xiàn)在:

(一)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之本

孟子曰:“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保?9又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盄 0認為“誠”是做人必備的品質(zhì)。當今社會正逢盛世,“誠信”已然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必須要大力踐行和弘揚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從為人的層面而言,誠信能讓人擁有較高的道德修養(yǎng),獲得別人的尊重,結(jié)交更多可靠的朋友,能在社會中立足。誠信能讓每個人不斷地完善自我,攀登更高的道德高峰,不斷實現(xiàn)更多的自我價值。孟子誠信思想教導我們,作為現(xiàn)代人要先修德后修業(yè),要在平凡的崗位上修煉品德,先人后己,以德為先,誠實待人。因此,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我們要繼承先哲孟子的優(yōu)秀思想,要不斷強化個人誠信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誠信觀,在面對各色各樣的抉擇時始終秉承正確的誠信信念,優(yōu)化自身,信守承諾,遵守法律規(guī)范,方能安穩(wěn)立身、正確處世。推而廣之,人人要成為講誠信、守誠信,傳播誠信精神的主體,人人要擁有文化自信,真心愛國、真正愛崗、真誠待人。

(二)誠信是建立良好人際關(guān)系之法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人際圈子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多樣化,人際交往更趨于陌生化。為了社會更好地運轉(zhuǎn),要求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要對等,相處要誠實守信。誠信已然成了維系現(xiàn)代社會人際關(guān)系的重要紐帶。

孟子的誠信思想告訴我們要真誠地對待別人,因為真誠是一個人本身具備的天性,不該摻假,不要欺騙?!睹献印るx婁上》有云:“至誠而不動,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1如果自己對待別人時極其真誠,卻不能感動他人,這種情況是絕對不會存在的;同樣,如果自己不真誠的對待他人,當然也絕對打動不了任何人。只有做到既不自欺又不欺人,以誠待人,誠實守信,讓自己無愧于己無愧于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交往信譽,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形成良性循環(huán),才能在講究“人脈”關(guān)系的現(xiàn)代社會立于不敗之地。相反,缺失誠信、充斥著虛偽的人際交往或許會獲得一時的利益,隨著普遍信任的缺失,信任危機比比皆是,自然也不會建立良好的人際圈,既有的人際關(guān)系也不會長久。要想擁有良好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離不開美好德行的修為和加持,只要有誠信待人的態(tài)度,堅持先做人后做事的信念,就會取信于他人,就會事事順遂。

(三)誠信是國家為政之道

誠信是治國理政的根本和關(guān)鍵,是衡量一個政權(quán)穩(wěn)固與否的標準之一。一個國家能否取信于民,關(guān)乎其存亡盛衰。《孟子·離婁上》曰: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也;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2

孟子認為,統(tǒng)治者想要得到天下,就要得到百姓的支持;要想得到民眾的支持,必須先獲得民心,對百姓誠實守信就能獲得民心,民心所向,勢不可擋。若立信于民,民眾擁護,國富民強;若失信于民,民心背離,國亡民怨。孟子主張“民貴君輕”,認為一位國君是否賢明要看是否施行仁政。乃至在軍事上,孟子也以百姓的意愿和利益得失作為國君是否英明的評定標準?!睹献印るx婁上》有言:

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 3

孟子認為,朝廷要講究信用和道義,如果朝廷不講信用就好比工匠做工不使用度量衡,那將是無規(guī)矩的無序狀態(tài),將十分危險?!靶拧笔且粋€國家起碼的倫理價值,是一個社會最普遍的信用體系,政府的誠信會促進社會的誠信,社會的誠信會保一國政權(quán)的安全。因此,“誠信”是國家為政之道。

“誠”和“信”是以人為本的基本執(zhí)政理念。誠信的精神品質(zhì)能加速社會的和諧,只有社會和諧了,才會迸發(fā)出活躍的生機,只有產(chǎn)生了安民的樂土,國家才會得到治理和發(fā)展。

(四)誠信是經(jīng)濟行為之規(guī)范

經(jīng)濟是一國的命脈,關(guān)乎國家的發(fā)展好壞,關(guān)系著百姓生活的好壞。如何對待經(jīng)濟,如何看待財富,先秦儒家早就有了旗幟鮮明的觀點。據(jù)《論語·述而》記載:孔子曾說過:“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盄 4

孔子認為追求富貴榮華要講道德,不能為了金錢財富而做喪盡天良的事??梢姡鬃硬环磳ψ非蠼?jīng)濟利益,但要合乎規(guī)矩,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孟子也認為財富利益要通過正當渠道獲得,方為德行高尚的君子?!睹献印る墓稀吩唬?/p>

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五谷多寡同,則賈相若;屨大小同,則賈相若。@ 5

這句話告訴我們,經(jīng)商要講誠信,不坑不騙,不缺斤不短兩,做到老幼無差別,童叟不欺詐。誠信思想教導后世在商業(yè)活動中要以誠信經(jīng)營為基本原則,這樣做的商家不但不會少獲利,從長遠看來,反而因持久的信譽而獲得更多更長久的利潤??梢娒献犹岢觥罢\信”之德對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力的增強都有著非凡的意義,我們要大力倡導并學習踐行孟子的誠信思想,將其應用于現(xiàn)代經(jīng)濟建設(shè)中。

先秦儒家誠信思想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孟子的優(yōu)秀思想應當成為我們當下社會的一種豐厚的文化滋養(yǎng),孟子誠信思想的價值觀念應當被當代中國人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孟子誠信思想教導我們,一方面,思想上要有敬信精神,加強誠信意識,培養(yǎng)誠信的價值觀,不斷地探索與挖掘誠信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充分發(fā)揮它蘊涵的現(xiàn)代力量;另一方面,工作上要有敬業(yè)精神,要有忠于工作崗位并終身追求理想的職業(yè)道德,要有勤懇愛崗的精神,以誠信好學的態(tài)度,高效率高質(zhì)量地完成工作,不斷完善自我,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價值。因此,我們要繼續(xù)深入挖掘孟子“誠信”思想的積極內(nèi)核,合理利用儒家誠信思想對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有益成分,將其充分轉(zhuǎn)化為當代精神,實現(xiàn)其當代價值,讓其服務(w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sh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yè)助力。

adefghijklmnopq! 8 st@ 1 @ 2 @ 3 y楊伯峻:《孟子譯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30頁,第196頁,第94頁,第46頁,第59頁,第200頁,第162頁,第130頁,第130頁,第234頁,第94頁,第94頁,第209頁,第258頁,第24頁,第13頁,第209頁,第130頁,第130頁,第128頁,第121頁,第94頁。

bcx 〔漢〕劉向:《說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頁,第253頁,第199頁。

參考文獻:

[1] 楊清榮.儒家傳統(tǒng)倫理的現(xiàn)代價值[M].北京: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2003.

[2]劉向.說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8.

[4] 馮淑慧.道德困境呼喚儒家誠信現(xiàn)代化[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12(2).

[5] 吉飛宇.先秦儒家誠信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D].西安:西安工程大學,2016.

[6] 馬福元.先秦儒家誠信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17.

作 者: 王婷,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人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齊魯文化傳播。

編 輯: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歡
現(xiàn)實價值孟子
磨刀不誤砍柴工
馬克思社會結(jié)構(gòu)理論的當代價值
盧卡奇物化理論對中國當代啟示
淺析洛克的有限政府思想
商(2016年12期)2016-05-09 17:04:05
新媒體在高職生政治價值觀教育中的價值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2期)2016-05-09 10:26:28
低星級酒店員工晉升制度的優(yōu)劣勢分析及對策研究
張載的“民胞物與”及當代價值
商(2016年11期)2016-05-04 18:14:44
高青县| 濮阳县| 柯坪县| 平阳县| 盱眙县| 平罗县| 平昌县| 河源市| 浮山县| 灵川县| 乌海市| 新野县| 新沂市| 商水县| 和田市| 平阳县| 于都县| 保康县| 涟源市| 盐津县| 神木县| 乐至县| 阳朔县| 孝昌县| 象山县| 台东市| 内江市| 惠州市| 黎平县| 龙泉市| 贺兰县| 德钦县| 德兴市| 东乡| 新丰县| 哈尔滨市| 翁牛特旗| 神农架林区| 张家港市| 临高县|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