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如何做好閱讀教學一直是一個重點、難點。在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許多教師選擇采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即選擇某一主題整合多篇有聯(lián)系的文章,讓學生進行一次性的閱讀。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對閱讀材料和課文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并且從側面提升學生的材料分析、整合能力。
【關鍵詞】整合;深入;群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8-0139-02
Make Senior High School Multi Text Reading More Efficient
(Tai'an No.1 Middle School,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LI Bin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how to do well in reading teaching has always been a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many teachers choose to adop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ulti text reading",that is, choose a topic to integrate multiple related articles, so that students can read them at once.This kind of reading teaching method allows students to have rich associations with reading materials and texts, and improves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integrate materials from the side.
【Keywords】Integration; In-depth; Multi text reading
一、基于文本整合,聚焦群文閱讀落點
對幾篇文章進行整合,是群文閱讀教學選擇閱讀材料的基礎。不少教師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整合的過程,通常會給學生提供一個理解和記憶文章的手段和渠道。不同的文章通過各種情況整合在一起,并且被教師總結成某個主題的群文閱讀材料。整合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分析推理以及想象歸納的思維過程,這樣的思維過程對教師和學生都極為寶貴。所謂“群文閱讀”,其重點在于“群”。如何將幾篇文章通過一個主題歸納成一個文章群,并且?guī)椭鷮W生體驗其中的文本或含義的同類信息,是教師要重點研究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手段是提升教師對閱讀材料掌握的廣度和深度,并且對文本的信息有足夠的敏感,這樣在進行整合時才能有足夠的文本可以任由教師挑選。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交叉閱讀和比較閱讀.每一篇用于閱讀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特點和所表達中心思想,然而教師可以捕捉文章中的某一方面與其他文章進行歸類整合,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服務。但同時教師在選擇聯(lián)系多篇文章共同點的時候又不能過于牽強,否則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影響教學效果。整合群文閱讀資料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突出對文章之間同類信息的整合.教師提煉出的同類信息不僅可以作為聯(lián)系多篇文章的紐帶,也可以在閱讀教學中作為教學的切入點而存在。
例如,一位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古代詩歌群詩閱讀時,就采取了整合閱讀的教學手段。教師首先整合了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在不同創(chuàng)作時期的六首詞。這些詞的共同之處是都對“花朵”進行了大量的描述,并且以描寫花朵寫人和寫生活。教師將根據(jù)這套整合出來的群文閱讀資料設計了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案:教師先讓學生通讀這六首詞,然后分析每一首詞的創(chuàng)作年代。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首先向學生簡單介紹女詞人李清照的生平,讓學生通過李清照的生命不同階段心境的變化判斷每首詞大概的創(chuàng)作時間。其次,要求學生對每首詞中“以花寫人”的具體手法進行列舉和說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和提煉對相關問題進行觀察和了解,總結出《點絳唇》使用的是比擬的手法,而《一剪梅》則使用的是象征的手法等。此時,學生對“以花寫人”這種描寫手法已經(jīng)有了足夠的認識,因此教師又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借“以花寫人”的手段描寫李清照的晚年生活。又如,一位教師在對古詩詞進行教學時,講到南唐后主李煜所作《虞美人》中的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教師根據(jù)這首詞句整合了范仲淹的《漁家傲》、蘇軾的《江城子》、李清照的《武陵春》、辛棄疾的《破陣子》和溫庭筠的《望江南》這幾首詩。這幾首詞都在描寫詩人的愁緒,然而他們的情緒也是各有不同的。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五首詞進行分別學習和認知,感受每首詞表達出的愁緒各是什么,誰的愁緒表達得更為深重。
以上關于群文閱讀教學的案例都是在教古詩詞過程中發(fā)生的。教師采取的是兩個方向的整合手段。一個是對同一位詞人不同時期的作品進行整合,另一個是對不同詞人表達相同類似情感作品進行整合。在整合過程中,詩詞的核心同類信息也就成了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前者是以“以花寫人”的描寫手段作為教學切入點,后者則是以愁緒這種感情作為教學切入點。在明確同類信息后,教師可以將這些同類信息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思想。教師引入了多篇文章的閱讀,看似形散神卻不散,能幫助學生極大地提升思維的活躍程度,帶領學生直面閱讀材料的思想內(nèi)核,并且提升他們的閱讀和鑒賞能力,最終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深入研讀教材,確定群文閱讀主題
在高中語文科目的課外閱讀材料中有大量的國內(nèi)以及國外經(jīng)典小說片段,可讀性非常強。而高中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正在飛速發(fā)展。教師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從潛移默化的角度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三觀以及品格。對于高中教育的整體目標而言這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師在挑選群文閱讀材料并且進行整合時,也要同時注重這方面的考慮,盡量選擇對學生塑造人格具有幫助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人生產(chǎn)生認知和理解,最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對魯迅先生的《祝?!愤@一篇課文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將魯迅先生不同時期作品中人物描寫特點,作為整合群文閱讀材料的核心同類信息。教師整合了《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等多篇小說文本,讓學生通過對比探索魯迅先生在其中所描寫的“狂人”“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不同角色性格和行為的不同,以及人物發(fā)展的區(qū)別差異,最終體會到描寫人物是為了推動劇情和表達核心思想而服務這一觀點。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不僅僅可以提供書面的閱讀材料,也可以通過電影電視劇節(jié)選視頻為學生提供適合閱讀的文學衍生品。如,在前面的群文閱讀中,教師就可以將《阿Q正傳》等電影向學生展示,更為生動地幫助學生認識對相關角色的塑造手法。教師在整合群文閱讀材料的過程中,還必須對所使用的文本進行深入了解,做到能預先判斷在閱讀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并且制定相應的處理預案,著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引導學生自讀,體驗群文閱讀快樂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往往是“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的模式,課堂教學過程極為枯燥,但因為最終以考試成績?yōu)閷虻脑?,對教師和學生雙方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束縛。學生只注重記憶考點知識,對提升和陶冶個人文學鑒賞能力的閱讀材料興趣不大。群文閱讀最重要的核心目標是讓學生能自行閱讀。按照新課標“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的要求,教師要做好輔助和引導者的工作,幫助學生選擇閱讀的主題。在學生開展了一個階段的閱讀后,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全體學生對相關作品進行討論和分享,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對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認為“閱讀是沒用的”老舊認知。同時因為群文閱讀涉及的文本量比較大,教師還應當教學生一些如“提取梗概”等方便、易用的閱讀技巧,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握多篇群文閱讀文本中涉及的同類信息進行有效提煉,以及有效掌握文本核心內(nèi)容。教師作為閱讀教學的引導者和輔助者,也要在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并提供幫助,幫助學生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盡力幫助學生完成群文閱讀教學的文本選擇,以及指導學生閱讀的全過程,切實以閱讀教學促進學生正確塑造自己的三觀,提升學生對語文科目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廖澤.重視群文閱讀提升語文素養(yǎng)[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4).
作者簡介:李彬(1980.02-),女,漢族,山東泰安人,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