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明
摘要:在社會上存在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就是智力障礙兒童,正因為如此給其進行體育鍛煉就成為了矯正身心缺陷的重要手段。培智體育課主要就是根據(jù)兒童的特殊性編制課程和教學目標,使用特殊的教學手段使這些兒童能夠有所收獲。兒童天性就喜歡游戲,就算智力障礙兒童也是如此。在培智體育課之中,由于游戲教學法其內容豐富且生動有趣,所以極受智力障礙兒童的喜歡,它在提升這類兒童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同時還能夠發(fā)展個性,學習更多運動技能,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培智
一、重要作用
(一)集中注意力,提升教學效率
由于智力障礙兒童自身存在智力缺陷以及生理疾病,所以在課堂上幾乎難以維持良好的注意力,同時因為大腦遲鈍導致學習效率無法得到保障。所以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通過一些反應類的游戲去幫助提升反應力,從而使大家能夠快速集中注意力,進而促進后續(xù)教學活動的展開[1]。反映類的游戲要求學生的行動要和指令之間相互一致,有時候則要求相反,具體要以實際情況去使用。這類反應類的游戲除了可以讓這類兒童感受到有趣,還可以有效集中注意力,進而提升大腦反應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貫穿教學始終,維持學習行為
智力障礙兒童和正常的兒童相比較,在心理方面存在極為顯著的差異,同時也非常欠缺興趣和動機,主動性比較差且意識水平不高。在培智體育課當中運用游戲化教學策略,可以將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相互連接起來,使這些兒童對體育產生持久的興趣。比如在教授前翻滾這一動作的時候,就可以設計出來一個小火車游歷大森林的游戲,讓大家對其進行模仿,進一步活動關節(jié)和肌肉,并掌握翻滾技能。在游戲結束之后再讓組織大家開展“我很棒”這個活動,不但能夠放松身心,還可以起到一定自我暗示的效果。
(三)將口訣和歌謠聯(lián)系起來,強化語言能力
這類智力障礙兒童的語言及溝通發(fā)展方面存在很大問題,所以在體育課當中就要重點針對這些異常問題,選擇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歌謠,比如找朋友游戲、丟手絹游戲等等[2]。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控制好節(jié)奏,并反復將游戲內容進行循環(huán)。在每次開始游戲之前可以先將歌謠或者是口訣說一遍,然后再進行游戲,使大家漸漸形成一邊說歌謠一邊游戲的好習慣,這樣一來就能夠強化語言能力,從而改善語言和溝通發(fā)展問題。
二、運用方法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其智力和身體素質都比較差,非常喜愛運動,但無法在運動之中實現(xiàn)良好的自我控制,由此經常處在無序運動當中。所以這就要通過玩具輔助教學,提升簡單運動能力。
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其智力和身體素質都得到了一些提升,所以運動的難度可以說適當提升,注重運動的技巧性及靈活性。比如重點強調奔跑的速度、雙人接球等等。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其智力和身體素質已經得到了較大提升,反應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發(fā)展,能夠簡單認識和理解一些游戲的該方法及規(guī)則,所以這就可以開展一些比較復雜的游戲項目,比如投籃、跳繩、足球射門等。
三、注意事項
(一)要具有絕對的耐心
智力障礙兒童通常學習能力都非常差,同時在溝通方面也比較困難,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必須要保證具有絕對耐心。一方面,在態(tài)度方面必須要具備絕對耐心,能夠真正理解和體會學生存在的不足,并不厭其煩地給其進行講解和示范,絕對不同情緒急躁或者是方式粗暴,防止給這類兒童帶來更為嚴重的心理傷害。另一方面,在教學進度上要保持絕對耐心,要時刻將學生的體驗放在第一位,同時在教學時必須要重點考慮學生的興趣點,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直接放棄教學進度,一直到學生完全學會并掌握為止。
(二)要注重全方位性
培智體育課當中采用游戲教學法會進一步促進體育教學,但是在這種方式還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單項體育游戲一般只能滿足學生某一方面鍛煉的基本需要,如果要實現(xiàn)全面鍛煉,就要運用多游戲結合的方式。但是智力障礙兒童其認知能力比較弱,所以只會對自己熟悉的以及可以掌握的游戲感興趣,一旦自己不熟悉就會產生強烈的排斥情緒,給教學工作帶來很大阻力。所以這就要在教學時深入研究各種游戲的特點,并通過有效的引導以及自我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實現(xiàn)多樣化游戲,全面鍛煉。
(三)持續(xù)更新游戲形式
智力障礙兒童與正常兒童一樣都喜歡具有新鮮感的事物及活動,所以只要某個游戲出現(xiàn)的頻次比較高,就會漸漸對其失去興趣,無法起到預期效果。因此在游戲教學過程中某種游戲的使用頻次不能過高,要能夠適當將其形式進行變化,以此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滿足學生追求新鮮的心理特點,才可以持續(xù)保持興趣。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培智體育課中開展游戲教學法就是為了實現(xiàn)相應的教學目標,并以體育游戲為重要載體進行教學。合理運用游戲化進行教學能夠進一步激發(fā)這類兒童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實現(xiàn)彌補缺陷和促進身心發(fā)展的目的,同時也能夠使課堂變得更為有趣,使這些兒童感受到運動的魅力,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提升社會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高燕.開展游戲教學,活化體育課堂[J].新課程(中), 2018(7).
[2]王景志.培智教育過程中游戲化教學的作用分析[J].中華少年,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