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仲明
本期“前沿觀察”發(fā)表黃萬華研究香港和澳門文學歷史的文章。文章有非常扎實的資料考證,視野也很開闊。這也是該欄目第一篇將觀察視野投向大陸之外文學的文章。確實,“前沿”不應局限于國內文學,也應該包括海外乃至世界文學。
“思想圓桌”討論的是散文文體問題——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詩歌文體,之后還會有計劃地對其他體裁的文體文體展開討論。欄目由著名前輩學者孫紹振領銜,著名散文學者兼作家王兆勝和兩位優(yōu)秀女學者呂若涵、陳亞麗加盟。四位都是長期致力于散文研究的教授、研究員,相信能夠帶給我們很好的思想啟示。
“粵港澳文學瞻巡”中,本期重讀的經典作家是著名散文作家秦牧。陳劍暉是專注散文的知名學者,由他來剖析秦牧散文,自然是最合適的。文章的分析也確實細致入微,充分體現了知人論世的研究特點。
這一版塊還刊登了著名學者嚴家炎對香港作家潘耀明著作的評論文章。嚴先生年近九旬,還有如此精當的評論,誠為學界之幸。此外,葉君對王十月的評論也非常全面客觀。
本期“青年作家小輯”的評論對象是北京作家石一楓。三位評論者岳雯、徐剛、相宜與石一楓基本上屬于同代人,甚至更年輕,但都已經在批評界嶄露頭角,幾篇文章都寫得非常出彩。
“作家作品評論”版塊的作者都是國內的著名評論家。孟繁華對作家作品的剖析以細致精當著稱,本篇也不例外;朱壽桐對《驚潮》的評論角度很具新意,結論也發(fā)人深省;吳義勤的文章則是一如既往地充滿智慧和靈氣,又蘊含著深厚的文學功底。
還值得特別指出王鵬程對余華《文城》的批評文章。我們刊物一直非常歡迎敢于直面問題的文學批評,只要是言之有物、言之得當,無論觀點是平和還是尖銳都一視同仁。文學批評本來就應該有多種風格,不能都是一團和氣。
“作家語錄”刊登的是胡學文和張欣兩位作家的創(chuàng)作談。胡學文前不久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有生》,在文學界有很好反響,這篇創(chuàng)作談非常真切,可以透視到作家的某些創(chuàng)作思想。張欣的小說一直關注城市女性,這篇創(chuàng)作談展示了她對這一問題的獨到思考。
本期“廣東文學藍皮書(2020)”是對廣東年度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評述。
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學評論2021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