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同賞
我國農(nóng)業(yè)起源甚早?!吧褶r(nóng)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雹偻蹂鲎?,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卷8《系辭下》,見阮元??獭妒?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86頁?!昂箴⒔堂窦诜w,樹藝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雹谮w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卷5《滕文公章句上》,見阮元??獭妒?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705頁。進一步說,以農(nóng)耕為起點,方有人間千行百業(yè)。至于古代(包括北宋)士人群體,由于身處農(nóng)耕社會,故其生計之大端,惟仕與農(nóng)。在經(jīng)過長期仕與農(nóng)、耕與讀的隔膜以后,到北宋時期,許多出身平民化的士人開始親近耕田鋤地之事。為官之士,自然以政事為本職。他們對稼圃之事的親近,自然也就以公余種植花木為大宗。③賀同賞:《北宋士人花木種植詩研究》,首都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士人耕稼的情形則相對少見,而其主體多為俸祿較少的低級官吏或正處貶謫時期的士人以及隱逸鄉(xiāng)野之士。
本文所謂的士人耕稼詩,是指士人抒寫自身以及其他士人從事農(nóng)業(yè)勞作的詩歌作品。對此,需要先行說明兩點。其一,北宋士人耕稼詩之初源,乃是東晉陶淵明描寫自己稼圃勞作的那部分作品?!笆看蠓蛴H身參加農(nóng)耕,并用詩寫出農(nóng)耕中體驗的,陶淵明是第一位?!雹茉婿骸短諟Y明研究》(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00頁。此源頭旋生旋滅,在唐代士人的田園詩中幾乎全是從旁觀者立場來描寫農(nóng)人勞作的作品,直到北宋始見士人耕稼詩的渙渙之流。其二,基于相近似的勞作方式與勞動成果的食用優(yōu)先性,本文所論耕稼詩之范圍以田野稼穡為主,兼及園圃種菜等內容。據(jù)筆者檢讀《全宋詩》,北宋士人耕稼詩作,現(xiàn)存約100首,作者近20人,雖然作品數(shù)量和作者人數(shù)都不算多,但其間隱含的文化意義,卻不容小覷。
北宋士人耕稼詩的概況如何?其中蘊含了怎樣的精神意蘊?這是本文所要關注和探討的兩個主要問題。下面,我們先略述北宋士人耕稼詩中的一般性作品,然后依次對王禹偁、梅堯臣、韓維、劉敞等的耕稼詩作詳為論析,最后對其中所含的精神意蘊進行概括。
自北宋初至北宋末親近耕稼并付諸吟詠的士人,絡繹不絕。
文彥博(1006—1098),字寬夫,汾州介休(今屬山西)人。仁宗天圣間進士,曾任翼城知縣,官至宰輔,封潞國公,出將入相五十余年,卓然為一代重臣。①(元)脫脫等:《宋史》卷313,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0258-10264頁。他雖出身于官宦之家,“文潞公父為白波輦運”②葉夢得:《石林燕語》卷10,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154頁。賞按:“白波輦運”,為北宋三門白波輦運官的省稱。參見龔延明《中國歷代職官別名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第216頁。;但他鄉(xiāng)野經(jīng)歷不少,親近素樸生活。“文潞公居第不甚宏大,晚得其旁隙地數(shù)畝為園,號東田?!雹坂嵕巴骸睹升S筆談》,轉引自丁傳靖編《宋人軼事匯編》卷9,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第399頁。文彥博有五律《竊知今日于家園種山芋,輒成拙詩,奉呈副樞諫議》云:“聞說家完樂,仍攜山芋來。何煩心助長,唯喜手親栽。若務豐根本,應須薙草萊。迎知冬薦味,決不減平臺。”④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卷276,第6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3510頁。家完樂,其意不詳,疑為人名。平臺:古臺名,位于今河南商丘市睢陽區(qū)東北,為西漢梁王劉武所建,用以宴飲賓客,如南朝齊蕭子隆《山居序》云:“西園多士,平臺盛賓”⑤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齊文》卷8,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68頁。。此詩重點在頷、尾兩聯(lián)。頷聯(lián)寫親手栽種行為賦予山芋以人的生命與感情,隱含著作者對于耕稼之事的尊重。尾聯(lián)則預想冬日食芋味美非常,勝過王公貴族的盛宴奇珍,此間透露出作者平民化的人生觀念和素樸的生活習慣,與前引其居第不宏大、辟隙地為小園的宋人記載相呼應。
強至(1022—1076),字幾圣,杭州人。仁宗慶歷間進士,初知數(shù)縣,曾入韓琦幕府六年,官至群牧判官、三司戶部判官等職,一生處于中下級官僚階層。⑥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卷596《強至小傳》,第10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6898頁。他有五律《種藥》云:“百藥吾誰辨,農(nóng)皇舊有經(jīng)。傾金購善種,按譜驗真形。易地防根瘦,他時欲劑靈。天時縱不雨,灌溉賴園丁?!雹吒佃戎骶帲骸度卧姟肪?96《強至小傳》,第10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6898頁。按:“農(nóng)皇舊有經(jīng)”,指傳為神農(nóng)氏所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神農(nóng)氏有“農(nóng)皇”之稱。此詩的最大價值,在于寫出了種植藥草的全過程:掌握耕稼知識——辨識、購買良種——選擇適宜地塊——適時灌溉。由此可見,作者的勞動經(jīng)驗是具體而豐富的。
沈遼(1032—1085),字睿達,錢塘(今杭州)人。歷任下級官吏。曾為人書裙帶,遂被削職為民①對沈遼因“書裙帶”被削職一事,宋人有詳細記載。“(遼)長于歌詩,尤工翰墨……游京師,偶為人書裙帶,詞頗不典,流轉鬻于相藍(賞按:相國寺),內侍買得之……遂塵乙覽。時裕陵(賞按:神宗)初嗣位,勵精求治,一見不悅。會遣監(jiān)察御史王子韶察訪兩浙,臨遣之際,上喻之曰:‘近日士大夫全無顧藉,有沈遼者,為倡優(yōu)書淫冶之辭于裙帶,遂達朕聽。如此等人,豈可不治!’子韶抵浙中,適睿達為吳縣令,子韶希旨以它罪劾奏……遂坐深文,削籍為民。其后卜居池陽之齊山?!保ㄍ趺髑澹骸稉]塵錄·余話》卷2,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295-296頁)賞按:“書裙帶”之舉,北宋士林中間多被視為文采風流之展示,如蘇軾、李之儀等皆有“書裙帶”之經(jīng)歷,蘇軾還有《書裙帶絕句》(蘇軾注,馮應榴輯注:《蘇軾詩集合注》卷5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466頁)傳世;但是,這種行為若當真涉及淫冶、有虧士行,則另當別論。揆諸沈遼之“書裙帶”,過錯是明顯的,然亦含被過度嚴治的成分,以至此后仕路斷絕。故而,此事堪稱他一生中最大的心靈創(chuàng)傷。,流放永州。后遇赦,至池州,于是筑室秋浦齊山,名曰“云巢”。與從叔括、兄遘,合稱“沈氏三先生”。②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卷718《沈遼小傳》,第12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8242頁。沈遼五古《初耕東坡》大約即作于他晚居池州之時。詩云:“觀田東坡去,春事日已揭。耕破嶺上云,鑿開巖下月。種我十畝粟,中有薇與蕨。優(yōu)游卒歲事,山前梳禿發(fā)。”③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卷718《沈遼小傳》,第12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8312頁。按:此“東坡”非蘇軾之“東坡”,大概是沈居所東面山坡上的一塊田地。此詩前兩聯(lián)寫春回大地自己躬耕田畝的情形。頸聯(lián)活用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采薇充腹的典故,暗示自己立身高潔、隱居不仕。尾聯(lián)則以描寫自己的疏狂散淡風度作結??梢?,躬耕自給,為歷經(jīng)人生浮沉的作者帶來了內心的自足與平和。
李復(1052—?),字履中,長安人,號潏水先生。神宗元豐間進士。曾任知縣、知州多年,累官至集英殿修撰。負奇氣,喜言兵;又為橫渠關學之后勁,在關中文名甚著。④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卷31,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116-1118頁。其五古《種菜》云:“同墻茅屋東,有地十畝余。蒿蓬雜毒草,壅闇惡木俱……散米飯群仆,操具亟剪鋤。攘剔先叢棘,斬伐多高樗。乘濕束故急,積供爨我廚。耕土如蒸面,治畦將種蔬。時雨近沾洽,膏脈涵如酥。問鄰地所宜,嘉種愿乞諸。異有出戎夷,遠或傳蜀吳。根移甘或辛,色剖玄或朱。蕪菁飯之半,布藝廣數(shù)區(qū)。牙甲助芬味,瑣細不可無。霜降百物肅,御冬必此須……澹薄味可久,萬錢非我圖。樊遲請學圃,予今老為?!雹莞佃戎骶帲骸度卧姟肪?100,第19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2426頁。此詩寫種菜過程,從督促群仆,到開墾荒地、借取嘉種,再到分畦種植,再到收藏冬食,兼涉對平淡生活的偏愛等,一一細說;末尾,表達了作者對稼圃之事的親近與認同,隱然與孔夫子之教導唱反調。他另一首五古《種罌粟》則寫作者因患病須服用罌粟,恰巧友朋送來良種,于是墾地開畦,種上了罌粟;在精心陪護下,罌粟幼株出土,逐漸開花結實:“含滋競出土,新綠如短發(fā)……時雨近沾足,乘凌爭秀發(fā)。開花如芙蕖,紅白兩妍潔。紛紛金蘂落,稍稍青蓮結。玉粒漸滿房,露下期采折?!雹薷佃戎骶帲骸度卧姟肪?100,第19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2426頁。面對自己勞動成果的欣悅,撲面而來。
北宋后期兩位長期隱居之士的詩作,亦值得一提。晁沖之,生卒年不詳,字叔用,濟州巨野縣(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晁補之(1053—1110)從弟,早年曾有出仕經(jīng)歷,后來長期隱居具茨山下,世稱“具茨先生”。“方紹圣之初,天下偉異豪爽絕特之士,離讒放逐,晁氏群從多在黨中。叔用于是飄然遺形,逝而去之,宅幽阜、蔭茂林于具茨之下,世之網(wǎng)羅不能得而嬰也……既以棲志于林澗曠遠之中,遇事寫物,形于興屬?!雹儆魅甑Z:《晁具茨先生詩集序》,見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卷3889,第178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北京: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頁。他有《贈江端本子我》詩:“豐登便是人天供,努力東皋自種田”②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卷1228,第21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3900頁。,表達仰慕效法隋唐之際“東皋子”王績,隱居耕稼以自給的人生理想;當然,此間不無北宋末期社會政治昏亂、士人進取無門的時代折光。與北方的晁沖之年齡相仿、處境相似的南方隱士郭霖有七絕《西耕》:“鑿田喜得傍湖堤,湖水春來好灌畦。躬稼自甘名姓沒,不妨寂寞老巖棲?!雹鄹佃戎骶帲骸度卧姟肪?092,第18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2384頁。從中可見,作者隱居躬耕生活的水鄉(xiāng)風味,極為顯明。而在第三句中,既有作者對生命自由的追求和對稼圃之事的親近,又隱含著生不逢時、功名無望的些許悲涼。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出身于濟州巨野縣以磨面維生之農(nóng)家。是北宋初期出身社會底層的士人群體中的杰出代表,也是開宋代文學風氣的重要作家之一?!巴跤韨牎罏檗r(nóng)家?!雹埽ㄔ┟撁摚骸端问贰肪?93《王禹偁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9763頁?!爸菝裢跤韨?,為磨家兒?!雹莓呏儆危骸敦┫辔暮喒袪睢罚度挝摹肪?402,第111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北京: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7頁。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中進士,歷任數(shù)地知縣、知州,官至知制誥、翰林學士。王禹偁曾自云:“少苦寒賤,又嘗為州縣官,人間利病亦粗知之?!雹蓿ㄋ危┩跤韨牐骸缎⌒蠹肪?8《上太保侍中書》,長春:吉林出版社集團責任有限公司,2005年,第172頁。賞按:知州(別稱太守)、知縣等地方官吏,在宋代有“親民官”“父母官”之稱。“守、令皆親民官?!保ㄋ涡芸耍骸端沃信d紀事本末》卷49,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治理百姓的地方官,自州、府、軍、監(jiān)至縣、鎮(zhèn)、寨,凡長吏、屬官,即知州、通判、知縣、主簿、縣尉、監(jiān)鎮(zhèn)、知寨等,均為‘親民官’。”(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666頁)王禹偁自云:“民間多呼縣令為‘父母官’?!保ā缎⌒蠹肪戆恕吨喚痈惺隆纷宰ⅲ?5頁)又,筆者據(jù)《中國基本古籍庫》檢讀,“親民官”“父母官”之正式記載,皆首見且多見于宋代。由此,亦可見宋代官員之親民意識,較前代更為強烈而普遍。他還屢遭貶謫,以至于一家生計困窘:“八年三黜……始貶商(商州)……再謫滁上(滁州)……今去齊安(黃州)……去無騎乘,留無田園。”⑦(宋)王禹偁:《三黜賦》,《小畜集》卷1,長春:吉林出版社集團責任有限公司,2005年,第7頁。在這樣的仕途低谷和生活困境之中,他與鄉(xiāng)野世界的融合,自然就變得更為深入了。特別是在太宗淳化二年(991)十月到淳化四年四月近兩年的時間里,王禹偁被貶為商州(治所在今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qū))團練副使,因俸祿微薄,不足以養(yǎng)家糊口,他時常躬親稼圃,并將其所做所感付諸吟詠⑧徐規(guī):《王禹偁事跡著作編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103-126頁。,雖數(shù)量不多但無一劣作,為北宋士人耕稼詩作之園地貢獻出了第一批精品。
王禹偁初到商州,便購置小園,以開畦種菜、充實餐桌,并作有《偶置小園,因題二首》⑨(宋)王禹偁:《小畜集》卷9,長春:吉林出版社集團責任有限公司,2005年,第88頁。:“偶營菜圃為盤飧,淮瀆祠前水北村?!毙液?,此園中有泉兩眼,便于灌溉,使得種菜之收成有了更多保障:“十畝春畦兩眼泉,置來應得弄潺湲?!倍ゴ簛?,他應時種菜,蔬菜長勢極好?!懊擅杉氂甏菏呒?,亹亹寒流老樹根?!彼€自白:“此身久畜耕山計,不敢拋官為左遷。”意謂躬耕山野,絕非僅是緣于當前貶謫期間的生計所迫,而是自己長期隱藏心底的人生規(guī)劃的一部分。世代為農(nóng)的出身與早年的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驗,對他成年后人生態(tài)度的潛在影響何其深刻。
待春菜長成,王禹偁便時常帶著幼子去菜園收獲鮮菜。
大燕引新雛,小鴉哺老烏。青青樹木間,禽鳥聲歡娛。我攜二稚子,東園擷春蔬。可以奉晨羞,采采供貧廚。①(宋)王禹偁:《小畜集》卷3《攜稚子東園刈菜,因書觸目,兼寄均州宋四閣長》,長春:吉林出版社集團責任有限公司,2005年,第20頁。
此詩最大的好處,就是生動描寫出一種人與天地萬物和諧相生的至仁與大美。抬眼望去,園中樹木青蔥,在繁枝綠葉中間,兩只成年燕子在照看出生不久的兒女們,一只小烏鴉在反哺他(她)的父母;耳根不鬧,唯聞園中鳥聲嘰喳,雖叫聲有別,但莫不跳動著快樂之音符。在此情此景之下,“我”帶著兩個年幼的嬌兒來到園中刈菜,春菜色鮮而味美,足以養(yǎng)人身心。而且,要曉得,那些新鮮的蔬菜,可是“我”親手所種??!先哲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其此之謂乎!
農(nóng)諺說:“一畝園,十畝田?!狈N菜實在是一種細致辛苦的活計。王禹偁五律《種菜了雨下》云:
菜助三餐急,園愁五月枯。廢畦添糞壤,胼手捽荒蕪。前日種子下,今朝雨點粗。吟詩深自慰,天似憫窮途。②(宋)王禹偁:《小畜集》卷9,長春:吉林出版社集團責任有限公司,2005年,第88頁。
面對廢畦,首先需要除草、翻土,翻土后還需施農(nóng)家肥,這在老莊稼把式做來亦非輕活兒?!拔摇背D晡展P的雙手上,很快就磨出了水泡,水泡下去了,老繭出來了。辛勞如此,若遇風調雨順還好;不想自入夏以來,旱情嚴重,真叫人灰心氣餒!正在擔心菜種空擲之際,今天一大早,甘霖忽降。這大概是老天爺在憐憫“我”這生活艱苦、缺食少菜之人吧。詩中所寫種菜之苦辛與欣慰,對老天陰晴之深切關注與隨喜隨悲,士林中惟禹偁這等真正俯身稼穡者,方可道得如此親切。
從事耕稼之際,多會使人心歸于安泰澄澈,從而感悟出許多人生道理來?!氨揉徲虚e園,瓦礫雜荊杞……今夏赤旱天,斲琢誰家子……力穡乃有秋,斯言不虛矣。向使懶種植,荒榛殊未已。有書閑不讀,為學還如此。”③(宋)王禹偁:《小畜集》卷3《觀鄰家園中種黍示嘉祐》,長春:吉林出版社集團責任有限公司,2005年,第22頁。這是用辛勤耕稼收成不欺的眼前光景,來比況只有勤奮讀書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拔釣槭看蠓颍隇殡`子弟……況非膏粱家,左宦乏貲費……且吾官冗散,適為時所棄。汝家本寒賤,自昔無生計。菜茹各須甘,努力度兇歲?!雹埽ㄋ危┩跤韨牐骸缎⌒蠹肪?《蔬食示舍弟禹圭并嘉祐》,長春:吉林出版社集團責任有限公司,2005年,第22頁。這是從家世寒微、興起艱難的角度,來告誡弟弟與兒子務必克勤克儉、甘于清貧,以安然度過人生中的各種難關。
此外,王禹偁在商州時,還對山民“畬田”互助風俗,作了描述與贊美:上雒郡南六百里……其民刀耕火種……且其俗更互力田,人人自勉。仆愛其有義,作《畬田詞》五首,以侑其氣。亦欲采詩官聞之,傳于執(zhí)政者……使化天下之民……
鼓聲獵獵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亂云。自種自收還自足,不知堯舜是吾君。(其三)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刀耕豈有偏。愿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其四)⑤(宋)王禹偁:《畬田詞·序》,《小畜集》卷8,長春:吉林出版社集團責任有限公司,2005年,第70-71頁。
按:這組詩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士人耕稼詩作,但它們卻反映出作者在其農(nóng)家出身與眼前耕種體驗之合力推動下,對于農(nóng)業(yè)勞動的極端重要性和勞動者友愛互助之淳美風俗的親切體會與真誠贊揚,對認識王禹偁等北宋士人的稼圃觀與農(nóng)民觀,更為深入地研究他們花木種植詩的創(chuàng)作動因,皆有重大意義。故附帶提及。
王禹偁的耕稼之作,既描寫了勞動的具體過程和艱辛體驗,又刻畫出菜蔬以至草木、鳥獸之種種美好,感悟到天地萬物與人類和諧個處,同時表達了對農(nóng)業(yè)勞動和勞動者的贊美,由耕稼活動中體會出若干人生哲理,內蘊很是豐富,感情十分淳厚,意境素樸而清新,洵為好詩。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出身于宣州宣城市(今屬安徽)小康崇文之家。其父鄉(xiāng)居業(yè)農(nóng),少受叔父梅詢教養(yǎng)。早年屢舉科第,皆不中?!俺跻詮母甘a,補太廟齋郎……歷桐城、河南、河陽三縣主簿,以德興縣令知建德縣,又知襄城縣……累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①歐陽修:《梅圣俞墓志銘并序》,見歐陽修著,洪本健校箋《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882頁。梅堯臣的一生,若從總體看,庶幾可用一“窮”字來概括,一則他官居下僚,仕途不通達;二則他俸祿微薄,生活不寬裕。②歐陽修作《梅圣俞詩集序》,主要從堯臣仕途之“窮”著眼。見《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092-1093頁。堯臣既被稱為宋詩的開山祖師,又有這樣偏于困窮的人生經(jīng)歷,親近稼圃之事且發(fā)為歌詩,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他描寫種菜、種藥一類的作品,今存數(shù)首。
仁宗慶歷六年(1046),堯臣在許昌簽書判官任上,作有《種藥》一詩。描寫托采藥人從山野之中把藥苗采來,自己將它種在居所之內,并細心培護?!爸搽m乖地勢,培壅得專輒。冬誰論臭香,春定引蜂蝶。豈惟識草木,庶用補羸苶。”③梅堯臣著,朱東潤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6頁。希望藥苗茁壯成長,既可悅目,更能健身。慶歷八年(1048年)春,堯臣在京師任國子監(jiān)博士,有五古《和挑菜》詩云:“中圃本膏壤,始覺氣候偏。出土蓼甲紅,近水芹芽鮮。挑以寶環(huán)刀,登之饌玉筵……”④梅堯臣著,朱東潤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04頁。按:挑菜,為古代節(jié)令民俗,在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中即有“寒食挑菜”⑤宗懔著,宋金龍校注:《荊楚歲時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頁。的記載;此項節(jié)俗,至兩宋尤盛。宋人多以二月二日,為“挑菜節(jié)”。時當初春,園中所種菜蔬、特別是郊外之野菜⑥有主攻植物學兼治文學的學者指出:“中國古代農(nóng)業(yè)起源雖然甚早,卻未完全擺脫采集野菜供食的習慣。直到宋代,野菜還是主要的植物食物來源?!保ㄅ烁豢。骸恫菽厩榫墸褐袊诺湮膶W中的植物世界》(第2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317頁。,生長旺盛、色嫩味鮮,于是人們即紛紛前往挖取或采摘,以供盤飧,且兼含踏青賞春、健體怡情之意。北宋后期張耒有詩,題目即為《二月二日挑菜節(jié)大雨不能出》。梅堯臣此詩寫春回大地、菜園中土膏溫潤,蓼、芹等菜色艷味美,主人用刀將它們挖取出來,以供大家品嘗?;实v元年(1049),堯臣父歿。在守喪期間,他作有《種胡麻》一詩:
悲哀易衰老,鬢忽見二毛。茍生亦何樂,慈母年且高。勉力向藥物,曲畦聊自薅。胡麻養(yǎng)氣血,種以督兒曹。傍枝延扶疏,修莢繁橐韜。霜前未堅好,霜后可炮熬。誠非騰云術,顧此實以勞。⑦梅堯臣著,朱東潤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19頁。
按:胡麻,是一種食用、藥用兼?zhèn)涞牟荼局参?。“胡麻……苗梗如麻,而葉圓銳光澤,嫩時可作蔬,道家多食之?!雹伲ㄋ危╆惥耙剩骸度紓渥妗ず蠹肪?1《藥部》,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2年,第1521頁。薅,音蒿,去掉的意思。此詩寫因父親亡故,自己心悲體衰;為了安慰高堂老母,于是自己帶領子侄們開畦種植胡麻;胡麻長勢極好,待秋霜至,即可收獲煎熬,以為養(yǎng)生卻老之資;胡麻自然沒有使人長生飛仙之奇效,但對身體總是有好處的,更何況其中還注入了自己的心力。
綜上,梅堯臣的耕稼之作,總體質量有限;其較為突出的特色,就是將自己的人生感懷滲透到對于勞作過程的描寫之中。
韓維(1017—1098),字持國,開封府雍丘縣(今河南杞縣)人,官至哲宗朝門下侍郞。仁宗朝參政韓億第五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韓億性情溫厚,治家有方:“億性方重,治家嚴飭……見親舊之孤貧者,常給其昏葬?!雹冢ㄔ┟撁摚骸端问贰肪?15《韓億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0299頁。在這樣溫良方正的家庭氛圍下,韓絳、韓維和韓縝都有所成就,而尤以韓維之德行最為賢良?!皟|有子位公府,而行各有適。絳適于同,維適于正,縝適于嚴。嗚呼,維其賢哉!”③(元)脫脫:《宋史》卷315《韓億父子論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0313頁。韓億自己出身貧寒,早年飽嘗苦辛,時常向子孫講述自己的艱難往事,告誡他們不可忘本。
“韓參政億、李參政若谷,未第時皆貧。同途赴試京師,共有一席一氈,乃割分之。每出謁,更為仆。李先登第,授許州長社縣主簿,赴官自控妻驢。韓為負一箱,將至長社三十里,李謂韓曰:‘恐縣吏來,箱中止有錢六百?!云浒脒z韓,相持大哭別去。次舉韓亦登第,后皆至參知政事,世為婚姻不絕。韓參政之孫宗師侍郎云?!雹苌鄄疁兀骸渡凼下勔婁洝肪?,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79頁。
按:宗師,維兄韓絳之子。子侄輩都耳熟能詳?shù)拈L輩故事,韓維不但更為熟稔,還將其中所含教益,融入自己的為人處世中去。雖置身富貴而不遠稼圃,即是韓維的人生原則之一。于此,且看韓維在其詩作中的夫子自道。
韓維有五古《鋤園寄京師友人》,詩云:
荷鋤中園立,飛雨灑清朝。黃鸝何處來,百囀繞林梢。感彼求友聲,慨然念吾交?;突吞熳佣?,賢俊相與遨。飄飄翔華纓,蹀蹀鳴金鑣。良時足游行,高會自招邀。誰念張仲蔚,寂寞守蓬蒿。⑤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卷429,第8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5121頁。
按:張仲蔚,漢代隱士。東漢趙岐云:“張仲蔚,平陵人也,與同郡魏景卿俱隱身不仕,所居蓬蒿沒人?!雹挹w岐:《三輔決錄》卷1,見顧廷龍、傅璇琮主編《續(xù)修四庫全書》,第54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86頁。此詩蓋作于其父去世以后,韓維早年閉門讀書間或返鄉(xiāng)躬耕時期?!案笡]后,閉門不仕……安于靜退……”⑦(元)脫脫:《宋史》卷315《韓維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0305頁。又,韓維家鄉(xiāng)雍丘縣,隸屬開封府,距離京師不過幾十里路程:“東京,開封府……縣一十七……畿,雍丘,京東八十里?!雹嗤醮妫骸对S九域志》卷1,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2-3頁。在這樣空閑既多、路程甚邇的情形下,韓維回鄉(xiāng)躬親稼圃最多便利。在此詩中,我們既能感受到作者荷鋤田畝的清靜氛圍,更能觸摸到他心念京師、羨慕友朋,希望自己有機會步入政場、發(fā)揮所能的激蕩情懷。然而,如何解釋上引韓維之“閉門不仕”與此詩中借鋤園向“京師友人”傳達入仕渴望之間的矛盾呢?原來,韓維的“閉門不仕”,不過是他想以此昭告世人,自己并非汲汲于名利的無德之人。因為早先其父官居宰輔之際,曾有諫官對他們兄弟一起參加的某次科考過程的公正性,提出過質疑和彈奏,在不明不白之間,他們弟兄一起被黜落榜。①“韓持國維,寶元間偕兄弟應進士舉,預南省奏名,而下第士子有韓家四子連名之嘲,蓋以其父忠憲公見在政路也。時殿試尚黜落,有司因故黜之。公后遂不復試,而兄弟皆再登第?!保ㄖ軣悾骸肚宀s志》卷4,永瑢、紀昀等編纂:《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第103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第29-30頁)作者按:此條材料,不見于中華書局版“唐宋史料筆記叢刊”中《清波雜志校注》一書。而今,一邊是耕讀自得,一邊是為官從政,韓維內心之首選顯然是后者,這也是身處清平之世中的士人的正常追求,更何況他還有光大門楣的責任在肩頭呢。
韓維還有《和三哥入山二首》:
巢由沒已久,風跡曠不嗣。長嘯箕潁間,悲風肅然至。傳聞龍山下,茅屋架三四。中有隱者棲,讀書樂仁義。飽觀人事變,深鉤易象秘。耕田給衣食,鄉(xiāng)里沾賑遺。呦呦山鹿群,摩撫馴不畏。乃知至仁心,足以通異類。聲名自馳擊,我心晏無累。寤寐想斯人,安得同所致。②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卷429,第8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5117頁。按:編者于詩題下加按語云:“詩實僅一首?!?/p>
按:題目中的“三哥”,即韓絳。揆諸史籍,韓絳(1012—1088)于仁宗朝后期任右正言之時,曾因直言力爭,被“解言職”,不久轉任他官;稍后在為御史中丞期間,亦曾因進諫不報,短期“闔門待罪”。③(元)脫脫:《宋史》卷315《韓絳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0302頁。而“三哥”入山長嘯,自是需要若干閑暇時日。故而,此詩作于上述兩個時期的可能性最大。此詩共二十句,其內容大致可分三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從對上古隱士許由、巢父的懷想,展現(xiàn)出韓氏兄弟對于自由的向往;中間十二句為第二層,細致描寫當時隱士自由自在的耕讀生活,強調耕稼在隱逸生活中的物質支撐作用,指出只要心性仁厚,便可與天地感通,與鳥獸為友;最后四句為第三層,再次抒寫作者(包括“三哥”)擺脫功名之累,向往自由天地的情懷。此詩的重要文化價值是,折射出所謂清明盛世中為官之士對于仕途生涯的厭倦,并將隱逸生活具體落足到耕讀等面向上,同時又體現(xiàn)出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時代新思潮。
自然,韓維的“鋤園”不過偶爾為之,韓氏兄弟沒有也不可能當真入山隱居,以上兩詩所言,前者全是鋤園鄉(xiāng)野而思入京從政的熱情流露,后者則主要是既入朝堂用以排遣政場負面壓力的心理反應;但無論如何,出身鄉(xiāng)野、耕稼未疏、故園可返,畢竟為韓維等北宋士人在為官從政之外,提供了一條既望之邈遠又親切可行的人生退路。
劉敞(1019—1068),字原父(甫),臨江軍新喻縣(今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qū))人。博通經(jīng)史,善考古,能詩文。“舉慶歷進士……拜翰林侍讀學士……旋改集賢院學士、判南京御史臺?!雹埽ㄔ┟撁摚骸端问贰肪?19《劉敞》,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0384-10386頁。劉敞之出身,江西墨莊劉氏。按此墨莊,是以五代時期南唐劉式為初祖、歷代綿延的以耕讀、仕宦相濟的一個大家族。劉敞自幼親近稼圃之事。他自云:“仆本山野之生民?!雹賱⒊ǎ骸顿p閣后小桃同景純作》,見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卷49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5776頁。成年后宦游四方,每到一地,便栽花種樹,且多有吟詠,甚為可觀。②對于劉敞家世與其花木種植行為及詩作之研討,見賀同賞:《北宋“二劉”梧楸、“雜花樹”種植詩作初探——以其中建構的“梧楸世界”與“雜花樹世界”為中心》,《德州學院學報》2021年第1期。至于耕鋤田畝,亦時或為之,并成詩數(shù)首。
劉敞有五古《種紫蘇》云:“赤日厚地裂,百草殆立枯。朝雨應所至,雖微念勝無。力難興禾黍,可以成嘉蔬。歲暮有此望,帶經(jīng)且親鋤。今茲五月交,盛陽消已徂。汲汲愧老圃,仲尼云不如。養(yǎng)生寄空瓢,雖乏未可虛。正以營一飲,形骸如此劬?!雹鄹佃戎骶帲骸度卧姟肪?90,第9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5637頁。按:紫蘇是在一種藥用草本植物?!白咸K……葉下紫色而氣甚香……其子主下氣,與橘皮相宜?!雹埽ㄋ危╆惥耙剩骸度紓渥妗ず蠹肪?1《藥部》,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2年,第1520頁?!皫Ы?jīng)且親鋤”,用西漢倪寬勤苦好學最后功成名就的典故。“兒(倪)寬……治《尚書》……受業(yè)孔安國,貧無資用,嘗為弟子都養(yǎng)……時行賃作,帶經(jīng)而鋤,休息輒讀誦,其精如此……舉侍御史。見上,語經(jīng)學,從問《尚書》一篇。擢為中大夫,遷左內史?!雹荩h)班固著,顏師古注:《漢書》卷58,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628-2629頁?!盃I一飲”,典出《莊子》:“‘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痆疏]‘……夫澤中之雉,任于野性,飲啄自在,放曠逍遙,豈欲入樊籠而求服養(yǎng)!譬養(yǎng)生之人,蕭然嘉遁,惟適情于林籟,豈企羨于榮華!’”⑥莊周著,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卷2上《養(yǎng)生主》,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126頁。在此詩中,“營一飲”則轉指生計之維持。此詩簡略交代了作者在五月干旱天氣中種植紫蘇時的所思所為;突出了自己且耕且讀的士人生活方式;展現(xiàn)出其以經(jīng)學立身、以儒士自許的人生定位,最后復以道家之眼光對勞碌人生投去了一瞥。
他又有五古《種瓜瓠》云:“吾生拙用大,江海思遠適。豈獨為瓠瓜,長系取不食。漆園有遺意,放蕩豁心臆。樹此無何鄉(xiāng),近身見多益。五日拙一旬,十日成百尺。累蔓更相引,甘實行可摘。因之浮汗漫,去矣笑局蹐。從我其誰與,由也不可得?!雹吒佃戎骶帲骸度卧姟肪?90,第9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第5689頁。按:“瓠,亦瓜也?!俣星锪?,則瓜瓠不成?!嶝M瓠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葑又^莊子曰:魏王遺我大瓠之種,大瓠者,言其護落無所不容也。”⑧(宋)陳景沂:《全芳備祖·后集》卷25《蔬部》,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2年,第1405頁?!昂孤?,廣漠,漫無邊際之貌?!痘茨献印罚骸爸恋轮溃暑ㄓ阡銤街蚨阋杏诤孤?。”⑨劉安撰,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卷2《俶真訓》,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64頁?!熬舟垺?,因民生疾苦而危懼警戒的樣子?!啊^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維號斯言,有倫有脊。’局,曲也;蹐,累足也……箋云:局蹐者,天高而有雷霆,地厚而有陷淪也,此民疾苦,王政上下皆可畏怖之言也?!雹狻睹娬x》卷12《小雅·正月》,見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你,1980年,第443頁。此詩意涵與上一首詩似異實同。在上一首中,作者的儒家人生觀被凸顯出來,同時稍涉道家思想,詩意較為顯豁。這一首則看似作者對道家思想追崇有加,更多是對個人自由的追求,對社會責任的回避,詩中“拙”、“江?!薄捌釄@”“無何(之)鄉(xiāng)”等,皆是《莊子》中的常見詞,“汗漫”雖出《淮南子》,亦有道家思想的影子,而笑“局蹐”者,則是回避士人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示;儒家思想則不夠突出,只有“豈獨為瓠瓜”兩句暗用了孔子的話,來比況自己的才干不為世用,末句中的“由”,則是指跟隨侍奉孔子多年的大弟子仲由(字子路)。但深一層看,字面之下激蕩的,卻是不為世用的感慨,這與道家所推重的“自然無為”“絕情去智”等律條明顯不符;至于作者大量引用道家名詞以求得暫時心安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儒家用世心理的折射,反映出作者在人生路途中前“進”維艱、后“退”不忍的矛盾心態(tài)。
劉敞還有《種蔬二首》①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卷490,第9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5662頁。。其一除反映作者“進”“退”徘徊,以“進”為主的心理傾向以外,還生動描寫了作者的勞作情態(tài)以及鄉(xiāng)里相尋的親切場面?!皶r雨破膏壤,荷鋤回城陰。疾耕意不足,覆隴力可任。里巷多父兄,往來跡相尋。見我山野服,欣然用盡簪?!逼涠疲?/p>
種蔬南岡下,地薄旱亦久。抱甕出復入,拮據(jù)病兩手。輟耕起長嘆,四海萬億畝。過亢今若茲,我誰與糊口??h官祈雨澤,四望已并走。巫女歌且舞,土龍矯其首。上天何寥寥,百請未一偶。霖雨待爾輩,古人亦可丑。咄嗟云漢詩,萬古竟何有。天地何不仁,百姓為芻狗。
按:“云漢”,指《詩經(jīng)》中記載周宣王祭天求雨的禱詞。“曰:《云漢》詩者,周大夫仍叔所作,以美宣王也?!酢龃撕禐亩鎽n懼,側己身以修德行,欲以善政而銷去之,天下之民見其如此,喜于王者之化復得施行?!雹凇睹娬x》卷18《大雅·云漢》,見阮元??獭妒?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561頁“芻狗”,即草扎成的狗,在上古時期被用于祭祀,祭前受人重視,祭后即被丟棄。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③老聃著,漢河上公章句:《老子道德經(jīng)》(宋刊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頁。在此詩中作者由自己耕種之的勞苦,聯(lián)想到廣大百姓之普遍勞苦,然后暗示天氣干旱與生民多艱皆與官吏之不良有關,從而表現(xiàn)出作者人溺己溺、以百姓之心為心的仁厚心腸。
總的來說,劉敞的耕稼詩作不乏勞作細節(jié)之描寫,顯示了他對農(nóng)事的熟悉;多用典故④按:上述劉敞詩作用典中,有以孔子自況者,有以贊美周宣王的《云漢》詩反諷當下官場不良者;若當文網(wǎng)嚴密之時期,有人加以引申鍛煉,由前者責備其狂妄自大之過,由后者指斥他暗中諷刺當今帝王之罪,亦難以自解。而事實上,劉敞并未因詩獲罪。由此亦可略見,他生活的仁、英二朝政治環(huán)境之寬松、士人待遇之優(yōu)渥以及士人之放言少忌。,體現(xiàn)出其學者氣質;又刻畫出作者于“進”“退”之際的躊躇與在躊躇中勉力前行之情態(tài)。
綜括上述,自北宋初年的王禹偁,中間經(jīng)由梅堯臣、文彥博、韓維、劉敞、強至、沈遼,直到北宋后期的李復、晁沖之、郭霖等,一系列士人耕稼詩作內蘊豐富,有對耕稼場景與勞動果實的鮮活描寫,有對健康延年的美好期盼,有對社稷蒼生的熱切關注,有對隱逸生活的一時向往,有對生命真諦、人生意義的深沉探問,更有對天地萬物與人類和諧相生的深情觀照與贊美,從而共同營造出一個面向豐富、生氣流衍的精神天地。平心而論,在上述各家耕稼詩作中,應以王禹偁的作品美善兼?zhèn)涠删妥罡?。至于蘇軾耕稼黃州東坡及其相關詩作,意涵豐饒,影響深遠,是北宋乃至整個古代文化史、文學史上孤峰突起的重大事件,筆者擬另文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