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丹丹
(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7)
當下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已經不單單只關注成績了,還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為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成為各大院校重視的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不應該按照傳統(tǒng)的灌輸式、說教式教育,而應該從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征出發(fā)。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為教育帶來了更多的可能,為此,筆者在這里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以期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提供必要的幫助。
首先,新媒體是科學技術發(fā)展帶來的一種新的形式,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課堂新鮮感。大學生作為影響社會發(fā)展的主要人才,及時地了解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和趨勢,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自我,輕松應對人際關系、社會壓力,保持生活態(tài)度的積極向上等[1]。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學時期也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利用多媒體技術和通信技術的方式,展現給學生新奇的內容,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心理課程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中。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說,是一種新的改革技術。學生進入高校后,思想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具有很大的塑造空間。而新媒體的多樣化特點,可以對學生保持良好心理健康起到積極的效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信的性格。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運用新媒體來進行大學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著一定的負面影響,新媒體的消極影響具體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第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出現了眾多信息,其中也包含著很多虛假和無用的信息,而新媒體卻是以互聯(lián)網技術作為根基的。大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自身對信息的辨別能力不足,性格和思維方式也尚未完善,很容易被這些虛假信息影響導致出現嚴重的后果,影響心理健康發(fā)展[2]。第二,新媒體具有開放性、包容性的特點,受到多種文化價值觀念和思想的影響,在產生碰撞時偶爾會出現不利的因素,大學生很容易受到這種文化的影響,不利于自身正確的三觀建立。第三,新媒體主要以娛樂性為主,缺乏一定的教育意義,在發(fā)展過程當中,很多信息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沉迷于這種以娛樂性為主的方式當中無法自拔,忽視了自身的學習和成長。第四,新媒體作為大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會使學生產生了較大的依賴,很多學生一遇到問題,就會通過新媒體的方式查找答案,喪失了思維的主動性,逐漸地對新媒體產生了依賴,喪失自主思考,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
新媒體技術結合當今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化特點,具有一定的時尚元素,也符合大學生獵奇心態(tài)。在新媒體的環(huán)境下,學生可以快速地了解社會信息,關注社會熱點,對未來提出更好的展望,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開闊視野,積累眾多優(yōu)良的信息[3]。同時,新媒體的使用,對學生自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可以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和時代使命。新媒體可以不斷優(yōu)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改善學生沉迷網絡、消極學習等問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讓學生很快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提升自身能力。
當今社會,學生面臨著學習壓力和生活壓力,在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面臨較為嚴峻的就業(yè)挑戰(zhàn)。很多學生消極的對待學習,逃避生活,逃避學習,怨天尤人,出現了心理問題,由于害怕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嘲笑,難以啟齒不愿意和老師溝通,也很少和別人交流,積累在心中的壓力往往選擇在網絡環(huán)境進行釋放、發(fā)泄。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是十分必要的,把新媒體這種創(chuàng)新型的方式應用到教學當中,搭建互聯(lián)網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確保了學生隱私的安全性,使很多學生都愿意敞開心扉提出疑惑,與教師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并通過網絡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欄,定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并向心理咨詢師講述自己的觀點,緩解學習壓力[4]。同時,學生在利用新媒體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瀏覽時,可以自我排解,或者在線進行咨詢,隔著網絡便敢于直視自身的心理問題,有利于學生認識自我,恢復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
在新媒體所提供的平臺上,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尋找與自己的心理問題對應的解決策略,或者是在虛擬空間中發(fā)表意見,能得到充分平等的尊重。大學生思維極其開放,具備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的能力,能夠做到主動探索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他們解除了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也有利于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應用中,出現了諸多問題。很多學校還是不能擺脫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想,導致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忽視心理咨詢室的建設,或者徒有其名,并不能發(fā)揮其功能。新媒體的大背景下,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網絡上的信息,信息便捷及時多樣化,有助于學生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的識別、疏導能力,改善自身的心理素質。并且,借助新媒體中的各種訊息,不斷更新自身的學習觀念。搭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離不開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合理地運用新媒體技術,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在各院校落實。首先,可以借助網絡學習平臺隨時隨地的提供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獲取知識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自由、更高效地實現知識學習。其次,可以建立心理電子檔案,借助網絡平臺開展心理健康測試,對自身的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按照要求構建電子檔案,教師可以根據網絡平臺隨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并提供針對性地輔導,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出及時回復[5]。同時,也可以利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大學生在學習當中的遇到的困難、不解,做出及時的分析。心理教師和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fā)揮主要的引導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的建設,有助于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提高心理輔導的工作效率。最后,良好的交流平臺,可以幫助學生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保護學生的隱私,促進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使教師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新媒體技術可以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困惑,同時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在學校應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給學生提供信息和交流的安全平臺。這個過程當中,要完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給予學生獲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機會,確保心理健康,使教育順利進行,并通過機制的完善和補充,幫助學生系統(tǒng)性的學習和運用心理健康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新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有助于心理知識資源的挖掘,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樣離不開校園文化的熏陶。校園作為學生的生活、學習、成長環(huán)境,是保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第一,我們應當在大學校園里,構建積極和諧的文化氛圍,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實。可以在校園展示一些由于心理素質不合格,導致的各種偏激、損人不利己的行為,用反面案例對學生做出勸誡,加強教育,使學生都能夠引以為戒,避免走上歧路。第二,大學生很容易受到校園文化的潛在影響,校園文化也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當中必須提高足夠重視。利用新媒體教學方式,講述一些比較熱門的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有利于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課堂積極討論,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狀態(tài)對自身行為的影響。第三,和諧的校園文化可以推動多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促進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例如,在大學豐富的社團活動中,增設心理學社團,進行專業(yè)的心理知識講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以社團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感,便于學生敞開心扉,更好地促進新媒體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融合,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課堂和社團的活動中,利用新媒體的方式對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補充和拓展。把傳統(tǒng)說教的模式和新媒體進行融合,發(fā)揮兩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提供多元化心理健康教學,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落實。
新媒體是在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媒介,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道德取向,以及行為表現都離不開新媒體的影響。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開展中,必須借助新媒體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優(yōu)化教學模式,組織豐富的活動,不斷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