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迷宮

2021-11-28 03:28顧連川
特區(qū)文學 2021年6期
關鍵詞:文字小說

我目睹了一場死亡。通俗點說,我看到一個人死在了我面前。那是一棟公寓,三十三層,一層二十四戶,四臺電梯,其中一臺處于熄滅狀態(tài),讓這棟樓像一只直立的斷了腿的野獸。這只野獸的肚腹之內吞了上千號人,爭吵、做愛、謊言、油煙輪番上演。平均每天消耗八百毫升眼淚、一千克唾沫、五斤食用油和八十只避孕套。他們和它們在獸的身體里緩慢消化,不知哪日哪時就會被排放出去,只有保潔阿姨常年鎮(zhèn)守此處。

死者叫吳久,一個剛滿三十歲、失業(yè)許久的男人。屬于他的那間屋沒有陽臺,唯一一扇窗正對走廊,消防通道大門上的綠燈指示牌也是壞的,很難不聯(lián)想到困境這樣的字眼。房間被其它房緊緊包圍在中間,像盤踞內陸深處被列強環(huán)伺的小國。平日里,吳久看不見陽光也聽不到雨聲,春夏秋冬離他足有十米,皆是一般模樣。我猜測他的死因跟這也有一定關系。在走廊的東邊盡頭,可以看到遠處正對面的火車站,它于十年前翻修,把百年前的西式古典風格保留了下來,白天熙熙攘攘,夜晚燈火通明,宛如一座古帝王的行宮別院。吳久生前會時不時長久佇立在這兒,他覺得一切自有定量,幾萬場離開不過是為了完成另外幾萬場抵達,等價交換,數(shù)字相當。

這些與他并無關系,他哪里也不想去,哪里也去不了。他寫作,沒完沒了地寫,于是成功被困在了自己的文字迷宮里。

半年前我無意中在一個評論書籍電影的網(wǎng)站上認識了吳久,他發(fā)表了幾篇故事,沒有多少瀏覽量,評論更少。他的文字毫無章法,天馬行空。他講述一個從9歲開始追逐殺父仇人的孩子、一個頭上長出獨角獸的角的男人、一個失去重力被當成氣球一樣牽著的女人……讀完后已經(jīng)是凌晨四點,我給他留言,沒想到他立馬回復了我,原來也是個夜貓子。

我就這樣跟他熟絡起來。我是一個文字工作者,早幾年出版過兩部短篇集,趁著IP熱,賣了里頭三個故事的版權翻拍成網(wǎng)劇,火了一段時間。八成的功勞都要歸功于主演的兩位流量明星,我厭惡他們的胡亂改編,但入賬的錢足夠讓這份憤怒漸漸煙消云散。我已經(jīng)很久沒能寫出滿意的小說。吳久的出現(xiàn)倒是給我當頭一棒。吳久之前在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當碼農(nóng),寫小說不過是他的閑暇愛好,原本他可以過上穩(wěn)定的生活,當個代表或者經(jīng)理,一次發(fā)表卻徹底改變了他。嘗到甜頭后,他開始沒日沒夜地琢磨和構思,經(jīng)常一個人對著空氣發(fā)呆。他不能再正常生活,工作丟了,女友分了,所有人都覺得他走火入魔。這世界就是這樣,比絕望更可怕的是以一絲希望做餌后的挫敗,本以為可以燎原,其實不過是遠在天邊的星光,連照明都難以做到。

再度發(fā)表兩篇小說后,吳久的文學之路就卡住了,連續(xù)三年都沒能有成果,他還是不停地寫。他不止寫,還要還原筆下的人物和情節(jié)。比如在一場老家的葬禮上,他被碰牌跟放鞭炮一樣響的麻將桌和蓋著白布的尸體包圍,沉默觀看遠房姨婆哭得聲嘶力竭,他走上前對老人家說:“你不應該一直哭,真正的悲傷往往沒有眼淚?!庇谑菂蔷帽槐娙粟s了出去;比如路上遇到拍婚紗照的新人,他沖過去牽起新娘就往湖里跳,周圍的人都以為這是一場曠世三角戀,拍下視頻后一度上了熱搜;再比如他為了寫女主角的穿著打扮而尾隨街上的女生拍照,吊帶裙、小西裝、馬丁靴、貝雷帽,眼花繚亂,層出不窮,可以做出上百種不同的排列組合……他把這稱之為方法派寫作—“沉浸式”—他打完這幾個字后跟了一個表情包。他非常喜歡發(fā)各種各樣的表情包,他說表情包是現(xiàn)代人類的象形文字。

他把沒有放在平臺上的小說發(fā)給我看,我試著轉發(fā)給認識的編輯,結果都石沉大海。我對他說抱歉,他滿不在乎,我說:“看了你這么多小說,有時間請你吃飯?!彼f:“有空、下次、改日、有機會這些字眼,往往等于遙遙無期。”我一時語塞,我知道他不是諷刺我,所以更加慚愧。

“你這樣不上班不要緊?”我問他。

“家里人早就不管我了,還有點積蓄,打點零工勉強能維持?!?/p>

“你到底圖什么?”

“它們要撐破我的肚子和大腦了,我必須寫,把它們釋放出來我才能活下去。”

我對他的解釋不置可否,人家都是玩弄文字,他卻做了文字的仆人。

吳久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凌晨四點起床,喝一大口半瓶凍成冰塊的冰水,放一輪跟他頗為違和的歡快歌曲,曲調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沙灘、棕櫚樹和朗姆酒,然后寫到十二點,途中不間斷。動手寫之前他就已經(jīng)想好所有的起承轉合,故事在他顱內那座劇院反復排練了多次,這些故事似乎從吳久出生開始就已經(jīng)在那兒,他要做的只是將它們搬出來。

吳久的身體和大部分人一樣毛病不斷,牙周炎、偏頭痛、頸椎病、低血糖、陳舊性肺炎……類似完成待辦事項,在一份人類已知疾病的清單上打勾。他說這和他敲代碼找漏洞是相同的道理,不管看上去多么完美的程序,總會有bug,累積到了一定量,程序或人就崩潰。

我從不安慰或鼓勵吳久,我不擅長做這些,相反,我甚至嫉妒他。他堪比當代的堂·吉訶德,一次次向虛空發(fā)起進攻,不抱幻想也沒有明確的目標,說不定我就是嫉妒這個。

我們在手機上交流和吐槽當下所謂的文學圈,他們各自抱團互捧臭腳,寫一些詰屈聱牙的東西,實質上沒有丁點內容,至于寫作的人也多半故作清高,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和他們社交周旋,掉過頭就在網(wǎng)上和吳久罵他們,實在是過癮。

所以吳久失聯(lián)后,我一下子就陷入失落。吳久連續(xù)兩周沒有給我發(fā)小說,也不回復我的消息,這在此之前從未發(fā)生過。我漸漸開始焦慮,起初我以為是擔心他的安危,之后才發(fā)現(xiàn)是因為看不到他的小說。理智告訴我他寫得并沒有多好,甚至有些粗糙,遠沒有流水線的工整和手工匠的精致,但我就是想看。他的小說占據(jù)了我的生活,攫取了我的思想,它的消失讓我的身體運轉出現(xiàn)了偏差,于是我決定去找他。

吳久告訴了我他的一切,他的寫作習慣、居住地址甚至是密碼鎖的密碼,事無巨細到我們像是一對正在熱戀的情侶。我跟他離得不算遠,開車兩小時就能抵達,我許久沒有開過車,平日都是打車和乘地鐵,車鑰匙都花了不少時間才找到。我駛出停車場,從二環(huán)向吳久城市的三環(huán)開去。環(huán)線就像城市的年輪,年復一年,圈復一圈,所有人都被圍在當中,終有一日城市連接在一起,戶口失去它的效力。你來自西北417環(huán),我來自南670環(huán),世界大同,可喜可賀。

這個時間點他一般在屋里寫作。我站在“921”門口調整呼吸,彎曲食指敲響房門,工作日的白天公寓樓空空蕩蕩,敲門聲傳得遠也很快被吞噬,我改用手掌重重拍門,還是沒有回應,于是我按亮密碼鎖,把數(shù)字輸入進去,清脆的提示音告訴我吳久對我確實毫無保留。我就這樣迎面撞上吳久的尸體。他一動不動地吊在房間正中央,身后的厚重窗簾稀釋了本就不多的光亮,一片黯淡,像極了黃昏,吳久吊死在了一場黃昏里。

作為一個寫作者我沒少描寫過死亡—“所有人生來就被判處了死刑,不過是緩刑八十年。”我絲毫不懷疑吳久是自殺,也并沒有驚慌失措,我早就跟他說過,他如果有朝一日死去應該會是自殺。之前與他失去聯(lián)絡的焦慮在明確得知結果后消失得一干二凈。我搬過一把椅子,坐下來,點燃煙,靠在椅背上仰視他,像瞻仰某種神祇。他的衣著和屋內一樣干凈簡潔,說是家徒四壁都不為過,也許是死前刻意整理了一番。他筆直地豎在半空中,像表盤上的指針,現(xiàn)在這根指針已經(jīng)停滯,連帶著這間屋子的時間也一起停滯了,時間在這片真空中無法幸存,作為不速之客的我也感受到了窒息,那與呼吸道和空氣無關。

就在我盤算要不要打電話報警的時候,他的身上掉落了什么東西,我俯下身體去看,再三確認后我發(fā)現(xiàn),那是字。

一個個漆黑、方正、輕盈的字正在像血一樣從他的手指滴落。

吳久的“字”撞在地上的聲音很奇怪,我沒有聽過這樣的聲音,像風聲,又像正在燃放的煙火棒。我拾起他的“字”,按照掉落的先后順序擺放,和我預想的一樣,是通順的句子,吳久仍然在寫作,他的尸體在寫作。我立即拿起他桌上的紙筆開始記錄,有時候七八個字寫一次,有時候十來個字寫一次,半個小時后字才停止掉落,時間正好是12點,已經(jīng)死去的吳久再度完成了一部短篇,行文風格和他生前一致,我連在一起一口氣讀完,因為首次參與到了他的創(chuàng)作中,有種額外的滿足感。這個時候一個堅定的念頭沖進我的腦子里,絕不能讓其他人帶走吳久的尸體。我把他抱下來放在床上,歸攏他的字,放進空盒子里。做完這些我開始思索,他究竟為何而死呢?是用死亡為他的小說增添神秘氣息?還是只是因為看不到未來?或者說,在他孤獨的寫作之路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必須立馬與世界徹底告別的奧秘?這一切都無從驗證了。我看著他的臉,這是我第一次見他真人,將以前的種種對話和他寫的小說移植到這具軀體上之后,我有了某種眩暈感。

這個時候連續(xù)的敲門聲響起,按理來說他應該沒有朋友會到訪才對,我打開燈,回過頭確認無法直接從門口看到床上的吳久才打開房門。來者看了一眼我,又試圖越過我的肩膀向屋內探尋,我側過身子把他的視線堵住。

來人皺起眉頭,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說到:“我是這兒的公寓管家,他的房租到期了,之前就跟他確認過,今天是最后一天,再不交就得搬出去?!?/p>

“我替他交吧?!?/p>

“您是?”

“我是他的朋友,他現(xiàn)在不在家?!?/p>

我付了三個月的房費,我有想過把他的尸體搬回去,但我只是一個碼字的,不是專業(yè)的殺手,難免出現(xiàn)紕漏,所以這是最穩(wěn)妥的辦法。

接下來我開始跟吳久的尸體共處,我上網(wǎng)查詢過各種讓尸體不發(fā)臭腐爛的方法,但我發(fā)現(xiàn)并不需要,他不論過去多少天都和正常人無異,只不過不再需要進食和呼吸,看上去他只是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睡眠而已。他小說的產(chǎn)出時間不固定,有時候是一兩天,有時候是三五天,我每天中午十二點從附近的酒店過來檢查,就像一個等待農(nóng)作物成熟的莊稼漢,我收割他的文字,記錄他的文字,從中獲取養(yǎng)分。

裝滿吳久小說的器皿一個接一個,我把它們分門別類,放進紙盒、塑料袋、行李箱,用一切目之所及的東西來放置他的文字。他就像一只魚,在源源不斷地產(chǎn)卵,他變成了文字的孕育者。世界上是否還有人如他一樣呢?音樂家死去滴下音符;攝影師流出照片;書法家釋放筆墨……他們不需要生命的支持,成為一臺機器,死而不已。

我把吳久死后的文字以自己的名義投給各大雜志平臺,結果出奇得順利,文章陸陸續(xù)續(xù)發(fā)表,讀者和編輯感慨過去的那個作者脫胎換骨—“重磅歸來”—他們用上了這樣的詞。我拿著雜志,高興地對吳久宣布這個好消息,這是我和他共同協(xié)作的成果。

我又續(xù)了一年的房租,也不再住酒店,我和他就像是再正常不過的合租關系。后來我發(fā)現(xiàn),興許吳久還活著。與靈異事件無關,相對于我而言,他自然是死了,可他仍以某種形式繼續(xù)審視著這個世界。那天我在吳久的房間瀏覽到一篇新聞,關于一個被關押十余載的少女如何忍辱偷生,殺掉罪犯逃出生天,我對著他完整地念了出來。結果在第二天收集吳久的文字時,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內容與這篇新聞如出一轍,包括時間線、逃脫細節(jié)以及后來少女面對的輿論和庭審都近乎相同。

這篇名為《生天》的小說足有兩萬字,我不得不下樓買了打包袋才將它全部裝進去。我坐在床邊對吳久說:“你是不是能聽到我說的話?”

既然他能感受到外界的訊息,那是不是代表可以借此讓他寫出我想寫的所有故事?

吳久從沒有寫過有關愛情或是情欲的小說,我上下打量著吳久的尸體,給予安發(fā)了消息,詢問她周末是否有空。和予安認識的時候,我是已婚,我們從來沒有用“出軌”或“插足”形容過我們之間的關系,可從普遍的價值觀來看,事實就是如此。我早已不追求做一個“好人”,也無意為自己的行為開脫,她也是如此。我離婚后孩子跟了前妻,予安也沒有表露任何要和我“修成正果”的意思,還是有一天我自己忍不住問她:“你沒有想過跟我結婚嗎?”

“你是因為我離的婚嗎?”予安從床上坐起來,熟練地補妝,語氣中自有一種云淡風輕,在“不在乎”和“無所謂”之間游離,不在乎是因為其他人不值得,無所謂是因為她自己夠堅定,所以,兩者相加,她把人生打理得妥帖至極,像用一把熨斗燙平了人生這件糟襯衫。

“那倒不是。”我如實相告。

“那不就得了,所以,”她回過身拍拍我的臉繼續(xù)說,“何苦呢?”然后翩然離去。

她告訴我她并不想打亂現(xiàn)在的生活,愛情在她的人生中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都沒有排進前三,更荒謬的是,她可能并不愛我。但認識吳久以后我稍微能夠理解一點了,我們都恰好被對方身上某種奇特吸引了,因為這種特質我們可以忽略其它任何缺陷。

自從來到吳久這里我和予安已經(jīng)幾個月沒有見面,她過了半天才回復我:“剛才在忙,周末應該有時間,去你家還是?”

“我在其它城市,我地址發(fā)給你。另外,我有請求?!?/p>

“?”

“這次可以扎高馬尾,穿奶白色包臀裙和牛仔外套過來嗎?”

對話陷入沉默,人類的每次沉默都是一場短暫的死亡。予安此刻一定挑起了左邊眉毛,她通常以此表達疑惑,我喜歡看她這個神情,甚至有時候故意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逗她做出這個舉動。這套裝扮是吳久最喜歡的,我想,既然要讓他寫,最好遵循他的喜好。

“可以?!?/p>

“如果不想,也不用勉強?!?/p>

“沒關系?!?/p>

予安如我請求的那樣過來,不需要任何寒暄和柔腸,我解開她的頭發(fā),幫她褪去衣服。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欲望,是因為新的環(huán)境賦予了新的刺激,還是因為有吳久?我不知道。我們身底下的床成為一座孤島,我們在末日前漂泊,時間也失去丈量的功能。

“抽嗎?”予安遞過一支煙,我搖搖頭。

我看一眼放著吳久的衣柜,想到他是不抽煙的。

予安把被子往上提了提,吐出一個煙圈:“最近發(fā)生什么事了?”

“在構思一個故事?!?/p>

“說說看?!?/p>

我把我和吳久的事說給她聽,當然,是以敘述小說的方式。

“那么,男主再也沒有寫出過自己的小說?”予安聽完問到。

“對?!?/p>

“我猜,吳久知道男主對自己著了迷,也知道自己死后會源源不斷地產(chǎn)出文字,所以才會把自己的一切都告訴男主,他需要的不過是一個搬運工?!?/p>

我的大腦一片空白,我機械般轉頭看向衣柜,予安也隨我一同看過去,仿佛那里有什么致命的吸引力。予安不愿多待,這間屋子不通風,也沒有陽光,她的說法是“像在以兩倍速衰老下去”。走的時候她笑著告訴我:“讓你的男主盡快離開那具尸體,他們都有自己該去的地方。”

“哪里?”

“鮮牛奶應該待在冰箱,唱片應該待在唱片機,尸體要么被火化要么去土里,總之不該在外面?!?/p>

“那么,那個男主應該去哪里?”我沒有問出口,我想到既然一切等量交換,那化成灰或微生物的吳久是否屬于“等量”?予安走后房間里只剩下我和吳久。我打開電腦嘗試寫作,果然無論如何也寫不出一個字,吳久剝奪了我寫作的權利。我穿好衣服逃一樣離開了這里,我使勁地跑,直到再也跑不動,我的肺部隱隱作痛,我把雙手撐在膝蓋上大口大口喘著粗氣。

接下來一個星期我都沒有去看吳久,也不知道他的字是否已經(jīng)泛濫成災,我強迫自己不要去想,但收效甚微,以至于在接下來的讀者見面會上我也心不在焉,其中一個讀者喊了三遍我的名字才回過神來。

“我想問您的是,您今年的作品與之前全然不同,是什么樣的契機讓您做出這種改變?”現(xiàn)場閃光燈一片,強大的視覺壓迫讓人喪失語言功能。我猜我一定臉色鐵青,只得徑直離席。

我回到那間屋子,如我所料,房里已經(jīng)鋪滿了字,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分不清各自屬于哪個故事,我用了三個行李箱才把它們裝下,全部抬進車子后備箱,然后驅車前往郊外。

黃昏來臨的時候總是一派蕭瑟,它連接白晝和夜晚,讓我覺得它屬于更遠的地方,一個行將沒落的帝國,一場硝煙散盡的革命。在那里,婚禮之前有無數(shù)次婚禮,葬禮之后也會有無數(shù)次葬禮。

我站在一條奄奄一息的河邊,身后還未合并的高架橋像是一具骨骸,它在未來的幾個月內會成為這座城市的四環(huán)線,助它在占據(jù)地球百分之二十九面積的陸地上徒勞又亢奮地完成擴張。我把吳久的字全部倒出來,用打火機點燃它們,燒著的字沒有聲音也沒有味道,它沉默地燃燒,我沉默地注視。它們扭曲在一起,像在起舞,燃燒完成后竟沒有留下一絲灰燼。

回到“921”后,我如往常一樣收集吳久的字,但在發(fā)給編輯之前我進行了大量的修改,我不知道是出于報復還是證明自己的目的,我改動了里面人物的語氣、故事的結局,把死的寫活、把正義寫成罪惡,我樂此不疲,并堅信自己實現(xiàn)了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再創(chuàng)作。我們的小說因此呈現(xiàn)出一種古怪的狀態(tài),前后矛盾,分崩離析,如同一個精神病人在和他的另一重人格角力。

他開始提醒我,或者說,警告我。他對我的改動非常不滿,并以我為原型創(chuàng)作故事,里面述說了忠誠、順從、臣服,指導我應該向他一樣去真實體驗每個角色的人生,主角是乞丐就同樣要去乞討,主角是殺手那就要去來一場貨真價實的謀殺。

我受夠了他,對他的要求不加理會,于是吳久暫停了文字的“生育”,再然后他開始發(fā)臭。我并沒有聞到氣味,還是敲響房門的警察和物業(yè)告訴我才知道,他們將吳久從衣柜拖出,他居然已經(jīng)腐爛。

“你是死者的什么人?”

“朋友?!?/p>

“你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死者死去的?他的死和你有沒有關系?”

“半年前。他是自殺?!?/p>

“你為什么不報警?”

我茫然地看向造訪者,下意識地說:“因為我想看他的小說,他的身體會制造小說?!?/p>

他們一臉困惑,其中一個打電話通知法醫(yī),我則在他們的監(jiān)視下死死盯著吳久的尸體,時間一點點流逝,就在我覺得他永遠也不會再生出文字的時候,一個漆黑、方正、輕盈的字滾落出來。我近乎咆哮地喊了出來:“快看!”

那些字像往常一樣不斷出現(xiàn),我在經(jīng)過警察的同意之后開始將它們匯集成完整的故事,這次的故事叫《迷宮》,有關于一場兇殺,死者正是吳久自己,上面詳細地描述著他的一切。姓名、籍貫、血型、星座,他如何辭職,如何把自己困在這件屋內不斷地寫作,又是如何被一個闖入者謀害,將他吊死在一場黃昏中,而那個殺人者正是我。

吳久詳細地描寫了“我”和他相識的始末:我勸說他代筆無果,然后出于嫉妒和憤怒殺害了他,以及如何竊取他的小說,瞞過所有試圖找到他的人,和情人在這間房里做愛,到最后我燒掉了他的小說。

房里的時間陷入了停滯,所有人都看向我?!安皇俏覛⒌?,他是在報復我?!蔽业霓q解像是被開了靜音,除了我以外無人聽到。警察用手銬把我銬了起來,直到趕來的法醫(yī)做完初步檢測,拍完照片要把吳久帶走,我才如夢初醒,奮力喊道:“不要帶走他!他不能離開這里!”

他們驚訝于我突然地爆發(fā),沖上來一起把我摁倒在地。我只能眼睜睜看著吳久的尸體被抬出房間,他的文字也被當作證物拖走。幾乎就在吳久離開房間的一瞬間,他像一個氣球一樣膨脹起來,越來越大,直到觸碰到天花板,接著就是一聲巨響,成千上萬的“字”涌了出來,如同一場海嘯、一場雪崩、一場洪澇。它們不再輕盈,像是被激怒的野獸,源源不斷地從吳久那具牢籠里沖出來。

“字堆滿了走廊,然后是公寓、街道直至整座城市,文字追趕文字,故事堆積故事,它們把所有人包圍起來,每個人都被困在吳久的小說里。以吳久為軸心,向西北417米是一篇潮濕陰郁的小說,向南670米的故事卻熱烈童真,它們把城市割裂成無數(shù)個部分,路線離奇曲折,氣候也各不相同。人類無從攀爬,也找不到逃脫的方法,任何武器都鏟除不了這些字,迷宮完成,末日降臨?!?/p>

這就是吳久最后一篇小說《迷宮》的結尾。

(責任編輯:胡攜航)

顧連川,本名張翀,1991年生,現(xiàn)居湖北武漢,2020年開始寫作,著有短篇小說《地球最后的心跳》《城市囚徒》《消失的女友》等。

猜你喜歡
文字小說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閱讀小說
報刊小說選目
文字的前世今生
熱愛與堅持
傾斜(小說)
會說話的書
會說話的書
夢中的文字
文學小說
不在小說中陷落
托克逊县| 晋宁县| 阜新| 务川| 红河县| 常熟市| 噶尔县| 广昌县| 临夏市| 望江县| 娄底市| 云龙县| 凉山| 英超| 安平县| 鸡西市| 原阳县| 利辛县| 塔河县| 孟州市| 莱芜市| 永新县| 厦门市| 赤城县| 安塞县| 新乡市| 依兰县| 苗栗县| 綦江县| 宁都县| 洛川县| 东台市| 古丈县| 吉木萨尔县| 瓮安县| 宝清县| 隆安县| 荥经县| 平江县| 泰安市| 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