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紅
(山西大同大學渾源師范分校,山西大同,037400)
我國文學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是對經典文學不斷闡述的過程。我國現代文學歷程萌芽、曲折發(fā)展、繁榮的過程,造就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文學經典巨作,也推動著我國現代文學體系的不斷完善,使其成為經典化的存在。面對現代文學經典在當代社會中的發(fā)展,應明確文學經典的誕生和形成過程,了解其延傳的路徑,為其在新時代下煥發(fā)新的活力提供支撐和保障。
立足文化角度解釋經典,其主要是指大眾認可的優(yōu)秀作品,能夠在文學領域發(fā)揮其重要價值。而現代文學經典的含義,難以進行準確的概括。眾多文學創(chuàng)作者認為經典是絕對的和永恒的,它無法被超越和取代。而部分學者認為經典是個人化創(chuàng)作的,它具有本體性的特性。這兩種對立的觀點反映著對于文學經典的矛盾態(tài)度,表明經典處于不斷的被闡釋中。筆者認為文學經典不能局限于一個角度,而應多角度分析、看待。從文學本體理論來解釋經典,它的存在是鮮活的實體,其崇高不可被復制的特征,表明其本體的關系。而從開放的角度來看,文學經典是不斷被認可的過程,它的存在詮釋著生命的活力。正是這種理論凸顯了作品在社會中表達力的無界限,強調了經典的不確定性,是不斷被認可又被重新詮釋的過程。
文學經典作品最為顯著的創(chuàng)作特征,就是發(fā)展的延續(xù)性和歷史穿透性,它的存在和延傳,使其有著巨大的釋放空間,被人們反復地認知和研究,促使其經典化發(fā)展。首先,文學經典有著個體性的特征。文學作品的出現和流傳,主要是文學創(chuàng)作者以自身獨特的視角,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文字中表現個體的精神內涵和追求。他們在作品中討論和提出一系列關于本性的問題,使個體思想和當下主流意識交融,帶給人們持久的思考,在大眾領域形成鮮明的文化藝術和傳統。同時,對于經典內容的詮釋,利于人們對作品內容的討論。經典作品只有不斷地被人們所認可和接受,并實現長時間的傳播,其自身的潛力才能得到激發(fā),實現不同時代下的不斷被解釋和延傳。其次,文學經典具有歷史穿透性特征,文學經典的誕生,往往反映著當時年代背景下的文學發(fā)展情況,比如但丁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反映著文藝復興時期的創(chuàng)作風格。而魯迅所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也代表著中國新文學。這些經典作品的誕生詮釋著當代社會背景和文化現實,而它們的流傳,表明它們不僅在當時具有代表性,其歷史的穿透力也使其成為特定時期的文學符號,反映著經典作品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內涵。最后,文學經典具有超越性特征。文學經典作品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作者自主意識和精神活動結合的產物。它的內容包含情感、價值、意識形態(tài)、表達手法等,所創(chuàng)造出的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又真實地反映著人的個性。正是作品內容與讀者有著心靈的溝通,使之被廣為傳播,超越時代而成為經典。
作為民族語言和符號,經典作品在文體價值上超越了個體意義。他們的流傳使其民族精神氣質濃厚,對于文學領域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文學經典的特質主要體現在作品內容具有詮釋社會文化的價值,經典作品大多誕生于社會轉型時期,是對社會動蕩不安的真實寫照,也是文學作者面對社會變革的困苦時,所產生的所聞所感。這種伴隨著社會發(fā)展而出現的創(chuàng)作內容,有著兩面性,一面是在社會文化中形成解釋社會現象和背景的文體內容,另一面是利用經典的作品來推動社會和文化的創(chuàng)新。自文學經典誕生之時,它的文體價值和意義就凸顯出來,在社會和文學領域的傳播,改觀著人們的思想和看待變化的觀念。比如從19世紀維新變法開始,在長達20年的變革發(fā)展中,文學領域并未出現根源性的變化,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經典文學作品的缺失。而發(fā)展到20世紀初,魯迅《狂人日記》的出現,以及各類現實主義文學經典作品的誕生,使文學格局發(fā)生一次次的變革。新的文學流派頻繁誕生,各流派之間的和諧發(fā)展,也為文學領域帶來更多的色彩。更多的知識分子加入到創(chuàng)作中,將個體經歷和社會的變革記錄下來,產生現代文學流派,使當代文學不再一味地倡導理論,而是更樂于反映真實生活。這種變化充分表明文學經典存在和傳承的價值,是時代的標志,也是新舊文學變革的主要助推力。
在社會變革和動蕩的時期,面對西方先進的文化和思想的沖擊,在借鑒西方文化的基礎上,我國文化領域率先為自身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了新的知識體系。隨之,現代文學經典也誕生了。雖然部分學者秉承著保守的觀念,但他們也看到中西文化的差異,認識到新文學的出現是中西文化的共同作用,其思想逐漸受到影響,表現為更加的多元和透明。新的文學形體出現影響著舊的價值體系,促進新的價值體系被人們關注和認同。比如蔡元培領導的新文學流派,他們?yōu)槲覈膶W作品的創(chuàng)造提供更加多元的思想和資源,促進新的文學體系的形成,成為當代文學的代表。而以梁啟超為代表的批判性創(chuàng)作者,他們對部分西方文化的質疑,將中國傳統文學體系從定位不明確的體系中發(fā)展出來,他們的出現也為文學經典的誕生貢獻力量,也應被納入到新的文學價值體系中。我國新思想和新文學體制的發(fā)展,是社會層面對于文學價值的認可,與文學世界和現代民族思想有著密切的關聯。從這一角度出發(fā)進行文學經典的詮釋,不再關乎文學創(chuàng)作個體的存在和發(fā)展,而是關聯時代的進步。
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具有濃厚的文學史屬性,在傳承與發(fā)展中,必須要堅持和遵循歷史主義基本原則。在以往發(fā)展過程中,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為演繹某種特定概念或證明先驗邏輯,往往會以通過犧牲歷史真實性為代價。但伴隨著新時代的不斷發(fā)展,這種現象已逐漸減少,與以往相比,更注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歷史真實性,注重返回歷史現場、呈現歷史原生態(tài)、回歸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本體,這是學術界的共識。經過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發(fā)展與傳承現狀的解析發(fā)現,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歷史意識已逐漸走向自覺,曾經被一味貶斥、不被接受的文學經典現象,如學衡派、自由主義思潮、保守主義思潮,以及帶有官方色彩的“民族主義文學運動”等,發(fā)展至今,都因受現代都市文化色彩的渲染,如現代詩、新感覺派小說、象征詩等,而得到極大的包容,有效打破以往褊狹的評價局面,使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發(fā)展更加公正、更加堅定。通過解剖國家話語權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所產生的影響,可清晰地發(fā)現國家話語權并不能主導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傳承與發(fā)展,也無法以自己的觀點去闡述、去評價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者、研究者。相反是相關研究學者通過闡述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發(fā)展史,來達到敘事、傳承與弘揚的作用,注重通過傳承與發(fā)展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著作,來幫助現代人構建一種文學經典故事。所以,在國民教育的基礎上,有關部門會非常推崇被公認的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品,并熱衷于利用該作品擴充國民教育內容體系,來幫助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達到一個有效傳承、久遠發(fā)展的作用。所以說,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傳承與發(fā)展,已逐漸走向歷史意識自覺。
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在傳承與發(fā)展中涵蓋的外部文化關聯與內涵等文化因子,因受多重文化視角的觀照,致使其在發(fā)展與傳承中得到頗為開闊且深刻的揭示,這是推動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進一步發(fā)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從物質文化方面探索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發(fā)展史,發(fā)現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傳承與發(fā)展,存有稿費制度與文學經典發(fā)展關系的研究;從制度文化方面探索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傳承,發(fā)現存有30~40年代政治審查制度的研究,也包含了微觀的政治文化心理與宏觀的制度文化研究;從傳媒文化視角探索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發(fā)展,發(fā)現存有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等與文學有關的出版社機構的研究;從地域方面探索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傳承與發(fā)展,從嚴家炎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區(qū)域文化叢書》中發(fā)現,其中包括了吳越文化、三晉文化、巴蜀文化、上海城市文化以及東北黑土地文化等,都與文學經典有內在關聯。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與歷史和哲學經典相比,更具文學性,更富有心靈的感動,審美內容也較為豐富,往往是強調從藝術與審美的角度來理解“人”。步入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真正進入了更為廣闊的闡釋與延傳空間的關鍵時刻。雖然在這一階段的政治思想與科學主義已逐漸形成統一體,為相同發(fā)展目標努力前進,但作家與理論家的創(chuàng)作與寫作空間仍然很大。所以在這一階段的文學作家與理論家,所創(chuàng)作的現代文學經典作品,都充分反映出社會的許多變化,甚至會借助這些變化,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進行延伸與豐富。發(fā)現中國現代文學經典既與民族傳統有關,又與民族現實有關。所以,受這些因素所影響,中國現代文學經典民族文化的特征與視角也逐漸顯現,并逐漸涵蓋了老舍與滿族文化、沈從文與苗族、土家族文化等民族文化領域,充分體現出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與民族文化視角存在的內在關聯性。
在中國古典文學發(fā)展歷程中,文學家通常會認為政治標準第一,文學標準第二,但實際上通常是政治標準完全取代藝術標準,無論是作家、作品、畫家以及文學家、流派,還是社團、出版社等機構所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只要政治標準不通過,那么這些文學作品便失去了考察、出版、延傳的資格。即便是被納入文學書敘述框架內的文學作家、作品、流派,對古典文學作品的審美風格、藝術價值描繪也不過寥寥數筆,大多數將創(chuàng)作時間、創(chuàng)作精力花在政治傾向與題材意義的選擇上。但與之相反的是,伴隨著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不斷發(fā)展,又經由現代文學研究的撥亂反正,不僅有效打破以往這一尷尬局面,還促使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審美研究得到重視,使大部分文學者在創(chuàng)作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著作時,通常會將大把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歷史現場的回溯、原生態(tài)的呈現、文學經典的返璞歸真、新批評、敘事學等方法的引進,有效推動了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審美研究的深入展開。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審美研究得到重視,主要體現在話劇、詩歌、散文等方面。其中,話劇方面的審美研究主要涵蓋了潛臺詞、結構藝術、“動作”等方面;散文方面的審美研究,主要體現在語匯、語調、意象、意境等細致的解讀上;詩歌方面的審美研究體現在音律、內在結構、節(jié)奏、語言等方面的審美分析。
新時期的到來,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在回到歷史、返歸文學的學術進程中,以往被遮蔽了的現代文學經典逐漸被人們發(fā)現,如徐志摩、戴望舒、梁實秋、錢鐘書、張愛玲等都是過去評價不高的作家,但在新時期的發(fā)展中,卻得到應有的重視與尊重。即便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已逐漸隱入文物研究歷史幕后的沈從文;也在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不斷崛起、不斷發(fā)展中沖出重圍,復出文壇并深受讀者歡迎和追捧,在一些文學史中與老舍、巴金、茅盾一樣被列為專章。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傳承與發(fā)展,得到了深入解讀與重新確認,這對于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發(fā)展而言,是極其重大的突破,也是全新的發(fā)展機遇。中國現代文學經典涉及人類精神生活中的根本性問題,借助靈活的創(chuàng)作技巧與鮮活的創(chuàng)作思維,以文字的形式表達人類精神生活問題。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若想得到重新確認,只有將文學史作為關系本體,不脫離自身所謂經典得以確立的語境,才可達到預期發(fā)展目的。
總而言之,中國現代文學的誕生,是對當時社會背景下文學審美意識和精神文化的整合,各類文化思想的互動和配合,是文學經典被廣泛流傳,成為人們所認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于經典文學作品的重新構建,以及在當代社會背景下的傳承發(fā)展,是在當前開放環(huán)境中對文化進行再次思考的過程,通過對經典文學的方式和重構,得到利于現代文學發(fā)展的新的結論,使文學回歸其本身,保持全新的生命活力,促使我國文學和文化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