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
10月早些時候,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杰克·沙利文指責俄羅斯將能源用作政治武器??死锬妨謱m回應稱,美國的制裁可能會加劇歐洲能源市場的失衡。這場齟齬突顯出國際政治使用或威脅使用經濟制裁的情況越來越多,而問題越來越嚴重。
作為一種國家施壓工具,經濟制裁雖不及戰(zhàn)爭,但亦相去不遠。然而,此類措施的法律、政治和道德基礎很少受到挑戰(zhàn)?!堵?lián)合國憲章》第七章,允許安理會對威脅或破壞世界和平的國家實施經濟制裁。
在下一階段,人道主義關切開始被接受為制裁的理由。例如,政府對國家內部群體的壓迫可能會引發(fā)“第三方”效應,例如難民危機。這便是聯(lián)合國1970年代對羅得西亞、1980年代對南非實施經濟制裁的法律依據。
此后,一些人將“政權更迭”本身視為制裁的合法目的。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1999年在芝加哥的一次演講中說:“我們價值觀的傳播使我們更安全。”個中含義是,民主國家不會發(fā)動戰(zhàn)爭。因此,推翻薩達姆成為1991年海灣戰(zhàn)爭爆發(fā)后對伊經濟制裁的不公開的目標。
國際制裁機制最重要的新發(fā)展,是對 “特別指定”的個人和實體進行制裁。倡導者認為,這種精準措施將懲罰僅限于洗錢者和其他可疑罪犯,可避免傷害國家的其他人口。但它們不屬于聯(lián)合國的職權范圍,只是經濟強國或國家集團單方面強加的。
這些個性化處罰中最著名的例子是“馬格尼茨基制裁”,以俄羅斯律師謝爾蓋·馬格尼茨基的名字命名,他指控俄羅斯稅務和執(zhí)法官員欺詐由他擔任顧問的投資公司“埃米塔日資本管理公司”2.3億美元。馬格尼茨基遭到逮捕并被控逃稅,于2009年在莫斯科的監(jiān)獄中被警方毆打致死。
美國于2012年通過了《馬格尼茨基法案》,旨在懲罰責任人。范圍更廣的2016年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案“授權總統(tǒng)對任何被認定參與人權侵害或腐敗行為的人實施經濟制裁并拒絕其進入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歐盟也通過了馬格尼茨基立法,目前世界各地有數(shù)百個人和企業(yè)根據這些法律受到制裁。另外,歐洲議會最近呼吁對侵犯“LGBTQ+”權利的匈牙利和波蘭實施制裁。
但這種制裁措施是否公正、適當、有效?對于公正,近期定向制裁的增加是基于各國各自的法律而非國際法,僅反映了部分國際社會的共識。此外,此類處罰往往在沒有充分解釋的情況下加于個人和實體,不需要審判或定罪。因此,對許多人來說,這些制裁只是一種權力的表達。
它們的權宜性也值得懷疑。不難看出,單方面制裁會引發(fā)“制裁戰(zhàn)爭”,除非它們僅針對無法報復的國家。在西方對涉嫌在車臣侵犯人權的俄羅斯官員進行制裁后,俄羅斯譴責西方發(fā)動“新冷戰(zhàn)”。我們真的希望世界被分為制裁者和報復者的經濟集團嗎?
經濟制裁的有效性問題可能最難回答,因為沒有一致同意的成功衡量標準。許多人認為,它們是帶來正義的政權更迭或政權行為更迭的成本相對低的方式。在某些情況下也許確實如此,但壓倒性的證據表明,經濟制裁只有與軍事干預結合才會產生這種效果—這意味著它們通常是戰(zhàn)爭的伴隨物而不是替代品。因此,我們應該非常警惕出于道德原因實施的制裁。
畢竟,還有另一種改善國際和國內行為的和平模式。孟德斯鳩、亞當·斯密、理查德·科布登和許多其他人認為,商品、人員和思想的交流具有安撫作用。制裁則適得其反。當這些懲罰措施的支持者聲稱只有文明人之間才有可能進行貿易時,他們忽略了貿易本身的文明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