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憲章
匯聚全校同一學科所有教師的智慧與經驗開展的集體備課,作為一種常態(tài)化教研實踐,其初衷應是渴望多一些“異樣的眼光”,去引導參與者的關注目標盡可能從預設教案轉向解決困惑,讓研討色彩更加鮮活;去影響參與者的思維趨向盡可能從形成共識走向追求爭鳴,讓各抒己見更具活力,切實讓集體備課走出“淺層次”“敷衍式”“作業(yè)化”的尷尬,更好優(yōu)化每一位教師的成長歷程,更好雕琢每一節(jié)課堂的魅力軌跡,更好激活每一個教研團隊的創(chuàng)新姿態(tài)。
“異樣的眼光”可以發(fā)現(xiàn)教材和課標中“隱形寶藏”,讓集體備課擁有意想不到的“源頭活水”。教師要用心研讀課標,切實掌握具體學段對應的目標與內容,才能用好新教材,備好課。要想教出新意,需要集體備課參與者在研讀教材時自覺做到“深入”,準確地把握教材的內容,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領會、揣摩教材編寫者的意圖、目的;處理教材時自覺做到“淺出”,自覺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考慮到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由淺入深抓住每一課的特點,上出每一課的特色。
“異樣的眼光”可以激活思維和對話的“爭鳴空間”,讓集體備課擁有不可多得的“蛻變契機”。一是可以拓展思維空間。教研組長需要及時把握備課的方向,把問題的研討向深層次發(fā)展;骨干教師需要展現(xiàn)個人超高的教學水準,用自己的“不一樣”感染和吸引青年教師;學校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注重制度約束,講究方式方法,注意創(chuàng)設個性化互動空間。二是可以提高溝通效果。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需要一個更為廣闊的“對話空間”,打破固有界限,讓對話活動跨越年級。評價過程中更應多一些“異樣的眼光”,在鉆研教材的過程中多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個性問題、在處置教學細節(jié)時多發(fā)表一些有個性的見解,集體備課才可能博采眾人之長,讓參與者的教學實踐更趨合理、更加高效。
“異樣的眼光”可以找準反思和探究的“創(chuàng)新方向”,讓集體備課擁有令人向往的“魅力面孔”。一是可以讓反思更深刻??梢詭椭鷧⑴c者在集體探究中擁有更多視角去審視原本熟悉的教學過程,看清自己不曾注意到的細節(jié)偏差,看明自己一直困惑的問題根源,體驗到不同思路給予課堂的變化,體會運用不同觀點去處理教材、營造情境、處置生成所帶來的驚喜變化,讓自己深刻感受集體備課給予自己的諸多收益,在不斷提高反思實效的同時悄然喜歡上集體備課。二是可以讓探究更深入。教學過程是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環(huán)境的整合過程,其中不乏不可預料、難以把控的因素,而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自然是擁有更多的“異樣的眼光”,可以根據(jù)教學過程的變化去全面分析、去準確研判,根據(jù)課堂環(huán)境及時調整教學目標,時刻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切實將不可控因素轉化為積極的課堂資源。
集體備課需要多一些“異樣的眼光”。因為多一些“異樣的眼光”的集體備課實踐擁有更多新鮮話題、更多別樣視角,在各抒己見中更易碰撞出智慧火花,在集思廣益中更易實現(xiàn)取長補短……集體備課才會凝聚不一樣的研討智慧、煥發(fā)不一樣的成長活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