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小學生的思維一般都賴于形象思維,形成小學生的空間觀念,需要學生借助于一定的實物。因此,在平時形成學生空間觀念的諸多過程中,我們一般都引領學生去進行觀察,以實物和圖形為載體,以觀察為基礎。
小學生從一定角度來觀察一般比較不夠形象的實物和圖形是不夠耐心和耐性的,必須引領學生學會觀察。小學生的觀察方法不對,就會影響學生正確結(jié)果的獲取,當然也就不可能建立起比較完美的空間觀念。必須加強多維觀察的訓練,也就是說我們在讓學生對圖形進行觀察時,必須充分意識到,不能僅以標準圖形去讓學生進行觀察,因為標準圖形不可能去讓學生區(qū)分圖形的多種或者就是各種元素,當然也就不可能區(qū)分多種元素的主次了。譬如讓學生去認識梯形,如果我們僅以一個圖形讓學生去觀察,對學生領悟梯形本質(zhì)建立表象是有一定影響的。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將梯形進行變化,這變化不是違背其本質(zhì)特征的變化,而是在位置上的變化,而是在大小上的變化,更是在形狀的變化。
小學數(shù)學教學形成學生空間觀念必須努力促使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開動腦筋展開想象,首先是時段上的開足腦筋,提倡學生邊觀察邊思考,要求學生不要去做不思考之觀察的無用功,就像閱讀教學中所提倡的不動筆墨不看書一樣?,F(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電子白板進入課堂,給學生邊看邊思考帶來了便捷。我們可以在白板上呈現(xiàn)完整的靜態(tài)性的圖形,讓學生進行整體性的觀察思考;我們也可以去演示圖形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去領略動態(tài)性的圖形,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思考途徑,進而從動態(tài)的角度研究這圖形,這樣學生的想象則會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建立起動態(tài)形成基礎上的空間觀念;我們也可以運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對一些生活現(xiàn)象進行回憶性的想象,像過電影一樣。譬如教學相關圓的認識時,我們不妨讓學生去閉目想象鐘面,思考秒針的滴滴答答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使你產(chǎn)生怎樣的認識。在學生進行如此豐富而又深刻想象的基礎上,空間想象能力會逐步得到提高,從一定意義上說,學生的想象潛能得以充分挖掘出來,學生的思維得以比較充分地發(fā)揮出來,那空間觀念的形成則完全可能是水到渠成和事半功倍。
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空間觀念的形成,應當是有悖于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學生學習理念的。所以,小學數(shù)學教學形成學生空間觀念必須讓一個個學生形成勇于探索的精神,讓他們?nèi)コ街R,激發(fā)他們在探索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城關一小 5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