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師友對姚薇元史學素養(yǎng)的影響

2021-12-28 06:53:44韓笑笑
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羅家倫近代史鴉片戰(zhàn)爭

韓笑笑

(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山東 煙臺 264025)

姚薇元是20世紀的歷史學家,以研究魏晉南北朝史、鴉片戰(zhàn)爭史見長。他的《鴉片戰(zhàn)爭史實考》[1]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特別是鴉片戰(zhàn)爭史的基本讀物,《北朝胡姓考》[2]是研究魏晉南北朝史的必備參考書[3]149-150。他遺留的學術遺著中,有一本《中國史學史概要》[1],該書使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史學史,史學和史觀并重。他還寫有《廿四史解題》《中國近代史簡編》《鴉片戰(zhàn)爭》等專著,發(fā)表40多篇學術論文[4]2。姚薇元能獲得以上成就,除了自身刻苦研究,還與各位師友的教誨密切相關。對此學術界只有蕭致治的《姚薇元教授的治學之道》[3]149-150和姚薇元幾個學生的文章有論及,本文將在以上成果的基礎從姚薇元本科、研究生、工作時期的相關經歷入手,就姚氏史學素養(yǎng)的形成與師友關系展開論述,以期能對歷史學年輕學人提供借鑒。

一、本科時期:郭廷以、蔣廷黻、羅家倫引導姚薇元走入史學研究之門

1926年,21歲的姚薇元在高二時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于大二時(1927年)因對中國近代史產生興趣轉入歷史系①。在本科期間,他在郭廷以、蔣廷黻、羅家倫等老師的教誨下,研究鴉片戰(zhàn)爭史,掌握了研究歷史的基本能力。其本科畢業(yè)論文《魏源〈道光洋艘征撫記〉考訂》于1942年初次出版,載有蔣廷黻、郭廷以先后在1933、1935年為其所作的序言②。1955年,姚薇元對此書做了重要修改,改名為《鴉片戰(zhàn)爭史實考》[1],現(xiàn)在流通的是1983年校畢、1984年出版的修訂本[3]149-150。

郭廷以于1928年9月隨羅家倫到清華大學任教,他到清華大學第二年(1929年初)開始和羅家倫合開中國近代史課程。當時姚薇元是歷史系三年級學生,他為了弄清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脈絡,先從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zhàn)爭史著手研究[3]149-150。當時,郭廷以上課的主題正是 “ 鴉片戰(zhàn)爭 ” “ 魏源的海防思想 ” “ 洋務運動 ” 等[5]142-143。姚氏的《鴉片戰(zhàn)爭史實考》得以出版,與其在郭廷以課堂上的受教及私下請教有著密切關系,蕭致治在回憶姚薇元的治學之道時所講 “ 在郭廷以的幫助下,將研究成果匯編為畢業(yè)論文 ”[3]149-150應該指的就是這段學習經歷。

應羅家倫邀請,蔣廷黻于1929年5月進入清華大學,任歷史系主任、教授。他曾經掀起歷史系的改革浪潮,成為當時清華歷史研究的中心人物[6]。作為老師,蔣廷黻曾將自己的著作及藏書借給姚薇元參考使用。1932年9月26日,蔣廷黻致羅家倫的書信中提到, “ 姚君借用書二部及拙稿一部(二冊),已由郵掛號分三包寄呈,不日定可到滬矣 ”[7]185。另外,如前所述,1933年6月蔣廷黻曾為姚薇元《鴉片戰(zhàn)爭史實考》作序,序中特別提到 “ 姚君薇元費了兩年的功夫來考訂這篇道光洋艘征撫記。他參考了很多的中西史料,把魏默深的原文逐句的加以研究……姚君這種工作可算有功于史學 ”[8]2。由此可知,蔣廷黻逐字逐句地閱讀了其論文,他對姚薇元的指導是從初稿寫作一直延續(xù)到書籍出版。

羅家倫給姚薇元的幫助主要體現(xiàn)于提供研究資料方面。羅家倫在1928—1930年間任清華校長和歷史學系教授[9]。根據(jù)郭廷以回憶,當時的清華圖書館 “ 西文書不少,中文書很少,羅先生第一年就大買中文書,增加一倍不止 ”[5]142-143。羅家倫的這一行為并非專為姚薇元所作,但清華所藏豐富的鴉片戰(zhàn)爭史資料是他研究和寫作的主要資料來源[10],姚薇元是羅家倫的這一舉措的直接受益者。其次,羅家倫還專門為姚薇元寫作《鴉片戰(zhàn)爭史實考》提供過很多西文論著。對此,姚薇元在出版時特此表示了感謝, “ 羅先生借給許多重要西籍,尤為難得 ”[8]10。另外,1942年出版的《鴉片戰(zhàn)爭史實考》的書名是由羅家倫所題寫,這既是羅家倫對姚薇元學術的認可,同時也是姚薇元對羅家倫表示尊敬的一種形式。由于羅家倫也是中國近代史研究專家,想必在專業(yè)層面上也給姚薇元提供過很多幫助,只是限于史料,無從得知,待考。

在郭廷以、蔣廷黻、羅家倫的引導下,姚薇元開始研究鴉片戰(zhàn)爭,令人疑惑的是,因對中國近代史感興趣轉入歷史專業(yè)的他為何研究生期間轉學中國古代史,沒有選擇蔣廷黻指導的中國近代史呢?根據(jù)記錄,陳寅恪在姚薇元之前僅有朱延豐一位學生,因資料有限,待考。另外,從他在武漢大學工作期間的研究成果看,他并沒有對中國近代史失去興趣,除了繼續(xù)研究鴉片戰(zhàn)爭外,還開始探索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甚至利用唯物史觀研究中國近代史。

二、研究生期間:陳寅恪對姚薇元的教導

1932年,姚薇元考入清華大學文科研究所歷史學部③,在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的指導下,他開始研究魏晉南北朝史。陳寅恪在史學研究和個人品質方面對姚薇元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史學研究方面,由于陳寅恪的引導,姚薇元走上魏晉南北朝史的研究道路,在研究的過程中,他深受陳寅恪史學方法的影響,在學術上形成了自己的史學方法。在個人品質方面,陳寅恪堅持學術自由,處理教學工作兢兢業(yè)業(yè)、認真負責,姚薇元也繼承了這些品質。

首先,從史學研究方面來看,姚薇元從事魏晉南北朝史的研究離不開陳寅恪的影響。陳寅恪于1926年正式進入清華大學教書,1930年起指導研究生,姚薇元是陳寅恪的第二個研究生。姚薇元之所以研究魏晉南北朝史,源于 “ 陳寅恪先生上課時在黑板上開列了一大批研究課題,要研究生們自己在這些課題中找研究方向 ” ,他認為中華民族的融合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研究課題,他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產生了興趣[3]149-150。選定題目后,他便開始搜集資料,為了探索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他從考究北方各民族的姓氏變化入手,經過5年的認真研究,他撰寫出了中國第一部研究胡姓的專著《北朝胡姓考》。此書被翻譯成多種外文,陳寅恪對此書予以一定的認可,并且親為作序。后來在大夏大學、貴州大學等大學任教期間,姚薇元仍從事關于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教授多門魏晉南北朝相關課程。1937—1947年間,姚薇元先后發(fā)表了《藏族考源》《唐代諸帝享年考》《北朝帝室氏族考》等30多篇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④,他的研究不再只限于魏晉南北朝史,還研究唐代的財運、府兵制、藩鎮(zhèn)等,還考證歐陽修集古錄,甚至出版了一冊《廿四史解題》。

其次,姚薇元繼承了陳寅恪的全面占有史料的史學方法,并形成自己對各類史料 “ 反復分析研究、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 的史學研究方法[3]149-150。陳寅恪的治學方式偏向于考據(jù)學中,并且擅于原料擴充[11],姚薇元繼承了陳寅恪的這種治史方法,他認為資料是研究的基礎和依據(jù),搜集資料時要盡量做到完備,只要有線索可尋就要排除萬難去盡力查找,只有詳細占有資料才能為奠定史學研究的堅實基礎[3]149-150。在研究北朝胡姓時,姚氏依據(jù)史書紀傳和姓氏專書的記載,參照碑銘、石刻、文集、說部、韻書等材料以及近代內外學者有關姓氏的論著,對《魏書?官氏志》里193個胡姓作了深入考證[4]2,弄清了他們的來龍去脈。在此基礎上,他認為分析研究要 “ 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 ,他教導蕭致治: “ 要把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就需要把收集來的資料反復分析研究,剔去虛偽的東西,留存真實的材料。真實材料中有粗有精,這就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識力,認真分辨精粗,才能去粗取精。 ”[3]149-150針對他出版的書籍,他還一直在尋找新的材料,現(xiàn)在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北朝胡姓考》是他病逝前最終校訂的成果,他花費了五年時間,通過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方法對這些資料鑒別和分析,精選可信的史料并吸收史學界研究成果中的真知灼見,不斷地對原有的材料加以補充和修改[1]3。識別材料是最基本的,他認為資料、分析研究、結論是學術研究中三個互相連接、缺一不可的環(huán)節(jié),研究歷史需要做到 “ 六何 ” :何時?何地?何人?是何?為何?如何?可見,姚薇元這時已經不只是考訂工作,而是研究歷史科學。

第三,陳寅恪堅持學術自由的品質,也啟迪了姚薇元,他認為學術應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大學生需要獨立研究學術。陳寅恪曾在1931年發(fā)表《吾國學術之現(xiàn)狀及清華之職責》,文中寫道: “ 此文撰述的主旨是倡導學術之獨立。 ”[12]之后陳寅恪正式走上了學術獨立的道路,不僅是他,當時的清華大學也從留洋預備學校轉變?yōu)閷W術獨立學校,姚薇元就是在這個時候投入陳寅恪師門。1935年,姚薇元在《獨立評論》發(fā)表《大學研究院與學術獨立》,針對當時的留學政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通過與日本的教育對比,他認為中國的高等教育標榜學術獨立但徒有其名,事實上中國所有大學仍然是留洋預備學校,他還認為教授要注重引導大學生進行自主研究,培養(yǎng)他們的研究興趣和能力,畢業(yè)后推薦他們到研究所深造[13]。

第四,受陳寅恪的影響,姚薇元對待教學工作與學術工作都很認真負責。陳寅恪即使后期眼睛失明,每周照常授課,據(jù)他的學生回憶,陳寅恪一堂課也沒有缺過[14]前言1,姚薇元對待教學工作也是如此。經過 “ 文革 ” ,姚薇元的身體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 但他仍對工作充滿飽滿的熱情,積極從事教學工作,又招收了兩屆鴉片戰(zhàn)爭的研究生 ”[4]3。無論是學生的日常學習還是論文指導,都有他認真負責的身影,學生許增鋐回憶道: “ 在我現(xiàn)在保存的1979年4、5月間所作的讀書筆記中,就有姚師和致治師分別用紅、黑鉛筆所作的旁批。 ” 并且許增鋐的畢業(yè)論文一稿、二稿,二位導師都仔細審讀,標點符號、錯別字等都不放過[15],研究漢唐史的張澤咸曾言因課上筆記僅幾行字被姚薇元大批并被罰站??梢娨痹笇W生的認真、嚴肅的態(tài)度。 “ 文革 ” 后招收第二批鴉片戰(zhàn)爭研究生時,姚薇元已經77歲高齡,但為了讓學生更了解鴉片戰(zhàn)爭,他陪學生去福州、泉州到廣州查勘了虎門要塞,再從杭州、鎮(zhèn)江、南京、上海[16]。另一方面,他對待學術工作也極其認真。他曾為湖北人民出版社編寫了通俗讀物《鴉片戰(zhàn)爭》,即使是一本通俗讀物,他也仔細考證。1982年受人民出版社之邀,他與蕭致治準備合寫一部《鴉片戰(zhàn)爭史》的專著,有出版社跟他們預約該專著并希望三年內出版。他們因時間倉促拒絕了,認為研究要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就必須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廣泛收集相關資料后再著手撰寫[17]。他們耗費了很多時間準備這本書,到1985年2月25日他辭世時,他們已經制定出了全書的撰寫計劃,并開始進行各項準備工作,然而,他還沒來得及動筆即不幸辭世[4]1-4。

三、工作期間:朱希祖、李達、蕭致治與姚薇元的學術交往

1937—1953年間,受戰(zhàn)亂等因素影響,姚薇元先后在幾所大學之間輾轉任教。在這期間,他與朱希祖通過學術探討產生了深厚的友誼。1953年,姚薇元隨李達調到武漢大學,并任歷史系教授和中國近代史教研室主任。此后,姚薇元一直在武漢大學執(zhí)教。他在武漢大學執(zhí)教期間受李達的影響,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并將其用于中國史學史的研究及日常授課。晚年,姚薇元在蕭致治的協(xié)助下又開始研究鴉片戰(zhàn)爭。

(一)朱希祖與姚薇元之間的學術交往

朱希祖從1926年開始在清華大學任教,但他與姚薇元之間的學術交往主要是在姚薇元讀研究生時期。朱希祖受姚薇元的論文啟發(fā)而作《西魏賜姓源流考》,還曾給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提了一些建議,被姚薇元采納?!吨煜W嫒沼洝分杏兴约旱南嚓P著述活動和圍繞姚薇元的學位論文《北朝胡姓考》與之交往的一些記錄。

朱希祖對西魏賜姓這個題目早有興趣,并且搜集了相關的資料,而動筆成文可能是受到了姚薇元論文的啟發(fā)。1936年3月11日,因讀胡懷琛《李太白的國籍問題》一文[18],朱希祖對李唐氏族國籍問題產生興趣并開始閱讀有關西魏賜姓的書籍,但是由《朱希祖日記》相關記錄可以發(fā)現(xiàn),他當時還沒有寫西魏賜姓的計劃。直到1936年9月9日,姚薇元以其《北朝胡姓考》初稿與朱希祖交流后,次日朱希祖開始撰寫《西魏賜姓源流考》。

朱希祖閱讀了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初稿后,與他討論初稿中存在的問題,后來姚薇元也聽取朱希祖的建議作了修改。1936年10月3日,朱希祖勸姚薇元改《北魏胡姓考》為《〈魏書?官氏志〉廣證》, “ 因陳毅有《〈魏書?官氏志〉疏證》,故云‘廣證’,姚君以為然 ” 。除了書籍的名字,朱希祖在仔細閱讀后發(fā)現(xiàn)姚薇元書中若干誤處并提出建議。例如,10月4日,朱希祖在日記中寫道: “ 夜閱《〈魏書?官氏志〉廣證》,頗覺其中誤處甚多,囑姚君改正。 ” 同月14日寫道: “ 午后姚微(按:薇)元來,討論《〈魏書?官氏志〉廣證》,余勸其改正高氏、李氏、王氏諸條。 ”[19]701-705后來姚薇元將該稿進行擴充,并以《北朝胡姓考》之名出版(科學出版社,1958年),引用書目里還列入陳毅之書。朱希祖給女婿羅香林的書信中也記載了二人關于《北朝胡姓考》的交往記錄,書信寫于1937年6月21日。信中寫道: “ 余近來所撰《西魏賜姓源流考》及駁陳寅恪二篇,皆與唐代姓氏有關,想已閱及?!痹侗蔽盒帐峡肌罚鄧谄涓臑椤段簳偈现緩V證》,大體尚精博,然衍陳寅恪鑿空臆測之謬法,論據(jù)多未精確,已指出數(shù)十處,勸其大加修改,頗見采納。唐代姓氏與此書大有關系,惜其書未付印,不能供參考,然陳毅《〈魏書?官氏志〉疏證》亦頗佳。 ”[20]177-178由此看來姚薇元聽取了朱希祖的若干意見,修改了文章的諸多謬誤處。

朱希祖除了當面給姚薇元指出其文問題外,還在其《西魏賜姓源流考》一文中表達了他與姚薇元關于某些問題的不同看法。從《西魏賜姓源流考》一文來看,朱希祖多處征引姚文,文中有兩人相關辨證的記錄,姚薇元在《北朝胡姓考》里采納并修改了幾處原來的論述。如姚薇元初稿中,《北史?乙弗朗傳》云 “ 其先東部人也 ” ,姚薇元認為 “ 東當為西之誤 ” 。朱認為姚此說有誤,乙弗有東西兩部之分, “ 乙弗朗之先為東部人,東非西之誤。自吐谷渾率部西遷,已弗部人或亦有從之而西,就有了西方部族 ”[21]1693。

(二)李達校長對姚薇元的教誨

李達是從 “ 實業(yè)救國 ” 向 “ 政治救國 ” 轉變的著名學者[22],他為唯物史觀的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傳播過程中,他將唯物史觀延伸到政治哲學、歷史學、經濟學等不同領域,賦予了唯物史觀多種形式和豐富內涵[23]。他《現(xiàn)代社會學》一書中系統(tǒng)總結了唯物史觀,分析了中國社會的基本性質,回答了中國革命的基本性質,有力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24]。

1950年,姚薇元開始接受李達的唯物史觀指導。他們是在湖南大學認識的,姚薇元于1950年上學期在湖南大學開始上業(yè)務課,那時,湖南大學歷史系的教師很少,他教授中國通史和中國近代史兩門課,整日備課講課,最后他感到吃力[25]。學生反饋了姚薇元上課的一些問題后,李達親自到教室聽課,課后肯定姚薇元并且敦促他學習理論,以便更好地分析歷史問題。后來他去拜訪李達時,請教了李達怎樣學習馬列主義這件事情。不過,姚薇元當時對于馬列主義的學習 “ 只限于聯(lián)系歷史上疑難問題,力圖把理論學習的收獲,落實到改進教學上 ”[25],而不是純唯物史觀研究。

1953年,受李達教益,姚薇元開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研究中國史學史。當時姚薇元隨李達調往武漢大學,在聽了李達關于唯物辯證法的講授后深受啟發(fā)。之后,在李達的進一步指導下,他對于馬列主義的認識有了新的突破。對此,他曾深情回憶: “ 作為解放前長期受封建主義和資產階級教育影響的知識分子,解放后能夠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能夠勝任歷史教學,飲水思源,我不由得感謝李校長的教導……通過李老的教導,解放后我較早地接受了黨的教育和培養(yǎng),使我能在后半輩子為我國的歷史科學做出貢獻。 ”[25]

由此,姚薇元開始關于史學史的研究。首先,姚薇元闡述了他對中國近代史劃分的觀點。1956年,他參加了中國近代史教學大綱研討會,并連同他人起草了新大綱的初稿,同年7月,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討論會在北京召開,在研討會上,他闡述了對中國近代史三個時期、九個階段劃分的看法,并就中國近代社會歷史的特點及其階段性問題作了論述[26],后整理成一文于1958年發(fā)表,本文力圖用馬克思主義來闡明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階段性[27]225,他認為只有對近代史進行科學的分期,才能發(fā)現(xiàn)社會現(xiàn)象中的固有聯(lián)系,從而總結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應用到實際。其次,1962年,姚氏發(fā)表《評介劉培華編寫的〈鴉片戰(zhàn)爭〉》,通過他的評價發(fā)現(xiàn)他初步形成自己關于唯物史觀的見解,他的方法是先用馬克思主義論證文章內容合理性,再考證史料的真實性。在他1963年發(fā)表的《王船山史學理論初探》中,通過分析王船山 “ 道統(tǒng)與治統(tǒng) ” 的思想,他認為王船山批判地繼承了歷史上唯物主義傳統(tǒng),而且別開生面地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把我國封建時代的哲學和史學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通過對王船山的史學研究,姚氏認為歷史研究的任務在于:結合時代條件來評價歷史事件的得失,并且不能忽視它的必然趨勢、偶然因素以及歷史人物的意圖和事件的影響效果等,要設身處地地進行思考。在此之后,姚薇元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結合教學編寫了《中國史學史概要》。他主張史學必須研究史學史,中國史學史研究的對象是中國史學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最終的目的是讓人們了解傳統(tǒng)的中國,從而更深入、更準確地了解中國的國情,自覺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4]1-4。

(三)蕭致治協(xié)助姚薇元開展學術編撰與教學活動

蕭致治,1929年生,1960年從中山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開始在武漢大學任教。在隨后的幾十年里,蕭致治以鴉片戰(zhàn)爭、辛亥革命及相關的中西關系為核心,發(fā)表了諸多有影響的著作。截至目前,蕭致治獨立完成、主持或參與撰寫著作23部,發(fā)表230多篇學術文章。就鴉片戰(zhàn)爭的研究而言,1996年出版的《鴉片戰(zhàn)爭史》(上、下冊)是蕭致治數(shù)十年來研究鴉片戰(zhàn)爭的總結性成果,該書被列為1978年后鴉片戰(zhàn)爭史研究的三大代表性成果之一[28]234。在辛亥革命研究中,蕭致治于20世紀80年代以后開始研究黃興,他認為黃興對辛亥革命的貢獻僅次于孫中山,他先后編著多部相關的書籍和論文。在蕭致治的不懈努力下,武漢大學已成為全國黃興研究的中心[29]。

蕭致治的成功得益于姚薇元的教導與培養(yǎng)。他到武漢大學不久,便開始協(xié)助姚氏進行鴉片戰(zhàn)爭與中國近代史的教學工作。1966年,61歲的姚氏任武漢大學研究生導師,蕭致治 “ 在20世紀60年代前期曾做過他的助教,改革開放以后又協(xié)同他培養(yǎng)過兩屆研究生 ”[3]149-150。1978年至1981年間,蕭致治協(xié)同姚氏招收了三位專攻鴉片戰(zhàn)爭為研究對象史的研究生,許增纮、丁濟康、楊維。1982年至1985年間,又協(xié)助姚氏招收了第二批該方向的兩名學生,楊衛(wèi)東、李少軍[3]149-150。楊衛(wèi)東曾回憶當時上課的場景, “ 除副課外,主課都是在姚先生家里上的。一杯茶、幾盤干點,是一種聊天式、討論式的上課……每一次的上課如同聚會,都是蕭老師事先安排好,大致程序是我們先匯報近期學習情況,讀了什么書,有一些什么見解和疑惑,然后一起討論或由兩位老師進行點評 ”[30]。

姚氏與蕭致治是亦師亦友,兩人合作完成了多篇文章。1981年,姚氏與蕭致治一起發(fā)表《孫中山先生對辛亥革命的偉大貢獻》。在蕭致治協(xié)助下,姚氏后期又對鴉片戰(zhàn)爭研究進行多次修改補充,兩人在1982年合力完成了《鴉片戰(zhàn)爭研究》。姚氏逝世后,蕭致治挑起研究鴉片戰(zhàn)爭的重任,于1996年完成《鴉片戰(zhàn)爭史》。

姚薇元從大學開始就在郭廷以、陳寅恪、李達等名家的指導下進行史學訓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的本科論文出版為《鴉片戰(zhàn)爭史實考》,此書被美國著名中國近代史專家費正清認為 “ 是一本有詳細的注釋而且有判斷力的書 ” 。研究生畢業(yè)論文出版為《北朝胡姓考》,成為我國史學界進行胡姓研究的開山之作,陳寅恪也認為 “ 其當日所言,迄今猶有他人未能言者 ” 。工作后,他的中國史學史課程講義——《中國史學史概要》頗具學術價值,在其逝世后,此書與《鴉片戰(zhàn)爭史實考》合刊出版。從他的學術經歷來看,姚薇元繼承了陳寅恪全面占有史料的方法,力求史料資源的詳盡完備,這使其歷史研究通常需要排除萬難才能搜齊資料,研究成果也往往需要多次校訂。而且隨著新的史學方法的出現(xiàn),僅僅靠考證已經不能全面地分析研究歷史。在李達的教導下,姚薇元在原有考證的基礎上開始利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分析資料,最終形成自己 “ 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 的研究方法,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 “ 六何 ” 研究范式。姚薇元在本科、研究生期間進行了系統(tǒng)的考證訓練,工作后又系統(tǒng)地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科學,這使他既擁有扎實的考證功夫又有深厚的理論功底,這也啟迪我們在史學研究中,史料和史學方法兩方面都應下功夫。

四、結語

姚薇元以研究魏晉南北朝史、鴉片戰(zhàn)爭史見長。在他史學研究的道路上,郭廷以、羅家倫、蔣廷黻、陳寅恪、朱希祖、李達、蕭致知等師友給了他不同程度的幫助,有的是教會了他考證等學術研究基本功,有的是指導他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開展學術研究,有的是就某些具體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從中可以看出,史學研究者不僅要重視專業(yè)素養(yǎng)的訓練與培養(yǎng),還要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與研究,這一點在當下尤為重要。

注釋:

①查閱《清華同學錄》(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辦公處1937年印),姚薇元于1926-1931年在清華大學就讀,歷史系1926年新生吳宣易、周振鶴、鐘道銘、羅香林等7人均于1930年畢業(yè),而清華歷史系的學制為4年,所以姚薇元多學了一年。又因姚薇元在《學生生活之部清華學生生活大綱(征文第二)》(《清華周刊》1927年27卷11期)提到,在清華差不多一年,星期四有物理課,報紙1927年4月出刊,推測姚薇元大一還在學物理,他在大二時(1927年)轉入歷史系,1931年畢業(yè)。

②第一版時易名為《鴉片戰(zhàn)爭史事考》,原題《魏源〈道光洋艘征撫記〉考訂》作為副標題,1942年初版。

③參見《文獻與記憶中的清華歷史系》(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131頁,姚薇元1932-1936年就讀清華研究院歷史學部,但是《姚薇元教授的治學之道》,2004年11月12日,蕭致治提到姚薇元1931年在清華大學研究部史學門,待考。

④姚薇元在中央大學、大夏大學、貴州大學等大學任職期間,發(fā)表30余篇文章。主要有:1937年,發(fā)表《歐陽修集古錄目考》。1940年,發(fā)表《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性》。1941年,發(fā)表《可汗稱號源出中國說》。1943年,發(fā)表《唐代諸帝享年考》(1943)。1944年,發(fā)表《五四運動新評價特輯:五四運動之歷史意義》《北朝帝室氏族考》《成吉思汗之死期及地點與葬地》《藏族考源》《隋代之民風》《廿四史解題》《匈奴四姓考》。1945年,發(fā)表《與錢賓四論唐藩鎮(zhèn)胡籍》。1946年,發(fā)表《唐代的財政與國運》《學術論著:唐代府兵制度考(附表)》。1947年,發(fā)表《獨孤即屠各考》。

猜你喜歡
羅家倫近代史鴉片戰(zhàn)爭
兩次鴉片戰(zhàn)爭之比較
THE DRUG WAR
品讀《中國近代史》背后的“近代史”
近代史上的幾個問題(三)
近代史上的幾個問題(二)
近代史上的幾個問題
羅家倫:登門求賢徹夜不眠
羅家倫的倔勁
幸福(2016年23期)2016-09-01 09:10:20
跟尼赫魯較真的中國大使
學者羅家倫
世界知識(2009年9期)2009-06-10 12:07:24
柞水县| 丽江市| 大石桥市| 灌南县| 海丰县| 延安市| 古浪县| 门头沟区| 舟曲县| 马山县| 攀枝花市| 德令哈市| 新绛县| 闸北区| 长丰县| 获嘉县| 津市市| 屯昌县| 茌平县| 荣昌县| 德昌县| 太湖县| 昌平区| 绥德县| 溧水县| 芷江| 浦北县| 吉安市| 共和县| 潍坊市| 石屏县| 杨浦区| 祁东县| 友谊县| 德安县| 台山市| 维西| 通道| 江达县| 时尚|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