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磊
(江西省南昌縣洪范學校 江西南昌 330200)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關鍵時期,該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如何,直接會影響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效果。在新時代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的灌輸式英語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也難以滿足新課改提出的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知識交際的目標。因此,初中英語老師要將分層教學法引入教學中,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讓學生在適合自己能力范圍的學習之中,促使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逐步提高。
分層教學法是指老師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基礎功底,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在滿足各層次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1]。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對于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兩層面都有積極的影響,具體如下:
從學生層面來看,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可以對適合自己學習水平的學習目標進行了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對知識進行有效掌握,這樣既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又能夠讓學生獲得成功學習的體驗感,促使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另外,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對其他學生優(yōu)秀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與借鑒,從而促使自身的英語學習水平和成績的提高。
從老師層面來看,老師通過實施分層教學法,可以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入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設計之中,這樣教學的針對性會更加突出,可以吸引全體學生都進入英語課堂學習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專注力,還可以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對學生分層是第一步,也是十分關鍵的步驟,因此,老師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并根據(jù)了解的信息對學生進行分層,分為基礎組、提高組和優(yōu)秀組。其中基礎組的學生,具有學習興趣低、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以及英語成績偏低的特點,針對該組的學生,老師要在尊重他們的同時,給予他們更多幫助;提高組的學生學習興趣、基礎知識掌握以及英語成績都一般,老師要通過對他們的幫助,促使他們不斷提高;優(yōu)秀組的學生學習興趣、基礎知識掌握以及英語成績都比較優(yōu)秀,老師要給予他們更多拓展學習的空間,以滿足他們更進一步發(fā)展的需求[2]。在科學分組之后,老師要根據(jù)各組學生的特點,對不同的教學方案進行制定,以確保各層次學生的發(fā)展。
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在完成對學生分組之后,老師在進入教學之后,就需要做好對教學目標的分層,這就要求老師綜合分析學生與教材,確保所設計的分層教學目標契合各組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有效教學目標的引導下,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促使他們學習效率的提高。比如在教學“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內容時,針對三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A組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體現(xiàn)出基礎性特點,如對單詞和語法知識進行掌握,并嘗試運用單詞和語法知識讀課文;提高組學生可以為他們制定利用新課知識與已學知識讀懂課文的目標;優(yōu)秀組學生除了需要完成提高組學生任務外,還需要對課文進行仿寫,并設計對話情景。通過對教學目標的科學制定,可以讓各層次學生都可以更好完成各自的教學目標,并在此過程中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活動是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發(fā)揮分層教學法的作用,對于教學活動的設計,也需要體現(xiàn)出層次性,以便于各層次學生在參與針對性教學活動時,可以更好優(yōu)化自身的學習效果。比如老師可以設計層次性的課外活動,由各層次學生進入不同的活動之中,在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和內化所學,這樣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以及學習興趣提升效果也會更加明顯。此外,老師還要注重對教學進度的合理安排,也就是讓教學進度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確?;A組的學生能夠跟上,基礎好的學生又可以學得多。
分層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課外輔導的分層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點,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及時對自己的不足進行了解,并及時受到老師的引導和激勵,促使其學習興趣的持久保持。比如針對英語知識點積累問題,需要老師向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書籍,并以分層的方式推薦,對于優(yōu)秀組的學生,向他們推薦一些英文原著類書籍,對于提高組的學生,向他們推薦與教材書難度相適宜的書籍,對于基礎組的學生,可以為他們提供趣味英語視頻。另外,對學生課下進行學習輔導時,針對已經掌握課堂學習知識的學生,要側重于對他們實踐運用的輔導;對于課中知識點未完全掌握的學生,要重點對學生的薄弱區(qū)進行輔導,促使學生真正掌握課堂所學內容,為其后續(xù)順利學習奠基。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意義重大,老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將創(chuàng)新的分層教學法替代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層次和方法中有效學習,逐漸為學生更全面的發(fā)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