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婭妮,崔藝敏,何軼帆,張寧,呂沛然,邢文文,劉奇
1.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陜西 咸陽 712046;2.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陜西 咸陽 712046
近年來,有關艾灸作用機制、影響因素(灸溫、灸量、施灸時間)等研究取得較大進展,尤其艾灸起效的組織代謝、免疫應答相關信號通路等。有學者從艾灸熱輻射溫通、溫補效應角度,提出艾灸激活局部穴位,引起血液組分和血流動力學改變、調控血管舒縮和炎性因子釋放,調節(jié)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促進臟腑功能恢復,是艾灸熱輻射產生溫通、溫補效應的主要生物學機制[1-2]。茲就艾灸的熱、光、煙作用機制等研究進行梳理,為深入探索艾灸作用機理提供參考。
有溫度的物體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送熱量的方式稱為熱輻射。艾灸熱刺激信號被機體識別并引起一系列的生理效應稱為艾灸熱效應[3]。艾灸溫熱刺激能影響穴位局部微環(huán)境,激活溫度感受器,使溫度升高、血運加速,促進機體物質能量代謝,熱刺激信號及其后續(xù)效應傳遞至靶器官,引起全身免疫調節(jié)作用,促進臟腑功能恢復[1]。因此,艾灸溫熱作用的內涵主要集中在溫通與溫補效應兩方面,且彼此相互促進、互為影響。
1.1.1 溫通
艾灸溫通效應的產生包括局部啟動、局部效應誘發(fā)和后續(xù)效應傳導3個階段。在局部啟動階段,艾灸溫熱刺激主要激活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的穴位局部溫度感受器和傷害性感受器——瞬時受體電位香草酸亞家族(TRPV)、熱敏感免疫細胞——朗格漢斯細胞(LC)和熱休克蛋白(HSP),以及嘌呤受體,由感受器介導多種局部效應釋放細胞因子,參與血管調節(jié)、非神經源性炎性過程,釋放促炎或抑炎及鎮(zhèn)痛物質,產生致炎、抗炎及鎮(zhèn)痛作用[4-6];還能增強LC表面Toll樣受體,以及抗原遞呈相關分子Toll樣受體-3、Toll樣受體-4、白細胞分化抗原40表達,使之與相應的配體結合[7],釋放炎性因子和干擾素,產生局部抗炎和免疫反應[4]。另外,HSP還通過介導細胞免疫和固有免疫[8],調整局部免疫狀態(tài)。在后續(xù)效應傳導階段,艾灸溫熱刺激通過脊髓、腦區(qū)和內源性痛覺調制系統(tǒng),調控異常的腦功能活動,選擇性激活高閾值下行抑制系統(tǒng),抑制疼痛信號傳遞,產生鎮(zhèn)痛效應[9],并由體液及神經-體液的交互傳導將溫熱刺激信號和后續(xù)效應經局部傳導至效應靶器官及全身發(fā)揮療效[4]。
艾灸的局部溫熱刺激是起效的始動環(huán)節(jié)和關鍵因素,溫度是溫熱效應的重要體現。當灸溫在15~43 ℃時,溫度與療效呈正相關,超過43 ℃,尤其45 ℃,則會激活C纖維傷害性感受器和延髓背側網狀核神經元,引起傷害性刺激[10-11]。研究表明,艾灸39~44 ℃治療老年膝骨關節(jié)炎均有效,但42~44 ℃效果更佳[12]。不同灸溫對急性佐劑性關節(jié)炎大鼠的效應研究顯示,38 ℃和45 ℃灸溫均可下調血清白細胞介素(IL)-1β、腫瘤壞死因子(TNF)-α 水平,上調IL-2 水平,但45 ℃灸溫作用更顯著,說明45 ℃灸溫的抗炎作用更優(yōu),其抗炎機制也與此相關[13]。成鴻群等[14]研究表明,雀啄灸較溫和灸對施灸中心的溫熱刺激作用更明顯、區(qū)域更集中;懸起灸在皮膚組織中所產生的輻射能量在溫度場存在一定梯度變化;在皮膚表層非灸區(qū)域也存在溫度變化,說明艾灸溫熱刺激具有溫通效應。由此可見,灸溫與療效密切相關。
1.1.2 溫補
艾灸溫補效應參與提高脾胃功能、損傷組織修復及調動人體免疫應答等環(huán)節(jié)。艾灸溫熱刺激能增加脾虛性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糾正紊亂的血漿β-內啡肽、胃動素、生長抑素水平,保護胃腸黏膜細胞,影響胃腸運動,調節(jié)免疫功能;激活HSP 70調節(jié)機體相關因子的表達,促進胃黏膜受損細胞增殖,抑制細胞凋亡;提高胃黏膜損傷大鼠血清中表皮生長因子(EGF)、轉化生長因子(TGF)-α含量,增強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結合,促進損傷胃黏膜的修復和愈合[15]。艾灸還能調動人體免疫應答,調節(jié)免疫因子、補體分子、免疫細胞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和修復功能[16]。
研究表明,艾灸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脾腎陽虛型患者時在上調血清IgG、IgA、IgM水平上優(yōu)于針刺,可明顯增強免疫功能,改善虛損癥狀[17]。艾灸預處理通過上調急性胃黏膜損傷大鼠胃黏膜TGF-α、增殖細胞核抗原水平,提高胃黏膜損傷的增殖修復能力[18]。艾灸在調節(jié)變應性鼻炎患者血漿IL-2、IL-6、環(huán)磷酸腺苷(cAMP)、環(huán)磷酸鳥苷(cGMP)含量,以及cAMP/cGMP比值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中藥[19],說明艾灸治療變應性鼻炎的機制可能與調節(jié)免疫功能有關??傊目赏ㄟ^多途徑、多靶點產生免疫效應,促進臟腑功能恢復和免疫調節(jié)。
艾灸輻射能量被機體吸收并轉化為內能,調節(jié)機體生理過程和代謝狀態(tài)的生物效應稱為艾灸的光輻射效應。光輻射效應也是艾灸起效的重要因素,高強度的紅外光輻射能激活一系列光熱生物效應,調整機體免疫、內分泌和自主神經功能[20]。艾灸光輻射效應與艾灸時產生的紅外輻射波長、輻射能量范圍、波峰等因素有關。艾灸時波長600 nm~15 μm、輻射能量0.8~5.6 μm、峰譜3.5 μm左右,以近紅外輻射為主,并有少量可見光[21]。艾燃燒時遠紅外光子輻射能加快皮膚淺表組織的分子運動,使施灸局部組織溫度升高而產生溫熱效應。而近紅外光子輻射可深達機體10 mm左右,引起生物大分子氫鍵偶極子產生受激相干諧振吸收,促使人體產生大量ATP,為細胞代謝和免疫功能提供所需能量、傳遞生物信息,使老化、病態(tài)的細胞活化,加速新陳代謝,提高細胞活性,增強機體免疫功能[22]。
與艾灸光輻射相關研究。①艾灸類型。隔姜、隔蒜、隔附子餅等間接灸產生的紅外光譜與人體自發(fā)光譜曲線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光譜變化規(guī)律非常接近,輻射峰集中在7.5 μm左右。而直接灸輻射峰主要集中在3.5 μm左右[23],差異顯著,說明不同灸法作用機制可能存在差異。②灸材。產地以河北安國的祁艾與湖北蘄春的蘄艾為佳[24],存儲年限3~5年為宜,葉絨比5∶1以上均可滿足臨床需要[25]。③臨床應用與研究。10.6 μm紅外激光灸可明顯緩解膝骨關節(jié)炎患者疼痛、改善僵硬和身體功能障礙,提高生活質量,較傳統(tǒng)艾灸更有優(yōu)勢[26];有報道,艾灸的光效應和熱輻射治療膝骨關節(jié)炎均有效[27],顯示艾灸光效應起效的重要性。
艾煙主要成分有CO、CO2、燃燒固體顆粒、萜類、苯甲酸及苯丙酸類等揮發(fā)性芳香族物質,以及苯酚、二甲苯、3-甲基丁酸等200余種[28-29],具有抗菌殺毒、抗炎、提高免疫功能、抗衰老等作用[30-31]。在以快速老化模型小鼠為載體的研究中發(fā)現,艾煙通過降低腦內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升高γ-氨基丁酸水平、減輕神經細胞毒性、調節(jié)腦內氨基酸異常代謝、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等,產生抗衰老作用[32]。另外,艾煙通過提高免疫細胞含量、調節(jié)免疫調節(jié)因子及IgG等水平,抑制炎性因子釋放,促進受損免疫器官修復,產生免疫及抗炎作用[33-37]。
但艾煙也存在副作用。長期吸入高濃度艾煙可產生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遺傳毒性,且有促進細胞凋亡作用[38]。臨床上,有慢性呼吸疾病史、女性、吸煙或二手香煙暴露的針灸師,接觸艾煙后更易產生機體刺激反應[39],可能會增加針灸醫(yī)生患慢性咽喉炎的風險[40]。動物實驗表明,長期吸入中、高濃度艾煙使大鼠嗅覺上皮細胞凋亡和基底細胞增殖增多,可能導致嗅覺敏感性降低;吸入高濃度艾煙會導致肺部損傷,且高濃度艾煙長期暴露后會損傷機體抗氧化能力;超高濃度艾煙暴露足夠長的時間可導致小鼠死亡[41-44]。在離體實驗中,艾煙對人體細胞呈現明顯的濃度依賴性毒性,高濃度艾煙冷凝物對細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45]。
艾灸熱、光、煙是發(fā)揮療效的關鍵,其機制是多種作用之間交互的結果。目前對艾灸的溫熱效應研究較多,對艾灸光、煙機制和艾煙的安全性研究尚缺乏數據支撐,今后應重視大樣本、多中心的循證研究。已發(fā)現的間接灸紅外光譜與人體自發(fā)光譜曲線具有較高一致性,不同灸法有其適宜病種。建議今后應關注不同病理狀態(tài)下機體的自發(fā)紅外光譜曲線與相適宜的艾灸紅外光譜存在特殊關聯(lián),如何開展光譜的共振效應研究,以及在獲取療效同時減少艾煙對人體的傷害,為臨床安全使用艾灸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