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霞,張志勇,張 蕊,劉 斌,費云瀚,毛文靜,鄧春穎,李世英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yī)院,唐山 063000)
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是指腦缺血引起的腦細胞損傷,再灌注后血液再通,而腦損傷程度卻進一步加重。血腦屏障(BBB)作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細胞與血液中的細胞交換的場所,在調節(jié)血腦之間的運輸和維持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起著重要作用。在腦缺血等病理條件下,血腦屏障被破壞,血液中的有毒物質通過受損的血腦屏障滲透到腦實質,損害了正常的腦功能。在缺血后幾h 內促炎因子被激活并釋放[1],內皮細胞被炎性因子激活,粘附分子表達增多,包括ICAM-1、VCAM-1 等,促進了白細胞和血小板的移動和粘附。白藜蘆醇(Res)是一種植物多酚,具有抗炎、抗腫瘤、保護心臟、抗氧化和保護神經(jīng)等作用[2]。研究表明[3]白藜蘆醇可減輕腦缺血大鼠BBB 通透性,減輕腦損傷。但是,白藜蘆醇后處理對腦I/R 大鼠腦水腫、BBB 的通透性、超微結構及ICAM-1,VCAM-1 的影響未見相關報道。本研究探討不同劑量白藜蘆醇后處理對I/R 大鼠血腦屏障及ICAM-1、VCAM-1 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研究材料 SPF 級健康雄性SD 大鼠105 只(北京華阜康公司),鼠齡8~10 周,體重250~300g。經(jīng)我院動物倫理委員會批準。白藜蘆醇購自Sigma 公司,ICAM-1、VCAM-1 試劑盒購自上海江萊生物公司。
1.2 建立大鼠MCAO 模型 參照改良的Longa 法,10%水合氯醛350mg/kg 麻醉,大鼠備皮、消毒,切開頸部正中皮膚,分離組織。找到右側頸外A,結扎其遠端。動脈夾夾閉右側頸內A、頸總A。在右側頸外A 刺破一小口,將MCAO 栓線從頸外A 插入,松開頸內A 動脈夾,將MCAO 栓線插入頸內A,深度為18.5±0.5mm,待有阻力感后停止,2h 后將栓線拔出約10mm。
1.3 分組與給藥 隨機將大鼠分為:假手術組、I/R 組、Res 組:低劑量(10mg/kg/d)、中劑量(20mg/kg/d)、高劑量(40mg/kg/d),每組21 只。假手術組只分離血管,不結扎血管;其他組均建立MCAO 模型。白藜蘆醇組在2h 栓線拔出即刻給予腹腔注射Res,假手術組腹腔注射等體積生理鹽水。
1.4 觀察指標 (1)I/R 后23h,尾靜脈注入2%伊文思藍。將腦組織放入3mL 的甲酰胺中,60℃孵育48h,取上清,測630nm 處吸光度值。采用標準曲線,計算伊文思藍含量。(2)將大鼠斷頭取腦,稱重(為腦組織濕重),放入105℃烘箱烘干48h 后稱重(腦組織干重),含水率(%)=(濕重-干重)/濕重×100%。(3)將腦組織固定2.5%戊二醛 2h,PBS 漂洗后用1%四氧化鋨固定1h,梯度酒精脫水,環(huán)氧樹脂812 浸透后包埋,制成70nm 的切片,電鏡觀察。(4)按照試劑盒檢測腦組織ICAM-1、VCAM-1。
1.5 統(tǒng)計方法 釆用SPSS 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釆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神經(jīng)行為學評分對比 I/R 后1d,假手術組評分為0.00±0.00 分,I/R 組為2.58±0.37 分,不同濃度Res 組為:2.33±0.71、2.06±0.69、1.88±0.49 分,高劑量組與I/R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神經(jīng)功能評分、梗死側腦組織的含水量、腦組織依文思藍含量結果
2.2 干濕重法對比 I/R 后1d,假手術組腦組織含水量為(74.23±4.36)%,I/R 組為(82.97±4.47)%,不同濃度Res 組為:(80.76±5.82)%,(79.06±5.23)%,(77.65±4.02)%。I/R 組大鼠腦組織含水量高于假手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Res 組腦組織含水量均高于假手術組,低于I/R 組,高劑量組Res 腦組織含水量與I/R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3 依文思藍含量結果 I/R 后1d,假手術組依文思藍含量為0.96±0.33,I/R 組為6.51±1.21,不同濃度Res組為:6.32±1.36,6.19±1.17,5.96±0.92,I/R 組高于假手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不同濃度Res 組依文思藍含量低于I/R 組,高劑量組與I/R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4 電鏡觀察BBB 超微結構 假手術組:血腦屏障結構完整,血管結構正常,無腫脹、變形,內皮細胞、周細胞、星形膠質細胞結構正常,未發(fā)現(xiàn)有細胞水腫或者空泡形成,基底膜與內皮細胞之間連接緊密。I/R 組:血管周邊可見水腫,內皮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和周細胞水腫非常明顯,周邊可見大片狀水腫及壞死,基底膜與內皮細胞的連接出現(xiàn)大片狀斷裂。細胞器如線粒體、核糖體、內質網(wǎng)等出現(xiàn)溶解或破壞。不同劑量Res 組:BBB損壞程度較I/R 組輕,內皮細胞與基底膜連接較緊密,周細胞、星形細胞、內皮細胞、基底膜等結構較完整,破壞程度較輕。神經(jīng)細胞核、胞漿異常結構改善,以高劑量組更為明顯(圖1)。
圖1 各組大鼠血腦屏障超微結構
2.5 腦組織ICAM-1、VCAM-1 結果 I/R 后1d,I/R組腦組織中ICAM-1、VCAM-1 的含量高于假手術組,Res 組腦組織中ICAM-1、VCAM-1 的含量低于I/R 組,高劑量組與I/R 組ICAM-1、VCAM-1 的含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梗死側腦組織ICAM-1、VCAM-1結果(pg/ml)
卒中是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二大病因,缺血性卒中占絕大多數(shù)(85%)。幾十年來,人們對I/R 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涉及多種病理過程,包括自由基的大量生成、氧化應激的發(fā)生、炎癥級聯(lián)反應、Ca2+超載、細胞凋亡、興奮性氨基酸毒性等[4]。I/R對腦造成多種損害,如活性氧爆發(fā)、炎癥介質過量產(chǎn)生、白細胞浸潤、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血腦屏障破壞、毛細血管灌注不足等[5]。
研究報道白藜蘆醇在大鼠腦組織缺血后具有保護作用[6],可能與 AMPK/自噬途徑的激活有關。Hou等[7]研究表明白藜蘆醇的神經(jīng)保護作用可能是通過激活JAK2/STAT3 間接上調 PI3K/AKT/mTOR 通路來實現(xiàn)的。本研究中,我們觀察了不同劑量Res 后處理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結果顯示不同劑量Res后處理均改善了I/R 大鼠的神經(jīng)功能,證明Res 后處理對I/R 損傷具有保護作用,以高劑量組最為顯著。
血腦屏障(BBB)通過維持微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保證腦功能的正常進行[8]。腦缺血后BBB 的破壞導致腦組織內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并伴有炎癥反應、氧化應激等,引起腦水腫,導致神經(jīng)元功能障礙。I/R 對BBB 的結構造成了破壞,增加了BBB 的通透性[9]。本研究采用EB法、干濕重法、電鏡觀察白藜蘆醇后處理對BBB 的影響。結果表明,白藜蘆醇可減輕腦水腫,減少EB 外滲,改善超微結構的破壞。白藜蘆醇可減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腦屏障的破壞。
ICAM-1、VCAM-1 屬于內皮粘附蛋白,在靜止狀態(tài)下表達較低。當發(fā)生再灌注損傷時,ICAM-1、VCAM-1 通過調節(jié)白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促進白細胞浸潤到受損腦區(qū)[10],引起微血管系統(tǒng)紊亂,導致“無血流”現(xiàn)象。研究表明[11]ICAM-1是卒中后腦損傷的重要因素,腦缺血后顱內ICAM-1水平顯著增加,ICAM-1 敲除小鼠在腦缺血后表現(xiàn)出白細胞粘附減少、腦梗死面積減少、腦血流改善和死亡率降低[12]。本研究也顯示腦缺血再灌注后腦組織中ICAM-1 水平增加,白藜蘆醇組干預后ICAM-1、VCAM-1 水平較模型組下降,提示白藜蘆醇可以下調ICAM-1、VCAM-1 的表達。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沒有進行細胞學分析,機制分析不深入,將在后續(xù)研究中進行探討。
綜上所述,白藜蘆醇可能通過下調ICAM-1 和VCAM-1,改善大鼠BBB 通透性,改善BBB 超微結構的破壞程度,從而減輕I/R 后腦水腫程度,且具有劑量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