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儒家“大一統(tǒng)”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以曲阜孔廟碑刻文獻為例

2022-02-04 00:17路則權(quán)
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guān)鍵詞:道統(tǒng)孔廟儒家

路則權(quán)

面對浩如煙海的儒學著作,如何抓住核心概念,塑造和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我們當代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任務(wù)。曲阜孔廟作為儒家文化的圣地,集中保存了一大批碑刻文獻,充分體現(xiàn)了儒家文化的價值、追求,其中“大一統(tǒng)”“人性善”“仁”“孝”等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可以為今天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提供借鑒。

一、“大一統(tǒng)”觀念內(nèi)涵

“大一統(tǒng)”是我國自西周以來立國的基本觀念之一?!洞呵铩烽_篇:“隱公元年春,王正月?!薄豆騻鳌方忉屨f:為何要說成“王正月”?“大一統(tǒng)也”。大,意思是尊崇;大一統(tǒng),就是尊崇一統(tǒng),而不是“大而一統(tǒng)”。國家無論大小,人口不在多寡,只要歷法統(tǒng)一,政令統(tǒng)一,國家統(tǒng)一,民族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禮儀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以及“車同軌,書同文”等等,都是尊崇一統(tǒng)?!按笠唤y(tǒng)”思想作為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是維系民族團結(jié)、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的基石。

中華文明作為一個整體綿延不斷,從未中斷,其根本原因就是“大一統(tǒng)”。“大一統(tǒng)”觀念的形成和傳承體現(xiàn)在歷代王朝的各個領(lǐng)域,但主要方式是儒家道統(tǒng)。曲阜作為孔子故里,歷代帝王、賢臣、名士多有尊崇、拜謁,并留下許多碑刻,其中孔廟約有1170余通。其歷史跨度從西漢至民國,這里不僅承載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更肩負著傳承國家“大一統(tǒng)”的神圣使命,

如何更好地傳承“大一統(tǒng)”?儒家提出了“道統(tǒng)”觀念。我們所熟悉的道統(tǒng)是唐代韓愈在《原道》篇中提出的:“夫所謂先王之教者,何也?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并指出儒家所傳承之道“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韓愈所言之道,概括起來說,實際上就是作為儒家思想核心的“仁義道德”。后來的宋代大儒程顥、程頤、朱熹都在韓愈的基礎(chǔ)上闡釋、發(fā)展了儒家道統(tǒng)說。

道統(tǒng)的傳承主要是由儒家代表人物發(fā)揚光大。《嘉靖二年陳鳳梧撰五圣贊碑》①此碑立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14年),今見于孔廟奎文閣前洪武碑亭外北西墻上。分別記載了《先圣文宣王贊》《兗國公顏子贊》《郕國公曾子贊》《沂國公子思贊》《鄒國公孟子贊》,分別贊頌了儒家學派的五位圣人即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孟子。其中,孔子為“至圣”,顏子為“復圣”,曾子為“宗圣”,子思為“述圣”,孟子為“亞圣”??鬃拥膶W說經(jīng)由曾子傳予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予孟子,又經(jīng)后人代代相承,歷經(jīng)荀子、董仲舒、王通、韓愈、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等,形成了儒家的“道統(tǒng)”。

事實上,這種道統(tǒng)不僅由來已久,更與政統(tǒng)融為一體,集中體現(xiàn)為文化認同基礎(chǔ)上的政治認同,共同塑造并鞏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fā)揮著穩(wěn)定社會、人心的作用。從孔廟碑刻文獻,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功能。

二、“道統(tǒng)”傳承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塑造

從孔廟碑刻來看,道統(tǒng)意識起源至少可以上溯自漢代?!督▽幎晔烦壳昂蟊酚涊d:“昔在仲尼,汁光之精,大帝所挺,顏母毓靈。承敝遭衰,黑不代倉。(周)(流)應(yīng)(聘),(嘆)(鳳)(不)(臻)。自衛(wèi)反(魯),養(yǎng)徒三千。獲麟趣作,端門見征。血書著紀,黃玉音景應(yīng)。主為漢制,(道)(審)(可)(行)。(乃)(作)《(春)(秋)》,復演《孝(經(jīng))》。刪定《六藝》,象與天談。鉤《河》擿《雒》,卻揆未然。魏魏蕩蕩,與乾比崇?!碑斎唬@塊碑帶有明顯的讖緯學痕跡,孔子由被人們推崇的“圣人”“素王”而逐漸神化。“昔在仲尼,汁光之精,大帝所挺,顏母毓靈?!边@里將孔子說成是天上五帝之一黑帝汁光紀所生。宣稱孔子是天生的“大圣”,以證明其所說皆為“先驗”。漢代帝王接受孔子為漢立法的角色定位,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儒家道統(tǒng)價值。

早期的道統(tǒng)傳承是靠血統(tǒng)來實現(xiàn)的。魏晉時期的《黃初年間魯孔子廟之碑》記載了魏文帝冊封議郎孔羨為魯縣百戶宗圣侯一事?!白谑ズ睢辈⒎强鬃雍笠岱铎胫?。據(jù)《漢書·孔光傳》記載,在西漢元帝時,孔子十三代孫孔霸被賜爵關(guān)內(nèi)侯,號褒成君,以所食邑八百戶祀孔子。至元始元年,漢平帝封孔均為褒成侯②《永興元年乙瑛置守廟百石卒史碑》《建寧二年史晨前后碑》均有“褒成侯”的記載。,這是孔子后代因為孔子受封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封號。歷代王朝加封孔子后裔,是為了顯示國家對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視,更是希望孔子后裔能繁衍接續(xù)孔子的血統(tǒng)和道統(tǒng),為人們樹立一個實踐孔子思想的榜樣。

唐朝時,后世的道統(tǒng)觀開始出現(xiàn)并逐漸明晰。如,《大唐贈泰師魯先圣孔宣尼碑》載曰:“夫軒羲已謝,子姒迭微,步驟殊方,質(zhì)文異轍。及流漦起噪,箕服傳訞,憲章板蕩,風雅淪喪。然而千齡接圣,崇朝可期;五百見賢,伐柯未遠。粵惟上哲,降生圯運?!灾豢蓸O,其惟孔泰師乎?!?碑文即從“軒羲已謝”開始講起,已有論及道統(tǒng)的含義。又如,《開元七年魯孔夫子廟碑》③此碑立于唐開元七年,今存曲阜孔廟十三碑亭。載:“吞沙薦虐,軒皇底定。襄陵兆災,夏禹文命。周道失序,夫子應(yīng)聘。刪詩述史,盛禮張樂。”李邕在此將孔子位列 “黃帝”“堯”“禹”之后并加以稱頌。

宋代時,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的論辯成為時人關(guān)注的命題?!短脚d國八年重修兗州文宣王廟碑銘》記載:“是故有其位則圣人之道泰,無其位則圣人之道否。大哉!夫堯舜禹湯,其有位之圣人乎!我先師夫子,其無位之圣人歟!”進而認為,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合二為一才能發(fā)揮作用,“繇是堯舜禹湯,苞至圣之德,有其位,故德澤及于兆民。逮乎周室衰微,諸侯強盛。干戈靡戢,黔首疇依。繇是仲尼有至圣之德,無其位,所以道屈于季孟?!蚴褂衅湮唬闷涞?,又何止夾谷之會,沮彼齊侯,兩觀之下,誅其正卯, 羵羊辨土木之妖,楛矢驗蠻夷之貢?必將恢圣人之道,功濟乎宇宙,澤及于黎庶矣。”這不僅是對道統(tǒng)問題的進一步深化,也是對當時北宋社會現(xiàn)實的積極回應(yīng),

元代作為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王朝,對道統(tǒng)問題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大德十一年加封孔子制詔碑》記載:“蓋聞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無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無以法。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儀范百王,師表萬世者也。朕纘承丕緒,敬仰休風。循治古之良規(guī),舉追封之盛典,加號大成至圣文宣王?!边@里“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出自《禮記·中庸》,朱熹注曰:祖述者,遠宗其道。憲章者,近守其法。不僅如此,《至大元年懿旨釋典祝文碑》①此碑立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九月,位于孔廟十三碑亭院西起第4亭內(nèi),西面南石,面東。記載了在“明君重道,高邁百王”的背景下,大長公主懿旨擇日致祭孔廟,依據(jù)此懿旨,于至大元年九月在孔廟立《至大元年懿旨釋典祝文碑》。之后又先后立有《至大元年皇妹大長公主祭孔廟碑》和《泰定四年皇姊大長公主降香碑》,此三碑參與祭祀主人公身份、性別的特殊性,從而備受關(guān)注。元代對顏子及其父母的追封,主要突出他們對孔子之學的傳承之功,《元統(tǒng)二年加封顏子父母制詞碑》載曰:“朕惟孔子之道大矣。學之以復,諸圣傳之,而得其宗者,其惟顏氏乎?!边@與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道統(tǒng)觀,特別是唐宋以來流行的儒家道統(tǒng)說相一致。孔門后儒對孔子之道有傳承之功,顏回為其正宗。在碑陰中也有“所貴乎圣賢之學,傳之于前者有所宗,授之于后者有所統(tǒng)。統(tǒng)宗之正,炳如日星”的說法。由此可見,元朝雖以少數(shù)民族的身份執(zhí)掌中原,但是在思想文化中深受儒家影響。

在歷代曲阜碑文中,明代對孔子之道推崇到了極致。《朱元璋與孔克堅、孔希學對話碑》記載朱元璋與孔克堅的對話:“上曰:‘年代雖遠,而人尊敬如一日者,何也?為爾祖明綱、興禮樂、正彝倫,所以為帝者師,為常人教,傳至萬世,其道不可廢也?!茱@然,朱元璋尊孔的目的就是“其道不可廢也”。

《成化四年御制重修孔子廟碑》中記載:“朕惟孔子之道,天下一日不可無焉。何也?有孔子之道,則綱常正而倫理明,萬物各得其所矣。不然,則異端橫起,邪說紛作,綱常何自而正?倫理何自而明?天下萬物又豈能各得其所哉?是以生民之休戚系焉,國家之治亂關(guān)焉,有天下者誠不可一日無孔子之道也?!薄皢韬簦】鬃又乐谔煜?,如布帛菽粟,民生日用不可暫缺。其深仁厚澤,所以流被于天下后世者,信無窮也?!贝吮叨荣潛P了孔子之道,治理天下一日也離不開孔子之道,因為它與“生民之休戚系焉,國家之治亂關(guān)焉”,它能使“綱常正而倫理明,萬物各得其所矣”。它還關(guān)系到普通百姓的生活,關(guān)乎民生日用,即“孔子之道之在天下,如布帛菽粟,民生日用不可暫缺”。它是“堯、舜、禹、湯、文、武之道,載于六經(jīng)者是已”,經(jīng)孔子“從而明之,以詔后世耳”,是對先哲思想的繼承和發(fā)揚。當然,在具體道統(tǒng)的源流上,記載不盡相同。《弘治元年大明重修宣圣廟記》記載:“伏羲、神農(nóng)、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倡明斯道于前,孔子申明斯道于后。倡明之功大矣,申明之功抑豈小哉?!笨鬃又朗亲杂X以三代文明為精華沉淀,自覺繼承、復興與發(fā)揚堯舜周孔以后的中國文化之主流傳統(tǒng)。

孔子及其后儒,有其道而無其位,如何實現(xiàn)“政統(tǒng)”“道統(tǒng)”合一?從孔廟碑刻看,清代康熙帝是有清晰認知的??滴醵晔辉掠H臨曲阜孔廟,舉行了拜謁孔子祀典,宣讀御制祝文,并賜手書“萬世師表”四字匾?!犊滴醵迥觋I里至圣先師孔子廟碑》記載康熙二十三年謁孔之事,碑文記道:“朕惟道原于天,弘之者圣。自庖犧氏觀圖畫象,闡乾坤之秘,堯舜理析危微,厥中允執(zhí),禹親受其傳,湯與文武周公逓承其統(tǒng),靡不奉若天道,建極綏猷,敻乎尚矣。孔子生周之季,韋布以老,非若伏羲堯舜之圣焉而帝,禹湯文武之圣焉而王,周公之圣焉而相也,巋然以師道作則,與及門賢喆,紹眀絕業(yè),教思所及,陶成萬世,是伏羲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統(tǒng),惟孔子繼續(xù)而光大之矣……。朕忝作君,啟牖下民。深惟夫子師道所建,百王治理備焉。舍是而圖,郅隆曷所依據(jù)哉。因勒文于石,彰朕尊崇圣教。以承天治民之意?!笨滴跫揽讜r行三跪九叩之禮,是前所未有的。他通過祭孔過程中一系列儀式、祭辭的編排,通過祭孔典禮所蘊含的道統(tǒng)內(nèi)涵,使清初“政統(tǒng)”連接上文化“道統(tǒng)”,這樣祭孔祀典的帝王便成為“道統(tǒng)”的“繼承人”。

康熙從小熟讀經(jīng)典,研經(jīng)究史,“體諸身心,措諸政事”,以弘揚道統(tǒng)、政統(tǒng)為己任,主動踐行儒家王道思想。在《康熙三十二年御制重修闕里孔子廟碑》也再次表露其心跡:“朕惟大道昭垂,堯舜啟中天之盛,禹湯文武紹危精一之傳。治功以成,道法斯著。至孔子雖不得位,而贊修刪定、闡精義于六經(jīng)。祖述憲章、會眾理于一貫。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正人心,使堯舜禹湯文武之道燦然丕著于宇宙,與天地無終極焉。誠哉先賢所稱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者也?!笨滴醯巯M骶鲙煘橐惑w,最終實現(xiàn)政道合一,維護清王朝的統(tǒng)治。

以孔子生活的時代為分界線,向前我們可以回望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向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孟子、董仲舒、朱熹和王陽明。道統(tǒng)鞏固發(fā)展了國家“大一統(tǒng)”觀念,這種“大一統(tǒng)”觀念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可分割。

曲阜孔廟的碑刻文物,正是“大一統(tǒng)”觀念的承載和見證,也是中國古代維系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政治理念。始于春秋時期,發(fā)展到清代達到了一個高峰,伴隨著清朝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思想文化的發(fā)展,“滿漢一家”“華夷一體”成為時代的主旋律,進而塑造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自在共同體向自覺共同體的轉(zhuǎn)型,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今天,通過曲阜孔廟碑刻,回望五千多年中國文明,要思考如何讓文物“活”起來,如何做好新時代的道統(tǒng)傳承,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

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其他儒家要素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多種思想共同建構(gòu)的結(jié)果,僅從“大一統(tǒng)”觀念探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不全面的,儒家還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想基礎(chǔ)。其中,“人性善”基礎(chǔ)上的“仁”“孝”觀也發(fā)揮著獨特的價值和作用。

(一)“人性善”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價值基礎(chǔ)

在中國思想史上,孔子提出“性相近”,在此基礎(chǔ)上,孟子提出人性善的觀點,他的仁政學說就是基于性善論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

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盵1]孟子提出性善論的目的是行不忍人之政。為政者的“不忍人之心”放大落實到整個社會和國家治理層面,就成了“仁政”。將人性人心推及政治層面,是孟子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極大貢獻。文化意識不落實到實在的物質(zhì)生活層面,最終很難形成一個真正的統(tǒng)一體。

(二)“仁者愛人”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架構(gòu)溝通橋梁

“仁者愛人”是“基于不同主體之間的建構(gòu),彼此之間有效性的交流與溝通成為必要條件”[2]。早期“仁”字形結(jié)構(gòu),上面是“身”,下面是“心”,后來逐漸演變?yōu)椤皬洹保敝磷優(yōu)楝F(xiàn)在的“仁”字。東漢許慎將“仁”字解釋為“親也,從人從二?!盵3]“仁”是表示的人與人之間一種相互關(guān)系的范疇??傊叭省敝缸鋈说幕疽?guī)范和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的準則,它要求人與人之間應(yīng)相親相愛,這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來源之一。

儒家講仁愛并不是無差別、無原則的愛一切人,而是愛人必須要符合一定的原則。“愛人”有兩條原則,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忠恕之道”。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一種能夠在心理上相互溝通、思想上能夠相互理解和體諒的協(xié)調(diào)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共同體。

(三)“孝”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密切親情紐帶

儒家所講的“仁”是一種充滿真情實感的感知之心,而血緣親情又是一種最本源、最真切的情感,這種情感就是孔子強調(diào)的“孝”。

孝的本質(zhì)是敬。“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4]子女要從內(nèi)心發(fā)出對父母的孝敬、尊敬之情,讓父母能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使他們心情愉快??梢娦⒌闹匦脑谟趯Ω改敢凶鹁粗?。敬不能只是表面上的,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孝。人生在世,自然都有父母,孔子提出的對父母的孝敬,成為中國人共同的認知,這種無需論證的愛,植根于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

不僅如此,“孝”還表現(xiàn)為動態(tài)同構(gòu)性。“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盵5]在儒家看來,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父母與自己是最近的,因而要最愛自己的父母,對父母的愛就是“孝”?!般奔词侵腹Ь葱珠L,反映的是兄弟姐妹間的血緣關(guān)系。這就是說任何人一生下來就處于家庭的親情當中,并由此形成一種親人之愛。這種愛的具體體現(xiàn)就是“孝悌”。在人類的所有情感中,血緣親情之愛無疑是最為根本的。儒家的仁愛是從家庭血緣親情中逐漸引申出來的,即“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6]

一個人只有在先愛自己的親人之后才能向外擴展從而愛其他人??鬃铀^的“愛人”并不是局限于親親,這里所愛的人已經(jīng)超出了家族的范圍。這種“愛人”是要愛一切人,而不是只愛社會上的某一個或是某一部分人。孔子就是把存在于人的生命中的這種普通的親情之愛升華為人類之愛??鬃铀v的“愛人”其實是一種由近及遠、推己及人的差等之愛,這樣的“愛人”也就是孔子所說的“泛愛眾”。新時代,這一思想具有更加豐富的內(nèi)涵,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各族兒女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就是把家庭親情擴展到了整個中華民族。

扎根血緣的“孝”,必須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才能生發(fā)出家國意識?!靶ⅰ钡耐瑯?gòu)性使得無數(shù)小圓重疊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大圓,共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猜你喜歡
道統(tǒng)孔廟儒家
北京孔廟·國子監(jiān)
曲阜孔廟雅樂舞的互文性解讀與研究——以陳鎬《闕里志》為中心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臣道與人道:先秦儒家?guī)煹烙^的二重性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學
“道統(tǒng)思想與中國哲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
唐宋道統(tǒng)新探
心學道統(tǒng)論——以“顏子沒而圣學亡”為中心
全國孔廟知多少
論《一代宗師》中的“道統(tǒng)”、 “政統(tǒng)”與“武統(tǒng)”
云林县| 象州县| 仁怀市| 绵阳市| 南昌县| 滨海县| 定襄县| 内江市| 垣曲县| 大新县| 手机| 鄱阳县| 黄陵县| 吐鲁番市| 驻马店市| 宣化县| 师宗县| 大姚县| 行唐县| 延边| 张北县| 万全县| 海晏县| 大石桥市| 海伦市| 鄂温| 宜宾市| 佛山市| 沛县| 迭部县| 合肥市| 乌拉特前旗| 黄浦区| 射洪县| 泾川县| 洪泽县| 江安县| 行唐县| 平度市| 黎川县| 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