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焱,張心悅
(長春工業(yè)大學,吉林 長春 130012)
《考工記》中有:“知者創(chuàng)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绷暯娇倳浾f:“國家應該重視對高技術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大國工匠,大國巧匠”,基于國家發(fā)展形勢和發(fā)展需求,高校積極開展弘揚“工匠精神”的主題教育,為營造勞動光榮、精益求精的社會氛圍做出突出貢獻。
精益求精開拓創(chuàng)新是中華民族勞動者刻在骨血中的優(yōu)秀品質,為了追求完美,攻克技術難關,無數從業(yè)者夜以繼日的工作奮斗推陳出新,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是從堅持走到堅定,再從堅定走向未來?!盵1]這句話揭示了新時代“工匠精神”是堅定不移的鉆研刻苦,是繼往開來的創(chuàng)新進步。
“航空手藝人”李雙錢在接受采訪時曾說:數十年如一日的專精,讓我做好了一件事,那就是完美無缺的打造每一個零件。[2]“工匠精神”應當如是。高速發(fā)展的中國社會,要求每一位勞動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精益求精,這不僅是技術的精進,更是思想層面的不懈追求。技術與思想互為表里,共同進步,才能滿足社會對于高精尖人才的迫切需求。蛟龍?zhí)柺紫b配鉗工顧秋亮,高鐵首席研磨師寧允展,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傾盡全力,在完美中追求更高層次的完美,為國家的建設嘔心瀝血,為滿足人民的需求奉獻終生。就是因為擁有無數具有“工匠精神”的專精人才,中國的科技才走上了“快速路”,中國社會才走出了屬于自己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無數大國工匠的實例就是無數照亮前路的明燈,他們指引著后來者,應以堅持專注為自己的職業(yè)準繩,將愛國與強國相聯結,讓小我與大我相貫通,為民族的復興終生專精深耕于各自的職業(yè)領域。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 年全國勞動模范表彰會上說:“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3]通過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可以明確的是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必須以開拓創(chuàng)新為基底,不斷探索新的領域,在創(chuàng)新精神的引領下,錢勇教授深耕癌癥安全治療新方案,致力于重癥攻克,馬憲泉總工創(chuàng)新性進行“語言無障礙”設計,打造新時代強交互城市。正是這些為國貢獻大膽創(chuàng)新的杰出工匠,用他們的“工匠精神”激勵鼓舞著所有社會主義勞動者,調動自身全部能量在自己的崗位中不斷突破自己,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創(chuàng)新研究思路,獲取新的研究成果,造福于人民群眾,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發(fā)展需求。
精益求精與開拓創(chuàng)新是“工匠精神”最核心的部分,是不能分割的代表“工匠精神”的優(yōu)秀職業(yè)品質,即使靈光乍現也需要幾十年如一日的深耕,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工匠精神”責任重大,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技藝可傳千秋,精神流芳百年。
2017 年國務院正式下發(fā)文件,要求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正式表明了“工匠精神”與高校思政教學之間具有深層次的價值聯系,二者的相容既有助于弘揚“工匠精神”的社會價值,又可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對大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幫助高校學生在人生關鍵時刻塑造正確的價值觀,重在“立德樹人”這與“工匠精神”的核心價值不謀而合。深入剖析當今高校思政教學內容,旨在培養(yǎng)高校學生思想價值,而思想價值的重要意義在于:行神合一,將內在價值落實到工作學習當中。觀“工匠精神”的教育本質,無一不是思想與實踐的結合,可以說“工匠精神”不僅是思想層面值得弘揚的精神價值,更是實踐層面的教育利器?!肮そ尘瘛辈粌H旨在培養(yǎng)高校學生專注創(chuàng)新的匠心品質,還滿足了社會對產品精益求精的匠技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說:當代青年人應放開手腳,緊跟時代步伐,順應社會發(fā)展,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專精,在實現自我職業(yè)價值的同時,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社會環(huán)境。[4]因此將“工匠精神”與高校思政教學相融合,既滿足了高校對于思政教育的創(chuàng)新性需求,更提升了高校思政教學的實踐性。在思政課堂中融入“工匠精神”人物原型,有利于將扁平的“工匠精神”及思政教育立體化、精準化,讓思想政治與“工匠精神”擁有具體的形象,引導學生學習榜樣,并將所學所識應用在學習、工作、生活當中,自內而外煥發(fā)生機,由此可以看出,“工匠精神”與高校思政教學在教育根本上具有統(tǒng)一性,在為國輸送人才力量上具有統(tǒng)一性,在新時代精神力量培育上具有統(tǒng)一性。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匠精神”也不是頃刻頓悟的,當代大學生作為建設祖國的儲備力量,需要對其進行長時間有計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亦然。新時代國家對于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明確了“工匠精神”對于高校學生職業(yè)觀樹立的重要意義。[5]
通觀“工匠精神”與高校思政教學,二者的培育重點及難點在于提高高校學生的職業(yè)道德水準以及思想道德水準,前者是檢驗高校學生是否具備新時代勞動者精神面貌的試金石,后者是評判高校學生是否具有政治正確、道德高尚的準繩,當二者協調統(tǒng)一時,才能證明高校所培養(yǎng)的學生是政治立場正確,能夠為祖國發(fā)展敬業(yè)奉獻的社會主義勞動者,青年人是祖國未來發(fā)展壯大的有生力量,少年強則國強,重視當代青年思想品質教育,弘揚國家“工匠精神”是我黨和國家一貫的教育主張,由此可以證明“工匠精神”與高校思政教學培養(yǎng)的對象具有一致性,培養(yǎng)重難點具有一致性,培養(yǎng)勞動者的精神面貌具有一致性。
教學價值與教學對象的一致,奠定了“工匠精神”與高校思政教學融合的基礎,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技藝的精進,更離不開思想的指導,“工匠精神”與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既滿足了社會對于高精尖工匠的需求,又落實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標,二者互相成就。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了新階段,思政教育也應有新的面貌。[7]“工匠精神”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既滿足深入學習“工匠精神”的價值需求,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創(chuàng)新性探索。
以“工匠精神”的實例作為思政教育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實現知行合一。思政教育的難點在于,如何幫助學生將其所學的優(yōu)秀思想精神外化于行?!肮そ尘瘛迸c思政教學的融合很巧妙的解決了這一難點。
其一,在思政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述從古至今、由遠及近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故事,讓學生感受“工匠精神”的外化表現,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實踐的有機融合,晦澀難懂的基礎理論知識也通過人物的形象變得更加容易理解。例如,批閱十載增刪五次,不斷精心雕琢《紅樓夢》的曹雪芹,“當代發(fā)明家”許超,終生探索最高質量超導材料的趙忠賢等案例材料可以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yè)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樹立“工匠精神”。
其二,每一個在平凡職業(yè)中精益求精甘于奉獻的勞動者都是“工匠精神”的實例,可以運用“翻轉課堂”以及云課堂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將身邊的“工匠人”帶入到課堂中。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對于文化知識的內在渴求,實現“傳授”與“自學”之間的轉換,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身邊“工匠人”,如高校評定的優(yōu)秀教師、社區(qū)街道的勞動模范等的信息,將獲取的信息轉變?yōu)樽约旱膶W習資源,然后在課堂上闡述自己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并舉出實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自發(fā)的學習和體悟,再加上思政教師的正確引導,實現了對“工匠精神”的學思踐悟。
“工匠精神”本身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組織“工匠藝術品觀覽”實踐活動,可以讓高校學生體會“工匠精神”的感染力。紙上得來終覺淺,通過思政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鮮活的工匠藝術品,通過觀摩傳統(tǒng)技藝,觸碰工匠藝術品,讓學生更真切的感受勞動者對于技藝精益求精的職業(yè)精神,煥發(fā)“工匠精神”強勁的生命力,再經由思政教師科學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從基礎理論上、情感上理解思政教育的內涵,感受“工匠精神”對于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將“工匠精神”轉化為自身職業(yè)發(fā)展的原生動力,真正實現處處有課堂,時時有精進的教育目標。
另外,高??梢越M織學生開展“工匠精神”主題人物訪談活動,學生可以組成小組自發(fā)選取身邊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進行錄像采訪等,最終將所獲取的材料整理匯總,采用PPT演講、視頻播放等形式進行“工匠精神”人物講解,體悟“工匠精神”的內涵,引導學生理解“工匠精神”不是遙不可及的勞動模范,而是每一個平凡人在職場上不斷超越自我,主動創(chuàng)新的不懈奮斗的精神,借此機會敦促高校學生將“工匠精神”作為今后職業(yè)發(fā)展的精神戒尺,以“工匠精神”為職業(yè)追求,在自己的職業(yè)領域開拓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
校園氛圍對于高校學生思想的教育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高校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通過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推動“工匠精神”與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工匠精神”在學校內部形成穩(wěn)定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在校園“工匠精神”的大環(huán)境下,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從被動轉變?yōu)橹鲃?,將學生從教育的客體逐漸轉變?yōu)橹黧w,從接受教育轉變?yōu)閯?chuàng)造價值,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高??梢圆扇∪阶叩牟呗裕?/p>
第一步,充分調動學校自身“工匠精神”資源,如硬性生態(tài)景觀,以景觀為題眼,通過挖掘景觀背后的故事,點明“工匠精神”的精神內涵,營造處處美景,處處知識的校園精神文化氛圍。
第二步,自上而下籌備“工匠精神”展覽,高校領導應根據學校的“工匠精神”教育需求,在校內設計建造“工匠精神”長廊,在計劃執(zhí)行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生參與的深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允許學生參與到建設中,切實的將“工匠精神”與學生的生活掛鉤,讓學生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氛圍中,成為營造校園“工匠精神”氛圍的參與者。
第三步,重視校友前輩對于后輩的隱形思想影響,開展校友聯誼活動,形成前輩帶后輩,精神手拉手的效果。很多在校生在學習“工匠精神”時會覺得有距離感,他們不能將“工匠精神”帶入到現實中,這時同宗同源的師哥師姐就是非常好的榜樣,讓高校生感受到“工匠精神”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只要踏實肯干,執(zhí)著追求,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工匠精神”。
三步走的核心目標就是實現“人——環(huán)境——精神”的協調統(tǒng)一。高校校園實際上是高校生另一個“家”,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好家風”的期許和要求,完全可以對應到“校風”建設中,在不斷賦予校園獨特的文化魅力、精神品格的過程中,營造出適合學生思想成長成熟的文化環(huán)境,再通過弘揚“工匠精神”陶冶高校思政教育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學習熱情,逐漸引導學生樹立精益求精、開拓創(chuàng)新的工匠思想,為祖國建設培養(yǎng)政治正確、道德高尚、技術精湛的能工巧匠。
具體而言,強化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管理工作共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要將“工匠精神”科學的融入到思政教學課堂當中,讓當代大學生明確“工匠精神”所代表的職業(yè)精神,認真領悟精益求精、開拓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職業(yè)品質,為之后更深層次的思政教育奠定思想基礎。
第二,將“工匠精神”的思政教學目標落實到基層,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將教學目標下沉至學院以及各位思政教師,讓學院及各位思政教師重視中央的指導精神,并且落實到日常的工作教學當中。
第三,在明確“工匠精神”教學方向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學院的基本情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情況,制定符合學生學習領會“工匠精神”的思政教學模式。不僅要在思政課堂中進行“工匠精神”教育,還需要創(chuàng)新性的開拓新的教育模式,例如舉辦“工匠精神”主題演講活動、辯論賽、話劇等文化藝術活動。
第四,健全“工匠精神”思政教育評價平臺。教育評價平臺具備兩個職能,其一,思政教師可以在教育評價平臺上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評價。其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領悟情況進行自我評價。思政教師可以通過教育評價平臺明確現階段學生的思想變化,進而量化“工匠精神”的教育情況。
第五,轉變思政教師的教育培養(yǎng)思路,以學生作為“工匠精神”教育課堂的主體。“工匠精神”的核心培養(yǎng)對象是高校學生,因此將大學生作為“工匠精神”教育的主體,以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模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喜歡文藝的學生可以通過組織“工匠精神”文藝匯演,將自己代入人物,充分感受“工匠精神”的力量。喜歡探索的學生可以通過社會實踐,真正的走到匠人身邊,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只要能夠滿足“工匠精神”的教育目標,思政教學不必局限在某個區(qū)域,可以盡可能的豐富創(chuàng)新。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學當中,就是將開拓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等優(yōu)秀職業(yè)品質的培養(yǎng)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將“工匠精神”鮮明的實踐性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刻的理論性相融合,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深耕高校學生職業(yè)品格及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落實高校學生思想品質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標,提高當代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著力培養(yǎng)為祖國建設奉獻終生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高校學生“大國工匠、大國巧匠”的殷切期許?!肮そ尘瘛笔谴髧鴼庀蟮谋憩F,每一個甘于奉獻不斷創(chuàng)新的社會主義勞動者都是大國氣象的組成者,當代青年人所要做的就是厚積薄發(fā),積蓄力量,使命必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