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格
(延安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北宋開始,“國家”觀念、“邊界意識”凸顯,“宋代中國很早就有了國境存在和國家主權的意識,”[1]在這樣的意識下,與周邊的政權如遼、西夏通過盟約劃定疆界,出現(xiàn)平等的關系。由北宋的疆界問題所引發(fā)出的一系列學術研究及討論對于“中國”“國家主權”這些詞匯在現(xiàn)當代史學界的多種解讀有著重要參考價值和意義。
宋夏疆界紛爭的大體情況在《宋史·地理志》中提到:“由建隆初訖治平末一百四十年,州郡沿革無大增損。熙寧始務辟土,而種諤先取綏州,韓絳繼取銀州,王韶取熙河……”[2]地理志到宋仁宗慶歷年間,慶歷御邊之備已經(jīng)較為完善,“東起麟府,西盡秦隴,地長二千余里,分為路者五,分為軍者二十四,分為寨為堡為城者又二百余,皆須列兵守御。”[3]190宋夏劃界作為一個龐大的工作,經(jīng)歷了多年在多個地區(qū)的商議分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隨著宋夏關系陰晴不定的變化,整體邊境線呈現(xiàn)出一種動態(tài)性的推移變化,也有部分地區(qū)的邊境線在劃定后呈現(xiàn)出基本不動的形態(tài),在鄜延路保安軍的劃界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保安軍位于今陜西省志丹縣,之前是延州的一個屬地,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己亥以延州永安鎮(zhèn)為保安軍,”[4]403取永保安寧之意。其“東至延州百五十里,經(jīng)敷政、敷施二縣界,山谷不通車軌。西至慶州界九十里,南至延州界一百一十里,北至長城八十里,十里即蕃族界,入宥州、夏州路,”[5]287是北宋西北的重要門戶,不僅擔任著軍事防御的任務,在宋夏政治交流、經(jīng)貿(mào)往來中同樣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保安軍地形復雜,有黃土、大塬、群山、梁峁等地形地貌,北有橫山作為北宋疆界的自然屏障,亦有秦時修筑的長城嶺作為北宋疆界的人工屏障。河流有洛河、周河、杏子河由北向南流經(jīng),溝通著數(shù)條至北宋延州和西夏宥州的道路,也控扼著數(shù)個軍事堡寨,如“德靖寨、順寧寨、園林堡、金湯城、威德軍”等。保安軍作為北宋的西北要塞,與西夏有多方面的交流與爭奪。其中宋夏在保安軍的劃界是宋夏交往的一個重要方面。
1.劃界之前的宋夏沿邊
北宋與西夏的邊界在北宋的西北地區(qū),主要分布在秦鳳路、鄜延路、河東路的邊境地區(qū)。在宋夏正式劃界之前,在保安軍的宋夏沿邊基本處于較為安穩(wěn)的狀態(tài)。西夏德明時期由于經(jīng)濟上對北宋的巨大依賴,雙方關系較為穩(wěn)定,戰(zhàn)爭亦少,彼時的宋夏沿邊“有耕無戰(zhàn),禾黎云合,甲胄塵委。養(yǎng)生送死,各終天年。”[6]之后德明請求在保安軍設立榷場,榷場設立后對保安軍更是鮮有侵掠行為,保安軍界雖未劃定,基本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年)元昊稱帝建國西夏,開始大肆侵掠北宋西北邊境地區(qū),宋夏關系大受影響。寶元二年(1039 年)二月,北宋停罷了保安軍榷場,由此引來了西夏對保安軍的大肆侵掠。寶元二年(1039 年)西夏圍攻保安軍,未果。寶元三年(1040 年)“昊賊出入常在保安、鎮(zhèn)戎等軍,往返環(huán)慶而窺延州?!盵7]8766康定元年秋(1040年),西夏再次侵掠保安軍,“屬元昊盛兵攻保安軍,”[2]10502攻破金明寨,圍攻延州,卻依然沒有占領保安軍。
2.北宋對劃界的相關準備
在宋夏正式開始劃界前,出于對西北邊疆安全局勢的考慮,北宋政府一直致力于與西夏的劃界,做著劃界的相關準備。一個表現(xiàn)是培養(yǎng)辦理疆事的官吏,“非常程事:處置邊防、辦理疆界?!盵7]2952這是負責劃界工作的官吏非常程事。另一個表現(xiàn)是北宋與西夏多次通牒進行劃界事宜的溝通交流,秦鳳路經(jīng)略使呂大忠言“自通使以來,累歲以分畫疆界為請,求索無已?!盵4]11131但并未得到西夏的回應。
1.劃界在慶歷議和時首次提出
宋夏之間關于保安軍區(qū)域的劃界由元昊請和開始。西夏出于擴張領土而侵掠的目的,不愿有官方條文形式約束的劃界,但其在元昊立國后經(jīng)過了幾年的對外戰(zhàn)爭,攻陷了栲栳、承平、南安、金明等北宋緣邊城寨,取得了勝利,但長期征戰(zhàn)對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負擔。再加上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二年(1039 年),北宋停罷了保安軍榷場,這些都給西夏國內(nèi)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慶歷四年(1044年),元昊向宋朝進誓表請和,“臣近以本國城寨進納朝廷,其栲栳、鐮刀、南安、承平故地及它邊境蕃漢所居,乞畫中央為界,于界內(nèi)聽筑城堡?!盵9]3706這是西夏首次向北宋政府提出劃界請求,北宋政府為此已準備多年,宋仁宗很快頒誓詔準和,同意西夏提出的“蕃漢所居,乞畫中為界”[2]13999的要求。宋夏劃界就此開始,這次劃界也是后來宋夏劃界中提到的“慶歷舊例”,其劃界準則成為宋夏后來劃界的重要參考。
2.劃界的開始、商議及劃定
慶歷五年(1045年),北宋在西北地區(qū)鄜延路上的劃界工作首先從延州和保安軍開始。在元昊進求和誓表、仁宗同意誓表、冊封元昊這一系列事情之后,關于誓表中的劃界內(nèi)容“蕃漢所居,乞畫中為界”卻并未落實,于是宋朝下發(fā)詔書希望可以盡早在保安軍劃界。同年三月“樞密副使龐籍言,曩霄已受封冊,望早令延州、保安軍立定封界?!盵4]3762同年八月又詔“惟延州、保安軍別定封界,自余皆如舊境?!盵4]3798由此可見,這次劃界的重中之重就是在延州和保安軍,而其他地區(qū)的兩國邊界則如之前一樣,這也是保安軍“是軍最極邊”[4]1535的特殊位置決定的。在北宋多次下發(fā)關于保安軍劃界的詔書之后,西夏對此持仍持拒絕態(tài)度,北宋只能繼續(xù)下詔與之協(xié)商,“鄜延經(jīng)略司言夏國未肯明立封界,詔保安軍移文宥州,令遵守誓約指揮?!盵4]3799元昊對此仍是“遷延不奉詔”。[8]253
一直到慶歷六年(1046 年),由于西夏的不配合,保安軍的劃界仍未完成。北宋政府一直不放棄保安軍的封界工作,在多次下詔未果之后,派遣了大量重要官員前去商議。同年九月,“遣刑部員外郎張子奭往保安軍,與夏人議疆界?!盵8]258十一月,又“遣著作佐郎楚建中往延州同議夏國封界事,”[4]3850“命都巡檢馬懷德、國子博士高良夫來劃界。”[8]258-259經(jīng)過多次協(xié)商,宋夏在保安軍的劃界談判歷時近四年,在慶歷七年(1047年),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十年(1047 年),雙方終于劃定西夏龍州、夏州與宋保安軍的邊界?!盵9]由此可見北宋政府已清楚認識到在邊疆經(jīng)營利害中保安軍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也認識到地界不明是邊界爭端和戰(zhàn)爭頻繁的原因,出于這一現(xiàn)實安全應對,一直積極協(xié)調(diào),劃定了宋夏在保安軍區(qū)域的疆界。
1.劃界準則
劃界準則是按照元昊誓表中所請的“畫中為界”為標準,即以兩邊人戶居住的中間地帶為界,“惟延州、保安軍以人戶所居中間為定,余路則界至并如舊?!盵4]4470
2.劃界地區(qū)及其作用
劃界地區(qū)是由劃界準則而來,即兩邊人戶居住的中間地帶,這是宋夏西北邊界片狀疆界形態(tài)的一個表現(xiàn)。其主要分布于保安軍北部地區(qū)的藏底河、白于山一帶,“與鄜延以烏延口、藏底河為界堠,”[3]145長城嶺一帶亦是邊界,具體的疆界形態(tài)仍是以片狀境界帶的形式為主,后來的邊界范圍大體穩(wěn)定。劃界地區(qū)不僅是宋夏雙方人民交流來往的重要地區(qū),保安軍界首作為宋夏在此劃界的產(chǎn)物發(fā)揮著其應有的作用。比如,承擔著重要物品的交接工作,如佛教經(jīng)書等,“所請贖經(jīng)文,已指揮印經(jīng)所,應有經(jīng)本并如法印造、給賜,令保安軍移牒宥州,差人于界首交割,至可領也,所有馬七十匹,更不用進來?!盵10]北宋賜給西夏的大藏經(jīng),已不再是由西夏的使者到北宋都城領回西夏,而是在北宋保安軍和西夏宥州交界的地方交接。另外,在宋夏兩國往來的文書中,會詳細記錄過界的時間,“仍令經(jīng)略司,如牒過使、副姓名,過界日月,即令鄜延路經(jīng)略司,依舊差官引伴。”[4]8880可以看出北宋在處理邊境事宜上有著較為完善的文書記錄制度。
北宋政府遵守條約。對于劃界誓表,北宋政府出于維護國家穩(wěn)定的目的,守信守約。參知政事吳育在詔往鄜延議畫地界的時候表示:“保疆不如持約,持約不如敦信?!盵2]10050北宋多次下達勿在邊界地區(qū)侵擾等活動的詔書,并將侵擾西界寫入北宋軍法,“詔河東、陜西經(jīng)略司,自今內(nèi)屬蕃部,毋得侵擾西界,犯者當以軍法論?!盵4]3807“令陜西、河東帥臣約束緣邊,過為備御。仍戒約兵馬不得于邊界生事。”[4]11423給鄜延等路經(jīng)略使下發(fā)不得生事詔,“不得擅入夏國地分侵掠?!盵13]815如果西夏有越界行為,才可以出兵,“如西界人馬先犯境,方聽出兵捍御之?!盵4]3807-3808
西夏則屢有越界。西夏的越界行為層出不窮,頻有侵擾活動。其越界行為主要依賴于宋夏關系的走向,兩國交善時較少,交惡時較多,總體表現(xiàn)對保安軍周邊土地的侵耕和在周邊地區(qū)的筑城。嘉祐五年(1060年),鄜延路經(jīng)略司言:“沿邊德靖等十堡寨,頻有賊馬入界開墾生地,并剽略畜產(chǎn)?!盵7]9204對于西夏侵耕保安軍界土地的行為,北宋政府有著相應的對策,即禁止保安軍界邊界地區(qū)的和市,西夏由于經(jīng)濟上對北宋的依賴,不得不收斂其行為,但侵耕行為仍然存在。除此之外,西夏還在藏底河耕作,侵占土地,并且在此有多次筑城行為,“保安軍之北,兩界上有伏流名藏底河,夏人近是筑城,為要害必爭之地?!盵2]2148政和四年(1114 年)“乾順在宋保安軍北界藏底河流域據(jù)山筑城,為進取計?!盵12]類似的行為不勝枚舉。北宋對于其筑城行為嚴厲打擊,關于西夏在藏底河區(qū)域的筑城行為,宋夏進行了為期五年(1114—1118 年)的戰(zhàn)事,終于在政和八年(1118年),保安軍劉延慶“攻藏底河,拔之?!盵13]
宋夏在保安軍的劃界確定后,西夏對此地的侵擾活動仍斷斷續(xù)續(xù),北宋政府采取相關的保界政策,并未松懈邊防。這是北宋政府經(jīng)營邊疆的一個重要組成內(nèi)容。
1.加強武備練軍
一個表現(xiàn)是加強武備練軍。“詔陜西河東經(jīng)略司:夏國雖復稱臣,其令邊臣益練軍,毋得輒馳邊備?!盵4]3747“詔陜西、河東經(jīng)略司:西人雖納款稱臣,然其心詭譎難信??种T路乘罷兵之后,漸弛邊備,其益務練士卒,完城壁,常若寇至。有不如詔者,亟以名聞?!盵4]3843
2.任用蕃官治理
另一個表現(xiàn)是任用蕃官治理。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蕃官劉氏家族和小胡氏家族。這一地區(qū)的邊境地帶基本穩(wěn)定,沒有較大的變更,但隨著西夏的侵擾,實際上的部分邊界取決于兩國軍事力量較量的結(jié)果,藏底河一帶曾經(jīng)為界,卻在后來被西夏侵占,政和八年(1118 年),保安軍蕃官劉氏家族劉延慶攻破藏底河城,北宋對此地賜名威德軍。胡氏家族也多次在對抗西夏侵擾的戰(zhàn)爭中立下軍功。
保安軍生活著大量的蕃族部眾,這些蕃部人戶都是宋夏雙方想要爭取的對象。宋夏雙方在劃界后關于在邊界地帶生活的過界人戶糾紛不斷,元昊亦多次遣使就過界人戶問題與北宋進行交涉,為解決糾紛,北宋按照西夏請和誓表增加了關于過界人戶的誓條?!敖窳⑹闹螅淝奥訆Z過將校及蕃漢人戶,各更不取索。自今緣邊蕃漢人逃背過境,不得遞相襲逐酬賽。并逐時送還宥州、保安軍,無或隱避?!盵11]908這是雙方關于過界人戶處理方式的誓條。但在實際情況中,雙方對于兩界過界人戶的處理有多種形式,宋夏雙方的具體處理形式不盡相同。
1.北宋的處理方式
北宋對于過界人戶的處理方式為依約而定。北宋遵從誓條,立誓之后,不索要過界人戶,對于逃叛過境的蕃漢人戶,也是及時送還?!瓣兾魉穆芬澜迪膰脑t,毋得招納西界蕃戶?!盵4]3787北宋還滿足了西夏后來關于禁止納過界蕃戶的要求,“夏國主請以禁邊臣納過界蕃戶事附入誓詔。甲戌,詔從其請,”[4]3826下發(fā)了不得接納和招誘過界人員的規(guī)定,在朝廷下給陜西河東經(jīng)略使司關于邊界的詔書中提到“不得收接投來人口?!盵11]815
2.西夏的處理方式
西夏對于過界人戶的處理方式為送還和爭取、索要。西夏有送還過界人戶的處理方式,其所進請和誓表中提到“其前日所掠將校民戶,各不復還。自此有邊人逃亡,亦毋得襲逐,悉以歸之?!盵4]3706也有著索要過界人戶的處理方式,對于過界人戶,西夏雖請和時表明各不復還,實際卻是一直處于爭取的狀態(tài),“十二月乙丑,宋詔鄜延經(jīng)略司,西界首領楊守素欲過界自陳事宜,其令保安軍引伴至延州,如止是理索在漢人戶,即以夏國元進誓表喻之?!盵4]3812-3813西夏索要不得,就使用一些欺騙、糊弄手段來獲得過界人戶,“戊子,先是夏國遣楊守素持表及地圖至宋獻臥尚龐、吳移、己布等城寨九處,并理索過界人四百余戶,然所獻城寨并在漢地,但以蕃語亂之,其投(宋)邊戶,亦元屬漢界,不當遣還。已丑,降詔諭夏國主,又增設誓條,自今有過界者,雖舊系邊戶,亦不得容納,其緣邊封界,只以誓詔所載為定?!盵4]3818
宋夏在保安軍的劃界的片狀疆界,到后來宋夏元祐分疆的帶狀、宋遼河東劃界的線狀疆界,可以看出北宋的疆界形態(tài)呈現(xiàn)出一種具體化、清晰化的趨勢,這是宋人疆界意識變化、發(fā)展的一個體現(xiàn)。這次劃界的原則、標準等作為疆界處理方式成為“慶歷舊例”作為后來宋夏劃界的重要參考條例。
保安軍在北宋立國167 年的歷史中,一直在北宋政府的統(tǒng)治下,自設置后便體現(xiàn)出其對于維護國家安全、維護國家權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次在保安軍疆界的劃定及劃定后的一系列事項的處理對于保安軍在雙方處理邊境事宜、往來通牒、貿(mào)易交往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使得保安軍在后來的發(fā)展中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北宋國家稅收、生產(chǎn)力的穩(wěn)定。同時,史料中出現(xiàn)的“保安軍立定封界”中的“封界”一詞,表明北宋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對于邊界地區(qū)軍事、經(jīng)濟、文化等多重方面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