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世界文學的譜系:一個語言地理學的視角

2022-02-19 03:53宋炳輝
關鍵詞:文學世界語言

宋炳輝

作為比較文學學科基礎和核心概念的“世界文學”,是與現(xiàn)代民族意識的興起,進而與文學的民族意識覺醒相伴而生的。因此,“世界文學”與“民族文學”事實上成為比較文學學科理論最根本的一對關系性概念。伴隨著比較文學學科的發(fā)展歷史,尤其自20世紀中葉之后,幾乎每一次學科理論的更新、學科方法的拓展都要從界定與反思這一對關系性概念,尤其是重新考辨“世界文學”的所指開始。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趨勢日盛,它在國際比較文學界再度成為熱點議題,以至討論所及,已經(jīng)超出比較文學學科領域而波及整個文學學科。盡管對這個概念至今“從來沒有一個確切定義或內(nèi)容精準的界說;換言之,沒有一種說法獲得普遍認同,人稱世界文學‘難題’”,①方維規(guī):《何為世界文學》,《文藝研究》2017年第1期,第5頁。但學術史中這種“欲罷不能”的現(xiàn)象,恰好進一步說明這一概念在多元文化時代的人文學術中,仍然包孕著回應當代文學與文化實踐和理論拓展的可能性。為此,本文不揣谫陋,擬從世界語言譜系的視角切入,管窺世界文學譜系,進而嘗試獲取對其內(nèi)涵的一得之見。

從語言視角切入世界文學議題,似乎不那么符合學科的常理。因為在比較文學的一般理論分析中,“世界文學”這一概念正是因應著一種超越性訴求而出現(xiàn)的。因此,對應于不同民族的語言問題,可以在討論民族文學和相互間的差異、交往、傳播、影響、接受時被談及,而一旦到了要定義世界文學的時候,便理所當然地進入超越特定民族和特定語言的理論層面。究其原因,除卻與不同定義者各自不同的問題域和意向性相關外,也在相當程度上與他們的語言觀念有關。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在傳統(tǒng)比較文學理論有關世界文學的定義中,無論是將世界文學作為民族文學的整體或加總,還是定義為作品所具有的超民族的特性與意義,或者是各民族文學的經(jīng)典之和,抑或著眼于作品的世界性影響力,等等,都很少直接將“語言”概念納入世界文學定義當中。語言對于文學的意義,顯然不止于作為一種表達的媒介,在語言作為工具和語言是“存在的家”這兩種觀念之間,有著廣闊的理論空間。在世界文學空間里,語言不僅是表達與交流的工具,也可以或應該是身份確認、文化政治和創(chuàng)造性策略的體現(xiàn)。

早在1991年,比利時比較文學學者何塞·蘭伯特在他的《尋找文學世界地圖》一文中就慨嘆:無論是從共時還是歷時層面看,現(xiàn)有各種地圖的種類貧乏的狀況都相當嚴重,特別是當涉及文學狀況時,我們就發(fā)現(xiàn),常見的政治、經(jīng)濟、宗教和語言等類型的地圖,都不能完成這項任務。這些地圖由于其規(guī)模問題,也由于對邊界的故弄玄虛,常常抓不住與文學相關的移民、翻譯、普遍型和主題型遷移與突變、文學生產(chǎn)與分配所產(chǎn)生的跨界流動等現(xiàn)象,也不能解決方言或少數(shù)族群語言文學的內(nèi)部邊界問題。于是,往往是以民族國家的政治地圖替代和管控了文學研究,由此導致各種形式的融合與包含,也制造了自閉與排外。①轉(zhuǎn)引自西奧·德漢:《繪制世界文學地圖》,殷國明、劉嬌譯,《江南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第92頁。原文參見Theo D’Haen,“Mapping World Literature,”in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World Literature,ed.by Theo D’Haen,David Damrosch and Djelal Kadir,London:Routledge,2012,pp.413-422。

在一系列影響廣泛的世界文學理論中,大衛(wèi)·達姆羅什可能較早在世界文學定義(而不僅在分析論述)中明確納入“語言”因素。在出版于2003年的《什么是世界文學》一書中,達姆羅什以“流通”“翻譯”和“生產(chǎn)”三個部分展開論述,突出世界文學的“可變性”特征。他所說的這種可變性,是基于復數(shù)讀者的世界文學的復數(shù)體系而言的,在不同的讀者那里可以有不同的世界文學體系——“這些特殊的作品都擁有一個中心角色”。由此,作者提出了著名的“以世界、文本和讀者為中心的世界文學三重定義”。其中,第二重“世界文學是從翻譯中獲益的文學”,②達姆羅什:《什么是世界文學》,查明建、宋明煒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309頁。雖然并沒有直接將“語言”概念納入,但“文本”與“翻譯”最直接的關系性概念顯然就是(不同的)“語言”。③王寧對達姆羅什的定義做出了進一步拓展與延伸,也明確涉及了“語言”。其三重定義的第三重為,“世界文學是通過不同語言的文學的生產(chǎn)、流通、翻譯以及批評性選擇的一種文學歷史演化”。參見Wang Ning,“World Literature and the Dynamic Function of Translation,”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Vol.71,no.1(2010),pp.1-14;王寧:《作為問題導向的世界文學概念》,《外國文學研究》2018年第5期。而薩拉·拉沃爾在《閱讀世界文學:理論、歷史、實踐》一書中所提出“一種語言視角對應著一種世界視角”④轉(zhuǎn)引自西奧·德漢:《繪制世界文學地圖》,第92頁。的觀點,雖然與斯皮瓦克后來在《學科之死》(2003年)中針對用英語單一視角觀察世界文學的質(zhì)疑形成某種呼應,但都沒有就語言維度展開進一步論述。此外,弗蘭科·莫萊蒂(2000年)顯然意識到語言問題對當代世界文學闡發(fā)的重要性,同時又明顯感受到世界多語現(xiàn)狀對于我們了解作家個體與文本個案,甚至僅僅是瀏覽世界文學所造成的巨大壓力——或者,借用瑪格麗特·科恩(Magaret Cohen)的話,存在著所謂的“大量未讀”(great unread)作品。他雖然意識到文學形式的社會學分析對于世界文學研究的重要性,但他也明白,“但不幸的是,由于我的能力有限,我不得不到此為止……我對這個真正的形式分析就束手無策了,因為形式分析需要具備語言能力,而這是我做夢都無法實現(xiàn)的”。⑤弗蘭科·莫萊蒂:《對世界文學的猜想》,詩怡譯,《中國比較文學》2010年第2期。顯然,莫萊蒂困擾于個體語言能力的有限性與世界文學(至少在語言方面顯現(xiàn)的)多樣性之間的對立,因此,他所提出的應對和解決方案,基本還是越過了語言本身。其著名的關于“樹”與“波浪”的隱喻思維,雖然借自歷史語言學的概念,但他所專注的分析路徑主要還是集中在文類、題材、主題等層面,顯然并沒有把語言作為理解與闡釋世界文學動態(tài)機制的重要問題加以面對。據(jù)筆者有限的觀察,這種局面直到帕斯卡爾·卡薩諾瓦那里才有明顯的改變,這一點容后展開。

以上所述,僅從與世界文學定義相關的角度,回溯語言問題是否以及如何被關聯(lián)和關注。其實,從語言視角切入,嘗試對世界文學做出觀察與闡釋,除了上述原因外,還基于一些樸素的動機或理由。首先,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所有人類文學最基本的呈現(xiàn)方式。就文學的起源與歷史演化而言,無論是早期的口傳文學還是書寫系統(tǒng)陸續(xù)出現(xiàn)之后的書面文學,都離不開語言這一媒介,只不過前者的媒介是口語,后者為書面語。其次,特定民族的文學與特定的語言、特定的文化具有血肉相連般的對應關系,如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之于英語、法蘭西民族之于法語等。所有民族文學總是以其特有的或主導性的語言來呈現(xiàn)。再次,在比較文學的通行定義中,四大“跨越性”是其區(qū)別于其他相關學科的基本特征,而“跨語言”即其中之一(其他三個為跨國族、跨文化與跨學科)。而文學的跨語言研究所蘊含的課題,除了被達姆羅什明確提升至世界文學內(nèi)涵中加以討論的翻譯維度——也是世界文學中一種明顯的、直觀的現(xiàn)象——之外,還有更多有待開掘的層面,也向我們預示了一種未來的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也與20世紀以來的文學理論、文學研究同語言學、語言哲學關聯(lián)的兩次“轉(zhuǎn)向”有關?,F(xiàn)代語言學的革命性成果與20世紀之初的語言哲學進展,導致文學研究的所謂“語言學轉(zhuǎn)向”。它在百年文學理論史上所引發(fā)的兩個相反相成、時間上大致前后相續(xù)的后果:一是以研究抽象的語言自身的形式結(jié)構特征為中心,出現(xiàn)了俄國形式主義、布拉格學派、新批評、結(jié)構主義與解構主義等理論派別,在相當程度上使文學研究走向封閉自身而遠離社會生活,導致文學研究的所謂“向內(nèi)轉(zhuǎn)”;一是以考察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實際使用的語言特征為中心,相繼出現(xiàn)了巴赫金的對話理論、后結(jié)構主義話語理論和英美言語行為理論等代表性文論,它們使文學研究在20世紀后期再次“向外轉(zhuǎn)”,克服了形式主義文論的自我封閉傾向,恢復與重建了語言與人類生活、文化歷史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使文學研究切近了文學本身。

20世紀文論的“語言學轉(zhuǎn)向”,尤其是以“言語”研究為中心“向外轉(zhuǎn)”所積累的理論資源,為重新認識“世界文學”理論提供了與語言關系度更高的多種可能性。因為,作為現(xiàn)象的世界文學的差異性和復雜性,首先是以不同的語言及其書寫媒介的形態(tài)加以呈現(xiàn)的,特定的語言媒介貫穿同一語言系統(tǒng)內(nèi)的發(fā)生、傳播、閱讀與闡釋的文學全流程,同時也借助翻譯所轉(zhuǎn)換的語言形態(tài)進入原語之外的新語言系統(tǒng),再一次被傳播、閱讀與闡釋。在其發(fā)生的文化空間,或者經(jīng)過翻譯轉(zhuǎn)換后的文化新空間,特定文學文本的文化效應的發(fā)揮,都以特定的語言方式呈現(xiàn),都體現(xiàn)為與特定語言系統(tǒng)的對應。在這個意義上,世界文學的譜系就是以世界語言的譜系來呈現(xiàn)的,語言譜系就是文學譜系的折射或投影,兩者間既有特定的對應關系,也有分析討論的空間。所以,引入語言地理學的視角,或許可以為我們考察世界文學提供另一種可能入口。

從理論上說,有多少種語言就有多少種文學。但人類擁有語言的確切數(shù)量,至今沒有定說。因為要準確說出這一數(shù)目,除受制于“在語言與方言之間很難劃出一條明確的界限”①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世界語言簡史》,呂叔君、官青譯,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版,第4頁。這一因素外,還“必須考慮到,在過去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年的時間里……人類已經(jīng)開口說話,而作為文字形式的語言僅有幾千年的歷史”。②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世界語言簡史》,第5頁。因此,必須在人類語言的演化歷史中,考慮那些已經(jīng)消失了的語言,還有那些尚不為我們所知曉的語言。英國語言學家尼古拉斯·奧斯特勒(Nicholas Ostler)估計人類語言在6千至7千種之間,③尼古拉斯·奧斯特勒:《語言帝國:世界語言史》,章璐、梵非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頁。德國語言學家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Hans Joachim Storig)的保守估計也是6千種以上,④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世界語言簡史》,第6頁。不過,具有完整書寫系統(tǒng)(文字)的語言不足總數(shù)的十分之一。

借用奧斯特勒的假定,如果按語言劃分,當今世界的人口就不是76億,而只有“6000多”。語言作為交際工具的自然屬性,使得這6000多種語言中的每一種都代表著一種人的世界觀,因為特定的語言包含著其使用者的特定思維、習語、判斷、想象以及靈感方式。因此語言就界定了一個使用者群體,群體內(nèi)部的成員能夠便利地理解彼此的意思。在這個意義上,語言還可以“把人性分門別類”。在共時的維度上,人們似乎“只有通過一門共同的語言,才能使同一群體實現(xiàn)行動的一致性”,①尼古拉斯·奧斯特勒:《語言帝國:世界語言史》,“提米斯托克利的地毯”,第3頁。盡管語言內(nèi)交流的誤解無法從根本上避免,但不同語言間的交流,畢竟更需要翻譯,并且面臨因翻譯帶來的更大誤解風險。當一種語言取代另一種語言時,這個民族對于世界的看法也必定隨之改變。因此,一種語言不僅是使用者之間的交流方式,也是對他們獨特身份的一種認同。在歷時維度上,語言是記載使用者共同記憶的精確手段?!懊恳环N語言都能將其使用者同它存活的幾千年歷史所積淀下的傳統(tǒng)相聯(lián)結(jié)。一個人類群體一旦學會了某種語言,這種語言就能夠傳遞無窮的知識和信仰:當我們思考、傾聽、說話、閱讀、寫作的時候,它是能夠給予我們力量的無形財富,讓我們能夠站在祖先的思想情感積淀的肩膀上。我們的語言讓我們成為文化的連續(xù)統(tǒng)一體,將我們同歷史相連,并且將我們的想法傳遞給后世的語言使用者。”②尼古拉斯·奧斯特勒:《語言帝國:世界語言史》,“前言”,第1頁??傊罢Z言作為人類群體的旗幟和標志,也同樣捍衛(wèi)著我們的共同記憶”,③尼古拉斯·奧斯特勒:《語言帝國:世界語言史》,“前言”,第1頁。從而寫就一段共同的歷史。它“不但使一段共同的歷史得以存活,也使得這段歷史可以被代代相傳”。④尼古拉斯·奧斯特勒:《語言帝國:世界語言史》,第3頁。如果一種語言死亡了,就意味著它永遠地消失,就像植物和動物物種滅絕一樣。⑤據(jù)聯(lián)合國相關組織統(tǒng)計,全球每兩個星期就有一種語言徹底消失。專家預計,按此速度,至21世紀末,全球50%—90%的語言將會消亡。參見《人類語言消亡簡史》,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1688125522948865&wfr=spider&for=pc,2022年1月9日檢索。

全世界雖有6000余種語言,但這些語言的分布與使用情況極不均衡。這種不均衡體現(xiàn)在使用人口的多少、擁有傳統(tǒng)資源的大小和文化權力的強弱等方面。就使用人口而言,漢語使用者最多,估計超過14億人,⑥據(jù)2021年人口普查結(jié)果,中國人口有14.12億,其中漢族12.86億。由此推算,漢語使用者當超過14億人。參見《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jié)果公布》,http://www.lishi365.cn/LiShiShow-2348.html,2022年1月9日檢索。占全球人口的18.4%;其次是西班牙語和英語,估計分別在4.37億人和3.6億人以上。但與這些超大語種相對應的另一端情況是:96%的語言,使用者的數(shù)量之和還不到全球人口的4%;只有不到20%的語言在學校和互聯(lián)網(wǎng)上使用;“世界上大約有一半以上的語言,使用人口不到5000人;有1000多種語言的使用人數(shù)在10人以下”。就語言所擁有的文化資源而言,有文字書寫系統(tǒng)的語言具備更強的文化積累與傳承功能,但蘇美爾人、巴比倫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圣書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字,早已銷聲匿跡,且該地區(qū)現(xiàn)行的文字和這些古文字也沒有淵源關系。相應地,中國文字應是現(xiàn)存并使用的最古老文字,它記載了長達三千年以上的中華文明歷史。而古印度梵語、中東地區(qū)的古希伯來語,尤其是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保留了作為西方文化源流的大量重要文獻;拉丁語分化后的西方語言,更演化與保留了蔚為壯觀的西方現(xiàn)代文化??傊?,在世界語言的集合中,不同的語言擁有歷史長短不一、資源積累程度迥異的文化資源。

世界語言分布的不均衡,更體現(xiàn)在其隱含或顯現(xiàn)的文化權力方面。一部世界語言史,呈現(xiàn)了文化與權力政治以及經(jīng)濟效益之間微妙的交互關系。從人類歷史的角度看,人(群)與語言的耦合關系存在兩種極端情形。一種情形是自然的、先天的耦合關系。人總是會降生于某個語言群體中,除極端情況(如狼孩)外,一旦呱呱墜地,總有一種語言屬于他/她,并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他/她的母語。它是他/她認知世界和表達情思的自然媒介。在這種情況下,母語也很可能是他/她終身使用的唯一語言(這種情況下,他/她甚至不知道這個世界還有其他語言)。當然,也可能出于某些需要,他/她會在后天習得另一種甚至幾種語言。另一種情形則是外來強力迫使他/她去學習和使用母語以外的另一種語言。從語言地理的角度看,這就如奧斯特勒所說的,“一種體系龐大的語言,寄生在另一種語言上,以突襲的方式取代世世代代所建立起來的語言渠道。這是在任何時代、任何大陸上一個又一個的帝國崛起中所使用的常見把戲:波斯的阿拉姆語充分利用了7世紀時小亞細亞的里底亞人所創(chuàng)建的語言網(wǎng)絡;16世紀,西班牙語搶奪了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的語言,用它們來統(tǒng)治墨西哥和秘魯;在早期的英屬印度,英語和烏爾都語能夠滲透到使用波斯語的權力階層”。①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世界語言簡史》,第7頁。

奧斯特勒這里所說的16世紀的情形,就是起源于1492年的所謂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大規(guī)模殖民開拓運動。世界語言格局也以此為標志而出現(xiàn)重大轉(zhuǎn)折:一些歐洲語言開始全球性擴張,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俄語、德語、法語在過去5個世紀里隨著歐洲帝國的擴張傳播開來,也基本形成了當代世界語言分布整體格局。如果說歷史上的語言傳播在之前大致沿陸地延伸的話,那么,之后的傳播渠道主要是海洋性、全球性展開,傳播的主要驅(qū)動力由之前的城市文化與宗教轉(zhuǎn)變?yōu)橹饕ㄟ^洲際經(jīng)濟貿(mào)易和軍事武裝,傳播的模式也由之前的大批人口遷移轉(zhuǎn)變?yōu)檎麄€群體不遷徙,只通過小群體和分散殖民地滲透式傳播。

如果說,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區(qū)域或種族可以獨立發(fā)展演化而不與其他文化發(fā)生主動或被動的交流,那么,相應地,也沒有哪一種語言不曾與他者發(fā)生程度不同的交流與融合。只是,16世紀歐洲殖民運動和資本主義的世界擴張所引發(fā)的文化交流與碰撞,以及歐洲語言與文化的殖民式播散,給現(xiàn)代世界的語言、文學與文化版圖留下的痕跡最為深刻。這種借助強力推動的跨大陸語言傳播與競爭,與政治、經(jīng)濟、宗教、社會和種族等力量一起,改變了語言的自然生長與演化節(jié)奏,也在相當程度上形塑了今天的世界語言分布整體格局和各區(qū)域錯綜復雜的狀況。

非洲與拉丁美洲兩個大陸的語言地理分布,就是最為突出的例子。同一區(qū)域內(nèi)多語混雜與交叉重疊,使非洲語言被喻為“一張碎料拼花地毯”。外來殖民者先后帶來了北非的阿拉伯語(7—8世紀阿拉伯人占領北非)、非洲南部和東部的英語、非洲中部與西部的法語,以及葡萄牙語、西班牙語、荷蘭語和德語。這些前殖民者語言和上千種土著(部族)語言、區(qū)域性通用語言②據(jù)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在《世界語言簡史》中的描述,非洲語言有800—1000種語言,其中只有23種使用人數(shù)超過100萬。它們主要歸屬為三種類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土著(部族)語言、區(qū)域性通用語言和歷代殖民者語言。土著(部族)語言最繁多,但經(jīng)受的變化最大,它們大致分為兩大語族:尼羅-撒哈拉語族和尼日爾-科爾多凡語族。這些本土傳統(tǒng)語言大多沒有文字。區(qū)域性通用語言包括東非的斯瓦希里語,西非的弗爾語、豪薩語,以及剛果語和埃塞俄比亞的阿姆哈拉語等,是在歷史上形成的少數(shù)具有區(qū)域通用性質(zhì)的語言。相互交織。雖然殖民者已在20世紀中葉的非洲獨立運動后相繼退出,但殖民語言仍作為許多獨立國家的官方語言,在學校教育、公共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許多本土語言頑強地生存下來并與前殖民者語言展開抗爭,也有更多正在消失。即使在那些“母語幸存”的地方,前殖民者語言也已成為受教育的上層社會所使用的語言,這種情況在前法國殖民地尤為突出。③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世界語言簡史》,第247—251頁。南美大陸的語言地理分布情況與非洲相似,“無人知曉在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之前南美究竟有多少種語言,因為……那些已經(jīng)消失的語言數(shù)量只能被粗略地估計??梢宰C明的有大約500種流傳下來的語言和超過100種已經(jīng)消失的語言。據(jù)估計,最初總共存在大約1500種語言”。④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世界語言簡史》,第244頁。

與那些前殖民者語言覆蓋和改變了(前)殖民地區(qū)自然生長與演化的語言演化狀況相對應,前殖民者語言的拓展和使用反過來也以摻雜、變異的方式豐富了原殖民宗主方的語言:拉美的西班牙語、北美與印度等地的英語、北非與加拿大的法語,都分別為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亞語(Csatillan)、盎格魯-撒克遜英語和法蘭西本土法語增添了新的因素。而那些非典型的殖民區(qū)域,也程度不同地受到5個世紀以來的西方殖民運動、資本海外擴張和西方現(xiàn)代化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各地區(qū)語言文化傳統(tǒng)的巨大差異(比如漢語與其他周邊語言之間)及其語言地理分布和歷史演化,則呈現(xiàn)出更加復雜的狀態(tài)和過程。⑤關于漢字文化圈內(nèi)漢語在中國本土的現(xiàn)代化、中國本土與周邊地區(qū)語言的關系、漢語的海外播散等相關問題,與歐洲殖民運動有著不同的演化動力機制,其在文學譜系中的表現(xiàn)也呈現(xiàn)另一番景象,需另文論述。

總之,盡管從語言角度看人類歷史必然是一幅遠景式的畫卷,盡管語言譜系比物種、氏族、國家等要復雜得多,變化也快得多,但語言集團是人類生存狀況的真實表現(xiàn),因此,即便是鳥瞰式的語言地理與歷史演化描述,也可以反映世界文化的時空分布,進而也為我們考察作為語言藝術的世界文學提供一種特殊同時也必要的觀察視角:世界各地的語言如何分布?怎樣演化?如何形成邊界與交叉?它們包含了怎樣的歷史?它們與特定區(qū)域乃至世界文學整體具有怎樣的關聯(lián)?在這個意義上,世界語言地理是世界文學地理的一種表現(xiàn),世界語言的多樣復雜性對應著世界文學的多樣復雜性。前述如非洲、拉丁美洲地區(qū)的語言地理分布特點,就與它們的文學狀況緊密關聯(lián):同一區(qū)域擁有多種語言;不同語言呈現(xiàn)不同狀態(tài)(指是單純的口語狀態(tài)還是具備完備的書寫系統(tǒng)),擁有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顯然,單一語言的視域無法完整地了解與反映相應區(qū)域的文學與文化狀況,必須考慮多種語言的并存及其相互關系的狀況,才能從整體上領略與描述特定國族和特定區(qū)域的文學,從而在整體上描述世界文學存在的復雜性、多樣性、變動性。

問題的另一層面是,文學是語言的特定語用行為,語用的創(chuàng)造性是文學言語行為的普遍特征,并已經(jīng)成為18世紀浪漫主義思潮以來現(xiàn)代文學的普遍自覺追求。在這個意義上,語言譜系又并非文學譜系的直接反映。換句話說,文學地理是語言地理的特殊投射。即便是世界文學譜系的整體性研究,也無法完全以語言譜系的描述方式展開。因此,盡管世界語言的多樣性正日漸萎縮,已經(jīng)引發(fā)世界語言學界的深深擔憂,但相對于某個特定的族群,尤其是特定的個體而言,它仍然是一片令人眼花繚亂的海洋。鑒于其豐富、復雜、多變與交融的特點,即便是語言天才,也無法窮盡地掌握現(xiàn)存所有的語言,以及閱讀這些語言所寫下和將要寫下的文學作品。這就進一步意味著,相對于個體而言,語言與文學的關系更加切近,更加血肉相連。從語言譜系的視角看文學譜系,也就必須從語言群體考察,深入個體語用分析,進而考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如何選擇/創(chuàng)造自己的寫作語言;必須進一步探究這種選擇/創(chuàng)造的文化原因和表達意圖。

如前所述,世界語言以其多樣、復雜及演化特征對應著世界文學的動態(tài)譜系,為我們預示了從語言視角展開世界文學譜系研究的可能性。但在既有的關于世界文學理論的探討中,雖然人們都無法回避語言問題,但事實上很少有人直接從語言視角切入世界文學命題并展開具體論述。顯然,問題還不僅在于能否從世界語言視角進入世界文學空間,而且在于這種論述如何具體展開,又可能拓展出怎樣的理論空間。在這個意義上,筆者認為法國比較文學理論家帕斯卡爾·卡薩諾瓦(Pascale Casanova,1959—2018)的《文學世界共和國》(LaRépubliquemondialedesLettres)①帕斯卡爾·卡薩諾瓦生前曾先后擔任法國文化廣播電臺(France Culture)制片人、法國巴黎藝術和語言研究中心研究員。她曾任教于土耳其、美國,是杜克大學的訪問教授。該書法文版在1999年初版、2008年再版,2004年被譯成英語版(The World Republic of Letters),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2015年,羅國祥等從法文譯成的該書中文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刊行。提供了富有啟發(fā)性的論述,并取得了重大進展。

《文學世界共和國》這部著作的出版,曾在西方學術界產(chǎn)生重大影響,尤其在2004年被翻譯成英文后,迅速成為世界文學領域的經(jīng)典參考文獻。在這本由博士論文發(fā)展而來的專著中,作者從全球視野和語言路徑思考世界文學問題,并從地理、經(jīng)濟和政治生態(tài)入手討論了文學世界不平等的權力關系。和她的其他著作一樣,語言統(tǒng)治問題是其一貫的切入視角。15年之后,《文學世界共和國》的中譯本作為“外國文論精品”系列叢書之一出版。在叢書總序和該書譯者序中,周啟超和羅國祥在評述該書時都突出了其作為“文學地理學”的特點,并概括了卡薩諾瓦有關世界文學的空間不平等、權力與運作機制、不同(國族)文學間的斗爭、反抗與競爭的關系等觀點。這種概括的直接依據(jù)是,卡薩諾瓦在該書第一章“一部文學世界史的原則”中就引入了世界文學的“經(jīng)濟法則”“政治地圖與知識地圖”“文學地理”等概念,并開宗明義地給出“文學共和國的地理,(是)建立在不同的文學首都及其依附(文學上的)區(qū)域之間相互對立的關系上,這些區(qū)域是根據(jù)與(文學)首都之間美學上的距離來劃定”②帕斯卡爾·卡薩諾瓦:《文學世界共和國》,羅國祥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6頁。這樣的判斷?!段膶W世界共和國》中譯本刊行至今,在中國學界已經(jīng)擁有不少讀者,也引發(fā)了一些研究和討論,不過筆者注意到,周啟超的叢書總序或因限于篇幅,并未提及卡薩諾瓦展開論述的特殊“語言路徑”。而羅國祥的譯者序則將卡氏著作概括為一部“討論文學世界‘地理’‘經(jīng)濟’和‘政治’生態(tài)的理論著作”,序中還多次提及原著所討論的語言問題,并在“世界文學的經(jīng)濟生態(tài)”一節(jié)中,留下“卡薩諾瓦在本書中關于這個問題的研究主要是從文學的載體——語言出發(fā)的”①帕斯卡爾·卡薩諾瓦:《文學世界共和國》,第7頁。這樣的表述。但是,或因羅先生傾向于把它(從語言出發(fā))歸于其所概括的“文學的經(jīng)濟生態(tài)”的緣故,也并未引起學界讀者的足夠關注。

另外,中譯本對書名的翻譯可能也與此不無關聯(lián)。筆者以為,法文原著書名中的“文學”一詞,卡薩諾瓦用Lettres而非現(xiàn)代通用的Littérature表達是有其特殊用意的。前者雖然同樣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文學”含義,但它是從拉丁文littera(意指letter,字母)演化而來,包含明顯的語言文字的意涵②參見雷蒙·威廉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詞匯》,“l(fā)iterature(文學)”章,劉建基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第268—274頁;鈴木貞美:《文學的概念》,王成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版,第9頁。(而中譯者將Lettres徑直譯成“文學”,中文讀者便無法分辨其與法文Littérature或英文literature③哈佛大學出版社的英譯本將法語題名中的Lettres譯為Letters,與原文高度對應,但據(jù)筆者對照,中譯本并無對照參考英譯。之間的細微差別),它正體現(xiàn)了卡薩諾瓦的世界文學探討的特殊路徑與方法。這也可以從該書的整體論述架構——章節(jié)標題中窺見一斑:其二級標題中直接標出“語言”字樣的多達16處(這還不計入與語言緊密關聯(lián)的“翻譯”),其中包括一再出現(xiàn)的“語言創(chuàng)造”“語言創(chuàng)造者”“民族語言創(chuàng)造者”等。這些標題對應下的具體論述,當然更是作者“語言路徑”的呈現(xiàn)。

在卡薩諾瓦看來,世界文學是充滿競爭和博弈的“文學共和國”,有其特定生成與運作機制。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從不同的路徑進入世界文學空間,以不同的方式積累文學與文化“資本”,從而獲得世界文學/文化中心的認可和跨文化接受;而在其內(nèi)在法則和運行模式中,語言處于特別關鍵的地位。

因為“語言是文學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她甚至“建議將這種語言學-文學資本稱為‘文學性’”,④帕斯卡爾·卡薩諾瓦:《文學世界共和國》,第13頁。認為世界文學中的語言差異并非一般意義上的現(xiàn)象物,也即并不僅指以不同的語言來寫作與閱讀,而且是世界文學運行過程中權力與資本的體現(xiàn)。這樣,“用某些語言寫作的文本在文學世界中會有更高的威望,所以在文學世界里存在一些公認的更具文學性的語言,這些語言被看成文學的化身”。⑤帕斯卡爾·卡薩諾瓦:《文學世界共和國》,第13頁??ㄋ_諾瓦真正著意指出的是:一種語言的文學遺產(chǎn),取決于它的歷史和使用它的國家,取決于用它所寫作的文學及其在世界文學空間中所處的地位,也取決于它是否擁有一套經(jīng)過幾個世紀累積而成的詩歌和敘述的藝術技巧,以及它是否經(jīng)過形式研究、理論探討和文體創(chuàng)新而豐富了表達的可能性范圍。文學和語言的“財富”就這樣通過觀念和事物、信仰和文本運作,也就是說,某種語言所擁有的文學資本和“財富”并非其先天固有的特質(zhì),而是在世界文學的具體時空中歷史地形成的。這樣,在世界文學中,當“某些語言被賦予了一種文學價值以及文學自身的效果”⑥帕斯卡爾·卡薩諾瓦:《文學世界共和國》,第13頁。而處于中心地位時,也就意味著其他(更多的)語言實際上淪于偏離中心的地位,它們需要經(jīng)過翻譯和調(diào)整才有可能被世界文學主流了解和認同。卡薩諾瓦以其理論分析架構為我們描述了一幅自羅馬帝國瓦解以來的充滿不平等和競爭關系的世界文學空間,這幅圖景與我們所習見的那些聲稱或期冀的多元和諧的世界文學圖景顯然不同。⑦該書問世后,在中西方都有關于卡薩諾瓦書中的世界文學不平等描述涉嫌法國(歐洲)中心主義的質(zhì)疑之聲。筆者認為,卡薩諾瓦固然有其學術視域的局限,但這種質(zhì)疑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歷史陳述與施為敘述之間的差異,也未充分考慮該書的整體結(jié)構。其第二部6個章節(jié)的論述均圍繞對既有文學中心的“反叛與革命”展開。相關內(nèi)容另文討論。

在語言與文學/文化政治關系的核心架構下,卡薩諾瓦還就“文學區(qū)域與語言區(qū)域”的對應關系、區(qū)域的相對獨立性和區(qū)域間關系、區(qū)域內(nèi)部的不平等(非均質(zhì))特點等,在世界文學史演化中展開論述。為此,她提出了識別和確定不同語言的文學資本或“文學性”的指數(shù),即“文學權威指數(shù)”(an index or measure of literary authority),以便世界文學競賽的所有參與者能夠意識到這些語言斗爭①帕斯卡爾·卡薩諾瓦:《文學世界共和國》,第16頁?!硖幉煌Z言區(qū)域的人們,都通過文本、翻譯、文學祝圣與棄絕(literary consecration and excomrnunication)等方式不自覺地參與其中。這一指數(shù)將注重(文學的)古老性、“高貴性”、用該語言寫作的文本數(shù)量、被世界公認的文本數(shù)量、被翻譯的數(shù)量等因素,因此必須把“高勢能文化”(high culture)語言——其語言具有高水平的文學價值——和使用人數(shù)多的語言區(qū)別開來。前者是指這樣的語言:它不僅被講這種語言的人用來閱讀,更被讀者判定為值得閱讀,因為他們認為使用這種語言寫作或被這種語言譯介便是值得閱讀的。這種語言本身就相當于頒發(fā)給作者的一種許可證,用于證明作者具備了進入文學圈的資格。②帕斯卡爾·卡薩諾瓦:《文學世界共和國》,第16頁。

為此,卡薩諾瓦進而還提出了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區(qū)分原則,即在世界文學空間中衡量一種語言的文學性的高低——它的權力、威望、語言-文學資本的總量,不是取決于使用這門語言寫作和閱讀的人的總量,而是取決于具有多語言能力的人群中使用這門語言的人的總量。以漢語及其文學為例,按照這個“文學權威指數(shù)”,在世界文學空間里漢語及其文學的地位與資本總量不是以漢語使用者的絕對人數(shù)(在世界所有語言中居首位)來衡量,而是要看在世界上具有多語能力的人當中用漢語寫作、閱讀和評論的絕對人數(shù)。“衡量一種語言在嚴格意義上的文學力量的指數(shù),就是將政治社會學所使用的標準移植到文學界”,③帕斯卡爾·卡薩諾瓦:《文學世界共和國》,第16頁。這就使世界文學理論中關于語言、文學、文化權力的分析超越了本質(zhì)主義觀念,而置于世界動態(tài)歷史中展開。

當然,在《文學世界共和國》中所用筆墨最多的,還是在這一理論框架中對世界文學史,尤其是19—20世紀文學史的經(jīng)典作家的“革命性”論述。在卡薩諾瓦的筆下,不僅對卡夫卡、貝克特、奈保爾、略薩等明顯具有少數(shù)或弱勢族裔背景的作家,而且對像易卜生、蕭伯納、惠特曼、??思{等通常被視為典型的經(jīng)典作家,都給予了重新論述。在這種論述中,對作家的經(jīng)典化與跨文化影響過程的考察不再局限于他們作為個體相對于(本質(zhì)主義的)世界文學標準的成長,而是把他們同時置于不平等的語言、文化與政治現(xiàn)實中不斷抗爭、反叛和策略性選擇的過程中。在這一過程中,凸顯或者掙脫自身的民族性的不同向度,都可以成為作家的文學和語言革命的不同話語策略。

“世界文學”不僅是比較文學學科的核心概念,也是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的基本論述語境。文學作為語言的藝術雖然已成共識,關于世界文學的眾多論述也不能繞開語言問題,但直接從語言視角切入展開的則并不多見。卡薩諾瓦關于“文學世界共和國”的論述為這個路徑開辟了新的可能,并提供了富有啟發(fā)性的示范。與此結(jié)合的世界語言地理和語言演化歷史的視野,可以在宏觀與微觀的結(jié)合中,也就是在卡薩諾瓦譬喻的望遠鏡與顯微鏡的結(jié)合中,從語言地理及其文化政治的視角,展開世界文學的宏觀譜系、語言及國別區(qū)域、作家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等層面的研究。

從語言地理直接切入展開世界文學譜系研究,以世界語言的多樣性、差異性、變動性對應世界文學的多樣性、差異性與變動性,以語言區(qū)域的邊緣模糊性對應文學的邊緣模糊性,可以嘗試和想象不同的分析路徑。比如,我們可以以英語、法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葡萄牙語等跨區(qū)域、跨國別的語言為路徑,展開語種內(nèi)部的文學譜系研究,分析不同歷史語境下,不同國別、區(qū)域、人群、個體與其所共同使用的語言之間的不同文化關系,在語用實踐中所呈現(xiàn)的不同方式,以及因此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所造就和表現(xiàn)的語言差異。我們也可以針對特定的區(qū)域——比如非洲大陸,從語言路徑切入展開文學譜系研究。國內(nèi)既有的非洲文學研究大多從某一種語言——英語、法語或阿拉伯語①比如近年相繼有兩個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就是從單一語種展開非洲文學研究?!窂秸归_,雖然其必要性無可置疑,也有材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團隊的組織等操作上的便利之處,不過,如若換一個角度,就更好地呈現(xiàn)非洲大陸文學譜系的復雜性而言,這種研究方式受限于單一語種視野也是顯見的。它不僅不容易處理所選擇的主流語種與非洲本土語言之間的歷史與現(xiàn)實關系,更有可能將一些(官方)雙語國家(比如喀麥隆等)的文學進行人為的分割處理。我們更可以、也應該以作家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為目標,在世界語言譜系的文化權力分析中探討不同作家在創(chuàng)作中如何選擇、調(diào)和、鍛造自己的文學語言——比如各種各樣的“克里奧爾語”(Creole Language),尤其是個人化的混雜語言——以實踐他們獨特的文學理想和文化追求,以及分析他們?nèi)绾渭橙∠嚓P的語言與文化資源、對待自己作品的跨文化傳播,包括從作家的雙語或多語(思維和)寫作角度討論個體語言選擇的文化認同與話語策略等。

而作為中國研究者,從本土視角出發(fā),用母語文化的切身經(jīng)驗去觀照、推演和比較其他語種的文學與文化,也是一種方法的砥礪和路徑的拓展。一方面,中國文學是多民族、多語種和區(qū)域廣闊的文學系統(tǒng),其內(nèi)部擁有豐富的民族語言與文化、方言與區(qū)域文化資源;另一方面,漢語語系的文學又是超出中國本土的,呈現(xiàn)為多個海外華語區(qū)域的文學(如馬華文學、新華文學)和更多樣化的個體流散文學等豐富的形態(tài),它們與本土漢語文學之間在語言方式、文化認同等層面也構成了多元復雜的關系。這樣一種內(nèi)部多元、外部漫延融合的語言文學的動態(tài)呈現(xiàn),在為我們觀察和分析世界文學譜系提供一種切近參照的同時,也有利于在世界文學譜系研究中打破現(xiàn)代文學的學科界限,尤其是以不同語種為依據(jù)的分科方式的隔閡與限制,從而在具體研究的展開中實現(xiàn)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

猜你喜歡
文學世界語言
我們需要文學
語言是刀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數(shù)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我有我語言
我與文學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