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梅
在“學為中心”的背景下,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文本十分重要,這樣能有效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當前的閱讀教學,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而且要基于文本解讀獲取豐富的體驗以及個性化感悟,特別是進入小學高段之后,學生的自主性得到顯著增強,教師有必要以任務為引導,使學生可以在課前完成閱讀感知,在課中展開交流合作,以此獲取豐富的體驗。在閱讀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這一方式,不僅能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實現了課后的生活拓展,這樣的閱讀才能充分展現應有的教學實效。
一、借助任務引導,組織自主預習
進入小學高段之后,教師需要將課堂中有限的時間用于組織探究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在解決生字詞、背景等問題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前任務,充分展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由學生自主在預習中完成這些任務。如,在教學《獵人海力布》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事件的起因、經過以及結果,要求學生初步完成內容的概括。又如,在閱讀《松鼠》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松鼠的特點,乖巧、漂亮、討人喜歡等。再如《四季之美》,教師可讓學生通過初讀,感知作者所描繪的四季特色。
雖然閱讀的重點在于“讀”,但是想要使學生對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還要以任務為引導,進一步提高閱讀的目的性。首先,針對基本生字詞,要求學生在課前借助工具書自主識讀,特別是重點詞匯,要了解其基本含義。以《落花生》的預習為例,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前解決“播種、豐富、愛慕”等詞語的意思,也可以在教學之前布置抄寫、識記等任務。其次,要求學生多次誦讀課文,嘗試提煉文本主要內容,在概括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學案,也可以為學生呈現關鍵詞,以此對學生的概括形成引導。以《獵人海力布》為例,教師可以結合學案分別寫下事件的起因、經過以及結果,然后讓學生進行概括。最后就是批注,通過自讀,學生可以畫出暫不理解的詞句,也可寫下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還可寫出所遇到的問題等。這種形式的課前預習,只需要學生自讀文本就能完成,同時還能借此初步了解文本內容,為接下來的課堂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
自主預習是自主閱讀的基礎,學生只有通過自主預習,才能為他們高效的自主閱讀奠定基礎,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自主閱讀效果。
二、組織合作交流,豐富閱讀體驗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悟,更要深入文本。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組織學生閱讀文本,而且要設置相應的交流活動,幫助學生豐富閱讀體驗。這樣,學生就能通過自主閱讀活動提升自己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桂花雨》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談一談“搖桂花”,也可以說一說當老母親“盯著我”時心情的緊迫,這些都能展示對桂花的喜愛。在實際閱讀過程中,學生的自讀應得到教師的正確引導,特別要聚焦其中的關鍵詞句。又如,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時,當學生通過課前閱讀掌握一定的文本內容后,教師就可引導學生聚焦父母對詩的評價,發(fā)現父母各自評價的異同,體會他們對孩子愛的方式的不同。
另外,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豐富對文本的認知,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關注文本中的關鍵詞句、事件以及主要景物等,可以此建立交流活動。
例如,針對《“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教師就可基于父母對詩歌閱讀之后的表現而展開。首先,教師設置問題:“在念完詩后,母親的表現是怎樣的?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自然會聚焦于母親的語言和神態(tài),也會就此展開交流,找到其中的關鍵句“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發(fā)現母親在閱讀之后的驚訝態(tài)度。然后,聚焦“嚷”,教師再次設計問題:“是否可以將‘嚷’替換為‘說’?”學生在經過角色演繹之后,發(fā)現“嚷”這個字更能夠充分展現母親當時的興奮心情。接著,聚焦“我”的角色,教師設計問題:“‘我’此時的反應是什么?”讓學生再次回歸文本找出相對應的句子,體會“靦腆”的含義,感受“我”得意揚揚的心情。最后,教師繼續(xù)設置問題:“此時,‘我’為何會渴望父親早點回來?在父親回來后,‘我’又是怎樣的反應?父親又做出了怎樣的評價?”這些都可以由學生在完成文本閱讀之后進行交流,還可以對比父母各自不同的評價,感知母親對“我”的贊美,父親對“我”的批評,不管哪種方式,都能夠揭示他們對“我”的愛。
三、注重互容互通,激發(fā)閱讀想象
所謂想象,就是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所展開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探究。想象也是創(chuàng)新思維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需要立足實踐積極有效的培養(yǎng)。因此,在建立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帶領學生感知想象的魅力。
基于“星星”這一主題教學,教師選擇了一組兒童詩,包括《夜晚的天空》《夜晚》《磨刀石》《星星》,并設計了以下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在班級內建立交流小組,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眼中的星星像什么。然后,教師導讀《夜晚的天空》,讓學生說一說在這首詩中星星像什么,以此感知“比喻”的妙用。最后,建立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完成其他三首詩的學習,閱讀并思考三首詩中各自描繪的星星像什么。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為教師提供有利契機,帶領學生感悟作者奇特的想象,使學生可以緊扣主題和線索,充分放飛想象,感知比喻的表達效果?;顒咏Y束后,教師可要求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兒童詩,讓學生先在腦海中構思相應的畫面,再寫下自己眼中的星星。
四、引發(fā)情感共鳴,培養(yǎng)優(yōu)秀品質
群文閱讀實際上所探尋的是文本的共同體,在一組文本中所揭示的是相同的主題,而這些主題常常會與思想、品質以及審美密切相關,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群文閱讀幫助學生深化情感認知,使學生了解世間的善惡美丑,悟出生活之道,感知人間真情,明晰世界的寬廣。
例如,在開展《牛和鵝》的閱讀活動時,教師可以與《和時間賽跑》《滴水之恩》等文本建立群文閱讀,通過大范圍的閱讀,幫助學生塑造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幫助其提高自我文化修養(yǎng)。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引導:“透過這些文章,大家發(fā)現了哪些閃光的思想?在閱讀這些文章之后,你生成了怎樣的體會?”學生在經過交流之后,提出:“我認為要擁有感恩的心,這樣才能用心生活,珍惜所有?!币灿械膶W生提出:“我們要努力拼搏,積極創(chuàng)新,每一段人生都不可缺少正能量?!边€有的學生認為:“應該要愛身邊的人,要用溫暖的心回報所有人?!备鶕W生的回答可以發(fā)現,他們已經了解了如何為人處事的道理,也實現了有效的情感共鳴,還從中發(fā)現了生活的影子,這樣的閱讀方式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也提高了其文學素養(yǎng)。
在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挖掘每一篇文本中的思想內涵,使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群文閱讀實現思維的突破、成長的突破,樹立大語文情懷,促進思想的成長,塑造優(yōu)良的思想品質。
總之,在高段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功能,還要輔以相應的引導任務,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借助問題以及活動等多元化的方式,組織學生展開交流活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獲取個性化感悟。此外,還要輔助有針對性的課后練習和拓展,這樣才能夠將閱讀延伸到生活,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閱讀效能,豐富自身生活體驗。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劉橋小學)
(責任編輯?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