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內(nèi)闈與外鄉(xiāng):清代女性詩歌中的寄外書寫*

2022-03-04 03:00:44張宏生
學術研究 2022年2期

張宏生

中國古代女性文學書寫傳統(tǒng)源遠流長,其中涉及不少文體,書信是重要的一種。不過,由于各種原因,女性的書信流傳下來的不多,寫給丈夫的書信更是少之又少。這一缺憾,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由寄外詩(詞)加以一定的彌補。本文將以清代為例,對這一時期的寄外詩略事討論,以見其在社會史、文化史、文學史等方面的意義。

一、從寄內(nèi)詩到寄外詩

內(nèi)與外是中國古代對男女關系的重要表述,早在周代就有明確要求,所謂男主外,女主內(nèi),各司其職,各有責任,因而也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規(guī)范。社會生活畢竟不是凝固的,流離分別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夫妻之間的溝通只能靠書信,而在詩歌傳統(tǒng)非常強大的中國,詩歌往往充當了這個角色。丈夫?qū)懡o妻子的詩,或者題為“贈內(nèi)”,或者題為“寄內(nèi)”,粗略地說,如果在空間上沒有距離,則多半寫作“贈內(nèi)”;如果彼此有一定的距離,特別是分隔兩地,則往往寫作“寄內(nèi)”。從這個意義來看,空間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

在中國文學史上,很早就有了夫妻贈答詩,代表作是東漢秦嘉、徐淑夫妻之間的贈答。本事見于秦嘉《贈婦詩》序,云:“秦嘉,字士會,隴西人也,為郡上掾。其妻徐淑,寢疾還家,不獲面別,贈詩云爾?!雹賉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程琰刪補:《玉臺新詠箋注》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0頁。秦嘉詩題為“贈婦”,但他和妻子既然“不獲面別”,則也不能排除寄的可能。徐淑的詩題為《答秦嘉詩》,既然秦詩不能排除寄的可能,徐詩當然也是如此。寄內(nèi)類似于以詩歌的方式寫信,這是因為在中國,詩歌的地位非常重要,功能也非常強大,不僅有著審美內(nèi)涵,也有著實用性質(zhì)。從文學史的發(fā)展看,寄內(nèi)詩的作品不如贈內(nèi)詩多,但至少在唐代也已經(jīng)較受關注,不少名家如李白、白居易、權德輿等都有所涉獵,其中較為出色的,如權德輿《祗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nèi)》《貞元七年,蒙恩除太常博士,自江東來朝,時與郡君同行西岳廟停車祝謁。元和八年,拜東都留守,途次祠下,追計前事,已二十三年于茲矣。時郡君以疾恙續(xù)發(fā),因代書卻寄》。前者寫踏上征程,倍感日月如梭,人在宦途,多有無奈,對比以往舒適的家庭生活,于是深深思念妻子,不僅期待常常得到書信,更期待早日相聚。后者寫自己二十三年前得到任用,此后在事業(yè)上不斷取得成績,實在是有賴于賢妻的襄助?,F(xiàn)在妻子纏綿病榻,而自己仍然在外奔走,身不由己,無法相伴,因而深感傷心,只能祈禱妻子病體早愈。兩首都是長詩,而且都用了“代書”二字,表明雖是詩歌,實際上具有書信功能。

夫妻以詩的形式交流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個常見的現(xiàn)象。有寄內(nèi)詩,當然也就會有寄外詩。不過從現(xiàn)存材料看,自徐淑之后,迄明清以前,詩壇上女性撰寫的寄外之作一直不多。晚唐薛媛的《寫真寄夫》是比較值得重視的一首:“欲下丹青筆,先拈寶鏡寒。已驚顏索寞,漸覺鬢凋殘。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志郎喭鼌s,時展畫圖看?!雹賉唐]薛媛:《寫真寄夫》,[清]彭定求編:《全唐詩》卷七九九,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8991頁。內(nèi)容是希望在外冶游的丈夫不要忘了自己。還有陳玉蘭的《寄夫》:“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②[唐]陳玉蘭:《寄夫》,[清]彭定求編:《全唐詩》卷七九九,第8990-8991頁。這首被謝枋得譽為“詩傳至性”③[宋]蔡正孫:《詩林廣記》前集卷九,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2004年,第165頁。的作品,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寫出了兩地相思之苦,后世頗為傳誦。在宋代,可能是受到思想文化的規(guī)范,女詩人寫的寄外詩較少。但正如我們對宋代文學的基本認識,宋詩中寫相思愛情的作品本來就少,這個環(huán)節(jié)卻被詞體文學彌補了。有學者統(tǒng)計,宋代妻子寫的寄外詞就有54首。④駱新泉:《從寄外詞看宋代妻子的愁苦情懷》,《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而到了明清,特別是到了清代,女性的文化知識大大普及,加上社會生活狀態(tài)發(fā)生的某些變化,也為其創(chuàng)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因而她們接過這一傳統(tǒng),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使得“寄外”這一題材有了新的發(fā)展,也使得文學史中描寫情愛作品的內(nèi)涵及其表現(xiàn)手法,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

二、清代寄外詩的情感指向

寄外詩作為一種情緒的表達,寫離別的痛苦和別后的思念是題中應有之義。如李心敬《寄外》:“秋山春樹幾晴陰,病思離情兩不禁。好景每從愁里度,新詩半向夢中吟。曾無閑緒添青黛,剩有遙情托素琴。極目燕臺云縹緲,藥爐茗碗伴宵深?!雹輀清]李心敬:《蠹馀草》,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上冊,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第646頁。寫和丈夫離別后,春秋佳日,良辰美景,無心賞玩,也無心打扮,唯有輕撫瑤琴,傳達情衷。而極目燕臺,云遮霧罩,不知丈夫行蹤何在,只能強扶病體,度過漫漫長夜。這是從《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中“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⑥[唐]孔穎達:《毛詩正義》,[清]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327頁。而來的傳統(tǒng),并根據(jù)具體情形有所調(diào)整。而處在思念中的人當然對時間特別敏感,如錢希《暮春寄夫子》:“愁中歲月易消磨,不覺簾前春又過。但見林花盡寥落,不知羈客近如何。自來人解憐才少,別后儂惟愿夢多。安得仙人縮地法,隨君也渡洞庭波?!雹遊清]錢希:《云在軒集》,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下冊,第1384頁。錢希寫過不少這一類的詩,開頭都喜歡用“又”字,或表達別離時間之長,或表達別離次數(shù)之多。收不到丈夫的消息,當然會有種種懸想,如席佩蘭《望外逾期不歸》:“記得扁舟放槳遲,殷勤問取早歸時。忽看紅樹青山影,已負黃花白酒期。情重料非言惝怳,愁多莫是病支離。一緘手寄難憑準,豈是橋頭賣卜知?!雹郲清]席佩蘭:《長真閣集》卷一,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上冊,第439頁。席佩蘭和其夫?qū)O原湘是一對神仙眷侶,這首詩是席佩蘭得到孫的信,信中明言歸日,卻又逾期,因而寫寄。作品從分別之時的依依不舍寫起,頷聯(lián)就明確點出,相約之期,已經(jīng)過去,“忽看”“已負”帶有責備、抱怨之意。但隨即又自我否定:以二人之情重,丈夫的承諾,逾期不歸,定有原因,其中最容易想到的是生病,由此則又陷入深深的擔心。然而,如果來信中所說的都不能作為憑準,那么,難道還要去橋頭詢問賣卜之人嗎?一首小詩,揭示了多層次的心靈活動,寫得豐富復雜,是非常難得的心靈記錄。

中國傳統(tǒng)的夫妻關系是男主外,女主內(nèi)。所謂主內(nèi),主要指家庭內(nèi)的和衣食住行相關的一些事務,因此當丈夫出門在外時,作為妻子表達對其生活的關心,乃是很正常的。但是,對于丈夫的精神生活,她們也非常關心。如徐映玉《代書寄外》:“一自分飛后,終朝鎖翠眉。每嗟生計薄,無那病魔隨。翠管何曾搦,菱花幾去窺。三時常伏枕,經(jīng)日不搴帷。未卜鷦鷯穩(wěn),難逃斥鷃嗤?!脹r知侘傺,羈懷定郁伊。安心宜淡泊,舉足慎嵚崟。變態(tài)由人幻,周防懔自持。粗酬身事了,歸議鹿門期。”①[清]徐映玉:《南樓吟稿》卷上,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上冊,第192頁。詩既寫自己,也寫丈夫。寫自己是一般作品常見的,不外乎與丈夫分別后,郁郁寡歡,病魔纏體,日高懶起,無心梳妝。但后面寫到丈夫,卻不似一般的對飲食起居的關注,而是對其社會行為的叮囑:不管周遭的人事怎樣復雜,環(huán)境如何變化,自己要戒慎自持,安心淡泊。這些很可能與丈夫出門在外發(fā)生的一些事有關,徐氏了解這些事,應是來自丈夫的書信,實際上也是以特定的方式表達對丈夫的一種寬慰。而當丈夫處于艱難困境中時,這樣的寬慰顯得更重要。如徐燦《寄素庵》:“風渚鮮恬鱗,霜林罕榮翰。靜擾固天畀,險夷豈人算。翳積乃成霧,氛狂遂凌漢。哲人齊物情,逆順固一貫。赫彼皎旭升,渙若春水泮?;蒿L拂高閣,繁華照虛幔。桂醑醇可親,竹書奧堪玩。追往憶鳴佩,撫景愧舉案。引領瞻晴空,惜無晨風翰?!雹赱清]徐燦:《拙政園詩集》卷上,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五編)》上冊,合肥:黃山書社,2019年,第222頁。徐燦和陳之遴在當時真可謂是文章知己,患難夫妻。入清后,陳之遴雖然仕途亨通,但也疊遭禍患。順治十年(1653)以與陳名夏結私黨事被劾。順治十三年(1656),被魏裔介等人劾奏,以原官發(fā)往遼陽。順治十五年(1658),又因向內(nèi)監(jiān)吳良輔收賄遭到彈劾,被革職,藉沒家產(chǎn),全家流放遼東。陳之遴官場沉浮的真相如何,不必深究,但仕途險惡,處境艱難,作為妻子,想必是看得非常清楚的。詩以魚和鳥為例,說明安寧和困擾都是上天的賜予,順境和逆境原非人力所能掌握,只有哲人懂得齊物之情,無論順境逆境,都能一以貫之,恬淡對之,因而能夠真正領略大自然的美好,安于所處,樂天知命。末四句回憶以往在一起的時光,遺憾自己不能飛到丈夫身邊,和他一起面對艱難困苦。《晨風》是《詩經(jīng)·秦風》中的一篇,或為妻子寫給丈夫之作。陳之遴被流放,徐燦作為妻子,也必須隨行。這首詩是寄作,說明不在一起,或許她曾因事南歸,遙寄以為安慰。

對丈夫的事業(yè)表示支持,是寄外詩很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男主外、女主內(nèi)觀念的一種特定表現(xiàn)。如章婉儀的丈夫華文匯在南昌辦理粥廠,她勉勵丈夫以民生優(yōu)先,所有家計,都由自己一力承擔:“軫念民依君鞅掌,勉持家計我擔肩?!雹踇清]章婉儀:《除夕寄外子》,《紫藤蘿吟館遺集》,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下冊,第1298頁。其《病起口占寄外子》四首的第二首說:“寄語天涯須善衛(wèi),出門不比在家時?!钡谌渍f:“愁緒縈回難下筆,怕將懊惱寄君知?!雹躘清]章婉儀:《紫藤蘿吟館遺集》,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下冊,第1299頁。殷殷叮囑,表明心跡。“出門”句是非常精彩的表述,或是從諺語轉化而來?!俺羁M”句寫自己處理家庭事務,千頭萬緒,有很多委屈愁懷,但怕影響丈夫的心情,因此將所有的懊惱藏在心中。中國古代的女性希望夫榮妻貴,不惜辛苦自己,也要成全丈夫的功業(yè)。她們表達對丈夫的支持,有時更體現(xiàn)為激勵之詞。如劉蔭《寄外》:“我娛親老手調(diào)羹,君向書田莫懶耕。素志原非望溫飽,男兒分合立功名。轉憐切責牛衣話,翻少柔腸鴻案情。旅館有誰來共語,朝朝應憶聽雞鳴。”⑤[清]劉蔭:《夢蝶樓遺稿》,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下冊,第839頁。這首詩展示的是一位嚴妻的形象,為了丈夫能夠出人頭地,她對之曉以大義,希望丈夫不要懶惰。同時,她直接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并不是滿足于溫飽而已,而是期待丈夫能夠建功立業(yè),給自己,也給家庭帶來榮光。下面用了兩個典故。第一個典出《漢書·王章傳》:“初,章為諸生學長安,獨與妻居。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與妻決,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師尊貴在朝廷人誰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卬,乃反涕泣,何鄙也!’”⑥[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238-3239頁。詩人直言不諱,非常喜歡王章之妻對其夫斥責激發(fā)之語,認為這是妻子的應盡之責。第二個典出《后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①[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2768頁。詩人對孟光那樣舉案齊眉侍奉丈夫不以為然,認為會消磨丈夫的意志。那么,丈夫在外,孤獨寂寞了,應該怎么辦呢?一般的寫法,站在妻子的角度,應加以撫慰,使其得到排遣。但詩人卻說,每天早上都應該多想想“雞鳴”。這一句語義雙關?!对姟む嶏L·雞鳴》:“女曰:‘雞鳴?!吭唬骸恋!优d視夜,明星有爛?!畬繉⑾?,弋鳧與雁?!雹赱唐]孔穎達:《毛詩正義》,[清]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第340頁。這幾句體現(xiàn)了妻子對丈夫的督促和鼓勵。與此相關的意思是“聞雞起舞”?!稌x書·祖逖傳》:“(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蚱鹞琛!雹踇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694頁??傊际墙桦u鳴之典來激勵丈夫。一般人所寫的安貧樂道,固然也可能是真實情感,但往往成為泛文,這一類期待丈夫成名成家的詩,在某種意義上更能體現(xiàn)當時女性的一般想法。有了這樣的殷切期待,在她們的預設中,丈夫一定能夠成功。如吳荃佩《寄外三首》其三:“自信襟懷稍出塵,豈將富貴略榮身。彩衣膝下無歡頰,白發(fā)堂前有老親。抱負終須登桂府,文章早望達楓宸。鵬程此日聯(lián)鑣上,佇盼泥金報幾巡?!雹躘清]吳荃佩:《碧云閣詩鈔》卷下,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四編)》下冊,合肥:黃山書社,2014年,第1365頁。自述期望丈夫成功,不是追求榮華富貴,而是希望報君榮親,因此盼望那泥金涂飾用以報喜的箋帖不斷到來,從此能夠鵬程萬里,大展宏圖。

寄意于丈夫建功立業(yè),固然是古代女子非常普遍的心理,但是,清代的閨秀畢竟和以往有些不同,其中一個鮮明的標志,就是她們自己往往也具有謀生的能力,她們在社會上的辛勞,有時甚至不比她們的丈夫遜色,這些在寄外詩中也反映了出來。如陳蘊蓮的《夜坐書懷寄外》和《排悶寫懷寄外》:“筆墨生涯聊濟貧,可憐十指是勞薪。謾夸中允揮豪速,其奈維摩示疾頻。千里饑驅(qū)愁寤寐,四年奔走嘆風塵?;椟S眼倦拋書坐,只有燈前影伴身?!薄皵?shù)年捧檄賦駪駪,會少離多各損神。劃地充饑難作餅,賣文為活愧求人。常思堂上恩勤日,好護天涯顧復身。觸熱沖寒徒碌碌,依然無補一家貧?!雹輀清]陳蘊蓮:《信芳閣詩草》卷四,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三編)》上冊,合肥:黃山書社,2012年,第475頁。兩首詩中都說到自己賣字、賣文為生,雖然到處奔波,甚至疾病纏身,仍然無法使得家庭生活稍有改善,其描寫或有夸張之處,但作為和丈夫的交流,相當程度上摒棄以往此類詩中常見的道相思、加餐飯等描寫,刻意突出自己在家庭中具有獨立意義的角色,無疑更像是一種宣示,展示出別有意義的存在感。而這種存在感,又并不僅僅體現(xiàn)在對丈夫的鞭策,有時甚至帶有督責的意味。沈韻蘭是武進瞿倬的繼室,她勉勵丈夫奔走江湖,建功立業(yè),但丈夫到了外面,就是另外一個世界,所以她也會加以直率的提醒,如《和外子原韻卻寄》:“聽遍雞聲聽遍更,新詩欲和句難成。客邊善保千金體,風月場中莫浪行?!雹轠清]沈韻蘭:《倚梅閣詩詞集》,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五編)》下冊,第1457頁。雖然是站在讓丈夫保重身體的角度去寫,但是所要表達的意思卻非常明顯。因此,盡管拉開了空間距離,鞭長莫及,還是要反復叮囑。如吳荃佩《寄外三首》之一:“彈指秋圍又在茲,勤攻書史莫游嬉。風云際會飛宜早,花柳關情采且遲?!雹遊清]吳荃佩:《寄外三首》之一,《碧云閣詩鈔》卷下,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四編)》下冊,第1364頁?!都耐獯雾嵍住罚骸靶蚁草嫣貌∫讶?,不須他事更遲延。歸來好理蕓窗業(yè),待看宮花壓帽檐?!薄叭松?jié)重于金,莫使貽羞父母深。試看當年柳下惠,高風傳誦到而今?!雹郲清]吳荃佩:《寄外次韻二首》,《碧云閣詩鈔》卷下,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四編)》下冊,第1369頁。作者知道丈夫的浮浪性情,這一次大約是以父母身體為理由,希望喚起對方的責任心。同樣的內(nèi)容,到了陳蘊蓮筆下,就更加尖銳了,如《蕂寓臥病夜不成寐寄外》:“病懷郁塞苦難開,只影傷禽鳴更哀。荼苦難甘甘更苦,淚難拭盡蠟成灰。”“床前明月冷于霜,病枕難安寒夜長。遙想應官聽鼓客,此時正學野鴛鴦?!薄皻v盡艱辛憶昔年,十生九死起沉綿。君今強健余衰病,轉似云泥各一天?!雹賉清]陳蘊蓮:《信芳閣詩草》卷五,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三編)》上冊,第497頁。里面有病痛,有眼淚,有哀愁,這一切造成了她的“夜不成寐”,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遙想”二句。她不能接受丈夫在外面的胡作非為,感到和丈夫并不是生理距離的遠,更是心理距離的遠。陳蘊蓮顯然不是那種逆來順受的傳統(tǒng)女子,她有自己的主動性,也有自己的價值觀。

當然,這一類的寄外詩,在目前所見文獻中,不是主體,也不多,但如此大膽地袒露心靈世界,把夫妻生活的某一側面真實地展示出來,其意義卻又并不僅限于文學史。而且,這樣的感受用寫信的方式來表達,也給我們一種啟發(fā):是否空間的距離使得有些話反而可以大膽地說出來?是否文字的形式使得原先聚在一起的某些不便啟齒的內(nèi)容,有了一定自由表達的可能性?還是說,這只是他們彼此之間日常有所沖突的一種延續(xù),即使分離,也無法釋然于心?眾所周知,在清代,女作家的集子往往由其父親、丈夫或兒子等為之刊刻,像吳荃佩,其詩稿乃由其丈夫馬巽以為之向友人索序,而且刊刻過程中,馬巽以的弟弟馬映奎也起到了重要作用。②見[清]吳荃佩:《碧云閣詩鈔》諸序,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四編)》下冊,第1319、1399頁。他們兄弟肯定覺得這樣的內(nèi)容是正常的。陳蘊蓮的情況比較特殊。她的《信芳閣詩草》共五卷,前四卷刊于咸豐元年(1850),是其丈夫左晨張羅刊刻的,但費用則是陳氏賣畫所得。她的丈夫在跋中也說:“今以其所作詩,刪存數(shù)百首,積年來畫資所入,付諸剞劂?!雹壑T序并見《信芳閣詩草》,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三編)》上冊,第393、394、510頁。前四卷給人的感覺是琴瑟和諧,而第五卷則多怨懟之詞,上引《蕂寓臥病夜不成寐寄外》正見于此卷。卷后《信芳閣自題八圖》的自跋寫于咸豐九年(1859)??梢韵胍?,在這不到十年的時間里,他們的生活肯定發(fā)生了很大變化。④在《信芳閣自題八圖》的自跋中,陳蘊蓮說:“以上八圖自于歸以至今日……聊志余生平所歷,并示余不為無功于左氏云爾。”(同上,第507頁)似乎有為自己辯護的意味。但第五卷中有一些作品,或者也作于咸豐元年之前,不知是不是當時刊刻時被左晨刪掉了。據(jù)今人的考訂,左晨卒于同治四年(1865)十一月十日,陳蘊蓮卒于同治八年(1869)二月十八日,⑤卓清芬:《從〈信芳閣自題八圖〉題辭和〈信芳閣詩草〉看清代詩人陳蘊蓮的自我定位》,《國文學報》第60期,2016年。是則咸豐九年本刻印時,左晨也肯定能夠看到。由于資料所限,暫時不知咸豐九年本是否和咸豐元年本一樣,也是由左晨張羅刻成,還是說,完全是陳蘊蓮自己的行為。但無論如何,這讓我們對陳蘊蓮夫婦晚年的婚姻生活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三、節(jié)令情愫

夫妻離別,以詩為書信,表達思念之情,是伴隨著離別的行為而展開的。理論上說,這種思念可以體現(xiàn)在一年中的每一個季節(jié),甚至任何一天。但是,正像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所寫的,“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如果碰到節(jié)日,遙隔兩地的夫妻之間往往更為痛苦,因此寄外之詩也往往寫出了特定的感受。在寄外詩所涉及的節(jié)日中,最重要的是兩個,一個是新年,一個是七夕。

新年(春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合家歡聚是題中應有之義。這個時候夫妻懸隔兩地,自是別有一番滋味。如錢希《寄外》二首之一:“靜里眉頭斂莫開,又看新月透簾來。每聞鵲語疑君返,慣為燈花望信回。別后關山長入夢,眼前風雪又舒梅。萬家聚首除年日,旅舍遙憐酒一杯?!雹轠清]錢希:《云在軒詩集》卷一,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下冊,第1383頁。除夕之夜,萬家相聚,遙想丈夫孤單地在萬里之遙的旅店中,獨酌無親,心里就充滿了“憐”。這個“憐”,字面上說的是丈夫,其實又何嘗不是自己?包蘭瑛《除夕寄外》則寫得比較節(jié)制:“光陰同是異鄉(xiāng)過,兩地懷人意若何。萬里音書中道阻,一年情緒此宵多。梅侵臘雪香猶斂,詩得春風韻更和。守歲不妨吟到曉,錦箋椒頌共誰哦?!雹遊清]包蘭瑛:《錦霞閣詩集》卷一,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下冊,第1457頁。可能是離別已成習慣,所以只是淡淡說來。首句有很強的時空意識,其意脈和蘇軾的“千里共嬋娟”一樣,都是寫相同的時間和相異的空間。次句將調(diào)子定為兩地懷人,彼此思念,以見感情深厚。頷聯(lián)就是“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意思,作者加上“萬里音書中道阻”的鋪墊,就更加顯示出“一年情緒”的濃重。頸聯(lián)以雪中梅花點時節(jié),緊接著就轉到作品的主題:通過寫詩來傳達情衷。怎樣做到“韻更和”?詩中告訴我們,她要吟詠到曉,借此表達心里的思念。末句點出由于離別,沒有人能夠一起吟哦,這個除夕未免沒有意義,所寫的詩也未免沒有意義。

七夕也是一個重要節(jié)日。這一天,既是女性乞巧之日,也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日,而以后者表達男女之情更為常見。在中國文學史上,借七夕寫男女暌隔之苦的作品不勝枚舉,所以,在清代女性的寄外詩中也沒有缺席。如徐映玉《七夕寄外》:“銀河浩浩月痕生,殘暑初銷露漸盈。迢遞佳期逢此夕(自注:李義山詩:“故教迢遞作佳期”),飄零羈客起遙情。虛傳蘇蕙機中錦,難博韓康市上名。聽徹西泠珠絡鼓,也應寂寞坐深更?!雹賉清]徐映玉:《南樓吟稿》,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上冊,第190頁。李商隱《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過來遲。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雹赱唐]李商隱:《辛未七夕》,[清]彭定求編:《全唐詩》卷五三九,第6170頁。作者以之自比,見出離別之久,因此懸想丈夫的“遙情”。再回到自己,說即使有蘇蕙撰寫回文詩那樣的才華,也無法傳達自己此時的心情,并借韓康賣藥遁入霸陵山中,寄寓與夫偕隱,難以得遂。七夕而寫男女之情,肯定要提及牛郎織女,徐映玉的詩尚是引李商隱之作,較為隱晦,宗粲的《七夕寄外》則比較直接:“寶鴨香繞裊細煙,一彎眉月露嬋娟。愁心似草鋤仍茁,病骨如花瘦自憐。多恨人偏逢此夕,有情仙只別經(jīng)年。雛兒解向雙星拜,助我相思更萬千。”③[清]宗粲:《繭香館吟草》,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三編)》上冊,第759頁。宗粲的丈夫常常離家在外,她的集子中多有情深意切的寄外詩,但這一首是寫自己的丈夫剛剛開始作客,所以信中難免萬千珍重,生怕漏了什么,于是封上信之后復又打開,角度有所不同。七夕是牛郎織女團聚的日子,可見情之一端,終不辜負。但是,仙人能夠如此,塵世之中人卻無法做到,而且牛郎織女的分離雖然痛苦,畢竟還能一年見一次,自己和丈夫卻是連這一點都比不上。末二句寫家中女孩拜牛郎織女雙星而乞巧,巧妙地將兩個習俗合在一起,但仍然集中在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所以是“助我相思更萬千”。

當然,很多時候,特定的節(jié)日只具有象征意義,這時候?qū)懙募耐庠?,和?jié)日本身并無直接的關系,只是代表了在某一特定的日子里對丈夫的思念而已。如唐慶云《己卯寒食寄夫子》:“禁煙時節(jié)落花催,夢破樓西隱隱雷。云際幾番微雨過,林梢一片嫩晴開。怕看燕壘新連舊,卻喜魚書去復回。知是柳江將返棹,綠陰濃處望帆來?!雹躘清]唐慶云:《女蘿亭詩稿》卷六,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四編)》下冊,第958頁。唐慶云是阮元的側室,和阮門其他閨秀一樣,她也參與了建構阮門風雅。這首詩寫在寒食,實際內(nèi)容卻和寒食沒有太大關系,只是一個季節(jié)的表征。不過像“云際”二句,為微雨之后的嫩晴而贊嘆,則顯然有所暗示,不僅有“魚書去復回”的喜悅,更有“綠陰濃處望帆來”的期待。類似的情形還有關于重陽的,如章婉儀《九日寄外子于平原》:“三年隨侍客芝陽,佳節(jié)重逢感慨長。種菊情懷憐舊圃(自注:余家延綠閣,秋來菊花最盛),佩萸景物滯他鄉(xiāng)。登高況復人千里,寄遠欣看雁數(shù)行。鼙鼓江南還未息,何時歸去話滄桑?!雹輀清]章婉儀:《紫藤蘿吟館遺集》,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下冊,第1292頁。章氏十七歲嫁給華文匯,隨宦四方,曾經(jīng)歷太平天國之亂,此詩即寫于亂中。時逢重陽,懷念故鄉(xiāng)景物,不覺有感于心。

四、戰(zhàn)亂與流離

戰(zhàn)爭是對幸福家庭生活的最大摧殘,所以宋元之際的蔣捷才會在《賀新郎·兵后寓吳》中有這樣痛切的描寫:“深閣簾垂繡。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紅透。萬疊城頭哀怨角,吹落霜花滿袖。影廝伴,東奔西走?!雹轠宋]蔣捷:《賀新郎·兵后寓吳》,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3433頁。這種感情在寄外詩中也有所體現(xiàn)。這一類作品在明清之際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而1840年之后,由于清王朝面臨的內(nèi)憂外患日益加劇,人們正常的家庭生活深受影響,就更能從創(chuàng)作中看出來。⑦女性在戰(zhàn)亂流離期間之所居和一般意義上的“內(nèi)闈”概念或有不同,此處為了敘述的方便,不做具體辨析。

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進入近代社會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社會走向,也影響著不少人的家庭生活。張紈英的《歲暮感懷寄夫子》①[清]張紈英:《鄰云友月之居詩初稿》卷三,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三編)》下冊,第1348-1349頁。詩長不全錄。是一首長詩。張紈英是張琦的第四個女兒,嫁給太倉王曦。王曦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卒,因此,這首寄外詩的背景應該和英軍戰(zhàn)艦從珠江口一路打過來,在江南一帶燃起戰(zhàn)火有關。詩中敘述的內(nèi)容很多。一開始說:“朔風駕征舠,殘月乍明滅。行李何匆匆,歲暮忽言別?!痹谒凤L呼嘯的寒冬,丈夫乘船外出,夫婦離別之際,勾起心中的傷痛。這傷痛,首先來自家庭的不幸,特別是家境貧寒,女兒患疾。然后轉向自己,說鄉(xiāng)里風俗澆薄,宗黨不能相助,自己無所依靠,對以后的生活非常憂慮??少F的是,她在向丈夫傾訴痛苦的時候,并沒有囿于自己一家,而是由家到國,感情升華?!俺衅綉n凍餒,生計日已拙。黽勉已艱辛,兵戈復倉卒。長鯨擊回風,滄海波濤闊。羽書紛絡繹,征發(fā)遍南北。一朝入大江,奔竄如豕突。哀鴻遍四郊,流轉棄家室。風聲驚草木,烽火照城闕。毗陵咫尺間,捍御苦無術。巨室多遷移,土寇勢剽忽??粘前部删?,避地求巖穴。喪亂藉友朋,急難誼尤切?!毕日f英軍乘戰(zhàn)艦沿江而下,勢不可擋,人們四處避難。雖然英軍事實上并沒有攻打常州,但風聲鶴唳,眼見戰(zhàn)艦逼近,居于常州的她還是逃了出去,勉強在老家陽湖住下。接下來寫到鎮(zhèn)江之戰(zhàn),鎮(zhèn)江之戰(zhàn)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最后一戰(zhàn),此前,英軍攻打吳淞,主要是由海軍承擔,現(xiàn)在攻打鎮(zhèn)江,則是由陸軍負責,無論是參戰(zhàn)人數(shù)還是武器,都遠遠優(yōu)于守城軍隊。戰(zhàn)爭非常慘烈,此即“悲哉”十二句所作的描寫:“悲哉鎮(zhèn)江城,飛炮山石裂。官軍屢不克,賊勢益猖獗。井里無炊煙,溝渠漲熱血。腥風逐炎暑,昏噎黯白日。兇災豈天意,玉石俱摧折。”鎮(zhèn)江在常州的旁邊,所以,作者才能感同身受,如此深切地加以表現(xiàn)。下面寫朝廷應變之道,出語含糊,實際上是敗得一塌涂地,卻說“廟堂哀生民,干羽兩階列。大臣議招撫,金繒急搜括。用兵貴全軍,不戰(zhàn)人已屈”,當然只是曲筆,但“金繒”云云,或也暗示賠款之事。再下面寫戰(zhàn)爭結束,自己回到常州,然后筆鋒一轉,對戰(zhàn)事發(fā)表了一番議論,中心思想是,自古以來,面對外患,就要有軟硬兩手,能賞能罰,能進能退,而江南是朝廷重要的財賦之地,尤其應該好好經(jīng)營,使得國家強大,而國家強大,才能嚴守門戶,保證安全,否則國勢堪憂。最后,又轉向自己的家庭,說丈夫是一介寒儒,沒有話語權,雖然憂心國事,終竟無處可以施展,因此,在這亂世,不如自保,回到家鄉(xiāng),一起過著隱居的生活。這樣的一首長詩,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應該占有一定的位置。詩中不僅寫出了戰(zhàn)亂之中一個普通家庭顛沛流離的生活,而且展示了一個女子的見識和思想境界。她向丈夫訴說,已經(jīng)不完全是家長里短,而是具有家國情懷的思考。張琦和其兄張惠言一起創(chuàng)建了常州詞派,提倡詞的創(chuàng)作要具有帶有政治內(nèi)涵的比興寄托,這種思想的影響,在其女兒身上也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太平天國戰(zhàn)爭波及大半個中國,綿延十四年,造成了無數(shù)家庭的離散,夫妻的暌隔。這些在寄外書寫中也會表現(xiàn)出來。如左錫嘉《寄外》四首之四:“停云在望思如麻,風卷長空落晚霞。一片冰心盟皎月,九秋玉骨傲黃花。雁翎迢遞緘雙札,雉堞凄涼隱悲笳。今夕遙遙共杯酒,可憐烽燧滿天涯。”②[清]左錫嘉:《冷云仙館詩稿》卷三,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二編)》下冊,合肥:黃山書社,2010年,第1317頁。左錫嘉是常州人,丈夫曾詠在太平天國戰(zhàn)爭期間曾赴安慶襄辦軍務,同治元年(1862)以勞瘁歿于戰(zhàn)爭中。左錫嘉非常悲痛,至安徽撫柩歸葬,曾有《孤舟回蜀圖》述之。這首詩是他們在戰(zhàn)爭中彼此思念的寫照,也是他們忠貞心志的體現(xiàn),以個人的處境見出了時代的大背景。末二句寫出滿地烽煙,正是當時國家局勢的真實反映。楊蘊輝的《外寄歸夢吟一闋賦此卻寄》③[清]楊蘊輝:《吟香室詩草》卷上,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三編)》上冊,第596-597頁。詩長不全錄 。寫得更加具體而微。這也是一首長詩,先說接到丈夫的信,讀畢浮想聯(lián)翩,回憶剛剛結婚時,兩人都還年幼,對于世事了解不多,下帷勸讀,兩小無猜,或下棋角韻,或倚案彈琴,不知不覺,兒女漸漸長大。丈夫固然是懷才不遇,自己雖然有才,作為女性,也無處得施,漸漸感到了人生的凄苦。這凄苦最為集中地體現(xiàn)在太平天國戰(zhàn)爭的爆發(fā),夫妻二人不得不分離,即所謂“無端震地干戈動,疾雷驚破鴛鴦夢。九轉驪歌唱未遑,一杯別酒匆匆送”。這里寫的是“壬戌因避回逆之亂,大姑攜長、次兩兒避亂禮邑之仇池山,因山居不便,復回天水。癸亥冬,外攜兩兒避亂長安,而其地又值兵燹之后,饑饉之時”。太平天國戰(zhàn)爭時期,陜甘一帶又有回民之亂。戰(zhàn)亂時丈夫攜兩個兒子避亂西安,行前感到不知是否還能活著回來,于是有來生相見之語。稚子牽衣,老親掩袂,鼓角驚心,宿露餐風。人生至痛,無過于此。丈夫帶著兩個兒子在外,當然使得她牽腸掛肚,無限思念,期盼來信,夜不能寐。但想到丈夫受到上司的信任,能夠有所施展,又不免有欣慰之情。這是一個轉折,在動情之時,又顯得深明大義。不過,即使如此,也難以消除思念,何況時間是如此漫長,已經(jīng)過了將近一年,于是詩中鋪敘從春到秋,注入細致入微的思念,而以“報君一語真堪慰,骨肉團圓已有期”作結,顯示了心中無限的期待。這首長詩通篇幾乎都在回憶,娓娓道來,好像在和丈夫談心。另外,這首詩似乎學習長慶體,敘事言情,很見才氣,也和一些書信體較為通俗的寫法不同。

五、書寫方式

寄外詩是懷人詩的一種,這一類型的作品在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因此一些表現(xiàn)手法也會被吸收進來。在這方面,杜甫的《月夜》和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影響非常大,作為一種經(jīng)典,清代不少女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進行了回應。如徐德清《夜雨憶外》:“鳩婦黃昏怨畫檐,淋浪徹夜惱余甜。孤蓬料得寒猶峭,白袷還憐絮未添。黯淡青燈愁脈脈,迷離遠夢思厭厭。何時共聽西窗雨,磨損金錢不敢占?!雹賉清]徐德音:《綠凈軒詩鈔》卷三,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上冊,第48頁。夜雨連綿,由自己之寒,想象丈夫之寒,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里,跨越不同的空間,表現(xiàn)自己的思念。末二句從李商隱《夜雨寄北》來,暗含著以后見面,期待共話此時相憶的情愫,但相見難期,金錢難卜,所以,就是這個“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心愿,也可能是很難達成的。這種寫法,比起李商隱,當然缺少了一些蘊藉和想象的空間,但是更為具體,更為實際。又如錢孟鈿《雨夜懷外子》 :“窗色不成夕,清燈與夢殘。遙憐虛館坐,有客掩扉寒。風葉意無定,霜鴻影未安。巴山即秦岫,剪燭待重看?!雹赱清]錢孟鈿:《浣青詩草》卷四,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上冊,第297頁。頷聯(lián)出自杜甫《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末聯(lián)出自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二句。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xiàn)著寄外詩和寄內(nèi)詩的對話。比如,杜甫《月夜》說:“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痹趦傻貙υ律献鑫恼?。吳宗愛《寄外》則說:“朦朧憐淡月,兩地但同看?!雹踇清]吳宗愛:《徐烈婦詩鈔》卷二,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二編)》上冊,第42頁。語言雖異,意思實同。葛宜的丈夫朱爾邁宦游四川后,葛寫了不少詩歌,其中《懷日觀蜀中》:“秋林閑坐自蕭條,萬里橋邊書信遙。鴻雁一聲驚落木,霜華八月試寒袍。蓬萊水淺迷歸棹,滟滪堆沉擁去潮。料得詩成應寄我,東吳西蜀共揮毫?!雹躘清]葛宜:《玉窗遺稿》,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上冊,第143頁。作者懷人,除了首句和末句點出自己,基本上全從對面立意,最后懸想對方寫詩,與自己心意相通,也顯得搖曳多姿。而溯其淵源,當然也能通向杜甫。

這樣的表現(xiàn)手法成為經(jīng)典后,也會在實際操作中擴充容量。如錢孟鈿《寄懷外子》:“緬懷遠游客,侵曉沖寒行。嚴霜動鬢影,颯颯吹驚塵。更聞秦嶺上,積雪長如銀?;仡^骨肉遠,惟與童仆親。田家五畝熟,鍵戶欣良辰。燈前調(diào)兒女,酒畔邀比鄰。日出天地開,雞犬皆天真。驅(qū)馳名利者,誰與通殷勤。”⑤[清]錢孟鈿:《浣青詩草》卷三,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上冊,第282-283頁。這是和丈夫分手不到十天時所寫。主要有兩個內(nèi)容,一是想象秦嶺之上,嚴霜凝鬢,朔風呼嘯,大雪封路,此時丈夫遠離溫暖的家庭,只有童仆隨身,一定感到非常孤寂,這是通過寫大自然來襯托丈夫的處境;二是想象丈夫行于鄉(xiāng)村之中,感受到淳樸的鄉(xiāng)村生活:五畝之田,知足常樂,有所收成后,全家其樂融融,閉門相慶,燈前兒女,酒畔鄰人,得享天倫之樂和朋友之趣,這又是通過寫人文之景貌來襯托離家的痛苦。這兩種懸想是妻子的心態(tài),當然也是丈夫的心態(tài),以此寫出了二人的相知,所以,最后兩句說:“驅(qū)馳名利者,誰與通殷勤。”這當然是代丈夫立言,但如果不是夫妻之間的相知,也無法寫出這種情懷。因此,這種寄外詩,又不僅僅是一般的對在外風塵的絮絮叨叨,同時也寫出了夫妻之間的心意相通。由于有了這樣的基礎,她們在寄外詩中,就往往能夠表現(xiàn)出丈夫的情志,如錢孟鈿《和外子途中寄懷三首》之第二首:“萍梗生涯寄此身,無端誤我滯咸秦。好風簾幔遙天月,落日樓臺故國春。耐歲江梅遲索笑,沖寒塞雁易傷神。三年別淚征衫上,極目高堂夢遠人?!雹賉清]錢孟鈿:《浣青詩草》卷四,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上冊,第284頁。這一類作品,基本上用的是丈夫的口吻,也是站在丈夫的立場抒發(fā)感情的。

一般來說,寄外詩雖然是詩,畢竟是信,大都直抒胸臆,不甚刻意講究,但也是因人而異。如高篃《古詩寄懷酉生山陰》:“桃李下成蹊,不知蘭蕙槁。佳人別我時,蝴蝶飛芳草。諒無同心人,何以展懷抱。眷彼百丈絲,纏綿詎能道?!雹赱清]高篃:《繡篋小集》,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四編)》下冊,第984頁。她的丈夫朱綬,字酉生。朱為高的集子作序,曾說:“余故堙郁善感,每托諸美人香草,自言其難言之情。婦屬響能應,如笙匏焉?!彼?,其詩“大抵思親者十之二三,寓言者十五六,不知與比興之旨離合何似?”③[清]高篃:《繡篋小集》,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四編)》下冊,第977頁。高詩以古詩十九首的筆意,寫對丈夫處境的安慰,以及對丈夫的思念。朱綬大約科場不利,于是前兩句表達無人賞識的痛苦。以“佳人”指丈夫,正是有意借用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五六兩句一語雙關,既寫自己的相思,也寫丈夫的不遇。末二句以比喻出之,言即使百丈長絲,也道不盡纏綿之情。清代閨秀的詩中,經(jīng)常有對丈夫科場不利的安慰,那確實是非?,F(xiàn)實的生活,這些女子也只能壓抑自己的殷切希望,而轉向?qū)φ煞蚴б獾陌参俊?/p>

另外,寄外詩中有一個“寄”字,既然是信,則難免有一來一往,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更能體現(xiàn)書信體詩歌的特色。不妨以歸懋儀和她丈夫的詩歌唱和為例。歸懋儀是常熟人,當時可能隨丈夫李學璜在岳陽為官,有一次丈夫因事去金陵,這一件事顯然在他們的生活中是一個重要的插曲,所以,她以詩為札,反復言之:“一片瀟湘月,清光萬里秋。巴陵南下水,直至石城頭。石頭城下潮聲急,有客中流停桂楫。綠柳陰陰度玉簫,碧闌曲曲浮銀鴨。偶乘暇日試相呼,擊缽聯(lián)吟興不孤。王謝繁華空復憶,陰何文采未全虛。尋碑古剎還停轡,鐘山日落煙凝翠。旖旎空憐兒女情,蕭騷更灑英雄淚。十年采筆粲花紅,此日清游氣倍雄。風涌滄江鯨跋浪,云開霄漢鶚橫空。歸途歷歷霜初落,珍重衣衫著錦薄。洞庭朱橘正堆盤,妝閣攜來話離索。”詩中想象丈夫乘船,從岳陽直至南京。在南京,有綠柳碧闌游觀之清興,有暇日聯(lián)吟之詩情,或感慨烏衣燕子,或懸想文士風流,或廟宇尋訪古碑,或鐘山欣賞落日。在這個匯聚了兒女情長、英雄壯志的古都,一番清游,想必能勾起無限的情思。篇末又想其歸途,囑其添衣,而自己正有無限離索之情,要在重逢時訴說。以詩代札,首尾完整,而中間的懸想,是對丈夫興致的體貼,也寫出了一個飽讀詩書的女子對丈夫的相知。丈夫收到詩之后,和寄一首:“橫笛中宵起,偏驚異地秋。相思逐淮水,和夢到樓頭。樓頭處處寒砧急,樓外聲聲聞?chuàng)糸?。綠窗燈黯掩銀屏,翠被籠寒焚寶鴨。寂寥女伴罷招呼,千里懷人吟興孤。期我風云天路闊,憐君松竹夜窗虛。詞場十載馳文轡,畫眉還對春山翠。五夜同翻鄴架書,三冬不灑牛衣淚。維舟白下畫樓紅,長嘯滄江意氣雄。河鯉迢迢通尺素,川波淼淼映澄空。一聲邊雁云端落,想象風前翠袖薄。深夜無人獨倚闌,梧桐弄影秋蕭索?!边@首以詩代札的回信有點微妙。妻子的信用了相當篇幅想象丈夫在南京的清游,而丈夫的回信則以兩地相思為基調(diào),特別是提出了妻子的孤單寂寞。這是否暗含著這樣的心理動機:除了對妻子的愛意,也有一點虧欠感。面對妻子的相思之情,他無法渲染自己在南京的山水勝情,開心快樂。顯然,他知道,這樣的內(nèi)容會讓處于如此心態(tài)中的妻子高興一點。

于是又有了妻子的第二封信:“錦字傳千里,天涯已暮秋。卻看明鏡影,轉憶大刀頭。鴻聲嘹嚦秋風急,客子江頭理行楫。數(shù)聲棹唱起驚鷗,一帶樓陰籠睡鴨。江皋祖餞快招呼,詞客徘徊影不孤。勝地煙霞欣共攬,錦囊詞賦未應虛??战昏w轡,隔岸秋山凝晚翠。金縷風殘楊柳絲,珠痕露滴芙蓉淚。歸來林下橘初紅,共話詞壇文陣雄。墨浪翻瀾標錦麗,管花散彩映秋空。燭花也向尊前落,酒暈微寒衫乍薄。玉爐香燼畫簾垂,宵深隔院聞弦索?!焙偷谝皇椎脑S多內(nèi)容是想象丈夫的出行,以及清游不同,這一首乃順著丈夫相思的思路,開始設計丈夫的歸途。這里有對歸楫的整頓,有對祖餞的描寫,當然也沒有忘了自己的第一首詩,仍然相信丈夫在這個“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詩酒流連,不會空手而回。然后就是對歸舟沿途風景的想象,順理成章寫到二人的重逢。寫重逢,卻并不集中在相思,而是接著第一首的思路,期待聽到丈夫在南京和文友交往的狀況,讀到丈夫此行美妙的作品。由此也可以見出歸懋儀非常豐富復雜的心靈活動,她對丈夫的伉儷之情感到欣慰,但同時卻也仍然堅持自己原來的思緒。她沒有把寄外的書寫僅僅限制在孤獨寂寞上,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希望丈夫能夠為自己帶來一些新的生活意趣,打開一些新的生活空間。再看丈夫接到信之后的回復:“頻藉衡陽雁,傳來湘水秋。遙憐閨里月,正上繡簾頭。高秋九月霜飛急,又向江干移畫楫。遠樹蕭疏送落鴉,野塘清淺浮花鴨。漁人隔岸數(shù)相呼,殘笛聲中帆影孤。鱸膾無煩千里致,篷窗還對一尊虛。閑看古道馳征轡,落日煙光橫紫翠。吳嶺花殘片片云,楚江竹染盈盈淚。細斟魯酒發(fā)顏紅,搦管慚夸文藻雄。憶爾清閨吟落葉,彩花幾朵映秋空。洞庭波靜楓初落,授衣已換香羅薄。頻挑燈燼卜行人,小閣香沉句還索?!雹贇w懋儀詩分別題為《憶外之金陵》《再寄外金陵疊前韻》,其丈夫的兩首詩附在其后。見[清]歸懋儀:《繡馀小草》,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二編)》下冊,第811-813頁。這首詩也是按照妻子的思路,主要是想象自己乘船的歸途,歸結為氣候變遷,寒衣始換,妻子在家中對自己的思念。

這一來一往的兩組詩,可以讓我們從一個特定的角度看出那個時代夫妻之間唱和的情境,以及隱藏在背后的心靈活動。妻子寄詩的初衷,雖然有著對行人在外的關切,有著兩地分離的相思,但更多地是想象丈夫來到金陵之后的種種文化生活,這里面或許也有一些猜想,一些疑慮,畢竟是煙花繁華之地,秦淮風月,世人盡知。但是,丈夫巧妙地將詩歌的主題轉移到兩地相思,也就成為基本的情調(diào)。他們用詩歌寫的信,來回之間所展開的對話,既有對行跡的書寫,也有對事件的想象,還有心理上的暗示。如果說蘇蕙的《璇璣圖》作為寄外詩的一種特別的形式,已經(jīng)為我們展示了在這種特定的書寫方式中可以蘊含著非常豐富的表達空間,那么歸懋儀夫婦的這些作品,也能從呼喚—回應的結構模式中看到詩人們的一些追求。

六、結語

寄外詩是女詩人寫給自己分隔兩地的丈夫的詩,可以說是對寄內(nèi)詩的一種回應。寄外詩在文學史上很早就出現(xiàn)了,但一直到明清,尤其是到了清代,才進入繁盛期,作家輩出,作品眾多。寄外詩一般表達妻子對丈夫生活的關心,以及對事業(yè)的鼓勵,有時也有勸勉甚至督責,這就一定程度上還原了當時較為豐富的家庭生活情境。盡管夫妻的分離始終孕育著寄外的詩情,但每逢節(jié)令,或身處戰(zhàn)亂,則使這種感情更加濃郁。前者是離情中浸潤了文化,后者因處在生死難卜、朝不保夕的境地,更能激發(fā)出特別的思致。而戰(zhàn)亂寄外詩從小家之情上升到家國之情,也是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寄外詩和距離有關,因此有一些寫法值得提出來。首先是懸揣的情境,多從對面寫,既有來自杜甫等人的詩歌傳統(tǒng),也有女性特有的細膩。其次是以詩歌的方式寫信,從書信的角度也能看出書寫的重點和感情的取向,特別是在一些長詩中更為明確。中國古代女子的書信存世者不多,胡文楷的妻子王秀琴曾編有《歷代名媛書簡》,其中有一部分是寄外者,雖然代表性還不夠,但兩相對照,仍然可以引申出進一步的話題。

读书| 扶绥县| 剑河县| 滦平县| 澳门| 遂平县| 吴江市| 秦皇岛市| 蒙自县| 二手房| 金华市| 封丘县| 习水县| 开鲁县| 洮南市| 永春县| 枝江市| 祁东县| 丰城市| 安远县| 丹凤县| 观塘区| 肥乡县| 皋兰县| 青川县| 黄石市| 梅河口市| 拜城县| 通山县| 抚顺市| 平安县| 武夷山市| 阿坝| 如东县| 增城市| 三原县| 四子王旗| 琼海市| 会昌县| 镇江市|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