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力濤,侯慧芬,于 琪
(遼寧大學 文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
關于“言說問題”,國外有關學者如奧斯汀、塞爾和韓禮德的研究,對國內(nèi)影響較大。
奧斯汀(1962)指出:“很久以來,哲學家們總是假定,‘陳述’的任務只能是‘描述’某種事態(tài),或者是‘陳述’某種事實,而這種‘描述’與‘陳述’必定要么為真,要么為假?!盵1]此外,他從中離析出“施為式”,同時指出它的特點:“它們根本不‘描述’或者‘報道’任何東西,它們不是‘非真即假的’并且說出這個句子就是實施一種行為,或者是實施一種行為的一部分,而該行為通常并不被描述為或‘僅僅’被描述為說些什么?!盵1]
塞爾(1979)對言語行為重新進行分類,并分為五類[2]。第一類為斷言(Assertivies):目的是讓說話人(在不同程度上)承諾表達命題的真實性。適從向是由話語到客觀現(xiàn)實,表達的心理狀態(tài)為信念。第二類為指令(Directivies):目的是(說話人)讓受話人做某事所做的嘗試(程度不同,因此更確切地說它們是可限定行為中的限定行為,包括嘗試)。適從向是從客觀現(xiàn)實到話語,真誠條件是想。第三類為承諾(Commissivies):目的是讓說話人承諾未來做某事,適從向是從客觀現(xiàn)實到話語,真誠條件是意向。第四類為表情(Expressivies):目的是表達真誠條件下對命題內(nèi)容中某個事物的心理狀態(tài),表情語沒有適從向。第五類為宣布(Declarations):這類言語行為的特征是施為成功使命題內(nèi)容與現(xiàn)實之間產(chǎn)生對應性,成功施為保證了命題內(nèi)容與客觀現(xiàn)實的一致性。
韓禮德(1994)認為,人類活動和自然界的過程可區(qū)分為物質(zhì)(material)過程、心理(mental)過程、關系(relational)過程、行為(behavioural)過程、言語(verbal)過程和存在(existential)過程。[3]有關“言語過程”,具體內(nèi)容如下:
言說過程不需要一個有意識的參與者,言說者可以是任何發(fā)出信號的東西?!把哉f”應從一個寬泛的意義上來理解,它包含任何種類的象征性意義交換。如“the notice tells you to keep quiet”或者“my watch says it’s half past ten”,其中the notice,my watch的語法功能就是言說者。
言語過程還能容納除言說者以外的三種其他參與者功能:受話者,言語內(nèi)容,對象。受話者指言說行為指向的對象,如“tell me the whole truth,did you repeat that to your parents?”中的“me”。在被動小句中,受話者可能是主語,如“I wasn’t told the whole truth”中的“I”。言語內(nèi)容是一種功能,和所說的內(nèi)容相應。這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所說的內(nèi)容,一種是言說的名稱,如“tell me the truth”中的“the truth”可以解釋為“所發(fā)生的事件”或“事實性陳述”。對象是言說過程針對的實體,如“she always praised him to her friends”中的“him”,這里的言說者可以說是在對另一成員進行言說活動。
本文所說的漢語言說類被字句,主要是以表言說的動詞為核心擴展為被字句式的一類語言現(xiàn)象。在句法分析上,我們借鑒了呂叔湘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漢語句段研究,“漢語的句子由句段構(gòu)成,句段由短語構(gòu)成,短語由語素構(gòu)成。由一個句段構(gòu)成的句子稱為單段句,由兩個以上句段構(gòu)成的句子稱為多段句。多段句的各個句段之間,有各種不同的聯(lián)結(jié)關系?!盵4]呂先生還指出:“正段包括主謂段和謂語段。主謂段由主謂短語構(gòu)成,謂語段由謂詞短語或具有謂語功能的其他短語構(gòu)成。主謂段和謂語段出現(xiàn)最多,應用最廣,語法功能也最完備,是構(gòu)成句子的基本句段。小段包括體詞段、副詞段、介詞段和嘆詞段,分別由體詞短語、副詞短語、介詞短語、嘆詞短語構(gòu)成?!盵4]本文在句段研究方面,仍然依據(jù)顏力濤、黃寶慧、杜文靜(2021)的研究標準[5],即把正段與小段結(jié)合起來研究。在正段研究中,又區(qū)分單段句中單謂語和多謂語兩種情況,分別稱為單謂語單段句和多謂語單段句;在小段研究中,不討論體詞段和嘆詞段,只討論副詞段和介詞段。
漢語言說類被字句是一個謂語的時候,我們通常視其為單謂語單段句。通過預料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漢語言說類被字句的單謂語單段句主要在謂語、定語和賓語三個位置出現(xiàn),謂語是比較常見的位置。
語料庫中,漢語言說類被字句的單謂語單段句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位置是謂語位置。例如:
(1)二十年前,白嘉軒的父親白秉德出面掏錢為鹿三連訂帶娶一手承辦了婚事,這件義舉善行至今還被人們傳誦著。(《白鹿原》)
(2)周志明沒有被說服,反而情緒激動地站起來,好像要沖她發(fā)一頓火兒似的,但卻沒有馬上接著說下去,隔了一會兒才深深地吐出一口氣……(《便衣警察》)
例(1)中的“傳誦”是人們對一件事的輾轉(zhuǎn)傳布、稱道,是言說事件中的傳播類事件;例(2)中的“說服”表示用話語勸說他人,以達到使其聽從自己的目的,是言說事件中的指令類事件。例(1)和例(2)中的“這件義舉善行至今還被人們傳誦著”和“周志明沒有被說服”都處于謂語位置。
漢語言說類被字句的單謂語單段句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定語位置。例如:
(3)但是,倘若就這么孤孤零零去生孩子,又似乎不合常理,那就好像她不打自招地承認了她的曖昧和鬼祟,承認了她沒有勇氣讓嬰兒面對被她稱作丈夫的這個男人。(《大浴女》)
(4)他對那個受了傷的,被叫作黎紀綱的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感和同情。(《紅巖》)
例(3)和例(4)中的“稱作”與“叫作”都是言說類事件中的稱呼類事件。例(3)和例(4)中的“被她稱作丈夫”和“被叫作黎紀綱的學生”都處于定語位置。
有一部分言說類被字句的單謂語單段句會出現(xiàn)在賓語位置。例如:
(5)說不定她早就準備好被他盤問了,說不定她正朝朝暮暮地盼著他問、盼著他審,審問比他們之間那少言寡語的沉默要痛快得多。(《大浴女》)
(6)她根本就不搭理他們,他們根本就不配被她唾罵,不是嗎。(《大浴女》)
例(5)中的“盤問”反映了某人被詳細查問,是言說類事件中的問答類事件;例(6)中的“唾罵”反映了用言語鄙棄他人,是言說類事件中的評判類事件。例(5)和例(6)中的“被他盤問了”和“被她唾罵”都處于賓語位置。
本文接下來主要從單事件和多事件兩個角度討論漢語言說類被字句多謂語單段句的諸多特點與表現(xiàn),深入探討相應的句法語義問題。
多謂語單段句表單事件時,通常也會有一些復雜情況,如帶方式狀語、處所補語。這類表示方式、處所的成分,是同一個事件內(nèi)部描寫的一部分,因為但凡一個動作,就會牽扯到動作的方式和所處位置,是同一個事件內(nèi)部的組成成分。
1.方式狀語
方式狀語與所修飾的狀語中心語構(gòu)成兩個句段,對應一個事件,屬于單事件。例如:
(7)那七個舞女的經(jīng)紀人曾提出裸體表演,被司馬糧堅決回絕。(《豐乳肥臀》)
(8)這之后,曾有親友給他牽來紅線,也曾有適齡的女士向他拋出繡球,全都被他婉言回絕了。(《黑冰》)
例(7)中的“堅決”表示“回絕”的方式,屬于方式狀語,同后面的謂語動詞“回絕”一起構(gòu)成一個單事件;例(8)中的“婉言”表示“回絕”的方式,屬于方式狀語,同后面的謂語動詞“回絕”一起構(gòu)成一個單事件。
2.處所補語
處所補語與所修飾的補語中心語構(gòu)成兩個句段,對應一個事件,屬于單事件。例如:
(9)不過,此刻他的心里一點也不輕松,被派到集中營里來,在政治犯里進行破壞活動,簡直是拿生命在刀口上進行賭博。(《紅巖》)
(10)騎著車去刑警隊,因為上午要陪宋阿姨上醫(yī)院,下午不知道又會有什么事,而杜衛(wèi)東案的起訴意見書今天上午就要被報到檢察院去,所以他想利用早上這點兒時間和馬三耀見一面,昨天晚上馬三耀在隊里值班,早上肯定不會走得這么早的。(《便衣警察》)
例(9)和例(10)中的“到集中營里來”和“到檢察院去”都是處所補語,分別與謂語動詞“派”和“報”構(gòu)成一個單事件。
當漢語言說類被字句出現(xiàn)兩個或兩個以上謂語中心時,就構(gòu)成了多事件,所謂的多謂語單段句表示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事件的情況。兩個動詞如果全出現(xiàn)在“被”字結(jié)構(gòu)內(nèi)部,稱為“內(nèi)套”;如果其中有一個動詞出現(xiàn)在“被”字結(jié)構(gòu)外部,則稱為“外套”。通過語料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漢語言說類被字句中,句段與句段之間主要呈現(xiàn)為時間關系,并列關系、因果關系和遞進關系比較少見。下文將系統(tǒng)討論多事件漢語被字句的句段組構(gòu)關系問題。
1.時間關系
句段與句段之間呈現(xiàn)的時間關系,多數(shù)以“外套”形式存在。例如:
(11)上午她被叫到處長辦公室給紀處長抄講話稿,甘副局長來了,和紀處長在外面套間的沙發(fā)上坐著說話……(《便衣警察》)
例(11)中的動詞“叫”和“抄”兩個動作是先后發(fā)生的,表示“先叫到,后抄”。兩個動作反映了兩個事件具有時間先后關系,兩個事件屬于“外套”關系。有很多“外套”都是由關聯(lián)詞語完成的。例如:
(12)他知道紀真從下午一上班就被甘局長召去談話。(《便衣警察》)
(13)有些羊被人買了去舍不得母親,就咩咩的喊,還隨意生氣用角觸撞買它的主人,這里小奴隸多數(shù)卻是只會在被經(jīng)紀誆她過秤以后不自然的笑。(《阿麗思漫游奇境記》)
例(12)中的動詞“上班”和“召去”表示“先上班,后讓召去”,兩個動作反映了兩個事件間具有時間先后關系?!吧习唷蔽挥凇氨弧弊纸Y(jié)構(gòu)外部,而“召去”位于“被”字結(jié)構(gòu)內(nèi)部,“上班”外套在被字結(jié)構(gòu)之外,它們的關聯(lián)關系是通過“一……就……”來完成的。例(13)中的動詞“誆”和“笑”表示“先被誆,后不自然的笑”,兩個動作反映了兩個事件具有時間先后關系,“笑”位于“被”字結(jié)構(gòu)外部,而“誆”位于“被”字結(jié)構(gòu)內(nèi)部,“笑”外套在被字結(jié)構(gòu)外部,它們的關聯(lián)關系是通過“以后”來實現(xiàn)的。
“內(nèi)套”形式比較少見。例如:
(14)他剛才被代表團叫去追問黎紀綱的下落,代表團等著回話……(《紅巖》)
例(14)中的動詞“叫去”和“追問”表示“先叫去,后接受追問”,兩個動作反映了兩個事件具有時間先后關系?!敖腥ァ焙汀白穯枴倍嘉挥凇氨弧弊纸Y(jié)構(gòu)內(nèi)部,我們稱為“內(nèi)套”。
2.并列關系
表示并列關系的兩個動詞,“內(nèi)套”與“外套”現(xiàn)象都存在。例如:
(15)秦地渾重的口語與南方輕俏的聲調(diào)無異于異族語盲,往往也被他們訕笑取樂。(《白鹿原》)
(16)被人注目和被人傳說本身就是一種榮耀,顯示出這個有一雙嚴厲眼睛的人開始影響滋水的社會政治和生活秩序……(《白鹿原》)
例(15)中的動詞“訕笑”和“取樂”都位于“被”字結(jié)構(gòu)內(nèi)部,屬于“內(nèi)套”現(xiàn)象。這兩個動詞可以互換位置而不改變原意,所以,這兩個動詞反映了兩個事件間具有并列關系。例(16)中的動詞“注目”和“傳說”也可以互換位置而保持原意不變,屬于“外套”現(xiàn)象,所以兩個動作反映的兩個事件間也具有并列關系。
3.因果關系
表示因果關系的兩個動詞,只有“外套”現(xiàn)象存在。例如:
(17)自從援朝被誣陷入獄后,她就把他當作一個弱者在付予自己的同情了。(《便衣警察》)
例(17)中的兩個動詞“誣陷”和“入獄”,兩個動詞表示兩個事件,屬于“外套”現(xiàn)象?!叭氇z”的原因是被“誣陷”,兩個動作反映的兩個事件間具有前因后果關系。
4.遞進關系
表示遞進關系的兩個動詞,只有“外套”現(xiàn)象存在。例如:
(18)一個人常常被別一個批評指摘以至于嘲笑,總不是體面的事,雖然嘲笑的同被嘲笑的全是自己。(《阿麗思漫游奇境記》)
例(18)中的動詞“批評指摘”和“嘲笑”表示“在批評指摘的基礎上進一步受到嘲笑”,兩個動作反映兩個事件間具有遞進關系,而且是通過關聯(lián)性詞語“以至于”完成整個“外套”過程。
漢語言說類被字句在單事件表達上,簡單形式是單個謂語,復雜形式是帶方式狀語、處所補語。從單事件的角度看,漢語言說類被字句還是較為單一的。多數(shù)情況是一個句段對應一個事件,少數(shù)情況是兩個句段對應一個事件,三個或三個以上句段對應一個事件的較為少見。當兩個句段對應一個事件時,多數(shù)與“指派、拘押”類事件有關,表示說話方式的較少。漢語言說類被字句的單事件表達,出現(xiàn)在謂語位置上比較常見,但出現(xiàn)在定語和賓語位置上比較少見,說明這類言說類被字句自身在句法和語義上受一定約束和限制。
漢語言說類被字句在多事件表達上,句段之間的事件關系主要是時間關系;其他關系,如并列關系、因果關系和遞進關系都比較少見。這說明漢語言說類被字句一般不表達比較復雜的事件關系,主要表達兩個事件先后出現(xiàn),在邏輯語義關系上比較單一,即便是“并列關系”這種語義關系比較簡單的情況也較少出現(xiàn),“因果關系”和“遞進關系”這類相對比較復雜的語義關系,在漢語言說類被字句中更少出現(xiàn)。由此可見,漢語言說類被字句在多事件表達上是比較受限制的一類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