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葉
(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南 新鄭 451100)
小說《莫羅博士的島》中作者通過第一人稱的視角進行描寫,講述普倫狄克在孤島上的經歷,在第一人稱的引導下,加強與讀者之間的情感互通,提高讀者的代入感,使其在閱讀后,對人物的經歷進行深思。通過體會在無名島中普倫狄克的心理互動變化以及逃出島后的心理狀態(tài),深度探究科技和人性之間的關系,感悟不同社會階級之間的對立特點。
《莫羅博士的島》中主角是一名博物學愛好者,在遇險被救后來到無名島嶼,通過第一視角描述,在島上看到具有不同獸類特征的獸人,在觀察過程中,“我”試圖尋找獸人與人類不同之處,發(fā)現(xiàn)獸人總有較為明顯的動作或表情等表現(xiàn)出其獸類的特征。隨著發(fā)現(xiàn)莫羅博士改造獸人以及害怕被莫羅博士改造,“我”開始逃跑,在逃跑的過程中遇到猴人,通過猴人宣讀法律和莫羅博士的解釋,“我”暫時信任莫羅博士,并嘗試加深對獸人的了解。我發(fā)現(xiàn)制造野人的過程中有大量死亡案例,并且成功的獸人仍具有獸類特征。最終莫羅博士為了殺掉嘗到血腥味的豹族而死亡,“我”在逃出無名島后,心理無法回歸到正常的理性狀態(tài)。
在《莫羅博士的島》一文中,不同的角色不僅代表著原本的身份,均具有深層的含義,如莫羅博士不僅代表野心勃勃的高壓獨裁統(tǒng)治者,同時代表著具有較強科技能力的人類。其制造獸人的過程,象征著惡性科技暴力以及高壓統(tǒng)治對人們造成極大迫害的過程,以及利用科技破壞自然的過程。而獸人則扮演被壓迫無法反抗的人們,以及受到污染的環(huán)境。最終小說結尾處莫羅博士死亡,獸人也回到獸類的狀態(tài),意味著違反自然規(guī)律是無法成功的。通過“我”在逃離后心理狀態(tài)無法恢復這一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作者對當前社會的悲觀看法,以及對環(huán)境變化的力所不及。
《莫羅博士的島》中獸人的形象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們原本生活在無名島上,在莫羅博士和助手的壓迫和統(tǒng)治下,逐漸失去了財富和土地,同時失去了身體和精神上的自由。在高壓和強科技下,獸人無法實現(xiàn)反抗,只能被動接受災難和悲劇。豹族獸人以及一個“用髭狗和豬合成的家伙”腦海中雖存在被莫羅博士灌輸?shù)乃枷?,但仍然具有原始的本能,更加想要品嘗鮮血味道,他們逐漸從偷偷地違法到在白天無視法律禁令。這充分體現(xiàn)出無論在怎樣的高壓環(huán)境中,被壓迫的人身上總是會出現(xiàn)反抗精神。在生存環(huán)境以及自身精神和身體等受到越發(fā)嚴重的壓迫后,豹族獸人越發(fā)渴望鮮血,同時在對抗壓迫的過程中忽視壓迫和惡性高科技對現(xiàn)實世界的改變和對自身行為的壓迫——莫羅博士設立的法律。而獸人反抗的過程也是對生存環(huán)境的拯救過程,大自然才是其生命的源泉,無論怎樣進行改造和手術,均會留下獸族印記。在故事后期,莫羅博士在打死豹族獸人的同時也被殺死,這也意味著任何反抗惡性壓迫的行為,其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成功的,雖然會有所失去,但同樣會得到自由。但在最后,無名島上的獸人逐漸退化成為獸類,人類的特征消失,只偶爾嘗試說人話或直立行走,表現(xiàn)出一點點的人性殘留。這也說明高強度壓迫和惡性高科技暴力的影響之大,即便成功反抗,同樣會對人的心理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獸人一生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會留下陰影。同時也預示著受到科技毀壞的環(huán)境,即便停止污染和破壞,破壞的痕跡已然難以平復。
《莫羅博士的島》中具有代表性的獸人還包括蒙哥馬利的侍從姆令。姆令是由狗和公牛合制而成,雖然不聰明但是非常溫順,不管蒙哥馬利對他輕輕撫摸還是虐待他,都愛靠近蒙哥馬利。在受到高壓迫害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一部分奴性更重的人,其缺乏足夠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顯得“不夠聰明”,但極易在潛移默化下產生奴性,對傷害自己的人產生一種認同感,并將自己的命運與其聯(lián)系在一起。在小說中姆令便是這種人群的代表,其本身具有狗的“忠誠”,在被蒙哥馬利訓練后,建立了錯誤的情感連接,導致其產生歪曲的情感。該情況產生的原因主要受到人類情感變化和思維發(fā)展的影響,一方面,這部分人天生具有奴性思維,相比受害者,其更加能夠與加害者共情。如同對獸人法律熱心的老獸女和解說法律的銀發(fā)怪人,在自身思想變得扭曲后,對其他人的思維和心理進行破壞。另一方面,受迫害人群對自身文化和實力有著較大的不自信,其對迫害者的“高貴”文明制度和高超的科技水平有著強烈的向往。
無名島代表著距離高惡性科技水平國家較遠的不為人知的島嶼,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對較低,屬于未開發(fā)的、具有一定資源的孤島。莫羅博士和助手進入無名島后進行的改造,體現(xiàn)出當時外來國家利用科技力量對不知名孤島壓迫和侵占的過程,通過科技對其自然進程進行干擾,并對島上的人們進行壓迫和摧殘,為其設立高強度的壓迫制度,要求其將制度融入到生活和精神上。而獸人中,接受壓迫的一部分成為了姆令,不與其他獸人一起生活居??;不接受壓迫和試圖反抗的獸人被帶到實驗臺上被解剖和移植。島上存在六十多個獸人,但死去的更多。原本孤島上的人被迫害和殺死,只有一少部分人被留下來進行折磨和奴役。顯示出高壓迫害過程的殘忍和暴力。在莫羅博士的科學暴力下,使無名島中的獸類原本生活被打亂,成為充滿死亡、壓抑和暴力的環(huán)境。而孤島同樣在科技力量強大科技以及武力的打壓下,成為了充滿壓榨剝削的地獄。
小說中的獸人是由不同獸類解剖和結合的,如姆令是由公牛和狗結合制成,豬女是由母馬和犀牛制成,老女獸人是由雌狐和熊制成,一共制造了一百二十個獸人,可是死了不少[2]。莫羅博士認為自己可以生產出新物種,其在制造和解剖獸人時是在研究造物規(guī)律。莫羅博士代表著的是具有高科技技術的研究狂人,其不具有基本的倫理和人性,隨意將其他生命看作為實驗材料,對其進行折磨和迫害。被改造的獸人是被迫害人群的代名詞,其在惡性科技的引導下,不斷被改造和被摧殘,身體和精神均受到了踐踏和影響。
在19世紀末,隨著科技的崛起,西方國家的醫(yī)療技術逐漸向與中醫(yī)完全不同的方向發(fā)展。西方國家大多數(shù)醫(yī)生來源于教廷,他們認為人類的肉體和精神是分隔開的,肉體對精神產生了限制的作用,因此其對于肉體保持輕視的狀態(tài)。在該社會背景下,對人體進行解剖和研究成為了發(fā)展科技和醫(yī)療技術的方式,研究人員毫無憐憫之心,并且認為通過解剖人體,能夠發(fā)現(xiàn)影響精神升華的根本原因,從而通過移植的方式來按照自己期望的樣子進行制造。但人體的發(fā)展和進化是由自然決定的,人為進行控制和解剖無法帶來完美的作品,因此莫羅博士總是對自己的作品不滿,不斷對其進行折磨和改造。
獸人作為被高科技迫害的人群,在高科技的影響下任人宰割,卻又無法進行反抗。這種情形在實際社會中同樣存在。部分具有高水平技術能力的科技狂人,忽視現(xiàn)代法律,對偏遠地區(qū)人們進行迫害。在該情況下,莫羅博士也成為了具有“獸性”的人類,其對生命缺乏起碼的尊重。作者借助獸人被分解和實驗的情況對當時社會環(huán)境產生了憂患意識,對高科技不加以規(guī)范和管理下發(fā)展的情況作出預言。
獸人原本是無名島的原始居民,其對于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有著較大的依賴,其生存的過程也是與自然環(huán)境相互依賴的過程。大自然不僅是生命的源頭,同樣是其精神和信仰的基礎。在受到高科技的巨大破壞后,身為原始居民的獸人與外來高科技人群之間產生巨大的矛盾,在惡性科技改革和武力脅迫以及嚴格思想控制的過程中,雙方之間的矛盾逐漸升級,自然環(huán)境被破壞的程度也逐漸加大。
在19世紀末,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已經完成,機器代替人類手工勞動,蒸汽機的發(fā)明,使得人類得到快速的發(fā)展。與此同時,為獲得更多的資源,使用科技來對環(huán)境進行勘探,并對自然環(huán)境中的資源進行掠奪。西方科技發(fā)展水平較高且武力強大的國家,對科技水平較低的區(qū)域進行壓榨和破壞,對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的文明發(fā)展產生了非常大的破壞[3]。如同獸人一般,對環(huán)境進行肆意的破壞,按照“高科技人類”的要求,對環(huán)境進行隨意的組裝和拼湊,使環(huán)境在長期的破壞中無法復原。作者透過發(fā)展看到了本質,人類是以環(huán)境為代價進行的科技提升與發(fā)展,在對自然規(guī)律和環(huán)境平衡進行破壞的過程中,必然會變成畸形的、充滿痛苦的世界。十九世紀中期的霧都事件已經為人類盲目發(fā)展科技帶來了警告,工業(yè)發(fā)展的背景下,環(huán)境污染日益加重,英國倫敦上空的氣流受到影響。廢氣無法擴展的情況下,大霧籠罩城市,不僅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同時也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在該類型事件的影響下,作者對于不正常的環(huán)境破壞和掠奪行為產生深深的恐懼,但如同“我”在無名島中無法阻止莫羅博士的生物實驗一般,同樣無法阻止環(huán)境破壞行為,體現(xiàn)出來對世界的悲觀看法。
在小說的結尾,莫羅博士被殺死后,獸人們逐漸忘記規(guī)則和法律,野性逐漸恢復,一天天變回獸類,將人類形態(tài)和相關的習慣丟掉,只是偶然表現(xiàn)出一鱗半爪的人性殘留,在偶然之間仍舊會說起人話或者嘗試直立行走。在經歷高強度迫害后,即便得到解放,其仍受到了不可磨滅的不良影響。惡性科技背景下暴力和迫害給人們帶來的是不可磨滅的傷害[4]。
在“我”回到“正常”人類社會后,其受到影響的心理已經無法調整,總覺得周圍的人是“人性尚存的獸人”或者“外表像人的動物”,認為其最終也會退化顯示出相應的野獸特征。獸人最終變回了獸類,而人類才是被改造的獸人,作者借助普倫狄克的心理變化,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類進行諷刺和預言,認為在工業(yè)化發(fā)展下,人類的“人性”將會不斷退化,而資產階級的獸性在不斷膨脹。“有的顯得沉悶,有的顯得危險”,表達出作者對于科技帶給人類變化的恐懼。
社會中科技的大力發(fā)展,對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產生較大改變,工業(yè)化和科技化強加在人類身上后,部分人類的思想變得僵化,如同被控制和摧殘的獸人一樣,其靈魂和理智變得麻木,人性也在隨之倒退,或者“行尸走肉”,變得“沉悶”。另一部分人類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性,利用科技來對其他人進行對抗、壓迫,將科技力量強加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受到科技發(fā)展帶來的影響,其人性中的惡性部分被放大,成為毀壞自然和環(huán)境的怪獸。
人性在狹義上指的是人類的本質心理,該部分是人類與動物之間存在區(qū)別;而廣義上的人性是指所有生物均有可能獲得的共有的心理屬性。其分為先天和后天。莫羅博士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對無名島中動物進行改造,使其成為“人”,意在將廣義上的人性轉化為狹義上的人性,通過后天的客觀培養(yǎng),試圖創(chuàng)造出與先天人性相同的部分。這種與自然規(guī)律相違背的事件,必然是以失敗而告終。在《重大人生啟示錄》中對人性有一定的定義:其與生俱來,具體表現(xiàn)為對生存的渴望、對地位的關心等。
在《莫羅博士的島》中,不同人物均展示出了人性之中的特點。如莫羅博士代表的人性中惡的一面,利用高科技手段施加迫害,對生命漠視,只關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利益,追求在無人島上的獨一無二的統(tǒng)治地位;獸人在受到強大科技和武力以及精神壓迫后,表現(xiàn)出較為復雜的人性特點:順從、反抗或者麻木。在成功的反抗后,仍然存在不可磨滅的影響;“我”普倫狄克在一系列的經歷中,從最開始觀察獸人的獸類特點,覺得他們愚笨、難看得不成樣子,到后來在內心深處對某些畸形變態(tài)的獸人懷有好感和不道德的同情感,一直到最后對獸人裸露獸性和獸人殺死莫羅博士后的懼怕。甚至在回到正常社會中,仍感覺周圍人都是被制造的獸人,感受到巨大的恐慌。在不同的人身上均能夠體現(xiàn)出人性的復雜。
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具有一個人性,而資產階級有另外一個人性,二者不可調和[5]。如同代表資產階級的高科技且具有壓迫性強權主義的莫羅博士,以及具有環(huán)境資源的普通無產階級,二者之間的差距和分歧較大,無法實現(xiàn)有效調和,只能通過壓迫和斗爭解決。
人性中的欲望被科技放大,受到行為主義的極端影響,在不加以控制的情況下,必然會對環(huán)境和人類自身產生不可逆轉的傷害。科幻寓言中不僅為人們展示出一個奇幻的故事,同時,也在字里行間中表達出作者的思維和邏輯,折射出當代社會環(huán)境的現(xiàn)實狀態(tài)。在《莫羅博士的島》中,改造獸人和人為改變自然發(fā)展進程仿佛是作者不切實際的被害妄想,但在后期西方國家中,活體解剖動物屢見不鮮,甚至對人類進行解剖,使小說中的想法成為現(xiàn)實。而這也更能夠引起深思,科技的力量對于人性的發(fā)展有著怎樣的影響,在科技能力雙方保持平衡的狀態(tài)下,更多地表現(xiàn)為對抗與合作,而當一方的科技水平遠遠高于另一方,將會使人性中的特點無限地被放大。
綜上所述,在《莫羅博士的島》中,作者在十九世紀科學發(fā)展的初期對于科技發(fā)展過程中帶來的影響有著深刻分析,同時對于人類的人性變化和發(fā)展規(guī)律同樣抱有深深擔憂。為讀者帶來較大思想啟發(fā),在科技發(fā)展過程中,如何對人性的變化進行控制和引導,也是現(xiàn)代化科技快速發(fā)展下人類應該思考的問題。